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6873311
  • 上传时间:2019-09-10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1.1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876372.4

    申请日:

    20180607

    公开号:

    CN208338289U

    公开日:

    201901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23/00

    主分类号:

    A01D23/00

    申请人:

    衢州学院

    发明人:

    谢云斐,冯凯萍,周兆忠

    地址: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北大道78号

    优先权:

    CN201820876372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海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包括固定轴、连杆、驱动轮、大齿轮、小齿轮、打秧条和长轴。小齿轮以圆周式均布于大齿轮和驱动轮之间,并分别与大齿轮和驱动轮啮合,小齿轮与长轴键连接;长轴上设有打秧条,长轴两端结构呈对称分布;连杆连接各小齿轮,固定轴穿过连杆与大齿轮键连接;驱动轮上的凹槽用于连接皮带,通过电机驱动带轮,使得驱动轮旋转,大齿轮固定使得小齿轮在自转的同时以圆周式路径旋转,通过连杆使各小齿轮稳定同步运动,小齿轮旋转带动打秧条旋转,通过齿轮间差速比使得以较小的动力驱动获得高速旋转的打秧条。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豆薯收获时的打秧,结构牢固紧凑,降低能耗,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部结构和设置在两个端部结构之间的长轴阵列;所述的长轴阵列由若干长轴(7)相互平行设置构成;所述的长轴(7)上设有打秧条(6);所述的端部结构包括固定轴(1)、连杆(2)、驱动轮(3)、大齿轮(4)和若干小齿轮(5);所述的驱动轮(3)内圈设有齿槽,外圈设有凹槽,所述的大齿轮(4)外圈设有齿槽,且所述的大齿轮(4)位于驱动轮(3)内;所述的小齿轮(5)以圆周式均布于所述的大齿轮(4)和所述的驱动轮(3)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的大齿轮(4)和所述的驱动轮(3)啮合,所述的小齿轮(5)与所述的长轴(7)键连接;所述的连杆(2)连接各所述的小齿轮(5)使其稳定同步运动,所述的固定轴(1)穿过所述的连杆(2)并与所述的大齿轮(4)键连接,所述的固定轴(1)上设有凸起,所述的固定轴(1)通过凸起固定于豆薯收获机上,使得所述的大齿轮(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轴个数与小齿轮(5)个数相等或所述的长轴个数小于所述的小齿轮(5)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秧条(6)在所述的长轴(7)的轴向方向上等间距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呈梅花状或者人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上的凹槽可以是V型槽、圆形槽或者矩形槽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驱动轮为主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端部结构呈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大齿轮、小齿轮、长轴和连杆的材料为塑料或者合金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轴(1)穿过所述的连杆(2)的几何中心并与所述的大齿轮(4)的中心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属于农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豆薯在即将收获的时期需要进行人工打秧。由于种植面积大,且豆薯生长时的茎叶呈缠绕状,大多采用人工打秧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来就使得农民十分辛苦。这时需要用到豆薯收获机,固豆薯收获机上的打秧装置对豆薯进行打秧工作时是否适用尤为重要。

    公开号为CN205510862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马铃薯打秧机,在该专利中提到了通过调节刀片工作高度来加强打秧效果,但整体结构较松散,且在打秧时需要较大的驱动。

    公开号为CN10730657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切秧机,在该专利中提到了通过轴转动使得红薯秧缠绕并对其切断的方式进行打秧,但在转动轴时把红薯秧缠绕起来的概率欠大,无法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且在作业时需要较大的动力驱动。

    本实用新型为了更适用于豆薯收获时的打秧工作,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此实用新型,可用于豆薯收获时的打秧,结构牢固紧凑,降低能耗,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用于豆薯收获时的打秧工作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紧凑,降低能耗,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的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包括两个端部结构和设置在两个端部结构之间的长轴阵列;所述的长轴阵列由若干长轴相互平行设置构成;所述的长轴上设有打秧条;所述的端部结构包括固定轴、连杆、驱动轮、大齿轮和若干小齿轮;所述的驱动轮内圈设有齿槽,外圈设有凹槽,所述的大齿轮外圈设有齿槽,且所述的大齿轮位于驱动轮内;所述的小齿轮以圆周式均布于所述的大齿轮和所述的驱动轮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的大齿轮和所述的驱动轮啮合,所述的小齿轮与所述的长轴键连接;所述的连杆连接各所述的小齿轮使其稳定同步运动,所述的固定轴穿过所述的连杆并与所述的大齿轮键连接,所述的固定轴上设有凸起,所述的固定轴通过凸起固定于豆薯收获机上,使得所述的大齿轮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长轴个数与小齿轮个数相等或所述的长轴个数小于所述的小齿轮个数。

