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及装置.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51509.9 (22)申请日 2015.12.17 A23L 11/00(2016.01) A23N 17/00(2006.01) B02C 21/00(2006.01) (71)申请人 湖北邦之德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江北工 业园 (72)发明人 吴晓峰 赵良川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 特殊普通合伙 ) 42221 代理人 宋国荣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及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及装 置。方法是先将烘干的发。
2、酵豆粕物料送入第一级 冷却器降温, 然后将第一级冷却的发酵豆粕物料 送入粉碎机粉碎, 最后将粉碎物料送入第二级冷 却器冷却, 该粉碎物料冷却到一定温度后从第二 级冷却器排出, 经检验成为成品 ; 所述第一级冷 却器和第二级冷却器均为叶轮式逆流冷却器。装 置包括冷却器, 粉碎机, 和输送机 ; 所述冷却器有 2 个, 均为叶轮式逆流冷却器。本发明优点是 : 使 生产过程中减少物料结块、 稳定物料水分值、 控制 物料温度, 提高物料粉碎效率, 防止因温度过高而 影响产品质量, 且冷却效率高、 能耗低。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
3、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5495358 A 2016.04.20 CN 105495358 A 1.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是: 先将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送入第 一级冷却器降温, 然后将第一级冷却的发酵豆粕物料送入粉碎机粉碎, 最后将粉碎物料送 入第二级冷却器冷却, 该粉碎物料冷却到一定温度后从第二级冷却器排出, 经检验成为成 品; 所述第一级冷却器和第二级冷却器均为叶轮式逆流冷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的发酵豆粕物 料为从发酵工序中输送至烘干机烘干的温度为4055的发酵豆粕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
4、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级冷却器降温 是将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的温度降到3239; 粉碎物料冷却到室温或高于室温12 后从第二级冷却器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的发酵豆粕物 料是从第一级冷却器上部进入到冷却器的冷却箱中, 落在冷却箱中的叶轮排料机构上; 冷 风从冷却箱的腔体内壁与的叶轮排料机构之间的间隙由下而上进入冷却箱, 对烘干的发酵 豆粕物料进行降温, 吸收了热量后从冷却箱上部排出; 经过第一级冷却器冷却后的发酵豆 粕物料从第一级冷却器下部的集料斗排出送至粉碎机粉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特征。
5、在于, 所述粉碎物料从第二级 冷却器上部进入到冷却器的冷却箱中, 落在冷却箱中的叶轮排料机构上; 冷风从冷却箱的 腔体内壁与叶轮排料机构之间的间隙由下而上进入冷却箱, 对粉碎物料进行降温, 吸收了 热量后从冷却箱上部排出; 经过第二级冷却器冷却后的粉碎物料从冷却器下部的集料斗排 出, 并送出验收, 包装。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冷却器 (1) , 粉碎机 (2) , 和输送机; 所述冷却器 (1) 有2个, 分别是第一级冷却器 (1-a) 和第二级冷却 器 (1-b) , 均为叶轮式逆流冷却器; 第一级冷却器 (1-a) 进料口通过第一输送。
6、机 (4) 与烘干机 (3) 的出料口联通; 第一级冷却器 (1-a) 出料口通过第二输送机 (5) 与粉碎机 (2) 的进料口联 通; 第二级冷却器 (1-b) 进料口通过第三输送机 (6) 与粉碎机 (2) 的出料口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输送 机 (4) 为斗式提升机, 第二输送机 (5) 为刮板输送机, 第三输送机 (6) 为负压气力输送机; 所 述粉碎机 (2) 为双轴锤片式粉碎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 (1.1) 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冷却箱 (1.4) , 该冷却箱。
7、 (1.4) 顶部安装一个出风顶盖 (1.5) , 该出风顶 盖 (1.5) 顶部安装关风器 (1.6) ; 该关风器 (1.6) 中安装一个布料器 (1.8) ; 冷却箱 (1.4) 底部 安装一个叶轮排料机构 (1.7) , 该叶轮排料机构 (1.7) 下部连接漏斗形集料斗 (1.2) ; 所述的 冷却箱 (1.4) 外壁上安装一个料位器 (1.3) ; 所述的冷却箱的腔体内壁与叶轮排料机构之间 具有用于冷风从下而上进入到冷却箱 (1.4) 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叶轮排料 机构 (1.7) 包括固定在机架 (1.1) 上的减速机。
