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及方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17992.0 (22)申请日 2018.09.26 (71)申请人 王洁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五路 66号 (72)发明人 王洁 (51)Int.Cl. A01G 23/04(2006.01) A01C 11/02(2006.01) A01G 3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及方法 (57)摘要 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及方法, 包括育苗 车、 育苗装置、 防粘接装置、 浇灌装置、 支撑装置、 提升装置、 抓取移。
2、栽装置; 通过将育苗筒设置为 上下卡接的两部分, 在取苗时通过上下机械手分 别抓住上下育苗筒, 移栽手抓住上下育苗筒中间 的圆弧状细孔中的基质, 通过同时驱动上下机械 手使得上下育苗筒脱离, 使得基质和幼苗与育苗 筒轻易脱离, 且同时用移栽手抓住基质防止基质 掉落, 并可直接进行移栽, 通过设置防黏土装置 在取苗前对育苗筒进行挤压和击打, 使得筒内壁 的黏土与筒进行分离, 使得取苗更加容易。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9258379 A 2019.01.25 CN 109258379 A 1.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 包括育苗车、 育苗装置、 防粘接装置、 浇灌装置、 支撑。
3、装置、 提升装置、 抓取移栽装置; 其特征在于: 育苗车包括底板, 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动力装置, 底板 的两边设置有支撑杆, 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 底板的上方中间设置有支撑装置, 支撑 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板, 两个支撑板下方均设置有支杆, 支杆的另一端支撑在底板上, 左 右两个支撑板中间形成了育苗装置安装位置, 育苗装置为大小相同, 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育 苗筒和下育苗筒, 上育苗筒的底部靠近左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突出于育苗筒底部的的安装 板, 安装板上设置有凹槽, 下育苗筒的顶部靠近左支撑板的一侧与上育苗筒的安装板对应 的位置设置有插入板, 插入板上设置有与安装板上的凹槽对应的卡块, 卡块可。
4、卡接在凹槽 内, 上下育苗筒通过安装板和插入板卡接, 在上下育苗筒之间除了安装板和插入板的位置 形成空的圆弧状细孔, 下育苗筒的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卡块, 左右卡块分别与左右支 撑板卡接, 下育苗筒的底部悬空, 与底板有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移栽取苗装置, 其特征在于: 育苗装置的左端设置有防粘 接装置和浇灌装置, 防粘接装置包括上下挤压装置和底板击打装置, 上下挤压装置和底板 击打装置均设置在竖直杆上, 竖直杆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底板击打装置设置在竖直杆的底 部, 包括与竖直杆垂直的安装杆, 安装杆的一端与竖直杆连接, 安装杆的另一端设置在下育 苗筒的底部并安装有震动击打器,。
5、 通过震动击打器对下育苗筒的底部进行击打, 安装杆的 上部设置有下挤压装置, 下挤压装置包括气缸 , 气缸 的一端连接在竖直杆上, 气缸 的另 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下挤压杆 , 下挤压杆 与下挤压杆铰接, 下挤压杆对应于下育苗筒 的位置; 下挤压杆 和下挤压杆的底部为直杆, 两个直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上部均为圆弧 形, 圆弧形杆上设置有多个轴孔, 多个轴孔中均设置有转轴, 转轴上设置有滚轮; 下挤压装 置上部设置有上挤压装置, 上挤压装置包括气缸, 气缸的一端连接在竖直杆上, 气缸 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上挤压杆 , 上挤压杆 与上挤压杆铰接, 上挤压杆对应于上育 苗筒的位置; 上挤压杆 和上挤。
6、压杆的底部为直杆, 两个直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上部均为 圆弧形, 圆弧形杆上设置有多个轴孔, 多个轴孔中均设置有转轴, 转轴上设置有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移栽取苗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挤压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浇 灌装置, 浇灌装置包括设置在竖直杆上的水箱, 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 出水口连接有浇灌 管, 浇灌管的另一端设置在上育苗筒的顶部上方, 并设置有多个喷头, 浇灌管上设置有水 泵, 上育苗筒的顶部为空心状。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育苗移栽取苗装置, 其特征在于: 育苗筒的右端设置有抓取 移栽装置, 抓取移栽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移动车, 移动车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 -, 。
