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6869895
  • 上传时间:2019-09-1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415.0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47076.X

    申请日:

    20130621

    公开号:

    CN103284027B

    公开日:

    201407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025,A23L1/015,A23L1/326

    主分类号:

    A23L1/025,A23L1/015,A23L1/326

    申请人:

    广西大学

    发明人:

    刘小玲,卫萍,江虹锐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优先权:

    CN201310247076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君铁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萍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是使用工作频率为20KHz-24KHz的超声波处理浸泡在冰水混合液的生鱼片,超声功率为10W-80W;超声时间为发生2s,间歇2s;超声工作时间为28s-5min;该方法优点是工艺简单,耗时短,在有效阻断肝吸虫囊蚴对人体感染的同时,鱼肉品质基本不受影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工作频率为20KHz -24KHz的超声波处理浸泡在冰水混合液的生鱼片,超声功率为10W-80W;超声时间为发生2s,间歇2s;超声工作时间为28s-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鱼片重量与冰水混合液体积之比为1:8~12,其中鱼片重量以g为单位,冰水混合液体积以mL为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鱼片重量与冰水混合液体积之比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片生鱼片的厚度大致为1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参数的选择,应使得超声波处理过程中盛装鱼片容器内溶液的温度不超过1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功率控制在3min/20W或2min/40W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功率控制在3min/20W或2min/40W以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安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liver fluke)。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又称肝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为典型的复殖吸虫生活史,包括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及成虫等阶段。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如狗、猫等)。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消化道孵出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经历了胞蚴、雷蚴和尾蚴3个阶段。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则侵入鱼体内肌肉等组织发育为囊蚴。终宿主因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而被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内脱囊。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后尾蚴沿肝汁流动的逆方向移行,经胆总管至肝胆管,也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胆管内,通常在感染后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

    为防止人体感染肝吸虫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不吃生的或者未经煮熟的食品。但对有悠久吃鱼生习惯的地区实行起来相当困难。目前,肝吸虫病的防治研究多数集中在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治疗肝吸虫病的特效药的药理药效研究,而绝少从食品加工角度探究安全可靠的处理手段,尤其是在鱼生入口前就切断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该方法不但工艺简单,耗时短,而且在有效阻断肝吸虫囊蚴对人体感染的同时,鱼肉品质基本不受影响。

    本发明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为:采用工作频率为20KHz -24KHz的超声波处理浸泡在冰水混合液的生鱼片,超声功率为10W -80W;超声时间为发生2s,间歇2s;超声工作时间为28s-5min。

    作为上述方案的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案:鱼片重量与冰水混合液体积之比为1:8~12,其中鱼片重量以g(克)为单位,冰水混合液体积以mL(毫升)为单位。再进一步优选的鱼片重量与冰水混合液体积之比为1:10。

    上述方案中,优选每片生鱼片的厚度大致为1mm-2mm。

    为进一步确保鱼肉品质不受加工影响,上述方案中所述超声参数的选择最好使得超声波处理过程中盛装鱼片容器内溶液的温度不超过15℃;和/或,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功率控制在3min/20W或2min/40W以内。实验证实:保持较低的物料温度、采用更短时间/更小功率的超声波处理参数,生鱼片能保持更好的品质。

     经实际验证,本发明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工艺简单,耗时短,能有效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而且,在有效阻断肝吸虫囊蚴对人体感染的同时,鱼肉品质基本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前的鱼肉中的囊蚴形态图。 

    图2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鱼肉中的囊蚴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工艺:使用工作频率为20KHz -24KHz的超声波处理浸泡在冰水混合液的生鱼片,超声功率为10W-80W;超声时间为发生2s,间歇2s;超声工作时间为28s-5min。

    效果:采用20份生鱼片用上述方案进行处理,随鱼片厚度、重量不同,超声工作时间和功率稍有调整。处理完毕后,用显微镜对鱼肉中的囊蚴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整个囊蚴结构模糊不清,囊内后尾蚴死亡。而鱼肉外观颜色、纹理无明显变化,鱼肉品质基本不受影响。

    显微镜观察到的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前、后的鱼肉中的囊蚴形态图可参见图1和图2。

     实施例2

    工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为便于生产,本实施例更精确了鱼片与冰水混合液的配比:鱼片重量(g)与冰水混合液体积(mL)之比大致为1:10。

    效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实施例3

    工艺:与实施例1、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为便于生产及进一步确保鱼肉品质不受加工影响,在实施例1、实施例2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更精确了所述超声参数的选择原则:超声参数的选择应使得超声波处理过程中盛装鱼片容器内溶液的温度不超过15℃。

    效果:囊蚴杀灭效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生鱼片色泽和质构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持。本方案适用于用鱼肉品质要求更高的情形。

     实施例4

    工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进一步将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功率控制在3min/20W以内。

    效果:此时,囊蚴杀灭效果与鱼肉品质达到更佳的平衡点,既能对鱼肉中的囊蚴造成致命的伤害,鱼肉品质也较佳。

     实施例5

    工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进一步将超声波处理时间及功率控制在2min/40W以内。

    效果:与实施例4相似,此时囊蚴杀灭效果与鱼肉品质也达到较佳的平衡点,既能对鱼肉中的囊蚴造成致命的伤害,鱼肉品质也较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方案是上述实施例3、4方案的综合。此时囊蚴杀灭效果与鱼肉品质保持更佳。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方案是上述实施例3和实施例5方案的综合。此时囊蚴杀灭效果与鱼肉品质与实施例6的基本相同。

     本发明人通过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后发现,综合考虑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杀灭效果及生鱼片的品质时,每片生鱼片的厚度大致为1mm-2mm为宜。

    关 键  词:
    一种 杀灭 生鱼片 肝吸虫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杀灭生鱼片中肝吸虫囊蚴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6989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