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组合孵化设备.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6875588
  • 上传时间:2019-09-11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87.9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830748.8

    申请日:

    20180531

    公开号:

    CN208286187U

    公开日:

    2018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17

    主分类号:

    A01K61/17

    申请人:

    上海泓循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成辉,姜衍礼,岳武成,殷建国,崔从明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火炬路213-2号创业基地B座405

    优先权:

    CN201820830748U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柳彦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孵化设备,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孵化盒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后面的孵化盒的进水端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的出水端相通,孵化盒内设有连通于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孵化腔,孵化腔底部设有若干孵化孔,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孵化设备,用于鱼类或虾蟹类的育苗孵化,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够用于规模化养殖,且能够实现流水的循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孵化盒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后面的孵化盒的进水端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的出水端相通,孵化盒内设有连通于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孵化腔,孵化腔底部设有若干孵化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上下排成一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孵化盒的进水端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设有塞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塞柱,塞柱塞设于同一方向的排水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孵化盒的进水端通过顺序设置的积水区和过渡区与孵化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孵化盒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盒,孵化盒任意两相对的侧壁之间设有挡板,由挡板将孵化盒分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的侧面上设有出水孔,出水端一侧设有孔板,孵化孔设于孔板之上,孔板的边缘与挡板以及孵化盒各侧壁位于出水端的部分相互连接,孔板与挡板连接处的截面为T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孵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出水孔两侧设有挡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孵化设备。

    背景技术

    鱼类的育苗孵化要求水流缓慢均匀流过鱼卵,现有技术中冷水鱼如鲑、鳟鱼孵化采用如下方式育苗孵化,使用白铁或塑料做一个水槽,水槽内放置塑料筐,筐底钻上2mm圆孔,鱼卵均匀平铺在塑料筐内,水流从水槽一端进入,从筐底部小孔流经鱼卵,从筐另一侧面上部流出,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此种育苗孵化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规模化养殖;(2)水流无法循环使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孵化设备,用于鱼类或虾蟹类的育苗孵化,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够用于规模化养殖,且能够实现流水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孵化设备,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孵化盒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后面的孵化盒的进水端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的出水端相通,孵化盒内设有连通于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孵化腔,孵化腔底部设有若干孵化孔。

    进一步,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上下排成一列。

    进一步,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相互平行。

    进一步,孵化盒的进水端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设有塞子。

    进一步,设有塞柱,塞柱塞设于同一方向的排水孔。

    进一步,孵化盒的进水端通过顺序设置的积水区和过渡区与孵化腔连通。

    进一步,孵化盒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盒,孵化盒任意两相对的侧壁之间设有挡板,由挡板将孵化盒分为进水端和出水端,出水端的侧面上设有出水孔,出水端一侧设有孔板,孵化孔设于孔板之上,孔板的边缘与挡板以及孵化盒各侧壁位于出水端的部分相互连接,孔板与挡板连接处的截面为T形。

    进一步,出水孔两侧设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孵化盒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后面的孵化盒的进水端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的出水端相通,孵化盒内设有连通于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孵化腔,孵化腔底部设有若干孵化孔,使用时,鱼卵设于孵化腔内,流水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流过后经出水端流出,并经过进水端进入位于后面的孵化盒,位于后面的孵化盒的进水端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的出水端相通,以此实现了流水的循环以及规模化养殖,再一方面,在单一的孵化盒内,流水经进水端进入,从孵化腔底部的孵化孔进入孵化腔,缓慢均匀流过鱼卵,最后经出水端流出,实现鱼卵的育苗孵化,结构简单,且占地面积小。

    (2)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上下排成一列,可以有效的减小组合孵化设备的占地面积,有利于规模化养殖,进一步,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相互平行,可以使得上述有益效果进一步优化。

    (3)孵化盒的进水端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设有塞子,当孵化盒需要清洗排水时,拔掉塞子,污水从排水孔排除,便于清洗和维护,进一步,设有塞柱,塞柱塞设于同一方向的排水孔,实现了组合孵化设备的清洗。