7、驱动装置 驱动提升装置 , 提升装置 包括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 机械小臂连接机械手 , 机 械手对应下育苗筒的位置, 驱动装置驱动移栽装置, 移栽装置包括移栽臂和移栽手, 移栽 手伸入上下育苗筒之间的圆弧状细孔中, 驱动装置驱动提升装置, 提升装置包括机 械臂和机械手, 机械手对应上育苗筒的位置。 5.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育苗移栽取苗装置进行的育苗移栽取苗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步骤1: 在育苗前将上育苗筒和下育苗筒通过安装板和插入板卡合, 中间除了安 装板和插入板的区域形成了圆弧状细孔, 在将上下育苗筒卡合后, 将配置好的基质放入育 苗筒内, 基质包括5份草炭、 5份珍珠岩、 8。
8、份膨润土、 6份植物秸秆渣、 8份的牛粪和鸡粪的混 合物; 在基质放入育苗筒后, 将处理过后的植物种子埋入基质中, 通过浇灌装置对育苗筒中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9258379 A 2 的种子进行浇水, 浇水在每天的中午进行, 方便种子对水分进行吸收, 每隔三天对基质中的 种子进行施肥, 施肥用喷肥嘴插入土中进行施肥; 步骤二: 当种子长成可移栽的幼苗后, 启 动防粘接装置, 运动竖直杆使得底板击打装置对准下育苗筒的底板, 启动震动装置使得击 打装置对底板进行击打, 竖直杆的初始位置使得上下挤压杆 和上下挤压杆的顶端连接 在一起, 且顶端与上下育苗筒的筒壁接触, 推动上。
9、下气缸, 使得上下挤压杆 和上下挤压杆 挤压筒壁, 由于挤压杆 和挤压杆铰接, 使得两杆向沿着筒壁两边的方向分开, 使得挤 压杆下端的挤压轮沿着上下筒的筒壁上移动, 对筒壁进行挤压, 松散内部的黏土; 步骤三: 再将筒内壁的黏土松散完毕后, 驱动移动杆使其原理育苗筒, 驱动机械手 和机械手分别 抓住下育苗筒和上育苗筒, 在驱动移栽手从圆弧状孔中抓住基质, 驱动机械手 向下移动, 机械手向上移动, 带动上下筒分开, 移栽手抓住基质和幼苗进行移栽。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9258379 A 3 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育苗移栽技术领域, 具。
10、体为一种育苗取苗移栽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一些花卉和中药种类在进行种植时, 需要先在育苗装置中对幼苗进行育 苗, 育苗后在用移栽装置将幼苗进行移栽, 现有技术中进行取苗移栽时, 往往需要将幼苗直 接从育苗盆中拔出进行直接移栽 , 但这种取苗移栽方式会破坏幼苗 , 公开号为 CN20665111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蜜柚种植的育苗装置, 当树苗成长到一定程 度需要移栽时, 拧动顶起螺栓, 带动顶土托盘向上移动, 使土壤与种植盆的内壁分离; 公开 号为CN20669889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玉米育苗盆, 通过左右两个半盆体合成花盆 后进行育苗, 当需要移栽时, 。
11、把左右两个半盆体从方形腔中抽出, 使得种苗脱盆容易, 公开 号为CN106982673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蓝莓育苗装置, 在育苗筒内设置托盘, 通过 利用U形夹持架将托盘提起将幼苗连同基质一起从盆中顶出, 方便完成取苗; 但幼苗在培育 时, 基质与筒内壁之间往往会粘接在一起, 以上现有技术在取苗时, 均没有对筒内的基质进 行一定疏松以防止粘壁, 同样没有在取苗的同时对幼苗连同基质进行及时的接住进行移 栽。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及方法, 具备取苗方 便、 防止基质与育苗筒内壁粘接以及在取苗后直接抓取幼苗和基质及时进行移栽的优点。 000。
12、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 包括育苗车、 育苗装置、 防粘接装置、 浇灌装置、 支撑装置、 提 升装置、 抓取移栽装置; 育苗车包括底板, 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动力装置, 底板的两边设置有 支撑杆, 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 底板的上方中间设置有支撑装置, 支撑装置包括左右 两个支撑板, 两个支撑板下方均设置有支杆, 支杆的另一端支撑在底板上, 左右两个支撑板 中间形成了育苗装置安装位置, 育苗装置为大小相同, 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育苗筒和下育苗 筒, 上育苗筒的底部靠近左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突出于育苗筒底部的的安装板, 安装板上 设置有凹槽, 下育苗筒。