8、 (1.71) , 通过轴承座 (1.76) 安装在机架 (1.1) 上的若干个长轴式叶轮 (1.75) ; 减速机 (1.71) 通过传动链条 (1.72) 与叶轮 (1.75) 一端上链 轮 (1.74) 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布料 器 (1.8) 有2个用于布料的棱锥体 (1.81) , 该棱锥体通过支架 (1.82) 安装在出风顶盖 (1.5)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495358 A 2 的出口处。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495358 A 3 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9、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及装置, 属于粉碎冷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发酵豆粕行业大部分采用的是传统的流化床式冷却, 该冷却方式效率较低, 功耗高, 体积大, 且很多只适合于粗料 (粉碎前) 冷却。 而同样体积和功率的新型的叶轮式逆 流冷却器冷却效率比流化床式冷却器高出1.5倍以上, 且粗、 细料冷却均适用。 在发酵豆粕 生产中, 粉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序, 如果单纯将冷却器设置在粉碎前, 那么, 即使冷却效 率最大化, 也就是说冷却后物料温度等于环境温度, 经过粉碎后, 温度会继续上升, 成品温 度仍然偏高。 如果设置在粉碎后, 一则粉碎。
10、前料温过高, 待粉碎物料呈较强的韧性, 影响粉 碎效率, 二则单级冷却能降低的料温通常在12左右, 粉碎后料温初始值过高的话, 即使降 低12左右, 成品温度也会远远高出室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及装置, 使生产过程中减少 物料结块、 稳定物料水分值、 控制物料温度, 提高物料粉碎效率, 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影响产 品质量, 且冷却效率高、 能耗低。 0004 本发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步骤是: 先将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送入第一级冷却器 降温, 然后将第一级冷却的发酵豆粕物料送入粉碎机粉碎, 最后将粉碎物。
11、料送入第二级冷 却器冷却, 该粉碎物料冷却到一定温度后从第二级冷却器排出, 经检验成为成品; 所述第一 级冷却器和第二级冷却器均为叶轮式逆流冷却器。 000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为从发酵工序中输送至烘干机 烘干的温度为4055的发酵豆粕物料。 0006 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第一级冷却器降温是将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的 温度降到3239; 粉碎物料冷却到室温或高于室温12后从第二级冷却器排出。 0007 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是从第一级冷却器上部进 入到冷却器的冷却箱中, 落在冷却箱中的叶轮排料机构上; 冷。
12、风从冷却箱的腔体内壁与的 叶轮排料机构之间的间隙由下而上进入冷却箱, 对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进行降温, 吸收了 热量后从冷却箱上部排出; 经过第一级冷却器冷却后的发酵豆粕物料从第一级冷却器下部 的集料斗排出送至粉碎机粉碎。 0008 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粉碎物料从第二级冷却器上部进入到冷却器的 冷却箱中, 落在冷却箱中的叶轮排料机构上; 冷风从冷却箱的腔体内壁与叶轮排料机构之 间的间隙由下而上进入冷却箱, 对粉碎物料进行降温, 吸收了热量后从冷却箱上部排出; 经 过第二级冷却器冷却后的粉碎物料从冷却器下部的集料斗排出, 并送出验收, 包装。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54。
13、95358 A 4 0009 一种用于本发明所述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它包括冷却器, 粉碎机, 和输 送机; 所述冷却器有2个, 分别是第一级冷却器和第二级冷却器, 均为叶轮式逆流冷却器; 第 一级冷却器进料口通过第一输送机与烘干机的出料口联通; 第一级冷却器出料口通过第二 输送机与粉碎机的进料口联通; 第二级冷却器进料口通过第三输送机与粉碎机的出料口联 通。 001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用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其第一输送机为斗式提升机, 第二输送机 为刮板输送机, 第三输送机为负压气力输送机; 所述粉碎机为双轴锤片式粉碎机。 0011 所述用于本发明发酵豆粕粉碎冷。
