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6892771
  • 上传时间:2019-09-12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525.6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13331.7

    申请日:

    20170401

    公开号:

    CN107094931A

    公开日:

    201708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14,A23F3/10

    主分类号:

    A23F3/14,A23F3/10

    申请人:

    山东众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建国,于兆义,郝佳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2000号舜泰广场11号楼北409-A8

    优先权:

    CN201710213331A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宋永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发酵菊芋粉20—30份、发酵茶叶9—15份、葵花盘55—65份、葡萄糖酸锌0.8—1.2份和黄芪1.5—2.6份;本发明将发酵菊芋粉、发酵茶叶、葵花盘、葡萄糖酸锌和黄芪混合,研磨至细粉,菊芋粉中富含的菊糖、蛋白质、还原糖类、生物酸、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及倍半萜内酯等活性成分和茶叶中的茶多酚,多种物质相互配合,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对预防痛风作用显著;冲泡饮用方便,利于人体吸收,具有解毒消炎止痛、抗菌、抗氧化等功效,可显著降低尿酸含量,减缓刺痛,预防痛风及其并发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发酵菊芋粉20—30份、发酵茶叶9—15份、葵花盘55—65份、葡萄糖酸锌0.8—1.2份和黄芪1.5—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发酵菊芋粉22—28份、发酵茶叶10—13份、葵花盘57—63份、葡萄糖酸锌0.8—1.1份和黄芪1.7—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发酵菊芋粉24—26份、发酵茶叶11—13份、葵花盘59—61份、葡萄糖酸锌0.9—1.1份和黄芪1.9—2.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发酵菊芋粉25份、发酵茶叶12份、葵花盘60份、葡萄糖酸锌1份和黄芪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菊芋粉发酵基料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食用乙醇重量份数为20倍菊芋粉重量份,回流10-12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00-220℃下灭菌20-30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发酵菊芋粉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取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按质量比为1.5-2.5:0.7-1.2:0.7-0.8:1.1-1.2:1-2:1-2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取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5~1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5~1份发酵,在30-35℃下发酵46-50h;继续投加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50-100份,在30-35℃下发酵22-26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48-52℃,发酵6~8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4~6%,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00-20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茶叶发酵基料取茶叶备用,在180-200℃下灭菌20-30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发酵茶叶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分别取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和金花菌剂按质量比为25-40:20-30:20-25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将白砂糖、大豆蛋白粉、必须氨基酸、可溶性淀粉质量比为1-4:1-5:0.1-2:12~67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将复合菌剂原液和营养成分按质量比为10-30:30-90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00-150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3-5份发酵,在28-32℃下发酵66-78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4~6%;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00~20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所述的必须氨基酸为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或缬氨酸;所述的可溶性淀粉为大米淀粉、小米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或红薯淀粉;取葵花盘55—65份、葡萄糖酸锌0.8—1.2份和黄芪1.5—2.6份混合并研磨至100~200目,加入步骤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0—30份和步骤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9—15份混合均匀,在100~110℃下灭菌20~30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菊芋粉发酵基料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500份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10000份,进行回流处理,回流11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10℃下灭菌25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发酵菊芋粉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以、米曲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取李斯特菌剂1.5份、地衣芽孢杆菌剂0.7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7份、酵母菌剂1.1份、蜜环菌剂1份、米曲菌剂5份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取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75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75份发酵,在32℃下发酵48h;继续投加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75份,在32℃下发酵24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50℃,发酵7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茶叶发酵基料取茶叶700份备用,在190℃下灭菌25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发酵茶叶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分别取醋酸杆菌剂30份、酵母菌剂25份和金花菌剂22份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将白砂糖3份、大豆蛋白粉3份、赖氨酸1份、大米淀粉45份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将复合菌剂原液20份和营养成分60份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25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4.5份发酵,在30℃下发酵72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取葵花盘60份、葡萄糖酸锌1份和黄芪2份混合并研磨至150目,加入步骤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5份和步骤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12份混合均匀,在105℃下灭菌25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曲菌,首先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得到米曲菌株;然后将米曲菌株经紫外线灯15W25cm诱变12-15秒后,再接种于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沉积于关节或组织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肾功能不全等重要脏器损害,也常伴发代谢综合征,如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