13、的顶部靠近左支撑板的一侧与上育苗筒的安装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 插入板, 插入板上设置有与安装板上的凹槽对应的卡块, 卡块可卡接在凹槽内, 上下育苗筒 通过安装板和插入板卡接, 在上下育苗筒之间除了安装板和插入板的位置形成空的圆弧状 细孔, 下育苗筒的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卡块, 左右卡块分别与左右支撑板卡接, 下育苗 筒的底部悬空, 与底板有一定距离。 0005 进一步地, 育苗装置的左端设置有防粘接装置和浇灌装置, 防粘接装置包括上下 挤压装置和底板击打装置, 上下挤压装置和底板击打装置均设置在竖直杆上, 竖直杆的底 部设置有滚轮, 底板击打装置设置在竖直杆的底部, 包括与竖直杆垂直的安装杆, 安。
14、装杆的 一端与竖直杆连接, 安装杆的另一端设置在下育苗筒的底部并安装有震动击打器, 通过震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9258379 A 4 动击打器对下育苗筒的底部进行击打, 安装杆的上部设置有下挤压装置, 下挤压装置包括 气缸 , 气缸 的一端连接在竖直杆上, 气缸 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下挤压杆 , 下挤压杆 与下挤压杆铰接, 下挤压杆对应于下育苗筒的位置; 下挤压杆 和下挤压杆的底部为 直杆, 两个直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上部均为圆弧形, 圆弧形杆上设置有多个轴孔, 多个轴孔 中均设置有转轴, 转轴上设置有滚轮; 下挤压装置上部设置有上挤压装置, 上挤压装置包括 气缸, 气缸。
15、的一端连接在竖直杆上, 气缸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上挤压杆 , 上挤 压杆 与上挤压杆铰接, 上挤压杆对应于上育苗筒的位置; 上挤压杆 和上挤压杆的底 部为直杆, 两个直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上部均为圆弧形, 圆弧形杆上设置有多个轴孔, 多个 轴孔中均设置有转轴, 转轴上设置有滚轮。 0006 进一步地, 上挤压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浇灌装置, 浇灌装置包括设置在竖直杆上的 水箱, 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 出水口连接有浇灌管, 浇灌管的另一端设置在上育苗筒的顶部 上方, 并设置有多个喷头, 浇灌管上设置有水泵, 上育苗筒的顶部为空心状。 0007 进一步地, 育苗筒的右端设置有抓取移栽装置, 抓取移栽装。
16、置包括设置在底板上 的移动车, 移动车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 -, 驱动装置 驱动提升装置 , 提升装置 包括 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 机械小臂连接机械手 , 机械手对应下育苗筒的位置, 驱动装置驱 动移栽装置, 移栽装置包括移栽臂和移栽手, 移栽手伸入上下育苗筒之间的圆弧状细孔中, 驱动装置驱动提升装置, 提升装置包括机械臂和机械手, 机械手对应上育苗筒 的位置。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通过将育苗筒设置为上下卡接的两部分, 在取苗时通过上下机械手分别抓住 上下育苗筒, 移栽手抓住上下育苗筒中间的圆弧状细孔中的基质, 通过同时。
17、驱动上下机械 手使得上下育苗筒脱离, 使得基质和幼苗与育苗筒轻易脱离, 且同时用移栽手抓住基质防 止基质掉落, 并可直接进行移栽。 0009 2 本发明通过设置防黏土装置在取苗前对育苗筒进行挤压和击打, 使得筒内壁的 黏土与筒进行分离, 使得取苗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挤压装置初始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挤压装置挤压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底板、 2-支撑杆、 3-行走轮、 4-动力装置、 5-右支撑板、 6-左支撑板、 7-上育 苗筒、 8-下育苗筒、 9-插入板、 10-安装板、 11-竖直杆、 12-。
18、安装杆、 13-震动击打器、 14-气缸 ( -) 、 15-上下挤压杆 、 16-上下挤压杆、 17-挤压轮、 18-水箱、 19-浇灌管、 20-移动车、 21-驱动装置 、 22-驱动装置、 23-驱动装置、 24-机械手 、 25-移栽手、 26-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9258379 A 5 。
19、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参考图1-3, 一种育苗移栽取苗装置, 包括育苗车、 育苗装置、 防粘接装置、 浇灌装 置、 支撑装置、 提升装置、 抓取移栽装置; 育苗车包括底板1, 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动力装置4, 底板1的两边设置有支撑杆2, 支撑杆2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3, 底板1的上方中间设置有支撑 装置, 支撑装置包括左右两个支撑板 (5,6) , 两个支撑板 (5,6) 下方均设置有支杆, 支杆的另 一端支撑在底板 (5,6) 上, 左右两个支撑板 (5,6) 中间形成了育苗装置安装位置, 育苗装置 为大小相同, 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育苗筒7和下育苗筒8, 上育苗筒7的底部。
