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杏鲍菇智能培养室.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870682
  • 上传时间:2019-09-10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561.6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758782.9

    申请日:

    20180521

    公开号:

    CN208300523U

    公开日:

    2019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8/60,A01G18/69

    主分类号:

    A01G18/60,A01G18/69

    申请人:

    彭阳县福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祁登荣,李万斌,戴丽君,黄小兰,虎德钰,曹永香

    地址:

    756599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城阳乡长城塬长城村

    优先权:

    CN20182075878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邹成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包括房体、自动传送放置架、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机构、喷淋机构、光照机构、通风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房体内并排等间距安装多个所述自动传送放置架,并且每个自动传送放置架均设有多层传送带,每个传送带均设有用于放置培养包的基座;所述房体的后侧壁设有与自动传送放置架的窗口,用于取放培养包。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喷头和水泵,光照机构包括LED灯和光照强度调节器,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进风机和排风机,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房体的侧壁。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培养包的搬运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此外,在培养过程中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提高对培养条件准确度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自动传送放置架、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机构、喷淋机构、光照机构、通风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房体内并排等间距安装多个所述自动传送放置架,并且每个自动传送放置架均设有多层传送带,每个所述传送带均设有用于放置培养包的基座;所述房体的后侧壁设有与自动传送放置架的窗口,用于取放培养包;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喷头和水泵;每个所述自动传送放置架的每层的两侧面均分布所述喷淋管,并且每个喷淋管均分布多个所述喷头,用于向培养包的两端喷水;所述水泵安装于水池中,并且每个喷淋管均与水泵导通连接;所述光照机构包括LED灯和光照强度调节器,所述光照强度调节器与所述LED灯电连接,用于调节LED灯的光照强度;所述LED灯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房体的顶壁;所述气体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房体的底壁;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均匀分布于所述房体底壁的加热腔内;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进风机和排风机;进风机安装于所述房体的左侧壁并且进风机的进风口与房体外部连通,所述排风机安装于房体的右侧壁并且与所述进风机相对,排风机的排风口与房体外部连通;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房体的侧壁,并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机构、喷淋机构、自动传送放置架、光照机构和通风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均设有与培养包相适配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均为雾化喷头;每个所述喷淋管的喷头均等间距分布,并且每个喷头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与对应的喷淋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强度调节器并联多个所述LED灯,并且光照强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每个LED灯均位于相邻两个放置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电加热管,并且加热管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热水管,并且热水管通过电磁阀与外部的热水系统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机和排风机均设有多个,并且进风机和排风机一一相对;所有进风机和排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有多个并且等间距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均设有多个,并且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交错等间距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控制室和触屏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远程控制室和触屏显示器电连接,并且触屏显示器安装于所述房体后侧壁的外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杏鲍菇培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杏鲍菇智能培养室。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鲍鱼的口感而得名。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的生长分为四个周期,即催蕾期、幼蕾期、幼菇期和成菇期。培养条件中光照强度、温湿度、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杏鲍菇的生长起主要影响,每个周期对培养条件要求不同,在每个周期需要对光照强度、温湿度、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才能使杏鲍菇的生长更快,长势更佳,培养效率相应地得以提高。其中二氧化碳既可以促进杏鲍菇生产,又可以抑制生产,这和二氧化碳浓度相关。

    人工培养杏鲍菇均是在大棚中进行,对各个培养条件的控制并不是很准确,甚至只进行通风操作以调整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照强度和温湿度则凭周围环境决定,这种培养方式依赖培养人的多年培养经验,决定通风量和通风时间。但是上述这种培养方式其出产率不稳定,时高时低,并且不能达到理想的出产率,市场竞争力弱,往往使得经济效益低,不利于长期稳定经营。

