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6893377
  • 上传时间:2019-09-12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267.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74010.5

    申请日:

    20170524

    公开号:

    CN107183593A

    公开日:

    2017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9/00,A23L33/10,A61K36/484,A61P11/00,A61P11/10

    主分类号:

    A23L19/00,A23L33/10,A61K36/484,A61P11/00,A61P11/10

    申请人:

    云南中医学院

    发明人:

    赵毅,朱智芸,车彦云,陈柏君,王进进

    地址: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

    优先权:

    CN20171037401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高艳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滇橄榄粉末20~4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10重量份组成。本发明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性质温和,使用人群广泛,酸涩味适中,消费者接受度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滇橄榄粉末20~4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1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滇橄榄粉末25~3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2~1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滇橄榄粉末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0重量份;或者滇橄榄粉末2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或者滇橄榄粉末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或者滇橄榄粉末3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滇橄榄粉末的粒径D50低于45微米,所述甘草粉末的粒径D50低于4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过程:A)滇橄榄粉末的制备过程,B)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和C)将所述滇橄榄粉末和甘草粉末混合均匀的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滇橄榄粉末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将滇橄榄果消毒、去核;(2)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置于-10℃至-40℃、真空度为30~150pa下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5~15wt%的滇橄榄果干燥品;(3)将所述滇橄榄果干燥品于-10℃至-40℃下进行粉碎,得到所述滇橄榄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冻干处理还包括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首先进行预冷冻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预冷冻温度为-80℃至-40℃,预冷冻时间为8~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是在常温下将甘草药材进行粉碎。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用于制备食品或药品的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或药用的组合物,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滇橄榄又名余甘果,系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的果实,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南多个省区。滇橄榄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收载于1974年版《云南省药品标准》、1978年版《藏药标准》、1977至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我国中草药和民族药等传统中药体系中,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滇橄榄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滇橄榄中的营养成分包括但不限于SOD和维生素C;滇橄榄中的鞣质类成分赋予其独特的酸涩口感。目前,市场上的滇橄榄产品的生产多采用鲜果榨汁法、鲜果榨汁后加热浓缩干燥法、或者采用水或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其中的可溶性成分的方法。这些方法仅利用了滇橄榄的果汁成分,果肉中大量有益成分被废弃,另外,这些方法还会破坏滇橄榄中的热敏性或结构不稳定的有益成分,导致营养成分不能被充分利用。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申请号为201510423843.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冻干燥法制备滇橄榄粉末的方法,该方法较完整地保留了滇橄榄中的营养成分。然而,也正因如此,该滇橄榄粉末保留了滇橄榄鲜果的寒凉之性,作为食品长期服用会损阳伤胃,尤其不适合具有胃阳虚证的人群食用;同时,该滇橄榄粉末中鞣质类成分含量较高,在口感上仍然具有酸涩味道。

    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人群更广的滇橄榄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橄榄甘草组合物,该组合物的药性温和,适用人群广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其由如下组分组成:

    滇橄榄粉末20~4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10重量份。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

    滇橄榄粉末25~3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2~10重量份。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

    滇橄榄粉末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0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2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3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滇橄榄粉末的粒径D50低于45微米,所述甘草粉末的粒径D50低于45微米。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过程:

    A)滇橄榄粉末的制备过程,

    B)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和

    C)将所述滇橄榄粉末和甘草粉末混合均匀的过程。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滇橄榄粉末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滇橄榄果消毒、去核;

    (2)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置于-10℃至-40℃、真空度为30~150pa下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5~15wt%的滇橄榄果干燥品;

    (3)将所述滇橄榄果干燥品于-10℃至-40℃下进行粉碎,得到所述滇橄榄粉末。

    本发明中,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冻干处理还包括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首先进行预冷冻的步骤。

    本发明中,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预冷冻温度为-80℃至-40℃,预冷冻时间为8-20min。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是在常温下将甘草药材进行粉碎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用于制备食品或药品的用途。