20、靠近左支撑板6的 一侧设置有突出于育苗筒底部的的安装板10, 安装板10上设置有凹槽, 下育苗筒8的顶部靠 近左支撑板6的一侧与上育苗筒7的安装板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插入板9, 插入板9上设置有 与安装板10上的凹槽对应的卡块, 卡块可卡接在凹槽内, 上下育苗筒 (7,8) 通过安装板10和 插入板9卡接, 在上下育苗筒 (7,8) 之间除了安装板10和插入板9的位置形成空的圆弧状细 孔, 下育苗筒8的底部左右两端设置有卡块, 左右卡块分别与左右支撑板 (5,6) 卡接, 下 育苗筒8的底部悬空, 与底板1有一定距离, 育苗装置的左端设置有防粘接装置和浇灌装置, 防粘接装置包括上下挤压装置和底。
21、板击打装置, 上下挤压装置和底板击打装置均设置在竖 直杆11上, 竖直杆1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底板击打装置设置在竖直杆11的底部, 包括与竖直 杆垂直的安装杆12, 安装杆12的一端与竖直杆11连接, 安装杆12的另一端设置在下育苗筒8 的底部并安装有震动击打器13, 通过震动击打器13对下育苗筒8的底部进行击打, 安装杆12 的上部设置有下挤压装置, 下挤压装置包括气缸 (14) , 气缸 (14) 的一端连接在竖直杆11 上, 气缸 (14) 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下挤压杆 (15) , 下挤压杆 (15) 与下挤压杆 (16) 铰接, 下挤压杆对应于下育苗筒的位置; 下挤压杆 (15)。
22、 和下挤压杆 (16) 的底部为直杆, 两个直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上部均为圆弧形, 圆弧形杆上设置有多个轴孔, 多个轴孔中均设 置有转轴, 转轴上设置有挤压轮17; 下挤压装置上部设置有上挤压装置, 上挤压装置包括气 缸 (14) , 气缸 (14) 的一端连接在竖直杆11上, 气缸 (14) 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上 挤压杆 (15), 上挤压杆 (15)与上挤压杆(16)铰接, 上挤压杆对应于上育苗筒的位置; 上 挤压杆 (15)和上挤压杆(16)的底部为直杆, 两个直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上部均为圆弧 形, 圆弧形杆上设置有多个轴孔, 多个轴孔中均设置有转轴, 转轴上设置有挤压轮17, 上。
23、挤 压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浇灌装置, 浇灌装置包括设置在竖直杆11上的水箱18, 水箱18上设置 有出水口, 出水口连接有浇灌管19, 浇灌管19的另一端设置在上育苗筒7的顶部上方, 并设 置有多个喷头, 浇灌管19上设置有水泵, 上育苗筒7的顶部为空心状, 育苗筒的右端设置有 抓取移栽装置, 抓取移栽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移动车20, 移动车20的顶部设置有驱动 装置 - (21-23) , 驱动装置 驱动提升装置 , 提升装置 包括机械大臂和机械小臂, 机械小 臂连接机械手 (24) , 机械手对应下育苗筒8的位置, 驱动装置驱动移栽装置, 移栽装置包 括移栽臂和移栽手25, 移栽手25伸入上。
24、下育苗筒 (7,8) 之间的圆弧状细孔中, 驱动装置驱 动提升装置, 提升装置包括机械臂和机械手 (26) , 机械手对应上育苗筒的位置。 0016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在育苗前将上育苗筒和下育苗筒通过安装板和插入板卡 合, 中间除了安装板和插入板的区域形成了圆弧状细孔, 在将上下育苗筒卡合后, 将配置好 的基质放入育苗筒内, 基质包括5份草炭、 5份珍珠岩、 8份膨润土、 6份植物秸秆渣、 8份的牛 粪和鸡粪的混合物; 在基质放入育苗筒后, 将处理过后的植物种子埋入基质中, 通过浇灌装 置对育苗筒中的种子进行浇水, 浇水在每天的中午进行, 方便种子对水分进行吸收, 每隔三 说 明 书 3/。
25、4 页 6 CN 109258379 A 6 天对基质中的种子进行施肥, 施肥用喷肥嘴插入土中进行施肥, 当种子长成可移栽的幼苗 后, 启动防粘接装置, 运动竖直杆使得底板击打装置对准下育苗筒的底板, 启动震动装置使 得击打装置对底板进行击打, 竖直杆的初始位置使得上下挤压杆 和上下挤压杆的顶端 连接在一起, 且顶端与上下育苗筒的筒壁接触, 推动上下气缸, 使得上下挤压杆 和上下挤 压杆挤压筒壁, 由于挤压杆 和挤压杆铰接, 使得两杆向沿着筒壁两边的方向分开, 使 得挤压杆下端的挤压轮沿着上下筒的筒壁上移动, 对筒壁进行挤压, 松散内部的黏土; 再将 筒内壁的黏土松散完毕后, 驱动移动杆使其原理育苗筒, 驱动机械手 和机械手分别抓住 下育苗筒和上育苗筒, 在驱动移栽手从圆弧状孔中抓住基质, 驱动机械手 向下移动, 机械 手向上移动, 带动上下筒分开, 移栽手抓住基质和幼苗进行移栽。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9258379 A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109258379 A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109258379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