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02575.9 (22)申请日 2018.09.20 (71)申请人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林业科学 技术推广中心 地址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 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人民东路8号 (72)发明人 王雨 李占林 魏朝晖 斯琴 谭民 王允栋 卢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 所 65105 代理人 周星莹 汤建武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G 7/06(2006.01) (54)发明名称 若羌。
2、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灰枣种植技术领域, 是一种若羌 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其按下述方法进行: 株行距的控制; 浇水管理; 施肥; 追肥; 控制树高; 枣头摘心; 抹芽; 留抚养枝开甲。 本发明所述若羌 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通过株行距、 浇水、 施 肥、 追肥、 树高、 枣头摘心、 抹芽和留抚养枝开甲 管理, 使灰枣枣树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显著提 高, 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9121984 A 2019.01.04 CN 109121984 A 1.一种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进行: 株行距的控制。
3、, 将 灰枣枣树的株距控制为2.0米至3.0米, 灰枣枣树的行距控制为4.0米; 浇水管理, 花期前每 隔30天浇水一次, 花果期每隔15天至20天浇水一次, 灰枣枣果采收后浇越冬水一次; 施肥, 对于不处于盛果期的灰枣枣树, 每亩施基肥的重量为500千克至700千克, 对于处于盛果期 的灰枣枣树, 每亩施基肥的重量为上年度基肥施用质量的2倍至3倍; 追肥, 在施用基肥的前 提下, 追加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 每株灰枣枣树全年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的质量比为1.7 至2:1:1至1.35, 每株灰枣枣树全年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的总量为2.7千克至2.9千克; 控 制树高, 灰枣枣树的树高控。
4、制为3.0米至3.5米, 在控制灰枣枣树树高的过程中, 保留落头或 回缩的骨干枝下部萌发的新枝; 枣头摘心, 每年5月下旬进行枣头摘心, 并保留3根至5根永 久性二次枝; 抹芽, 保留第2个至第4个枣股萌发的枣头枝, 其余的枣头枝全部抹除; 留抚养 枝开甲, 每年保留1个主枝不开甲, 不开甲的主枝作为辅养枝制造养分供树体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灰枣枣树萌芽前, 喷施4波美度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灰枣枣树萌芽后, 喷施苦参碱和矿物油; 花初期喷施阿 维螺虫乙酯和噻虫嗪中的一种与螺螨酯; 幼果期喷施吡虫啉和阿维乙螨唑。 权 利 要 求 书 1/1 。
5、页 2 CN 109121984 A 2 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灰枣种植技术领域, 是一种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若羌灰枣产于新疆巴州地区的若羌县, 此县素有 “华夏第一县” 之称, 是中国独一 无二树上自然吊干的红枣。 0003 灰枣的种植技术包括水肥管理、 植株管理、 病虫害防治等。 植株管理包括枣头摘 心、 开甲等。 0004 枣头摘心是一项传统的保花保果技术措施。 其原理是摘掉枣头顶端的主芽, 除去 顶端优势, 控制枣头生长, 减少嫩枝对养分的消耗, 缓和新梢和花果之间争夺养分的矛盾, 把叶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养分尽量用于开花。
