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制备方法及应用.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691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 CN 102669193 A *CN102669193A* (21)申请号 201210164566.9 (22)申请日 2012.05.24 A01N 65/28(2009.01) A01N 47/38(2006.01) A01N 25/04(2006.01) A01P 3/00(2006.01) A01P 1/00(2006.01) (71)申请人 国际竹藤中心 地址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阜通东大街 8 号 (72)发明人 汤锋 岳永德 姚曦 王进 郭雪峰 孙嘏 程春玲 (74)专利代理机。
2、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张慧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 制备方法及 应用 (57) 摘要 一种含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 制备方法 及应用, 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包括异菌脲 2.5-10%、 茶树油 15-40%、 有机溶剂 0-5%、 乳化分 散剂 5-10%、 抗冻剂 0.5-2%、 增稠剂 0-0.5%、 水为 余量 ; 各组分均为质量百分比。将茶树油、 异菌 脲、 有机溶剂和乳化分散剂均匀混合成油相 ; 将 抗冻剂、 增稠剂与蒸馏水均匀混合成水相 ; 混合 搅拌均匀, 即可。 本发明的含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 剂杀菌效果好, 可以减。
3、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含茶树 油的杀菌剂复配制剂符合农药制剂质量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1 页 2 1. 一种含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组分 : 异菌脲 2.5-10%、 茶树 油 15-40%、 有机溶剂 0-5%、 乳化分散剂 5-10%、 抗冻剂 0.5-2%、 增稠剂 0-0.5%、 水为余量 ; 各 组分均为质量百分比。 2. 按照权利要求 1 的杀菌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乙醇、 异丙醇、 异辛醇。
4、、 丙酮、 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 按照权利要求 1 的杀菌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乳化分散剂为环氧乙烷环氧 丙烷嵌段共聚物、 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 烷、 烷基苯磺酸钙、 烷基苯磺酸钠、 烷基苯磺酸镁、 烷基苯磺酸铝、 烷基硫酸钙、 烷基硫酸钠 中的一种或多种。 4. 按照权利要求 1 的杀菌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抗冻剂为乙二醇、 丙二醇、 丙 三醇、 异丙醇、 丁醇、 硫酸铵、 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5. 按照权利要求 1 的杀菌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增稠剂为明胶、 阿拉伯树胶、 纤维素胶、 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
5、种或多种。 6. 按照权利要求 1 的杀菌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乳化分散剂为环氧乙烷环氧 丙烷嵌段共聚物、 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 7. 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任一杀菌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将茶树油、 异菌脲、 有机溶剂和乳化分散剂均匀混合成油相 ; 将抗冻剂、 增稠剂与蒸馏水均匀混合成水相 ; 在搅拌下, 将步骤形成的水相滴加到步骤形成的油相中, 搅拌均匀, 即得含茶树 油的杀菌复配制剂。 8. 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任一杀菌复配制剂用于防治油菜、 番茄、 辣椒、 莴苣、 西葫芦、 苹 果、 草莓或梨果蔬病害。 9. 权。
6、利要求 1-6 所述的任一杀菌复配制剂应用于番茄灰霉病、 番茄枯萎病、 辣椒灰霉 病、 油菜菌核病、 草莓灰霉病、 苹果炭疽病、 苹果腐烂病或梨黑星病果蔬病害的防治。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69193 A 2 1/6 页 3 一种含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 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含茶树油的杀菌剂复配制剂、 制备方 法及应用, 此种含茶树油杀菌复配制剂, 应用于番茄灰霉病、 番茄枯萎病、 辣椒灰霉病、 油菜 菌核病、 草莓灰霉病、 苹果炭疽病、 苹果腐烂病及梨黑星病等果蔬病害的防治。 技术背景 0002 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应用, 有。
7、害生物抗性、 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开发低毒、 低残留、 对环境影响小的 “环境友好” 或 “生物合理性农药” 成为大势所趋, 是当 前有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 0003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 能在自然界降解, 通常不会污染环境及农产品。 在环境和 人体中积累毒性的可能性小, 对人畜相对安全, 对害虫天敌伤害小, 具有低毒、 低残留的特 点, 能够保持农产品的高品质。 0004 植物源杀菌剂是指用具有杀菌、 抑菌活性的植物的某些部位或提取其有效成分, 以及分离纯化的单体物质加工而成的, 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由于植物源杀菌剂通常 发挥药效较慢, 有效成分容易分解, 在实际应用。
8、中受到一定的制约。 0005 茶树油 (Tea Tree Oil) 是桃金娘科 (Myrtaceae) 白千层属 (Melaleucal.) 植物 互叶白千层的新鲜枝叶经水蒸汽蒸馏而得无色至淡黄色的精油。 茶树油具有较强的杀菌作 用, 能有效地抑制多种致病细菌与真菌, 广泛应用于日用品、 香料、 食品、 医药等行业。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茶树油与异菌脲复配成水乳剂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可有效减少 化学农药使用量, 具有低毒、 低残留、 对有天敌安全的特点,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0007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含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