    滇橄榄味苦、甘、酸,性寒凉,长期食用容易损阳伤胃;特别是对于胃阳虚或寒咳的人群,容易加重症状。本发明采用一定用量配比的甘草与滇橄榄配伍,有效中和了滇橄榄粉末的寒凉之性,使组合物整体上性质温和,不会损伤胃阳,同时又增强了滇橄榄的润肺化痰,生津止渴之效。此外,甘草缓和了滇橄榄本身的酸涩感。当采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时,组合物整体酸涩味适中,同时又未被完全掩盖,且二者搭配风味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中,所述滇橄榄又名余甘果,系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的果实。

    本发明中,所述粒径D50是指中值粒径,即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

    <滇橄榄甘草组合物>

    本发明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其药用组分由滇橄榄粉末和甘草粉末组成。换言之,本发明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中可以含有制剂用辅料,但不含有其他的药用组分。

    本发明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滇橄榄粉末20~4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10重量份。优选地,本发明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滇橄榄粉末25~3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2~10重量份。更优选地,本发明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滇橄榄粉末25~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2~1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由如下组分组成:

    滇橄榄粉末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10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2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30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或者

    滇橄榄粉末35重量份,和甘草粉末5重量份。

    本发明中,所述滇橄榄粉末是由滇橄榄鲜果粉碎而成的粉末,所述甘草是甘草药材粉碎而成的粉末。

    本发明中,所述滇橄榄粉末的粒径D50低于45微米,所述甘草粉末的粒径D50低于45微米。优选地,所述滇橄榄粉末的粒径D50低于25微米,所述甘草粉末的粒径低于25微米。更优选地,所述滇橄榄粉末的粒径D50低于10微米,所述甘草粉末的粒径D50低于10微米。滇橄榄粉末和甘草粉末采用上述粒径,有利于其中化学成分充分暴露出来,从而有效提高了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A)滇橄榄粉末的制备过程,B)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和C)将所述滇橄榄粉末和甘草粉末混合均匀的过程。

    本发明中,所述滇橄榄粉末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方法制备,并优选采用冷冻干燥法。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的滇橄榄粉末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滇橄榄果消毒、去核;

    (2)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置于-10℃至-40℃、真空度为30~150pa下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含水量为5~15wt%的滇橄榄果干燥品;

    (3)将所述滇橄榄果干燥品于-10℃至-40℃下进行粉碎,得到所述滇橄榄粉末。

    其中,步骤(2)中,优选地,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置于-20℃至-40℃、真空度为50~100pa下进行冻干处理。本发明中,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冻干处理还包括将步骤(1)处理后的滇橄榄果首先进行预冷冻的步骤。优选地,所述预冷冻温度为-80℃至-40℃,优选为-70℃至-40℃;预冷冻时间为8~20min,更优选为10~15min。

    通常的粉碎过程中,物料与机械高速碰撞、摩擦,容易造成物料升温。步骤(3)中,将滇橄榄干燥品在本发明的低温下进行粉碎,能够有效避免高温对滇橄榄中营养成分的破坏,从而相对完整地保留滇橄榄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活性成分。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干燥品于-10℃至-20℃下进行粉碎,这样的温度既能够保证粉碎时的温度不至于破坏滇橄榄干燥品中的成分,同时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本发明中,所述的粉碎方法优选为超微粉碎法。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滇橄榄粉末,滇橄榄中的营养成分几乎被完整地保留下来,避免了营养成分的破坏和流失。

    本发明中,所述的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包括将甘草药材粉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甘草粉末的制备过程包括将甘草药材在常温下进行超微粉碎。

    本发明中,将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的制备过程还包括将滇橄榄粉末与甘草粉末混合均匀。本发明中,混合方法不做限制,例如可采用混合机混合。