6、结果和二次枝复壮, 促进下部二次枝和枣吊的 生长, 加快花芽分化及花蕾的形成, 促进当年开花坐果。 0005 环剥又叫开甲, 是传统枣区采用的一项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其原理是通 过切断韧皮部组织, 使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短期内不能向下运输, 地上营养相对增加, 有利 于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对养分的要求, 从而减轻落花落果, 提高坐果率。 但是开甲不科学, 常造成树势衰弱, 甚至死亡。 0006 目前, 若羌灰枣的产量较低, 并且灰枣的品质不高, 导致价格偏低, 从而使灰枣经 济效益不高, 影响当地果农的收入。 因此, 研究若羌灰枣种植技术, 亟不可待。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7、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 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灰枣种植技术存在枣果产量不高、 品质不佳的问题。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 法, 按下述方法进行: 株行距的控制, 将灰枣枣树的株距控制为2.0米至3.0米, 灰枣枣树的 行距控制为4.0米; 浇水管理, 花期前每隔30天浇水一次, 花果期每隔15天至20天浇水一次, 灰枣枣果采收后浇越冬水一次; 施肥, 对于不处于盛果期的灰枣枣树, 每亩施基肥的重量为 500千克至700千克, 对于处于盛果期的灰枣枣树, 每亩施基肥的重量为上年度基肥施用质 量的2倍至3倍; 追肥。
8、, 在施用基肥的前提下, 追加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 每株灰枣枣树全年 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的质量比为1.7至2:1:1至1.35, 每株灰枣枣树全年施用氮肥、 磷肥和 钾肥的总量为2.7千克至2.9千克; 控制树高, 灰枣枣树的树高控制为3.0米至3.5米, 在控制 灰枣枣树树高的过程中, 保留落头或回缩的骨干枝下部萌发的新枝; 枣头摘心, 每年5月下 旬进行枣头摘心, 并保留3根至5根永久性二次枝; 抹芽, 保留第2个至第4个枣股萌发的枣头 枝, 其余的枣头枝全部抹除; 留抚养枝开甲, 每年保留1个主枝不开甲, 不开甲的主枝作为辅 养枝制造养分供树体生长。 0009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
9、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灰枣枣树萌芽前, 喷施4波美度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灰枣枣树萌芽后, 喷施苦参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121984 A 3 碱和矿物油; 花初期喷施阿维螺虫乙酯和噻虫嗪中的一种与螺螨酯; 幼果期喷施吡虫啉和 阿维乙螨唑。 0010 本发明所述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通过株行距、 浇水、 施肥、 追肥、 树高、 枣头摘心、 抹芽和留抚养枝开甲管理, 使灰枣枣树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 从而提高 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 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提。
10、到各种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现有技术中公 知公用的化学试剂和化学用品; 本发明中的百分数如没有特殊说明, 均为质量百分数。 001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按下述方法进行: 株行距的控制, 将灰枣枣树 的株距控制为2.0米至3.0米, 灰枣枣树的行距控制为4.0米; 浇水管理, 花期前每隔30天浇 水一次, 花果期每隔15天至20天浇水一次, 灰枣枣果采收后浇越冬水一次; 施肥, 对于不处 于盛果期的灰枣枣树, 每亩施基肥的重量为500千克至700千克, 对于处于盛果期的灰枣枣 树, 每亩施基肥的重量为上年度基肥施用质量。
11、的2倍至3倍; 追肥, 在施用基肥的前提下, 追 加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 每株灰枣枣树全年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的质量比为1.7至2:1:1 至1.35, 每株灰枣枣树全年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的总量为2.7千克至2.9千克; 控制树高, 灰枣枣树的树高控制为3.0米至3.5米, 在控制灰枣枣树树高的过程中, 保留落头或回缩的 骨干枝下部萌发的新枝, 以将新枝培养成好枣头结果枝; 枣头摘心, 每年5月下旬进行枣头 摘心, 并保留3根至5根永久性二次枝; 抹芽, 保留第2个至第4个枣股萌发的枣头枝, 其余的 枣头枝全部抹除; 留抚养枝开甲, 每年保留1个主枝不开甲, 不开甲的主枝作为辅养枝制。
12、造 养分供树体生长。 0013 相比于传统灰枣种植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能够提 高灰枣的果吊比、 单果重、 株产量, 从而提高灰枣的产量和质量。 0014 在2017年9月对若羌种植园采用现有公知技术五点测量法进行产量估算。 每50亩 作为一测量样田, 每一样田选5株枣树作为测产样株, 每样株根据枝量的分布情况将样株分 成不同等分, 随机采摘一份称重计算单株平均产量, 然后根据每亩枣树株数计算灰枣亩产 量。 0015 在2017年9月对若羌灰枣品质 (质量) 进行调查, 枣园按照公知技术五点法选择枣 树5株, 每株数标记一标准样枝, 逐一测定样枝上枣果的大小, 计算。
