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346591.1 (22)申请日 2018.03.14 (73)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地址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梅灵南 路9号 (72)发明人 唐美君 郭华伟 姚惠明 肖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13 代理人 沈渊琪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57)摘要 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属于昆虫 饲养装置技术领。
2、域。 其包括盒体和盒盖, 盒盖中 心设置主孔, 主孔上配合设置主孔孔盖, 主孔的 周围均匀设置一组副孔, 副孔上配合设置副孔孔 盖, 副孔的外侧设置注水孔, 注水孔中设置注水 管。 上述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具有以 下优点: 向盒体中加水操作十分方便; 盒体是四 面体, 加水以后十分稳定, 不会出现翻倒的现象; 添加更换茶枝方便, 幼虫生长均匀一致, 能够避 免尺蠖因取食不匀造成的发育不一致; 本装置大 小适中, 使用起来灵活多变, 既可很多个横竖排 列在饲养台或地上做大量饲养用, 也可单独放入 养虫笼中做保种饲养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016721 U 。
3、2018.10.30 CN 208016721 U 1.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包括盒体 (1) 和盒盖 (2) ,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 (2) 中心设置主孔 (3) , 所述的主孔 (3) 上配合设置主孔孔盖 (4) , 所述的主孔 (3) 的周围均匀 设置一组副孔 (5) , 所述的副孔 (5) 上配合设置副孔孔盖 (6) , 所述的副孔 (5) 的外侧设置注 水孔 (7) , 所述的注水孔 (7) 中设置注水管 (8)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 (2) 边 缘设有能够与盒体 (1) 扣合的盖扣 (201) 。 3.如权利要求。
4、1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孔 (3) 的 周围均匀设置四个副孔 (5) 。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孔 (5) 之间的间距至少为6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管 (8) 高度等于或略高于主孔 (3) 和副孔 (5) 中插入的茶枝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 (1) 为 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16721 U 2 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
5、1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饲养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尺蠖是多种植物上的主要害虫, 其幼虫取食量大, 活动性强, 常爆发成灾。 茶树上 的尺蠖如茶尺蠖、 灰茶尺蠖、 油桐尺蠖等为茶园主要防治对象。 尺蠖幼虫大量饲养是进行昆 虫病毒生产、 药剂活性测定和各项试验研究的基础。 0003 插枝法饲养是木本植物害虫大量饲养常用的方法, 插枝饲养具有投入人工少, 健 虫感染病原的几率低等优点。 但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插枝饲养装置, 通常是依据手边现有的 器具进行, 有的用塑料桶, 有的用塑料瓶, 有的用玻璃瓶。 茶尺蠖等幼虫大量饲养中应用较 多的是用玻璃广口。
6、瓶, 做法是将茶叶枝条插入500mL广口瓶中水培, 然后将幼虫接在茶枝上 任其取食, 待叶片快被取食殆尽时, 在插瓶边上再放1-2瓶水培的新鲜茶枝。 上述方法存在 的不足是:(1) 大量饲养过程中, 常几十个插瓶同时放在地上, 向瓶中加水极不方便, 易将虫 和叶子搞湿, 同时插瓶易翻到;(2) 由于添加饲料是在插瓶边上再放1-2瓶水培的新鲜茶枝, 幼虫爬到新鲜茶枝上的时间有迟有早, 导致饲养后期幼虫发育极不整齐, 虫体大小差异较 大, 影响病毒增殖的产量和药效活性测定的准确性;(3) 当大多数瓶中茶叶快被取食尽, 需 要更换饲料时也极不方便,要将原茶枝拔出, 将原茶枝上的虫抓到新茶枝上, 工作。