14、却方法的装置, 包括机架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冷 却箱, 该冷却箱顶部安装一个出风顶盖, 该出风顶盖顶部安装关风器; 该关风器中安装一个 布料器; 冷却箱底部安装一个叶轮排料机构, 该叶轮排料机构下部连接漏斗形集料斗; 所述 的冷却箱外壁上安装一个料位器; 所述的冷却箱的腔体内壁与叶轮排料机构之间具有用于 冷风从下而上进入到冷却箱的间隙。 0012 所述的用于本发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所述的叶轮排料机构包括固定 在机架上的减速机, 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上的若干个长轴式叶轮; 减速机通过传动链条 与叶轮一端上链轮传动连接。 0013 所述的用于本发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所述的布料。
15、器有2个用于布料 的棱锥体, 该棱锥体通过支架安装在出风顶盖的出口处。 0014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使生产过程中减少物料结块、 稳定物料水分值、 控制物料温 度, 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 且冷却效率高、 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5 图2为用于本发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整体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装置中冷却器主视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18 图5为冷却器内部结构及物料和冷风运行路线示意图。 0019 图6为冷却器的布料器主视示意图。 0020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21 图8为冷却器的叶轮排料机。
16、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9为排料叶轮上的物料及冷风运行状态示意图。 0023 图中: 1冷却器, 2粉碎机, 3烘干机, 4第一输送机、 5第二输送机、 6第 三输送机, 1.1机架, 1.2集料斗, 1.3 料位器, 1.4 冷却箱, 1.5出风顶盖, 1.6 关风器, 1 .7叶轮排料机构, 1 .71减速机, 1 .72传动链条, 1 .73链轮罩, 1.74链轮, 1.75排料叶轮, 1.76轴承座, 1.77过风网 , 1.8布料器, 1.81棱 锥体, 1.82支架, 1-a第一级冷却器, 1-b第二级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
17、方法及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本发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基本实施例。 如图1、 2所示, 一种发酵豆粕粉 碎冷却方法, 其步骤是: 先将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送入第一级冷却器1-a降温, 然后将第一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5495358 A 5 级冷却1-a的发酵豆粕物料送入粉碎机2粉碎, 最后将粉碎物料送入第二级冷却器1-b冷却, 该粉碎物料冷却到一定温度后从第二级冷却器1-b排出, 经检验成为成品; 所述第一级冷却 器1-a和第二级冷却器1-b均为叶轮式逆流冷却器。 0025 实施例2: 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实施例。 所述的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 其烘干的。
18、发酵豆粕物料为从发酵工序中输送至烘干机3烘干的温度为4055的发酵豆 粕物料。 所述第一级冷却器1-a降温是将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的温度降到3239; 粉碎 物料冷却到室温或高于室温12后从第二级冷却器1-b排出。 所述烘干的发酵豆粕物 料是从第一级冷却器1-a上部进入到冷却器的冷却箱1.4中, 落在冷却箱1.4中的叶轮排料 机构1.7上; 冷风从冷却箱1.4的腔体内壁与的叶轮排料机构1.7之间的间隙由下而上进入 冷却箱, 对烘干的发酵豆粕物料进行降温, 吸收了热量后从冷却箱1.4上部排出; 经过第一 级冷却器1-a冷却后的发酵豆粕物料从第一级冷却器1-a下部的集料斗1.2排出送至粉碎机 2粉碎。
19、。 所述的粉碎物料从第二级冷却器1-b上部进入到冷却器的冷却箱1.4中, 落在冷却箱 1.4中的叶轮排料机构1.7上; 冷风从冷却箱1.4的腔体内壁与叶轮排料机构1.7之间的间隙 由下而上进入冷却箱1.4, 对粉碎物料进行降温, 吸收了热量后从冷却箱1.4上部排出; 经过 第二级冷却器1-b冷却后的粉碎物料从冷却器下部的集料斗1.2排出, 并送出验收, 包装。 0026 实施例3: 是一种用于本发明所述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基本实施例。 如图 29所示, 用于本发明所述发酵豆粕粉碎冷却方法的装置, 它包括冷却器1, 粉碎机2, 和输 送机; 所述冷却器1有2个, 分别是第一级冷却器1-a和。
20、第二级冷却器1-b, 均为叶轮式逆流冷 却器; 第一级冷却器1-a进料口通过第一输送机4与烘干机3的出料口联通; 第一级冷却器1- a出料口通过第二输送机5与粉碎机2的进料口联通; 第二级冷却器1-b进料口通过第三输送 机6与粉碎机2的出料口联通。 0027 实施例4: 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实施例。 所述的用于发酵豆粕粉碎冷却 方法的装置, 其第一输送机4为斗式提升机, 第二输送机5为刮板输送机, 第三输送机6为负 压气力输送机; 所述粉碎机2为双轴锤片式粉碎机。 所述机架1.1和安装在该机架上的冷却 箱1.4, 该冷却箱1.4顶部安装一个出风顶盖1.5, 该出风顶盖1.5顶部安装关风。