13、出特级果、 一级果、 二级 果的比率。 0016 分别采用本发明种植方法、 现有传统种植技术种植的灰枣, 2017年9月对产量和质 量的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0017 通过表1可以看出,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不仅产量提 高, 而且其灰枣特级果率、 一级果率均显著提高, 即提高了灰枣的品质, 价格提高, 增加了效 益, 效益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2中, 示范园采用本发明所述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种 植若羌灰枣, 对照园采用传统种植技术种植若羌灰枣。 0018 枣头不同摘心强度对开花结果的影响不同, 以保留3根至5根永久性二次枝摘心坐 说 明 书 2/4 页 4 。
14、CN 109121984 A 4 果较好、 产量最高。 并且不同摘心时期对枝条横向生长和结果影响较大, 以5月下旬进行枣 头摘心, 当年结果较多。 0019 本发明采用留辅养枝开甲手段进行开甲, 其不但使灰枣增产效果明显, 而且对树 势无影响。 而对灰枣枣树采用连续开甲时, 灰枣增产幅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并对树势造成 较大的不利影响。 0020 在追肥时, 萌芽前结合施基肥, 以氮肥为主, 磷肥为辅; 花后期以磷肥为主, 氮肥为 辅; 枣果膨大期以钾肥为主, 氮肥为辅。 0021 实施例2: 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按下述方法进行: 株行距的控制, 将灰枣 枣树的株距控制为2.0米或3。
15、.0米, 灰枣枣树的行距控制为4.0米; 浇水管理, 花期前每隔30 天浇水一次, 花果期每隔15天至20天浇水一次, 灰枣枣果采收后浇越冬水一次; 施肥, 对于 不处于盛果期的灰枣枣树, 每亩施基肥的重量为500千克或700千克, 对于处于盛果期的灰 枣枣树, 每亩施基肥的重量为上年度基肥施用质量的2倍或3倍; 追肥, 在施用基肥的前提 下, 追加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 每株灰枣枣树全年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的质量比为1.7或 2:1:1或1.35, 每株灰枣枣树全年施用氮肥、 磷肥和钾肥的总量为2.7千克或2.9千克; 控制 树高, 灰枣枣树的树高控制为3.0米或3.5米, 在控制灰枣枣。
16、树树高的过程中, 保留落头或回 缩的骨干枝下部萌发的新枝, 以培养成好枣头结果枝; 枣头摘心, 每年5月下旬进行枣头摘 心, 并保留3根或5根永久性二次枝; 抹芽, 保留第2个至第4个枣股萌发的枣头枝, 其余的枣 头枝全部抹除; 留抚养枝开甲, 每年保留1个主枝不开甲, 不开甲的主枝作为辅养枝制造养 分供树体生长。 0022 实施例3: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 灰枣枣树萌芽前 (4月上旬) , 喷施4波美度至5波 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梨园蚧、 枣粉蚧、 红蜘蛛、 枣壁虱等四种害虫; 灰枣枣树萌芽后 (5月上 旬) 喷施苦参碱+矿物油防治大球蚧、 枣粉蚧、 枣瘿蚊、 红蜘蛛、 枣壁虱等5种害虫;“。
17、花初期 (6 月上旬) 喷施阿维螺虫乙酯或噻虫嗪+螺螨酯防治大球蚧、 梨园蚧、 枣粉蚧、 枣瘿蚊、 红蜘蛛、 枣壁虱等6种害虫; 幼果期 (6月下旬) 喷施吡虫啉+阿维乙螨唑防治枣瘿蚊、 红蜘蛛、 枣壁虱 等3种害虫。 0023 采用实施例3所述害虫防治措施, 可使灰枣枣园有害生物危害株率下降至0.4%。 0024 灰枣枣树追肥试验: 试验地设在新疆若羌县胡杨林管理站会枣园, 树龄为10至15年生的灰枣幼树, 少肥组、 中肥组和高肥组除追肥不同以外, 其它管理手段同实施例1, 对照组的追肥量如表3所示, 对 照组其它管理手段采用本领域常规管理手段。 各组不同追肥量的效果比较如表3所示。 002。
18、5 通过表3可以看出, 当每株灰枣枣树氮肥、 磷肥和钾肥的追肥量比例 (质量比) 控制 在1.7至2:1:1至1.35内, 并且其追肥总量控制为2.7千克至2.9千克时, 灰枣枣树的果吊比、 单果重和株产均达到最佳水平, 三者比例过高或过低均导致减产。 0026 综上所述, 本发明所述若羌灰枣提质增效的种植方法, 通过株行距、 浇水、 施肥、 追 肥、 树高、 枣头摘心、 抹芽和留抚养枝开甲管理, 使灰枣枣树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 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0027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 可根据 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121984 A 5 0028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121984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