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蔗汁,具体涉及一种高总黄酮含量的固体蔗汁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是亚热带特有的一种水果,其汁液 丰富,含糖量高,味感清甜,芳香风味,广受人们的喜欢。
甘蔗的营养价值很高,除含有水分比较多外,甘蔗含糖量最为丰富, 其中的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含量达12%。甘蔗不仅可以提供人体所需 的营养和热量,作为食疗品,甘蔗味甘、涩,性平,无毒,主治下气和中, 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还可治呕吐反胃,宽 胸膈。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水果之一。
近年来研究发现,甘蔗中除了含有大量糖外还有一些非糖成分,非糖 物质中有一部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的成分,其中抗氧化成分主要是一 些多酚类物质如黄酮,花青素,儿茶素等,他们均可用于食品抗氧化剂、 化妆品、医药等行业。
黄酮类化合物(Falconoid),又称生物类黄酮,是指具有苯基吡喃酮结 构的一类黄色素,现指具有色酮环与苯环为基本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的总 称。近几年,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天然生物活性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现已 证实,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主要有:抗氧化、抗 肿瘤、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血糖以及保护神经系统等药 理作用。目前,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甘蔗资源中黄酮类 物质的研究报道很少,且大多集中在部分甘蔗部位的黄酮化合物的定性和 定量分析上。RenataColombo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蔗中蔗汁、蔗 渣、蔗叶样品中总黄酮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叶梢中总黄 酮含量为1.70mg/g,甘蔗渣中总黄酮含量为0.38mg/g,甘蔗汁中总黄 酮含量为0.60mg/g。
经研究发现,甘蔗叶梢中含有多酚类抗氧化成分较高,占到甘蔗总体 抗氧化成分的37%左右,其中尤其是总黄酮含量高,抗氧化效果明确,前 人经过研究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但甘蔗皮质坚硬,直接食用不便,且不易保存,食用变质的甘蔗后会 导致中毒,严重的造成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用小型压榨机压榨的新鲜 甘蔗汁,方便饮用,能满足小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但只能在数小时内保持 原有风味,而且小型压榨机体积较大,清洗较困难,不宜家用。
为了使甘蔗产品方便携带、运输,跨季节饮用,目前,国内外有一些 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了相关研究开发工作,如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会[1] 的甘蔗汁饮料粉,美国KimDorrellLarsen[2]等的植物提取汁干燥粉,广 西大学[3]的甘蔗汁固体饮料等等。
上述文献公开了把甘蔗汁干燥后制成固态形式,但[1]添加了阿拉伯树 胶、抗结剂、防腐剂等加工助剂和食品添加剂,[2]通过浓缩、转化、结晶、 固体化和粉体化而得到,[3]通过浓缩、起砂、冷却后用模具制成块状,饮 用时需用热水溶解。上述产品制备过程采用了长时间加热浓缩或浓缩后干 燥的工艺添加了非甘蔗原汁成分,改变了甘蔗原汁特有的香气和风味,也 使甘蔗汁的药用功效和营养成分显著下降。另外以上文献均只利用了甘蔗 茎的汁液成分制备固体产品,未充分有效利用甘蔗叶梢、甘蔗渣等副产物 中有效成分。
因此,市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充分利用甘蔗全株成分、功效制备总 黄酮含量高、营养成分高、便于携带运输、不受季节和产地限制的,能方 便人们随时饮用的甘蔗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总黄酮含量的固体蔗汁。