    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患病率有所差异,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15%—0.67%,较以前有明显升高。95%的痛风发生于男性,起病一般在40岁以后,且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患者大多出现在绝经期以后。

    治疗痛风的药物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普遍具有难以承受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细胞受损、胃肠道出血等。痛风目前以预防为主,平时需要调整饮食结构、规律锻炼。因此从天然物质中发现能够治疗痛风的物质,降低尿酸含量的物质,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发酵菊芋粉20—30份、发酵茶叶9—15份、葵花盘55—65份、葡萄糖酸锌0.8—1.2份和黄芪1.5—2.6份;

    优选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发酵菊芋粉22—28份、发酵茶叶10—13份、葵花盘57—63份、葡萄糖酸锌0.8—1.1份和黄芪1.7—2.4份;

    优选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发酵菊芋粉24—26份、发酵茶叶11—13份、葵花盘59—61份、葡萄糖酸锌0.9—1.1份和黄芪1.9—2.1份;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发酵菊芋粉25份、发酵茶叶12份、葵花盘60份、葡萄糖酸锌1份和黄芪2份。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的成分的作用:

    茶叶,包含多种活性物质,如儿茶素、茶多酚、茶黄素单体。其中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及其他部位如茶叶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5%-55%,主要成分为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酚醛及缩酚酸类、花色素类,以黄烷醇类为主。

    菊芋粉,俗名洋姜、生姜,为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芋粉富含菊糖、蛋白质、还原糖类、生物酸、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及倍半萜内酯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是具有很好药用价值的植物。

    葵花盘,性甘、寒,归肝经,功用清热平肝,养肝补肾,降压,止痛止血。

    葡萄糖酸锌,补充微量元素锌,锌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以重量份计,还包括以下原料:磷酸铁0.01-0.05份。

    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食用乙醇重量份数为20倍菊芋粉重量份,回流10-12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00-220℃下灭菌20-30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按质量比为1.5-2.5:0.7-1.2:0.7-0.8:1.1-1.2:1-2:1-2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5~1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5~1份发酵,在30-35℃下发酵46-50h;继续投加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50-100份,在30-35℃下发酵22-26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48-52℃,发酵6~8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4~6%,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00-20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备用,在180-200℃下灭菌20-30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和金花菌剂按质量比为25-40:20-30:20-25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大豆蛋白粉、必须氨基酸、可溶性淀粉按质量比为1-4:1-5:0.1-2:12~67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和营养成分按质量比为10-30:30-90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00-150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3-5份发酵,在28-32℃下发酵66-78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4~6%;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00~20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所述的必须氨基酸为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或缬氨酸;

    所述的可溶性淀粉为大米淀粉、小米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或红薯淀粉;

    ⑤取葵花盘55—65份、葡萄糖酸锌0.8—1.2份和黄芪1.5—2.6份混合并研磨至100~20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0—30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9—15份混合均匀,在100~110℃下灭菌20~30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本发明所述的茶叶为绿茶。

    优选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500份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10000份,进行回流处理,回流11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10℃下灭菌25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以、米曲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1.5份、地衣芽孢杆菌剂0.7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7份、酵母菌剂1.1份、蜜环菌剂1份、米曲菌剂5份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75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75份发酵,在32℃下发酵48h;继续投加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75份,在32℃下发酵24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50℃,发酵7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700份备用,在190℃下灭菌25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30份、酵母菌剂25份和金花菌剂22份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3份、大豆蛋白粉3份、赖氨酸1份、大米淀粉45份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20份和营养成分60份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25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4.5份发酵, 在30℃下发酵72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⑤取葵花盘60份、葡萄糖酸锌1份和黄芪2份混合并研磨至15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5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12份混合均匀,在105℃下灭菌25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进一步优选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的制备方法,所述米曲菌,首先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得到米曲菌株;然后将米曲菌株经紫外线灯15W 25cm诱变12-15秒后,再接种于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葵花盘,可止痛止血,对预防和治疗痛风具有显著作用;

    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发酵菊芋粉和茶叶,充分利用有效活性物质;包括菊芋粉中富含的菊糖、蛋白质、还原糖类、生物酸、黄酮类、酚酸类化合物及倍半萜内酯等活性成分和茶叶中的茶多酚,多种物质相互配合,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功效,对预防痛风作用显著。