9、 异菌脲 2.5-10%、 茶树 油 15-40%、 有机溶剂 0-5%、 乳化分散剂 5-10%、 抗冻剂 0.5-2%、 增稠剂 0-0.5%、 水为余量 ; 各 组分均为质量百分比。 0009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乙醇、 异丙醇、 异辛醇、 丙酮、 乙酸乙酯、 乙二醇中的一种或 多种。 0010 所述的乳化分散剂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醚、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 烷基苯磺酸钙、 烷基苯磺酸钠、 烷基苯磺酸 镁、 烷基苯磺酸铝、 烷基硫酸钙、 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 所述的抗冻剂为乙二醇、 丙二醇、 丙三醇、 异丙醇、 。
10、丁醇、 硫酸铵、 尿素中的一种或 多种。 0012 所述的增稠剂为明胶、 阿拉伯树胶、 纤维素胶、 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 上述含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4 将茶树油、 异菌脲、 有机溶剂和乳化分散剂均匀混合成油相 ; 说 明 书 CN 102669193 A 3 2/6 页 4 0015 将抗冻剂、 增稠剂与蒸馏水均匀混合成水相 ; 0016 在搅拌下, 将步骤形成的水相滴加到步骤形成的油相中, 搅拌均匀, 即得含 茶树油的杀菌复配制剂。 0017 本发明将茶树油与异菌脲复配成水乳剂, 充分发挥了茶树油对化学杀菌剂协同增 效作用, 减少化学杀。
11、菌剂的用量, 对环境污染小, 对人畜无毒副作用, 应用前景广阔。 用于防 治油菜、 番茄、 辣椒、 莴苣、 西葫芦、 苹果、 草莓及梨等果蔬病害 ; 可应用于番茄灰霉病、 番茄 枯萎病、 辣椒灰霉病、 油菜菌核病、 草莓灰霉病、 苹果炭疽病、 苹果腐烂病及梨黑星病等果蔬 病害的防治。 0018 本发明的含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剂杀菌效果好, 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 含茶 树油的杀菌剂复配制剂符合农药制剂质量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植物来源的茶树油为 主要成分, 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而其防效与化学杀菌剂相当, 从而减少了化学农药在 农产品中的残留, 可应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0019 。
12、具体实施方法 0020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 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如下实施例的范 围。 0021 实施例 1 : 茶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测定 0022 表 1 茶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测定 0023 0024 说 明 书 CN 102669193 A 4 3/6 页 5 002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测定了茶树油对 9 种重要植物病真菌的毒力, 由表 1 可知, 茶树油对 9 种植物病菌都有着较强毒力。其中, 番茄枯萎菌的 EC50为 118.61mgL-1, 苹果 炭疽菌的 EC50为 829.56mgL-1。 0026 实施例 2 : 22.5% 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
13、剂的制备 0027 实施例 3 : 45% 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剂的制备 0028 按照表 2 和表 3 中所示的配方进行配置, 配置步骤如下 : 0029 将茶树油、 有机溶剂和乳化剂均匀混合成油相 ; 0030 将抗冻剂、 稳定剂与蒸馏水均匀混合成水相 ; 0031 在高速剪切机搅拌下, 将步骤形成的水相滴加到步骤形成的油相中, 搅拌 均匀即得茶树油杀菌剂。 0032 表 2 对应的是实施例 2 的配方, 表 3 对应的是实施例 3 的配方。 0033 表 222.5% 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剂配方 (22.5% 是指农药有效成分, 即异菌脲与茶 树油合计的含量, 农药行业一般要求按此种表述方式。
14、) 0034 0035 说 明 书 CN 102669193 A 5 4/6 页 6 0036 表 345% 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剂配方 0037 0038 实施例 4 : 茶树油与异菌脲水乳剂理化性状测定结果 0039 对实施例 2 和 3 所制备的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剂水乳剂进行稳定性测试, 测试方 法采用的标准均按国家标准或 CIPAC 标准进行, 测试结果见表 4、 表 5 所示。 0040 表 422.5% 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剂的稳定性 0041 说 明 书 CN 102669193 A 6 5/6 页 7 0042 表 545% 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剂的稳定性 0043 0044 从表 。
15、4 和表 5 可以看出, 本发明所提供的茶树油与异菌脲复配水乳剂各项技术指 标符合制剂质量控制要求。 00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6 实施例 5 : 含茶树油复配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田间实验 说 明 书 CN 102669193 A 7 6/6 页 8 0047 利用实施例2和3所制备的含茶树油杀菌剂复配制剂, 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并且以 目前常用防治灰霉病的 50% 异菌脲悬浮剂作为对照药剂, 以清水为空白对照。试验步骤。
16、为 : 将本发明所提供的含茶树油的杀菌剂复配制剂水乳剂用水分别稀释 200 倍后, 用于防治莴 苣灰霉病。将现有技术中的 50% 异菌脲悬浮剂, 用水稀释 2000 倍后, 用于防治防治莴苣灰 霉病, 试验结果如表 6 所示。 0048 从表 6 可以看出, 稀释之后, 实施例 2 和 3 所提供的不同含量的含茶树油复配制剂 与常用药剂50%异菌脲悬浮剂试验结果表明, 在施药后7天的防效都比常用药剂效果好。 施 后后 14 天, 实例 3 的防效是常用药剂的 7.33 倍。莴苣试验田施药 2 次后调查 3 次, 各处理 区莴苣的叶形、 叶色、 茎杆均无显著差异, 这说供试药剂对莴苣是安全的。含茶树油杀菌剂 复配制剂对莴苣灰霉病防治效果较好, 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减轻农药对环境的压力。 0049 表 6 含茶树油复配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田间实验结果 0050 说 明 书 CN 10266919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