    优选的,所述的打秧条在所述的长轴的轴向方向上等间距均布。

    优选的,所述的打秧条呈梅花状分布或者人字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轮上的凹槽可以是V型槽、圆形槽或者矩形槽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驱动轮为主动轮。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端部结构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轮、大齿轮、小齿轮、长轴和连杆的材料为塑料或者合金钢。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轴穿过所述的连杆的几何中心并与所述的大齿轮的中心连接。

    驱动轮上的凹槽用于连接皮带,通过电机驱动带轮,使得驱动轮旋转,大齿轮固定使得小齿轮在自转的同时以圆周式路径旋转,通过连杆使各小齿轮稳定同步运动,小齿轮旋转带动打秧条旋转,通过齿轮间差速比使得以较小的动力驱动获得高速旋转的打秧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用于豆薯收获时的打秧,结构牢固紧凑,降低能耗,可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行星齿轮式打秧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行星齿轮式打秧器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各向视图;

    图4为本发明行星齿轮式打秧器与电机连接示意图;

    图5为人字形连杆各向视图;

    图6为豆薯收获机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固定轴1,连杆2,驱动轮3,大齿轮4,小齿轮5,打秧条6,长轴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包括两个端部结构和设置在两个端部结构之间的长轴阵列;所述的长轴阵列由若干长轴7相互平行设置构成;所述的长轴7上设有打秧条6;所述的端部结构包括固定轴1、连杆2、驱动轮3、大齿轮4和若干小齿轮5;所述的驱动轮3内圈设有齿槽,外圈设有凹槽,所述的大齿轮4外圈设有齿槽,且所述的大齿轮4位于驱动轮3内;所述的小齿轮5以圆周式均布于所述的大齿轮4和所述的驱动轮3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的大齿轮4和所述的驱动轮3啮合,所述的小齿轮5与所述的长轴7键连接;所述的连杆2连接各所述的小齿轮5使其稳定同步运动,所述的固定轴1穿过所述的连杆2并与所述的大齿轮4键连接,所述的固定轴1上设有凸起,所述的固定轴1通过凸起固定于豆薯收获机上,使得所述的大齿轮4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长轴个数与小齿轮5个数相等或所述的长轴个数小于所述的小齿轮5个数,当长轴个数小于小齿轮5个数时,即部分小齿轮5不连接长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打秧条6在所述的长轴7的轴向方向上等间距均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杆呈梅花状分布或者人字形分布,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连杆成人字形分布。

    所述的打秧条6可以呈Y形、棒性、T形或L形;打秧条6可拆卸安装在长轴上。优选的,所述的打秧条6沿长轴轴线方向成列设置,一个长轴上设有若干列;各列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各列可以错位分布,也可以完全对称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轮上的凹槽可以是V型槽、圆形槽或者矩形槽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驱动轮为主动轮,小齿轮为被动轮,驱动轮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端部结构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轮、大齿轮、小齿轮、长轴和连杆的材料为塑料或者合金钢。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轴1穿过所述的连杆2的几何中心并与所述的大齿轮4的中心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4所示,驱动轮上的凹槽用于连接皮带,通过电机驱动带轮,使得驱动轮旋转,大齿轮固定使得小齿轮在自转的同时以圆周式路径旋转,通过连杆使各小齿轮稳定同步运动,小齿轮旋转带动打秧条旋转,通过齿轮间差速比使得以较小的动力驱动获得高速旋转的打秧条,长轴的圆周方向均布置有打秧条,在长轴高速旋转时,具有非常好的打秧效果。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安装在豆薯打秧机的前端,通过固定轴与豆薯打秧机的机架固定连接。

    关 键  词:
    一种 适用于 豆薯 收获 行星 齿轮 式打秧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适用于豆薯收获机的行星齿轮式打秧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733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