    此外,杏鲍菇属于菌类,在培养过程中不能有其他细菌进入培养室,但是传统的培养室均是人工进入培养室搬运培养包,这种取放培养包存在两种不足之处:一是容易带入其他细菌进入培养室,增加了消毒的频率;二是搬运效率非常低,面积较大的培养室,取放培养包会消耗几个小时,并且人工成本高,不利于控制经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杏鲍菇智能培养室,以提高培养包的搬运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此外,在培养过程中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提高对培养条件准确度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包括房体、自动传送放置架、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机构、喷淋机构、光照机构、通风机构和控制器;

    所述房体内并排等间距安装多个所述自动传送放置架,并且每个自动传送放置架均设有多层传送带,每个所述传送带均设有用于放置培养包的基座;所述房体的后侧壁设有与自动传送放置架的窗口,用于取放培养包;

    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喷头和水泵;每个所述自动传送放置架的每层的两侧面均分布所述喷淋管,并且每个喷淋管均分布多个所述喷头,用于向培养包的两端喷水;所述水泵安装于水池中,并且每个喷淋管均与水泵导通连接;

    所述光照机构包括LED灯和光照强度调节器,所述光照强度调节器与所述LED灯电连接,用于调节LED灯的光照强度;所述LED灯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房体的顶壁;

    所述气体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房体的底壁;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均匀分布于所述房体底壁的加热腔内;

    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进风机和排风机;进风机安装于所述房体的左侧壁并且进风机的进风口与房体外部连通,所述排风机安装于房体的右侧壁并且与所述进风机相对,排风机的排风口与房体外部连通;

    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房体的侧壁,并且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机构、喷淋机构、自动传送放置架、光照机构和通风机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座均设有与培养包相适配的凹槽。培养包放在凹槽中,传送带在移动过程时凹槽有效的防止培养包发生滚动而从自动传送放置架上掉落下来。

    优选地,所述喷头均为雾化喷头;每个所述喷淋管的喷头均等间距分布,并且每个喷头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与对应的喷淋管连接。喷头使液态水以雾状喷洒出来,使空气湿度快速提高。由于喷头的出口非常小,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喷头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喷淋管连接,喷头堵塞后可以直接换掉该喷头,进而不影响整条喷淋管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喷淋机构的使用寿命。喷头等间距分布可以水雾均匀的洒在盆养包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光照强度调节器并联多个所述LED灯,并且光照强度调节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每个LED灯均位于相邻两个放置架之间。通过光照强度调节器调节LED灯的亮度,以满足处于不同周期的杏鲍菇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使其生长更加旺盛。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电加热管,并且加热管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房体内部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时,控制器使电加热管工作,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最高温度时,控制器使电加热管停止工作,从而使房体内的温度适中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热水管,并且热水管通过电磁阀与外部的热水系统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北方或者具备地暖的地区使用本设备时,可以利用外部的热水系统,即地暖以降低本设备对电能的消耗,进一步降低培养成本。

    优选地,所述进风机和排风机均设有多个,并且进风机和排风机一一相对;所有进风机和排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风机和排风机同时工作形成对流,使房内的二氧化碳量可以快速下降,有利于使房内的二氧化碳量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值内。

    优选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有多个并且等间距分布。房体占地面较大,房体每个地方的温度和湿度存在差异,采用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全面采集房体内的温湿度情况,控制器将这些数值处理后取得平均值,避免了局部温湿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采集信息的准确度。

    优选地,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均设有多个,并且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交错等间距分布。同样克服局部二氧化碳和氧气量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采集信息的准确度。