    本发明是一种新的饮制品,将发酵菊芋粉、发酵茶叶、葵花盘、葡萄糖酸锌和黄芪混合,研磨至细粉,冲泡饮用方便,利于人体吸收,具有解毒消炎止痛、抗菌、抗氧化等功效,可显著降低尿酸含量,减缓刺痛,预防痛风及其并发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可以有下述多种组合:

    发酵菊芋粉25份、发酵茶叶12份、葵花盘60份、葡萄糖酸锌1份和黄芪2份。

    发酵菊芋粉20份、发酵茶叶15份、葵花盘65份、葡萄糖酸锌0.8份和黄芪2.6份。

    发酵菊芋粉30份、发酵茶叶9份、葵花盘55份、葡萄糖酸锌1.2份和黄芪1.5份。

    发酵菊芋粉22份、发酵茶叶13份、葵花盘63份、葡萄糖酸锌0.8份和黄芪2.4份。

    发酵菊芋粉24份、发酵茶叶13份、葵花盘61份、葡萄糖酸锌0.9份和黄芪2.1份。

    发酵菊芋粉26份、发酵茶叶11份、葵花盘59份、葡萄糖酸锌1.1份和黄芪1.9份。

    本发明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的各种组合,均可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食用乙醇重量份数为20倍菊芋粉重量份,回流10-12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00-220℃下灭菌20-30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按质量比为1.5-2.5:0.7-1.2:0.7-0.8:1.1-1.2:1-2:1-2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5~1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5~1份发酵,在30-35℃下发酵46-50h;继续投加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50-100份,在30-35℃下发酵22-26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48-52℃,发酵6~8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4~6%,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00-20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备用,在180-200℃下灭菌20-30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和金花菌剂按质量比为25-40:20-30:20-25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大豆蛋白粉、必须氨基酸、可溶性淀粉按质量比为1-4:1-5:0.1-2:12~67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和营养成分按质量比为10-30:30-90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00-150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3-5份发酵,在28-32℃下发酵66-78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4~6%;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00~20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所述的必须氨基酸为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或缬氨酸;

    所述的可溶性淀粉为大米淀粉、小米淀粉、玉米淀粉、土豆淀粉或红薯淀粉;

    ⑤取葵花盘55—65份、葡萄糖酸锌0.8—1.2份和黄芪1.5—2.6份混合并研磨至100~20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0—30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9—15份混合均匀,在100~110℃下灭菌20~30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优选的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500份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10000份,进行回流处理,回流11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10℃下灭菌25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以、米曲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1.5份、地衣芽孢杆菌剂0.7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7份、酵母菌剂1.1份、蜜环菌剂1份、米曲菌剂5份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75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75份发酵,在32℃下发酵48h;继续投加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75份,在32℃下发酵24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50℃,发酵7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700份备用,在190℃下灭菌25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备用,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30份、酵母菌剂25份和金花菌剂22份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3份、大豆蛋白粉3份、赖氨酸1份、大米淀粉45份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20份和营养成分60份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25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4.5份发酵, 在30℃下发酵72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⑤取葵花盘60份、葡萄糖酸锌1份和黄芪2份混合并研磨至15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5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12份混合均匀,在105℃下灭菌25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本发明降低尿酸含量的茶,所述的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均为50cfu/g冻干粉,冻干粉需要用无菌水震荡解冻,然后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本发明降低尿酸含量的茶,所述的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均为50cfu/g冻干粉,冻干粉需要用无菌水震荡解冻,然后接种于蛋白胨培养基。

    本发明降低尿酸含量的茶,所述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由马铃薯20份、葡萄糖6份、尿素0.2份、琼脂2份置于三角瓶中,再加入水100份,加热溶解分装,150℃灭菌30min获得。

    本发明降低尿酸含量的茶,所述的营养肉汤培养基,由营养肉汤2.5份、琼脂3份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00份水,磷酸缓冲液调整pH7.2,加热溶解分装,150℃灭菌30min获得。

    本发明降低尿酸含量的茶,所述的蛋白胨培养基,由蛋白胨0.75份、葡萄糖1.2份、淀粉15份、磷酸氢二钾0.75份、硫酸镁1份置于三角瓶中,加入水90份,磷酸缓冲液调整pH6.0,加热溶解分装,150℃灭菌30min获得。