    (4)挡板与进水端形成积水区,挡板底部和孵化盒底面之间设有空隙,孔板之下、挡板与出水端形成过渡区,孔板之上、挡板与出水端形成过孵化腔,流水从进水端进入后进入积水区,积水区对流水进行减速缓冲,使得流水缓慢均匀的从积水区进入过渡区,流水在过渡区缓慢过渡上升,然后流水再通过孔板上的孵化孔缓慢进入孵化腔实现鱼卵的育苗孵化,当积水区与孵化腔内水面高度一致时,流水从出水孔流出,流水经过积水区和过渡区进入孵化腔,保证了水流速度,避免了鱼卵在孵化腔内游离或被冲走,保证了孵化率,积水区底部为坡形,可以更有效的保证水流速度,使得上述有益效果进一步优化。

    (5)出水孔两侧设有挡板,使得流水出水孔流出,即防止流水从出水孔两侧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组合孵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孵化盒,2-进水端,3-出水端,4-孵化腔,5-鱼卵,6-流水,7-积水区,8-过渡区,9-前壁,10-后壁,11-侧壁,12-底壁,13-挡板,14-空隙,15-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孵化设备,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1,孵化盒1设有进水端2和出水端3,位于后面的孵化盒1的进水端2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1的出水端3相通,孵化盒1内设有连通于进水端2和出水端3之间的孵化腔4,孵化腔4底部设有若干孵化孔,本实施例选的,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1上下排成一列,本实施例更有选的,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1上下排成一列,且各孵化盒1相互平行、交错设置,位于下面的孵化盒1的进水端2与位于上面的孵化盒1的出水端3相通;本实施例优选的,孵化盒1的进水端2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设有塞子,本实施例更有选的,设有塞柱,塞柱塞设于同一方向的排水孔。

    使用时,鱼卵5设于孵化腔4内,流水6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1流过后经出水端3流出,并经过进水端2进入位于后面的孵化盒1,位于后面的孵化盒1的进水端2与位于前面的孵化盒1的出水端3相通,以此实现了流水6的循环以及规模化养殖,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1上下排成一列,可以有效的减小组合孵化设备的占地面积,有利于规模化养殖,进一步,若干相互连通的孵化盒1相互平行,且孵化盒之间通过卡块卡槽连接或通过卡条卡槽连接,可以使得上述有益效果进一步优化。

    孵化盒1的进水端2通过顺序设置的积水区7和过渡区8与孵化腔4连通,孵化盒1为顶部开口的矩形盒,具体的,孵化盒1由前壁9、后壁10、设于前壁9和后壁10之间的两侧壁11以及底壁12组成,两侧壁11之间设有挡板13,挡板13与底壁12之间设有空隙14,孵化盒1内由挡板13隔开,靠近前壁9一端为进水端2,靠近后壁10一端为出水端3,后壁10上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两侧设有挡板,本实施例具体的,挡板为两块,分别设于两侧壁靠近出水孔的一侧。

    挡板13与进水端2形成积水区7,出水端3一侧设有孔板15,孔板15的边缘与挡板13、后壁10以及两侧壁11位于出水端3的部分相互连接,孵化孔设于孔板15之上,孔板15与挡板13连接处的截面为T形,孔板15之下、挡板13、后壁10以及两侧壁11位于出水端3的部分形成过渡区8,孔板15之上、后壁10以及两侧壁11位于出水端3的部分形成过孵化腔4。

    使用时,流水6从进水端2进入后进入积水区7,积水区7对流水6进行减速缓冲,使得流水6缓慢均匀的从积水区7进入过渡区8,流水6在过渡区8缓慢过渡上升,然后流水6再通过孔板15上的孵化孔缓慢进入孵化腔4实现鱼卵5的育苗孵化,当积水区7与孵化腔4内水面高度一致时,流水6从出水孔流出,流水6经过积水区7和过渡区8进入孵化腔4,保证了水流速度,避免了鱼卵5在孵化腔4内游离或被冲走,保证了孵化率。

    本实施例优选的,积水区7底部为坡形,可以更有效的保证水流速度。本实施例优选的,出水孔和孵化孔均为长条形孔,且出水孔与孵化孔顺着流水6流动的方向设置,出水孔按照矩阵形式均匀设置于后壁10之上,孵化孔按照矩阵形式均匀设置于后壁10之上,长条形孔与圆孔相比,不易堵塞,便于清洗,出水孔与孵化孔顺着流水6流动的方向设置,对流水6保持均匀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关 键  词:
    一种 组合 孵化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组合孵化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755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