本发明所述的高总黄酮含量的固体蔗汁中总黄酮含量不少于 0.3g/100g。
本发明所述的高总黄酮含量的固体蔗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蔗汁 由甘蔗叶梢、蔗渣、蔗肉制备而成。
优选地,所述甘蔗叶梢、蔗渣、蔗肉原料来源为糖蔗、果蔗、糖蔗果 蔗混合之中任何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高总黄酮含量的固体蔗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蔗汁 不含有任何辅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总黄酮含量的固体蔗汁及其制备方 法。
本发明所述的高总黄酮含量固体蔗汁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所述 固体蔗汁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1)甘蔗叶梢,加水提取,过滤,浓缩,得甘蔗叶梢水提物;
2)甘蔗茎压榨得蔗汁;
3)取步骤2)榨汁后的蔗渣加水提取,过滤,浓缩,得蔗渣水提物;
4)合并步骤1)、2)、3)中甘蔗叶梢水提物、蔗汁及蔗渣水提物, 高温瞬时灭酶,离心,上清液通过膜滤,喷雾干燥,即得。
优选地,步骤3)中甘蔗叶梢和甘蔗渣分别加重量比为10~20倍的 水煮沸1~2h,100~200目筛网过滤,滤液蒸发浓缩至5~10%体积。
优选地,步骤1)及步骤3)中甘蔗叶梢和甘蔗渣分别加重量比为5~10 倍的水微波提取10~30min,提取液100~200目筛网过滤,滤液浓缩至 5~10%体积。
优选地,步骤4)中高温瞬时灭酶采用140~180℃温度,3~5s时间。
优选地,步骤4)中离心转速为11000~21000转/分钟;膜滤孔径 为0.05~0.1μm。
优选地,步骤4)中喷雾干燥时进风温度120~160℃,出风温度为 50~70℃,风速为0.5~1.0m3/min,入料流量为3000~5000mL/h,入 料浓度为5%~20%,压力为-200~-300pa,收集产品,成型即得。
发明人在多年对甘蔗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甘蔗叶梢中总黄酮含量达 1.70mg/g,是甘蔗汁中含量的将近3倍,是甘蔗渣中的4倍多。充分利 用甘蔗叶梢和甘蔗渣,可使最后制备所得的固体蔗汁中总黄酮含量不少于 0.3g/100g,并最大程度保留原甘蔗汁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由于来自 蔗汁及甘蔗叶梢、甘蔗渣的成分差异较多,在混合后的操作中,需要严格 控制混合蔗汁适宜的加热时间和温度,才能达到灭酶和干燥效果的同时尽 量减少加热时间和降低温度,将甘蔗汁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损失降到 最低。本发明未采用加热浓缩步骤,而是在膜滤后直接干燥,整个加工过 程只有灭酶和喷雾干燥两个加热步骤,但加热时间均只有数秒,温度不超 过200℃。同时在其他步骤采取恰当的配合下,本发明产品能达到高总黄 酮含量的同时最大化保留甘蔗汁营养成分及原有风味的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固体蔗汁的制备方法中,甘蔗叶梢提取液和甘蔗渣提 取液在过滤除去蔗渣、蔗屑等杂质后,然后在高温瞬时灭酶的同时可以使 植物蛋白、胶体、鞣质、淀粉等变性或析出,再经过离心去除沉淀物,最 后经过适宜孔径的膜过滤,去除不溶性固形物的同时保证总黄酮、氨基酸、 铁、有机酸、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等营养功效成分通过,得到的澄清汁 液作为喷雾干燥的进料物料。本发明工艺整体有机配合,灭酶的同时使植 物蛋白、胶体、鞣质、淀粉等析出,二次筛网过滤和离心将蔗渣和析出物 去除,减轻了膜滤负担,膜滤孔径的控制保证总黄酮、氨基酸、铁等营养 物质的保留,又去除了大部分固体不溶物,同时也控制了喷雾干燥的进料 浓度、粘度等理化性质的适宜性,防止浓度、粘度过大导致喷雾干燥过程 中粘壁,过小导致喷雾干燥产品粒度小,产生跑粉、粉尘团聚、以及生产 效率低等问题。
多次实验结果对比显示,本发明的产品与其他甘蔗固体制剂相比,总 黄酮含量高,且与新鲜压榨所得的甘蔗汁相比,相似度高达80%以上,与 现有技术产品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本技术方案具有显著性进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总黄酮含量的固体蔗汁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 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固体蔗汁,总黄酮含量不少于0.3g/100g,作为食 疗具有甘蔗一般的效果,并且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2、本发明整个提取工艺过程不添加任何非甘蔗汁添加物,仅通过纯 物理方法,快速灭酶、干燥而成,无需长时间加热步骤。本发明制备得到 的产品,加水冲泡后溶液澄清透明,色泽金黄,最大限度保留了新榨甘蔗 汁的营养物质和清香气味。