    本发明的优选的制备方法中,由于滇橄榄粉末较完整地保留了滇橄榄鲜果中的化学成分,同时滇橄榄本身固有的寒凉之性也得到了较完整的保留,长期食用容易损阳伤胃;特别是对于胃阳虚和寒咳的人群,容易加重症状。而将滇橄榄粉末与甘草粉末采用本发明的用量配比混合后,甘草能够有效缓和滇橄榄的寒凉之性,从而避免了损阳伤胃,适用人群更广。此外,采用本发明优选的用量配比时,甘草在缓和滇橄榄的寒凉之性的基础上,由于甘草本身具有特殊的甜味,其还能够缓解滇橄榄本身的酸涩感,同时又不至于完全掩盖滇橄榄的独特味道。特别是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滇橄榄粉末,其中的鞣质类成分含量较高,因而酸涩感较强,搭配本发明的用量配比的甘草粉末,酸涩味适中,消费者接受度高。

    <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用于制备食品或药品的用途。其中,所述食品包括保健食品。优选地,所述的食品或药品中除含有上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以外,还可以含有其他的食用或药用组分。所述其他的食用或药用组分包括但不限于食用或药用辅料。

    制备例1

    (1)将成熟、完整、无腐烂、无霉变的滇橄榄果用0.1wt%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浸泡10min,清水冲洗,用去核机去核,切片;

    (2)切片后的滇橄榄果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冻干机于-20℃、30Pa下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含水量15wt%的滇橄榄果干燥品;

    (3)将所得干燥品于-10℃下粉碎至D50约45微米,得到滇橄榄粉末A。

    制备例2

    (1)将成熟、完整、无腐烂、无霉变的滇橄榄果用0.5wt%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浸泡3min,清水冲洗,用去核机去核,切片;

    (2)切片后的滇橄榄果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冻干机于-40℃、150Pa下进行冻干处理,得到含水量5wt%的滇橄榄果干燥品;

    (3)将所得干燥品于-40℃下粉碎至D50约45微米,得到滇橄榄粉末B。

    制备例3

    (1)将成熟、完整、无腐烂、无霉变的滇橄榄果用0.05wt%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浸泡15min,清水冲洗,用去核机去核,切片;

    (2)切片后的滇橄榄果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器于-40℃下预冷冻15min,然后于-25℃、50Pa下冻干,得到含水量8wt%的干燥品。

    (3)将所得干燥品置于低温超微粉碎机中,于-10℃下超微粉碎至D50约10微米,得到滇橄榄粉末C。

    制备例4

    将甘草药材在常温下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至粒径D50约45微米,得到甘草粉末A。

    制备例5

    将甘草药材在常温下采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至粒径D50约10微米,得到甘草粉末B。

    实施例1

    将30重量份的滇橄榄粉末A与10重量份的甘草粉末A采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A。

    实施例2

    将25重量份的滇橄榄粉末A与5重量份的甘草粉末A采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B。

    实施例3

    将30重量份的滇橄榄粉末C与5重量份的甘草粉末B采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C。

    实施例4

    将35重量份的滇橄榄粉末B与5重量份的甘草粉末B采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滇橄榄甘草组合物D。

    实验例1

    将申请号为2015104244762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实施例1中的滇橄榄粉末替换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滇橄榄甘草组合物B,并采用该实施例的方法制备成滇橄榄甘草含片。

    对比例1

    采用申请号为2015104244762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滇橄榄含片。

    招募78名试吃者对上述滇橄榄甘草含片和对比例的滇橄榄含片进行试吃实验。其中,约85%的试吃者认为滇橄榄甘草含片的初入口的酸涩感更缓和,含化后甘甜生津,口感更佳;约92.3%的试吃者未察觉到滇橄榄甘草含片有明显的甘草味;2名平素寒性咳嗽的试吃者食用滇橄榄甘草含片后感到喉部舒适,食用滇橄榄含片后发生了轻微咳嗽。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关 键  词:
    橄榄 甘草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滇橄榄甘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933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