    优选地,还包括远程控制室和触屏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远程控制室和触屏显示器电连接,并且触屏显示器安装于所述房体内。触屏显示器安装在房体后侧壁的外侧,通过触屏显示器,现场工作人员不仅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房体内实时温湿度值、氧气浓度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与对应的设定值,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而手动改变各个设定值,以使各个培养条件进一步符合杏鲍菇的生长,提高成品出产率。本设备距离工作人员的住宅区较远时,可以将远程控制室设置在住宅区,远程控制室与触屏显示器的功能相同,既可以观察各个参数,又可以远程调节设定值,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传送放置架设有多层传送带,每个所述传送带均设有用于放置培养包的基座,并且房体的后侧壁设有与自动传送放置架的窗口,用于取放培养包。通过窗口既可以将培养包放在基座上,又可以将培养包从基座取下来,从而代替了人工进入培养室取放培养包的操作。一方面避免了外部细菌进入房体内,提高对杏鲍菇的保护;另一方面,站在窗口处便可以放入新的培养包和取出杏鲍菇长好后的培养包,大大提高了搬运培养包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搬运成本,有利于进一步控制经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通过各个传感器实时采集房体内的温湿度值、氧气浓度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控制器将这些采集的数值与设定的数值进行对比,当采集数值高于或者低于设定数值后,控制器将启动或者停止对应的加热机构、喷淋机构和通风机构,始终使房体内的温湿度值、氧气浓度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控制在设定值的范围内。在不同的生长周期,房体内的温湿度值、氧气浓度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会根据控制器自动调整,使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一直处于最适合的培养条件中,生长更快,长势更佳,有利于提高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本设备大大降低了传统培养过程中对人工培养经验的依赖,同时也避免了因培养经验不足或者人为判断不当而造成的产出率不稳定的情况,使杏鲍菇培养趋于自动智能化,产出率稳定,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房体,2-自动传送放置架,3-温湿度传感器,4-控制器,5-门,6-喷淋管,7-喷头,8-LED灯,9-二氧化碳传感器,10-氧气传感器,11-进风机,12-排风机,13-传送带,14-单向阀,15-加热机构,16-加热腔,17-保温材料,18-触屏显示器,19-培养包,20-窗口,21-挡板,22-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A方向表示前方,B方向表示后方,C方向表示左方,D方向表示右方。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杏鲍菇智能培养室,包括房体1、自动传送放置架2、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3、加热机构15、喷淋机构、光照机构、通风机构和控制器4。房体1密封不透光,前侧壁设有门5,后侧壁设有窗口20,窗口20设有可拆分的挡板。取放培养包时将挡板拆卸下来,避免房体内外空气对流。房体内并排等间距安装多个自动传送放置架,并且每个自动传送放置架均设有多层传送带13,每个传送带13均设有用于放置培养包的基座22。基座22与传动带1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每个基座22均为长条形并且基座22均设有与培养包相适配的凹槽。培养包放在凹槽中,传送带13在移动过程时凹槽有效的防止培养包发生滚动而从自动传送放置架上掉落下来。传送带的驱动装置与控制器4电连接。窗口的个数与自动传送放置架2的个数相同,并且窗口与自动传送放置架一一相对。培养包19为圆柱形,内部装有培养基和杏鲍菇种子,种子在培养包19内慢慢生长,杏鲍菇由培养包19的两端长出。

    为了满足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对湿度的要求,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温湿度传感器3和喷淋机构,温湿度传感器3设有多个并且等间距分布。房体1占地面较大,房体1每个地方的温度和湿度存在差异,采用多个温湿度传感器3全面采集房体1内的温湿度情况,控制器将这些数值处理后取得平均值,避免了局部温湿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采集信息的准确度。采集的温湿度信息传送至控制器,湿度值低于设定值后,控制器控制喷淋机构工作。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6、喷头7和水泵,每个放置架2的每层的两侧面均分布喷淋管6,并且每个喷淋管6均分布多个喷头7,用于向培养包19的两端喷水。喷头7均为雾化喷头7;每个喷淋管6的喷头7均等间距分布,并且每个喷头7均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与对应的喷淋管6连接。喷头7使液态水以雾状喷洒出来,使空气湿度快速提高。由于喷头7的出口非常小,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喷头7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喷淋管6连接,喷头7堵塞后可以直接换掉该喷头7,进而不影响整条喷淋管6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喷淋机构的使用寿命。喷头7等间距分布可以水雾均匀的洒在盆养包的两端。水泵安装于水池中,并且每个喷淋管6均与水泵导通连接。

