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621084.4 (22)申请日 2018.04.27 (73)专利权人 广东恒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远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创业一路6号A2栋9层903- 69号 (72)发明人 郑俊杰 (51)Int.Cl. A01C 11/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 苗设备, 包括直筒、 二号套环和扇形板, 。
2、所述直筒 上方设有投放口, 所述直筒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手 柄, 所述直筒一侧设有提拉手柄, 所述提拉手柄 一端设有滑块, 且滑块滑动连接在直筒表面的滑 槽内部, 所述直筒表面设有二号套环, 所述直筒 底端设有二号连接件, 所述扇形板表面设有一号 连接件, 所述一号连接件与二号连接件转动连 接, 所述一号连接件一端通过二号拉杆与二号套 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筒下方设有扇形 板, 操作员不用弯腰, 通过操作提拉手柄, 即可轻 松完成对秧苗的移栽, 降低了劳动量, 提高了移 栽效率, 整个装置质量轻,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便于大规模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8。
3、242198 U 2018.12.18 CN 208242198 U 1.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直筒 (8) 、 二号套环 (12) 和扇形板 (7) , 所述直筒 (8) 上方设有投放口 (11) , 所述直筒 (8) 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手柄 (1) , 所述直筒 (8) 一侧设有提拉手柄 (3) , 所述提拉手柄 (3) 一端设有滑块 (15) , 且滑块 (15) 滑动连接在直 筒 (8) 表面的滑槽 (14) 内部, 所述直筒 (8) 表面设有二号套环 (12) , 所述直筒 (8) 底端设有二 号连接件 (81) , 所述扇形板 (7) 表面设有一号连接件 (。
4、71) , 所述一号连接件 (71) 与二号连接 件 (81) 转动连接, 所述一号连接件 (71) 一端通过二号拉杆 (6) 与二号套环 (12) 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筒 (8) 表 面设有一号套环 (10) , 且一号套环 (10) 与提拉手柄 (3) 固定连接, 所述一号套环 (10) 下方通 过三号拉杆 (13) 固定连接挡块 (93) , 所述挡块 (93) 位于水箱 (9) 内部, 所述水箱 (9) 固定连 接在直筒 (8) 一侧, 且水箱 (9) 与直筒 (8) 连接处设有排水口 (92) , 所述水箱 (9) 一。
5、侧设有注 水口 (91)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手柄 (1) 与提拉手柄 (3) 之间设有弹簧 (2)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筒 (8) 一 侧设有限位块 (5) , 且限位块 (5) 位于提拉手柄 (3) 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42198 U 2 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春天的时候, 在田野里经常会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辛勤的农。
6、业工作者在播种 或是移栽。 传统的移栽, 是操作者先在地面挖出一个大小适宜的坑, 把秧苗放进去, 再进行 掩埋, 整个过程要蹲在地面上, 且操作较为繁琐, 不仅劳动量较大, 移栽的效率也很低, 为 此, 我们提出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通过直筒下方设 有扇形板, 操作员不用弯腰, 通过操作提拉手柄, 即可轻松完成对秧苗的移栽, 降低了劳动 量, 提高了移栽效率, 整个装置质量轻,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便于大规模使用, 可以有效解 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7、为: 0005 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包括直筒、 二号套环和扇形板, 所述直筒上方设有 投放口, 所述直筒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手柄, 所述直筒一侧设有提拉手柄, 所述提拉手柄一端 设有滑块, 且滑块滑动连接在直筒表面的滑槽内部, 所述直筒表面设有二号套环, 所述直筒 底端设有二号连接件, 所述扇形板表面设有一号连接件, 所述一号连接件与二号连接件转 动连接, 所述一号连接件一端通过二号拉杆与二号套环固定连接。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直筒表面设有一号套环, 且一号套环与提拉手柄固定连接, 所述一 号套环下方通过三号拉杆固定连接挡块, 所述挡块位于水箱内部, 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直 筒一侧,。
8、 且水箱与直筒连接处设有排水口, 所述水箱一侧设有注水口。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手柄与提拉手柄之间设有弹簧。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直筒一侧设有限位块, 且限位块位于提拉手柄下方。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 1.本实用新型通过直筒下方设有扇形板, 操作员不用弯腰, 通过操作提拉手柄, 即 可轻松完成对秧苗的移栽, 降低了劳动量, 提高了移栽效率, 整个装置质量轻, 结构简单, 操 作方便, 便于大规模使用。 0011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直筒一侧设有水箱, 提拉手柄, 带动排水口的开合, 在移栽的同 时, 方便对秧苗进行浇水, 节省了移栽之。
9、后再浇水的时间, 水箱内排出的水全都在秧苗的根 部, 这样针对性的浇水, 更加节能, 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 提高了秧苗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的水箱与一号套环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242198 U 3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的扇形板闭合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的扇形板张开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的提拉手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 。
10、图中: 1、 支撑手柄; 2、 弹簧; 3、 提拉手柄; 4、 一号拉杆; 5、 限位块; 6、 二号拉杆; 7、 扇 形板; 71、 一号连接件; 8、 直筒; 81、 二号连接件; 9、 水箱; 91、 注水口; 92、 排水口; 93、 挡块; 10、 一号套环; 11、 投放口; 12、 二号套环; 13、 三号拉杆; 14、 滑槽; 15、 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9 如图1-5所示, 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包括直筒8、 二号套环12和扇形。
11、板7, 所述直筒8上方设有投放口11, 所述直筒8一侧固定连接支撑手柄1, 所述直筒8一侧设有提 拉手柄3, 所述提拉手柄3一端设有滑块15, 且滑块15滑动连接在直筒8表面的滑槽14内部, 所述直筒8表面设有二号套环12, 所述直筒8底端设有二号连接件81, 所述扇形板7表面设有 一号连接件71, 所述一号连接件71与二号连接件81转动连接, 所述一号连接件71一端通过 二号拉杆6与二号套环12固定连接。 0020 其中, 所述直筒8表面设有一号套环10, 且一号套环10与提拉手柄3固定连接, 所述 一号套环10下方通过三号拉杆13固定连接挡块93, 所述挡块93位于水箱9内部, 所述水箱9。
12、 固定连接在直筒8一侧, 且水箱9与直筒8连接处设有排水口92, 所述水箱9一侧设有注水口 91, 在移栽秧苗的同时, 便于对秧苗浇水。 0021 其中, 所述支撑手柄1与提拉手柄3之间设有弹簧2, 操作员完成一次移栽之后, 便 于提拉手柄3自动复位。 0022 其中, 所述直筒8一侧设有限位块5, 且限位块5位于提拉手柄3下方, 保护弹簧2在 弹性限度内正常使用。 0023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农业用便于移栽秧苗设备, 使用中, 通过注水口 91往水箱9内部加水, 手持支撑手柄1, 下压直筒8, 扇形板7全部进入泥土中, 拉动提拉手柄 3, 一号拉杆4拉动二号套环12, 二号拉杆。
13、6带动扇形板7移动, 扇形板7把泥土推开, 形成一个 空腔, 把待移栽的秧苗通过投放口11投入到直筒8内部, 上提支撑手柄1, 弹簧2弹开提拉手 柄3, 限位块5对提拉手柄3进行阻挡限位, 被推开的泥土对秧苗根部进行掩埋, 完成一次移 栽; 在拉动提拉手柄3的同时, 一号套环10通过三号拉杆13带动挡块93移动, 排水口92被打 开, 实现排水, 完成对秧苗的浇水。 002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242198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8242198 U 5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8242198 U 6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824219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