21、器1.6; 该关 风器1.6中安装一个布料器1.8, 该布料器为伞形布料器; 冷却箱1.4底部安装一个叶轮排料 机构1.7, 该叶轮排料机构1.7下部连接漏斗形集料斗1.2; 所述的冷却箱1.4外壁上安装一 个料位器1.3; 所述的冷却箱的腔体内壁与叶轮排料机构之间具有用于冷风从下而上进入 到冷却箱1.4的间隙。 所述的叶轮排料机构1.7包括固定在机架1.1上的减速机1.71, 通过轴 承座1.76安装在机架1.1上的若干个长轴式叶轮1.75; 减速机1.71通过传动链条1.72与叶 轮1.75一端上链轮1.74传动连接。 所述的布料器1.8有2个用于布料的棱锥体1.81, 该棱锥 体通过支架。
22、1.82安装在出风顶盖1.5的出口处。 0028 以下结合对发明的原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 效果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发酵豆粕生产过程中, 物料温度是决定产品最终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 , 如何使物料 温度稳定在工艺要求的范围之内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 叶轮式逆流冷却器是目前针对颗 粒料、 粉料冷却效果最佳的冷却器之一, 但单级冷却通常只能使物料温度控制在环境温度 以上3-5, 在存在粉碎工序的场合, 温度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反弹, 当产品温度超出室温2 以上时, 很多粉料会产生结块。 采用叶轮式逆流冷却器, 分别配置于粉碎工艺前后, 实现 二级冷却, 即可有效提高物料粉碎效率, 也可减少结块。 说 明 。
23、书 3/4 页 6 CN 105495358 A 6 0029 如图2所示, 在粉碎机2之前布置一台叶轮式逆流冷却器1-a进行粗料冷却, 将待粉 碎料进行初步冷却并降低物料韧性。 在粉碎机2之后段也配置同一型号叶轮式逆流冷却器 1-b, 对产出的粉料进行二次冷却, 进一步降低料温, 最终实现将成品温度控制于室温或室 温以上1-2范围。 0030 如图5所示, 物料通过关风器1.6再经伞形布料器1.8均匀地堆放在冷却箱1.4腔体 中, 冷风从冷却箱1.4腔体下面与集料斗1.2上部空隙中全方位进入冷却器内, 并垂直穿过 料层与热物料进行热交换, 后经吸风系统吸出, 从而使物料得以冷却。 冷却时间由。
24、料位器 1.3所在位置高低以及时间继电器共同来控制。 当物料层达到料位高度时, 料位器1.3停止 转动, 发出信号, 时间继电器开始工作, 叶轮式排料机构1.7开始排料, 到达预定时间时 (即 物料层处于低料位高度) 时, 时间继电器停止工作, 叶轮式排料机构1.7停止排料。 不断重复 继续上面的排料过程。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 冷却风机始终是开着的。 0031 随着排料叶轮1.75的旋转排列, 物料从上而下移动逐步缓慢下行, 而冷却风由冷 却箱1.4底部进入, 自下而上 (见图2、 5) , 从顶部出风口排出后经风管、 集尘器最后通过风机 排出。 冷却风由冷变热, 这样, 在工作过程中, 上部。
25、热的物料遇到的是热风, 下部冷的物料遇 到的是冷风, 物料在下行过程中经过均匀和充分的冷却。 0032 伞形布料器1.8使从关风器1.6下来的物料均匀铺放在冷却箱1.4内。 布料器1.8主 要由两个半凌锥体1.81和 支架1.82组成 (见图6、 7) 。 物料能从凌锥体1.81四周及中间空挡 分散物料。 两个半凌锥体1.81之间的距离可调, 及可改变物料扩散位置, 使物料能均匀铺放 在冷却箱1.4内。 0033 干燥冷却后的发酵豆粕比在热态 (40以上) 脆性好得多, 亦即有利于粉碎, 提高 粉碎效率, 改善粉碎粒度。 另外, 粉料成品在料温高于室温2以上时会出现结块问题, 还会 造成成品水。
26、分发生变化, 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 如何控制生产过程中料温成为解决上 述问题的根本手段。 现有技术发酵豆粕生产过程中, 由于在粉碎前经过了烘干 (加热) , 物料 余温在50左右进行粉碎, 不利于粉碎, 本发明有效处理措施为在粉碎前物料流动过程中 进行初次冷却, 所使用的设备为叶轮式逆流冷却器; 经过初次冷却后物料温度降低12左 右, 即粉碎前温度降低至38左右进行粉碎。 物料粉碎是一个做功的过程, 由能量转换原 理, 粉碎后整体料温势必上升, 根据粉料粒度不同, 温度上升范围为49; 粉碎结束后实 际料温为4247, 显然高于室温。 为解决该问题, 必须对物料再次进行冷却; 经过了二 次冷却后, 物料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或环境温度以上12, 完全满足工艺要求, 获得质 量高的产品。 0034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5495358 A 7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5495358 A 8 图5 图6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5495358 A 9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549535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