    为了满足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光照机构。由于光照强度不仅仅对杏鲍菇的长势有影响,对其颜色和形状均有影响。光照机构包括LED灯8和光照强度调节器,光照强度调节器与LED灯8电连接,用于调节LED灯8的光照强度。LED灯8和温湿度传感器3安装于房体1的顶壁。光照强度调节器并联多个LED灯8,并且光照强度调节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开启LED灯8,并且根据不同的生长周期通过光照强度调节器准确控制LED灯8的光照强度,保证杏鲍菇对光照强度的需求。每个LED灯8均位于相邻两个放置架2之间,使绝大部分的杏鲍菇均能接受到光照。通过光照强度调节器调节LED灯8的亮度,以满足处于不同周期的杏鲍菇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使其生长更加旺盛。

    为了满足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对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的要求,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气体传感器和通风机构,气体传感器安装于房体1的底壁。气体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9和氧气传感器10,二氧化碳传感器9和氧气传感器10均设有多个,并且二氧化碳传感器9和氧气传感器10交错等间距分布。同样克服局部二氧化碳和氧气量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采集信息的准确度。控制器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9和氧气传感器10获得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则控制通风机构使外部空气通入房体1内。通风机构包括进风机11和排风机12;进风机11安装于房体1的左侧壁并且进风机11的进风口通过单向阀14与房体1外部连通,排风机12安装于房体1的右侧壁并且与进风机11相对,排风机12的排风口通过单向阀14与房体1外部连通。单向阀14防止进风机11和排风机12未工作时房体1内外空气流通。进风机11和排风机12均设有多个,并且进风机11和排风机12一一相对。所有进风机11和排风机1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风机11和排风机12同时工作形成对流,使房内的二氧化碳量可以快速下降,有利于使房内的二氧化碳量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值内。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对杏鲍菇的影响大于氧气浓度对杏鲍菇的影响,通常只需要控制二氧化碳浓度,而本实施中对氧气浓度也进行了实时监测,目的在于防止氧气浓度太低,工作人员进入房体1内造成氧气不足而发生窒息的情况。

    为了解决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加热机构15,通过温湿度传感器3实时监测当房体1内的温度,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机构15工作。加热机构15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均匀分布于房体1底壁的加热腔16内,加热腔16内填满保温材料17,提高保温效果。加热管为电加热管,并且加热管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房体1内部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温度时,控制器使电加热管工作,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最高温度时,控制器使电加热管停止工作,从而使房体1内的温度适中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管也可以为热水管,并且热水管通过电磁阀与外部的热水系统连通。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使电磁阀打开或者关闭,相应地进行加热或者停止加热。在北方或者具备地暖的地区使用本设备时,可以利用外部的热水系统,即地暖以降低本设备对电能的消耗,进一步降低培养成本。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4为PLC控制器4,控制器4安装于房体1的内部的侧壁。本实施例还包括远程控制室和触屏显示器18,控制器分别与远程控制室和触屏显示器18电连接,并且触屏显示器18安装于房体1内。触屏显示器18安装在房体1后侧壁的外侧,通过触屏显示器18,现场工作人员不仅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房体1内实时温湿度值、氧气浓度值和二氧化碳浓度值与对应的设定值,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而手动改变各个设定值,以使各个培养条件进一步符合杏鲍菇的生长,提高成品出产率。此外,将触屏显示器18安装在房体1后侧壁的外侧,与窗口同侧,在取放培养包时,方便按动触屏显示器控制传送带运转。本设备距离工作人员的住宅区较远时,可以将远程控制室设置在住宅区,远程控制室与触屏显示器18的功能相同,既可以观察各个参数,又可以远程调节设定值,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控制。此外,房体1内部和外部还设有可转动的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器4电连接,远程控制室可以控制摄像头转动,进而观察房体1内外的情况,提高本设备的安全等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关 键  词:
    杏鲍菇 智能 培养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杏鲍菇智能培养室.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706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