7、量大, 效 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 饲养装置的技术方案, 该装置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工作效率高, 饲养效果好。 0005 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包括盒体和盒盖,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 盖中心设置主孔, 所述的主孔上配合设置主孔孔盖, 所述的主孔的周围均匀设置一组副孔, 所述的副孔上配合设置副孔孔盖, 所述的副孔的外侧设置注水孔, 所述的注水孔中设置注 水管。 0006 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边缘设有能够与 盒体扣合的盖扣。 0007 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
8、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孔的周围均匀设置 四个副孔。 0008 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孔之间的间距至少 为6cm。 0009 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管高度等于或略 高于主孔和副孔中插入的茶枝高度。 0010 所述的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为长方体或正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016721 U 3 体结构。 0011 上述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 向盒体中加水操作十分 方便, 由于注水管与茶枝高度齐平或略高于茶枝, 加水十分方便。 另外, 由于盒体是四。
9、面体, 加水以后十分稳定, 不会出现翻倒的现象;(2) 添加更换茶枝方便, 幼虫生长均匀一致。 使用 时先打开主孔的孔盖, 将茶枝插入, 副孔孔盖关闭, 接上幼虫, 待叶片快被取食尽, 需要添加 茶枝时, 打开副孔, 将新鲜茶枝插入, 使新鲜茶枝和主孔中的茶枝相互接触, 尺蠖很快会转 移到新鲜茶枝上取食, 避免了尺蠖因取食不匀造成的发育不一致;(3) 本装置大小适中, 使 用起来灵活多变, 既可很多个横竖排列在饲养台或地上做昆虫大量饲养用, 也可单独放入 养虫笼中做保种饲养用。 附图说明 0012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标记: 1-盒体; 2-盒盖; 201-盖扣; 。
10、3-主孔; 4-主孔孔盖; 5-副孔; 6-副孔孔盖; 7-注水孔; 8-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 一种尺蠖类幼虫大量饲养的装置包括盒体1以及与盒体1配合的盒盖 2。 盒体1优选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结构, 稳定性好。 盒盖2的边缘设有盖扣201, 方便盒盖2与盒 体1扣合。 盒盖2中心设置主孔3, 主孔3上配合设置主孔孔盖4, 主孔3的周围均匀设置一组副 孔5, 副孔5上配合设置副孔孔盖6。 作为优选结构, 主孔3的周围均匀设置四个副孔5, 四个副 孔5以主孔3为中心, 对称设置在主孔3四周, 副孔5之间的。
11、间距至少为6cm。 副孔5的外侧设置 注水孔7, 注水孔7中设置注水管8。 作为优选结构, 注水孔7可设置在盒盖2的左上角、 右上 角、 左下角或右下角。 注水管8高度等于或略高于主孔3和副孔5中插入的茶枝高度, 方便加 水。 0016 实际应用时, 盒体1大小可设置为长24cm,宽16cm,高14cm或长16cm,宽16cm,高 14cm。 盒盖2上主孔3孔径设置为3cm, 副孔5孔径设置为2-2.5cm, 注水孔7孔径设置为0.8- 1.0cm。 注水管8长设置为30cm。 盒体1由透明的塑料或玻璃制成, 盒盖2和注水管均为塑料制 成。 0017 该养虫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18 先将。
12、盒体1内加满水, 盖上盒盖2, 插入注水管8, 然后打开主孔孔盖4, 将新鲜茶枝 插入主孔3中, 用少许棉花将茶枝间的缝隙堵住, 再将尺蠖幼虫接在茶梢上, 任其取食。 待幼 虫将茶叶快取食完时, 打开副孔孔盖6, 取新鲜茶枝插入副孔5中, 使新鲜茶枝和主孔4中的 茶枝相互接触, 以便幼虫尽快转移至新鲜茶枝上。 饲养过程中视盒体1中水位情况, 适时通 过注水管8向盒体中加水。 待副孔5中新鲜茶枝快被取食尽时, 拔出主孔3中残留茶枝, 更换 为新鲜茶枝, 直至幼虫化蛹。 一般, 主孔中只需更换1次即可完成一代。 待幼虫全部化蛹后, 集中收集蛹。 将该装置清洗消毒, 待下一批幼虫饲养时使用。 0019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 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016721 U 4 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01672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016721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