3、本发明产品的使用不受季节、地域的限制,方便携带和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粉剂
1)新鲜糖蔗清洁后,将甘蔗叶梢从甘蔗茎上分离出来,加重量比为 10倍的水煮沸1h,100目筛过滤,滤液浓缩至5%体积,得甘蔗叶梢水提 物;
2)甘蔗茎压榨,得压榨汁和甘蔗渣;
3)将步骤2)榨汁后的甘蔗渣加重量比为10倍的水煮沸1h,100目筛 过滤,滤液浓缩至5%体积,得甘蔗渣水提物;
4)合并步骤1)、2)、3)中甘蔗叶梢水提物、蔗汁及蔗渣水提物,得 混合蔗汁;经140℃高温瞬时灭酶5s;灭酶后的混合蔗汁以转速11000转/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孔径为0.05μm的超滤膜过滤,取滤液喷雾干燥, 操作参数为进风温度120℃,出风温度为50℃的,风速为0.5m3/min,入料 流量为3000mL/h,入料浓度为5%,压力为-200pa,收集产品,即得。
实施例2:颗粒状
1)新鲜果蔗清洁后,将甘蔗叶梢从甘蔗茎上分离出来,加重量比为 20倍的水煮沸2h,200目筛过滤,滤液浓缩至10%体积,得甘蔗叶梢水提 物;
2)甘蔗茎压榨,得压榨汁和甘蔗渣;
3)将步骤2)榨汁后的甘蔗渣加重量比为20倍的水煮沸2h,200目筛 过滤,滤液浓缩至10%体积,得甘蔗渣水提物;
4)合并步骤1)、2)、3)中甘蔗叶梢水提物、蔗汁及蔗渣水提物,得 混合蔗汁;经180℃高温瞬时灭酶3s;灭酶后的混合蔗汁以转速21000转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孔径为0.1μm的超滤膜过滤,取滤液喷雾干燥, 操作参数为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为70℃的,风速为1.0m3/min,入 料流量为5000mL/h,入料浓度为20%,压力为-300pa,收集产品,制成 颗粒状,即得。
实施例3:片状
1)新鲜糖蔗、果蔗清洁后混合,将甘蔗叶梢从甘蔗茎上分离出来, 加重量比为10倍的水微波提取10min,140目筛过滤,滤液浓缩至7%体 积,得甘蔗叶梢水提物;
2)甘蔗茎压榨,得压榨汁和甘蔗渣;
3)将步骤2)榨汁后的甘蔗渣加重量比为10倍的水微波提取10min, 140目筛过滤,滤液浓缩至7%体积,得甘蔗渣水提物;
4)合并步骤1)、2)、3)中甘蔗叶梢水提物、蔗汁及蔗渣水提物,得 混合蔗汁;经160℃高温瞬时灭酶4s;灭酶后的混合蔗汁以转速16000转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孔径为0.07μm的超滤膜过滤,取滤液喷雾干燥, 操作参数为进风温度150℃,出风温度为55℃的,风速为0.7m3/min,入 料流量为3500mL/h,入料浓度为10%,压力为-250pa,收集产品,制成 片状,即得。
实施例4:块状
1)新鲜糖蔗清洁后,将甘蔗叶梢从甘蔗茎上分离出来,加重量比为5 倍的水微波提取30min,140目筛过滤,滤液浓缩至9%体积,得甘蔗叶梢 水提物;
2)甘蔗茎压榨,得压榨汁和甘蔗渣;
3)将步骤2)榨汁后的甘蔗渣加重量比为5倍的水微波提取30min,140 目筛过滤,滤液浓缩至9%体积,得甘蔗渣水提物;
4)合并步骤1)、2)、3)中甘蔗叶梢水提物、蔗汁及蔗渣水提物,得 混合蔗汁;经170℃高温瞬时灭酶3.5s;灭酶后的混合蔗汁以转速19000 转/分钟离心,取上清液经孔径为0.09μm的超滤膜过滤,取滤液喷雾干燥, 操作参数为进风温度130℃,出风温度为65℃的,风速为0.9m3/min,入 料流量为4500mL/h,入料浓度为15%,压力为-280pa,收集产品,制成 块状,即得。
对比例1:
(a)将甘蔗在含0.1重量%焦亚硫酸钾和0.01重量%的柠檬酸的水中 浸泡4小时;
(b)对步骤(a)的甘蔗进行清洗,并对其进行压榨以获得18°白利糖度浓 度的甘蔗汁;
(c)在25℃下对步骤(b)的甘蔗汁进行过滤;
(d)向步骤(c)的过滤汁中加0.5重量%的常规食品防腐剂;
(e)用15重量%的阿拉伯树胶粉剂、0.10重量%的杂多糖和0.5重量% 的海藻酸钠对步骤(d)的汁进行乳化;
(f)在2000psi的压力下对步骤(e)的乳化汁进行均质5分钟;
(g)在550mmHg的真空和70℃下干燥步骤(f)的均质汁,得到固体甘蔗 糖/糖块,
(h)对固体甘蔗糖/糖块粗磨制粉,在除湿条件下得到0.8mm粒径的颗 粒,和
(i)向粉状的步骤(h)的甘蔗糖/糖块中添加2重量%的常规抗结块剂, 得到甘蔗汁饮料粉。