    本发明降低尿酸含量的茶,所述的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由营养肉汤2.5份、琼脂3份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00份水,磷酸缓冲液调整pH7.2,加热溶解分装,150℃灭菌30min获得。

    以下实施例采用重庆赛普那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酸锌。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①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500份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10000份,进行回流处理,回流11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10℃下灭菌25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②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然后将米曲菌株经紫外线灯15W 25cm诱变14秒;继而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以及诱变后的米曲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1.5份、地衣芽孢杆菌剂0.7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7份、酵母菌剂1.1份、蜜环菌剂1份、米曲菌剂1.5份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①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75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75份发酵,在32℃下发酵48h;继续投加步骤①的菊芋粉发酵基料75份,在32℃下发酵24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50℃,发酵7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700份备用,在190℃下灭菌25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100份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30份、酵母菌剂25份和金花菌剂22份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3份、大豆蛋白粉3份、赖氨酸1份、大米淀粉45份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20份和营养成分60份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25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4.5份发酵, 在30℃下发酵72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⑤取葵花盘60份、葡萄糖酸锌1份和黄芪2份混合并研磨至15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5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12份混合均匀,在105℃下灭菌25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实施例2

    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①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480份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9600份,进行回流处理,回流10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20℃下灭菌20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②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然后将米曲菌株经紫外线灯15W 25cm诱变12秒;继而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以及诱变后的米曲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2份、地衣芽孢杆菌剂1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8份、酵母菌剂1.1份、蜜环菌剂1.5份、米曲菌剂1份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5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5份发酵,30℃发酵50h;继续投加步骤的菊芋粉发酵基料50份,30℃发酵22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48℃,发酵8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4%,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0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800份备用,在200℃下灭菌30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100份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25份、酵母菌剂20份和金花菌剂25份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1份、大豆蛋白粉1份、色氨酸2份、小米淀粉12份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10份和营养成分30份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50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5份发酵, 在32℃下发酵66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4%;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0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⑤取葵花盘65份、葡萄糖酸锌0.8份和黄芪2.6份混合并研磨至10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0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15份混合均匀,在100℃下灭菌30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实施例3

    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①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520份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10400份,进行回流处理,回流10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00℃下灭菌30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②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然后将米曲菌株经紫外线灯15W 25cm诱变15秒;继而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以及诱变后的米曲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2.5份、地衣芽孢杆菌剂1.2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8份、酵母菌剂1.2份、蜜环菌剂2份、米曲菌剂2份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①的菊芋粉发酵基料1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1份发酵,在35℃下发酵46h;继续投加步骤①的菊芋粉发酵基料100份,在35℃下发酵26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52℃,发酵6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6%,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500份备用,在180℃下灭菌20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100份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40份、酵母菌剂30份和金花菌剂20份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4份、大豆蛋白粉5份、甲硫氨酸0.1份、大米淀粉67份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30份和营养成分90份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00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3份发酵, 在28℃下发酵78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6%;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⑤取葵花盘55份、葡萄糖酸锌1.2份和黄芪1.5份混合并研磨至15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30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9份混合均匀,在110℃下灭菌20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实施例4

    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①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500份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10000份,进行回流处理,回流11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10℃下灭菌25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②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然后将米曲菌株经紫外线灯15W 25cm诱变13秒;继而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以及诱变后的米曲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1.5份、地衣芽孢杆菌剂0.7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7份、酵母菌剂1.1份、蜜环菌剂1份、米曲菌剂1.5份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①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75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75份发酵,在32℃下发酵48h;继续投加步骤①的菊芋粉发酵基料75份,在32℃下发酵24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50℃,发酵7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4%,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20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700份备用,在190℃下灭菌25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100份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30份、酵母菌剂25份和金花菌剂22份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3份、大豆蛋白粉3份、赖氨酸1份、大米淀粉45份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20份和营养成分60份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25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4.5份发酵, 在30℃下发酵72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4%;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⑤取葵花盘61份、葡萄糖酸锌0.9份和黄芪2.1份混合并研磨至20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4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13份混合均匀,在105℃下灭菌30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实施例5

