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6898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25 CN 102668986 B *CN102668986B* (21)申请号 201210171971.3 (22)申请日 2012.05.30 A01H 4/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唐山师范学院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北路 156 号 (72)发明人 陈超 王桂兰 张红心 马云霄 孙献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代理人 王永红 CN 101869062 A,2010.10.27, 全文 . CN 102265785 A,2011.12.0。
2、7, 全文 . 李艳梅 . 大花萱草新品种 “红运” 快繁体系 的建立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第 8 期 ), 第 120-122 页 . (54) 发明名称 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 (57) 摘要 一种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 将大花萱草外植体在培养基 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丛生 芽 ; 将愈伤组织切块, 并转接到培养基上壮苗培 养 ; 将该丛苗进行过渡移栽 ; 过渡移栽时, 将生根 的丛生苗载入以蛭石为基质的栽培槽中, 用地膜 覆盖栽培槽 ; 在以后的 10 天内, 通过薄膜打孔的 方法逐步降低栽培槽内湿度至温室正常湿度。
3、, 将 地膜揭去, 同时在叶面开始喷施营养液。 利用本发 明所公开的这种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 方法培养丛生苗, 不仅繁殖倍数高, 还不受季节限 制, 加快其繁殖速度, 可满足园林绿化的需求 ; 本 发明简化了组培操作程序,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组 培苗的移栽效率和成活率。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姜岚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68986 B CN 102668986 B *CN102668986B* 1/1 页 2 1. 一种大花萱。
4、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 首先, 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 : 将大花萱草外植体在培养基 MS+6-BA4.0mgL-1+NAA0.4 mgL-1上诱导产生愈伤组 织, 该愈伤组织经增殖培养后, 在分化培养基 MS+6-BA2.0 mg L-1+NAA0.2 mg L-1上培养 20 天后产生丛生芽, 其培养环境为 : 温度 23-25, 光强 2500lux, 光周期 12h/d ; 将带有丛生芽的愈伤组织切块, 并将切块转接到不含植物生产调节剂的 MS 培养基 上壮苗培养, 培养 20 天后形成整齐健壮的丛生苗, 此培养过程中丛生苗开始生根 ; 其。
5、次, 丛生苗生根后移栽管理 : 当每丛苗中只要有一株生根且根长达 1cm 时, 将该丛苗进行过渡移栽 ; 过渡移栽时, 将生根的丛生苗连带培养基从培养瓶中取出, 洗去根上的培养基, 栽入以蛭石为基质的栽 培槽中, 用地膜覆盖栽培槽, 槽内湿度保持在 90% 以上 ; 在以后的 10 天内, 通过薄膜打孔的方法逐步降低栽培槽内湿度至温室正常湿度, 将 地膜揭去, 同时在叶面开始喷施 1/2MS 大量元素营养液, 每周一次, 其基质温度为 10-25, 30 天后小苗进入常规管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68986 B 2 1/2 页 3 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
6、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植物组织培养丛生苗的生根方法, 特别是大花萱草组培丛生 苗直接生根的方法, 适于宿根花卉大花萱草的各品种。 背景技术 0002 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a hort.)系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 具有较强的抗旱、 抗寒、 抗盐碱、 抗病虫害等特性。 既可大面积种植在草坪周际, 也可群植于 草坪中央, 增加立体效果, 是园林绿化不可多得的宿根花卉新品种。经栽培观察, 一些大花 品种结实率低, 只能采用分株繁殖, 而且年增殖率仅 2-3 倍, 繁殖率低,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 的大量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大花萱草分株繁殖的。