对比例2:
(a)洗净甘蔗后加压氯水漂洗甘蔗;
(b)压榨甘蔗获得甘蔗汁,同时对甘蔗汁进行超滤膜过滤;
(c)加热经过滤的甘蔗汁至温度为95℃,时长29秒,以达到灭酶的 效果;
(d)灭酶后的甘蔗汁在经过多级超滤膜过滤处理,膜孔径为0.14微 米,可使滤过液达到无菌的状态;
(e)对上一步得到滤过液进行蒸发,浓缩;
(f)浓缩液经转化处理,结晶,加工形成粉末。
对比例3:
(1)粗过滤:将甘蔗汁依次经过滚筒筛以及100目筛过滤,得到粗滤 甘蔗汁;
(2)灭酶:将粗滤甘蔗汁送入第一换热器加热到100℃并保持2min,再 送入第二换热器在60秒内冷却至80℃,得到灭酶甘蔗汁;
(3)陶瓷膜超滤:将灭酶甘蔗汁送至陶瓷膜超滤工作罐,以膜孔径为 0.02μm的五级并联陶瓷膜超滤系统进行超滤澄清,跨膜压差为0.4MPa、 膜面流速为5.0m/s、过滤温度为80℃得到浊度小于1.00NTU的甘蔗澄清 汁;
(4)真空蒸发:将澄清甘蔗汁送入降膜式三效真空蒸发系统,蒸发温度 为80℃、真空度为0.08Mpa,将其蒸发浓缩至65.0°Bx,得到甘蔗浓缩汁;
(5)真空浓缩:将甘蔗浓缩汁送入真空煮糖罐中进一步蒸发浓缩,蒸发 温度为75℃,真空度为0.08Mpa,得到96.0°Bx的糖膏;
(6)冷却成型:将糖膏从煮糖罐中取出,搅拌至糖膏起幼砂后倒入磨具 中,冷却至室温后,切成块状,得到甘蔗汁固体饮料;
(7)干燥包装:甘蔗汁固体饮料经干燥包装后即得成品。
对比例4:
第一步原料汁的预处理及饲料原料的分离:
将甘蔗压榨汁或糖厂初压汁泵入压滤机,选用孔径为74μm(200目)滤 布作为过滤载体,以除去原料汁中的蔗屑、蔗髓等大颗粒杂质,并对从第 一级膜分离过程(超滤)回送的截留液进行再次过滤,定期排出滤渣用于饲 料生产,滤汁用于超滤处理。操作温度为25℃,过滤结束后用蒸汽消毒原 料桶及压滤机;
第二步第一级膜分离制备清蔗汁:
抽取经过预过滤处理的蔗汁100L,泵入第一级膜分离系统进一步分离 纯化,以除去微小悬浮颗粒、胶体微粒、微生物及大分子物质,制备清蔗 汁。第一级膜分离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MWCO)为50kD的超滤膜组件,操 作压力为0.45MPa,当透过液达到60L(透过液与入料量比为60%,V/V)时, 将截留液回送至压滤机前端与原料汁混合进行再次过滤处理,将清蔗汁泵 送至第二级膜系统;
第三步第二级膜分离制备浓缩蔗汁和风味蔗汁:
将清蔗汁泵入第二级膜系统进行浓缩脱水。第二级膜系统选用反渗透 膜,操作压力为2.0MPa,选择全回流形式对清蔗汁进行浓缩处理,当透过 液体积达36L(透过液与入料量比为60%,V/V)时,浓缩蔗汁的锤度达35° Bx;将浓缩蔗汁蒸发至80°Bx后进行喷雾干燥处理,获得营养糖固体颗粒; 所得的透过液用于生产风味蔗汁。喷雾干燥的操作参数采用:进风温度为 180℃,出风温度为70℃的,入料流量为5000mL/h,入料浓度为18%,塔 内压力为-300pa。
实验例:不同制备方法所得产品的对比
用不同的提取制备方法将甘蔗制备为甘蔗汁或甘蔗汁固体制剂,通过 结果比较不同制备方法所得产品的风味。
对比方法:实施例1-4及对比例1-4的固体饮料分别加重量比为15倍 的水溶解后对比。对比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提取制备方法所得产品对比
表1结果显示:对比例1-4除了总黄酮含量远远低于本发明外,产品的 风味还存在以下严重缺陷:
对比例1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乳化剂等,使产品的性味发生了极大 的改变,无论是颜色还是香味、口感均与鲜榨蔗汁有显著性差异。
对比例2使用蒸发浓缩的方式再结晶后,由于制备过程使用高温浓缩, 导致鲜榨蔗汁中的香味被完全挥发,氨基酸遭到破坏,而且由于米拉德反 应,饮料的颜色变为褐色。
对比例3采用多级膜超滤后,再用真空干燥浓缩,在长时间的浓缩过 程中,蔗汁的鲜香味慢慢挥发,转为类似于熟蔗汁的味道,氨基酸等营养 成分也在长时间加热时逐渐分解,失去鲜榨蔗汁原有的营养价值。
对比例4经一级膜滤时除去大分子物质,再经二级膜滤将大部分营养 成分截留出来另制营养糖,剩下的二级膜滤的滤液才用于生产风味蔗汁, 这时候滤出来的澄清液,营养成分与鲜榨蔗汁相比,已所剩几乎,只勉强 保留了鲜榨蔗汁的香汁、色泽,其口感与营养成分和鲜榨蔗汁相比有显著 性差异。
结论从上表结论可知,本发明技术方案明显优于现有技术,所得产品 不但总黄酮含量高,色香味及营养成分的保留方面均优于现有技术,有显 著性差异。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 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 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 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