    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①菊芋粉发酵基料

    纯化处理:首先将菊芋粉500份置于反应釜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食用乙醇10000份,进行回流处理,回流12h;然后蒸馏回收乙醇,至无醇馏出物,菊芋粉纯化完成;

    对纯化后的菊芋粉进行灭菌处理,在210℃下灭菌25min;灭菌后的菊芋粉作为菊芋粉发酵基料;

    ②发酵菊芋粉

    取李斯特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蜜环菌、米曲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米曲菌株;

    然后将米曲菌株经紫外线灯15W 25cm诱变15秒;继而将得到的李斯特菌株、地衣芽孢杆菌株、枯草芽孢杆菌株、酵母菌株、蜜环菌株以及诱变后的米曲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李斯特菌剂、地衣芽孢杆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剂、酵母菌剂、蜜环菌剂、米曲菌剂;

    取李斯特菌剂1.5份、地衣芽孢杆菌剂0.7份、枯草芽孢杆菌剂0.7份、酵母菌剂1.1份、蜜环菌剂1份、米曲菌剂1.5份混合,得到菊芋粉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①的菊芋粉发酵基料0.75份,接入菊芋粉发酵复合菌0.75份发酵,在32℃下发酵48h;继续投加步骤①的菊芋粉发酵基料75份,在32℃下发酵24h;然后调节发酵温度为50℃,发酵7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菊芋粉;

    茶叶发酵基料

    取茶叶700份备用,在190℃下灭菌25min,作为茶叶发酵基料;

    发酵茶叶

    取醋酸杆菌、酵母菌和金花菌各1份备用,分别用无菌水5份震荡溶解,将以上菌种分别单独接种到蛋白胨培养基100份中进行单独的活化培养,32℃培养3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

    将得到的醋酸杆菌株、酵母菌株和金花菌株各1份分别单独接种到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100份中进行扩大培养, 28℃培养2天,分别得到醋酸杆菌剂、酵母菌剂、金花菌剂;

    分别取醋酸杆菌剂30份、酵母菌剂25份和金花菌剂22份混合,得到复合菌剂原液;

    将白砂糖3份、大豆蛋白粉3份、赖氨酸1份、大米淀粉48份混合均匀,作为营养成分;

    将复合菌剂原液20份和营养成分60份混合均匀,作为茶叶发酵复合菌;

    取步骤的茶叶发酵基料125份,接入茶叶发酵复合菌4.5份发酵, 在30℃下发酵72h,然后干燥至含水率为5%;干燥后进行粉碎,粉碎至150目;粉碎后在150℃下灭菌30min,得到发酵茶叶;

    ⑤取葵花盘59份、葡萄糖酸锌1.1份和黄芪1.9份混合并研磨至100目,加入步骤②制备得到的发酵菊芋粉26份和步骤④制备得到的发酵茶叶11份混合均匀,在105℃下灭菌25min,得到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实施例1-5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进行小鼠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试验对象:

    取80只昆明小鼠,体重为19.8—20.2g,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小组1 10只,模型小组2 10只;试验组50只;试验组随机分为试验小组1、试验小组2、试验小组3、试验小组4和试验小组5,每个小组各10只。

    试验方法:

    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氧嗪酸钾250mg/kg,连续注射7天,复制高尿酸模型。正常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4天;

    试验组服用实施例1-5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以开水冲泡饮用,每次冲泡3g,一天3次,连续饮用7天;其中试验小组1服用实施例1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试验小组2服用实施例2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试验小组3服用实施例3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试验小组4服用实施例4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试验小组5服用实施例5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

    模型小组1服用具有降低尿酸含量的药物,连续服用7天;

    模型小组2服用生理盐水,连续服用7天;

    正常组服用生理盐水,连续服用7天;

    对小鼠尿液中尿酸进行测定,统计结果。

    表1 实施例1—5对尿酸含量的影响

    由以上数据可看出,试验组效果明显好于模型小组1,实施例1的降低尿酸含量的茶为最优实施例,降低尿酸含量见效最快,且实施例1-5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在7天内可使尿酸含量恢复正常;本发明利于人体吸收,具有解毒消炎止痛、抗菌、抗氧化等功效,可显著降低尿酸含量,减缓刺痛,预防痛风及其并发症。

    关 键  词:
    一种 降低 尿酸 含量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降低尿酸含量的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9277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