7、缺陷, 提供一种繁殖率高、 繁殖周期短、 成 活率高的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 0004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 法,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 0005 首先, 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 : 0006 将大花萱草外植体在培养基 MS+6-BA4.0mgL-1+NAA0.4 mgL-1上诱导产生愈 伤组织, 该愈伤组织经增殖培养后, 在分化培养基 MS+6-BA2.0 mgL-1+NAA0.2 mgL-1上培养 20 天后产生丛生芽, 其培养环境为 : 温度 23-25, 光强 2500lux, 光周期 12h/d ; 0007 将带有。
8、丛生芽的愈伤组织切块, 并将切块转接到不含植物生产调节剂的 MS 培 养基上壮苗培养, 培养 20 天后形成整齐健壮的丛生苗, 此培养过程中丛生苗开始生根 ; 0008 其次, 丛生苗生根后移栽管理 : 0009 当每丛苗中只要有一株生根且根长达 1cm 时, 将该丛苗进行过渡移栽 ; 过渡移 栽时, 将生根的丛生苗连带培养基从培养瓶中取出, 洗去根上的培养基, 载入以蛭石为基质 的栽培槽中, 用地膜覆盖栽培槽, 槽内湿度保持在 90% 以上 ; 0010 在以后的 10 天内, 通过薄膜打孔的方法逐步降低栽培槽内湿度至温室正常湿 度, 将地膜揭去, 同时在叶面开始喷施 1/2MS 大量元素营。
9、养液, 每周一次, 其基质温度为 10-25, 30 天后小苗进入常规管理。 0011 与现有的分株繁殖相比, 利用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 的方法培养丛生苗, 不仅繁殖倍数高, 还不受季节限制, 加快其繁殖速度, 可满足园林绿化 的需求 ; 本发明简化了组培操作程序,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组培苗的移栽效率和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3 这种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的方法,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说 明 书 CN 102668986 B 3 2/2 页 4 0014 首先, 大花萱草组培丛生苗直接生根 : 0015 将大花。
10、萱草外植体在培养基 MS+6-BA4.0mgL-1+NAA0.4 mgL-1上诱导产生愈 伤组织, 该愈伤组织经增殖培养后, 在分化培养基 MS+6-BA2.0 mgL-1+NAA0.2 mgL-1上培养 20天后产生丛生芽, 其培养环境为 : 温度23-25, 光强2500lux, 光周期12h/d, 即每天光照 时间为 12 小时 ; 0016 将带有丛生芽的愈伤组织切块, 块体的大小为 1cm3左右, 并将切块转接到不含 植物生产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壮苗培养, 培养20天后形成整齐健壮的丛生苗, 此培养过程 中丛生苗开始生根 ; 0017 这种方法培养的丛生苗具有一条以上根的丛生苗可达 。
11、98% 以上, 生根的丛生苗并 不是每个单株都有根, 丛生苗的各单株间不能分开。 0018 其次, 丛生苗生根后移栽管理 : 0019 当每丛苗中只要有一株生根且根长达 1cm 时, 将该丛苗进行过渡移栽 ; 过渡移 栽时, 将生根的丛生苗连带培养基从培养瓶中取出, 洗去根上的培养基, 载入以蛭石为基质 的栽培槽中, 用地膜覆盖栽培槽, 槽内湿度保持在 90% 以上 ; 0020 在以后的 10 天内, 通过薄膜打孔的方法逐步降低栽培槽内湿度至温室正常湿 度, 将地膜揭去, 同时在叶面开始喷施 1/2MS 大量元素营养液, 每周一次, 其基质温度为 10-25, 30 天后小苗进入常规管理。1。
12、/2MS 大量元素营养液是利用组织培养上常用的 MS 培养基配方, 即 : MS 基本培养基的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和铁盐成分作为喷施营养液, 其中只 有大量元素用量减半, 微量元素和铁盐的用量不变 ; 0021 经蛭石过渡的丛生苗, 每个单株无论过渡前有没有根均生出新根, 且很容易分开, 每丛可产生 3-8 株独立的苗。 0022 实施例 : 大花萱草品种 “红运” 组培丛生苗的直接生根移栽。 0023 大花萱草 “红运” 幼嫩花柄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经分化培养基产生丛生 芽。将带有丛生芽的愈伤组织切块转接到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MS 培养基上壮苗培养形 成整齐而健壮的丛生苗, 此过程中丛生苗开始生根。 0024 丛生苗生根后, 当根长至 1cm 时即可移栽。本年的 2-4 月份期间共移栽 4 次, 过渡 移栽4740丛生根苗, 成活率达98以上。 经蛭石过渡20-30天后丛生苗的每个单株均生出 新根, 且很容易分开, 每丛可产生 3-8 株独立的苗。 说 明 书 CN 102668986 B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