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066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22 CN 104106675 A (21)申请号 201410251457.X (22)申请日 2014.06.09 A23F 3/14(2006.01) A23F 3/06(2006.01) (71)申请人 安徽省上行山茶叶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 246700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小缸窑居 委会 (72)发明人 吴多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峥 (54) 发明名称 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 其特征在于有以下重 。
2、量份的原料制成 : 茶鲜叶 300320、 桂花 100120、 香樟叶 1520、 枸杞 810、 生姜 68、 丁香 1012、 草果46、 玫瑰花苞1418、 蜂蜜1014、 党参812、 南瓜籽 2024、 大麦 1416、 助剂 45、 水 450600 ; 本发明通过将南瓜子、 大麦炒制爆香, 再浸泡, 混 合生姜、 香樟叶、 丁香、 玫瑰花苞、 草果等香料加调 料, 加水煎煮煮出香气, 将蒸汽通过高温条件下对 茶叶的熏制至使气味进入茶叶, 茶鲜叶采摘、 摊凉 过后, 杀青过程中的高温正好可以将蒸汽迅速蒸 发, 香气残留在茶叶表面, 最后揉捻, 干燥即可, 成品茶叶浸泡后茶香之余,。
3、 暗藏桂花幽香, 气味逼 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06675 A CN 104106675 A 1/1 页 2 1. 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 其特征在于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茶鲜叶 300320、 桂花 100120、 香樟叶 1520、 枸杞 810、 生姜 68、 丁香 1012、 草果 46、 玫瑰花苞 1418、 蜂蜜 1014、 党参 812、 南瓜籽 2024、 大麦 1416、 助剂 45、 水 450600 ; 。
4、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制成 : 紫苏叶 46、 狼尾草 68、 桂枝 2025、 杏仁粉 1316、 桑叶 45、 枣树皮 1418、 孔雀草 24、 马蔺子 46、 地黄叶 57、 橘核 812、 槲叶 46、 大豆油 1820 ; 制备方法是将紫 苏叶、 狼尾草、 桑叶、 孔雀草、 马蔺子、 地黄叶、 槲叶混合后用事先烧至七成熟的大豆油油炸 810min, 加入切片的桂枝、 枣树皮及橘核, 同时加 23 倍于总量的水煎煮 5070min 至汤汁 浓稠, 以三层纱布过滤残渣, 将所得滤汁混合杏仁粉, 调匀后烘干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5、于包括以下几个步 骤 : (1) 将南瓜籽与大麦混合炒制 1520min 至表面焦黄并有微微糊香, 放入凉水中浸泡 23h ; (2) 将枸杞、 香樟叶、 挂花、 生姜、 丁香、 草果、 玫瑰花苞、 党参加入到 (1) 所述的混合料 中, 补加水至水面高出物料 46cm, 先煮沸以上混合料, 之后转小火熬制 7090min 至汤汁变 为原有 1/2 左右, 过滤汤汁 ; (3) 将蜂蜜、 助剂及其它下列未使用的剩余材料加入 (2) 的汤汁中, 大火煮沸并产生蒸 汽 ; (4) 采摘的茶鲜叶经一天摊凉后于滚筒杀青, 温度 240260持续 1015min, 过程中通 以 (3) 所述的蒸汽熏制,。
6、 完成后经揉捻、 干燥即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06675 A 2 1/2 页 3 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食品类茶叶的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桂花终年常绿, 枝繁叶茂, 秋季开花, 芳香四溢, 可谓 “独占三秋压群芳” 。 在园林中 应用普遍, 常作园景树, 有孤植、 对植, 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桂花常与建 筑物, 山、 石机配, 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 台、 楼、 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植, 古称 “ 双桂当庭 “ 或 “ 双桂留芳 “。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树, 。
7、能收到 : 金风送香 “ 的效果。 在校园取 “蟾宫折桂” 之意, 也大量的种植桂花。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 氟化氢有一定 的抗性, 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0003 桂花香气扑鼻, 含多种香料物质, 可用于食用或提取香料。中国已形成湖北咸宁、 湖南桃源、 安徽六安、 广西桂林、 贵州遵义、 湖北武汉等集中种植桂花的地域。 发明内容 0004 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 其特征在于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茶鲜叶 300320、 桂 花 100120、 香樟叶 1520、 枸杞 810、 生姜 68、 丁香 1012、 草果 46、 玫瑰花苞 1418、 蜂 蜜1014、 党参812、 。
8、南瓜籽2024、 大麦1416、 助剂45、 水450600 ; 所述助剂由以下重量 份的原料制成 : 紫苏叶46、 狼尾草68、 桂枝2025、 杏仁粉1316、 桑叶45、 枣树皮1418、 孔雀草 24、 马蔺子 46、 地黄叶 57、 橘核 812、 槲叶 46、 大豆油 1820 ; 制备方法是将紫 苏叶、 狼尾草、 桑叶、 孔雀草、 马蔺子、 地黄叶、 槲叶混合后用事先烧至七成熟的大豆油油炸 810min, 加入切片的桂枝、 枣树皮及橘核, 同时加 23 倍于总量的水煎煮 5070min 至汤汁 浓稠, 以三层纱布过滤残渣, 将所得滤汁混合杏仁粉, 调匀后烘干即得。 0005 一种。
9、挂花香熏制茶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1) 将南瓜籽与大麦混合炒制 1520min 至表面焦黄并有微微糊香, 放入凉水中浸泡 23h ; (2) 将枸杞、 香樟叶、 挂花、 生姜、 丁香、 草果、 玫瑰花苞、 党参加入到 (1) 所述的混合料 中, 补加水至水面高出物料 46cm, 先煮沸以上混合料, 之后转小火熬制 7090min 至汤汁变 为原有 1/2 左右, 过滤汤汁 ; (3) 将蜂蜜、 助剂及其它下列未使用的剩余材料加入 (2) 的汤汁中, 大火煮沸并产生蒸 汽 ; (4) 采摘的茶鲜叶经一天摊凉后于滚筒杀青, 温度 240260持续 1015min, 过程。
10、中通 以 (3) 所述的蒸汽熏制, 完成后经揉捻、 干燥即可。 0006 发明中罕见用料及其介绍如下 : 孔雀草 : 菊科的一年生草本, 孔雀草的全草可入药, 夏、 秋季采收, 鲜用或晒干, 有清热 化痰、 补血通经的功效。能治疗百日咳、 气管炎、 感冒。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居民常食用孔雀 草, 有延年益寿之效。 说 明 书 CN 104106675 A 3 2/2 页 4 0007 马蔺子 : 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 有清热, 利湿, 止血, 解毒的功效。 0008 地黄叶 : 为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叶, 可入药, 对恶疮, 手、 足癣有显著功 效。 0009 本发明的优点 : 本发明通过。
11、将南瓜子、 大麦炒制爆香, 再浸泡, 混合生姜、 香樟叶、 丁香、 玫瑰花苞、 草果等香料加调料, 加水煎煮煮出香气, 将蒸汽通过高温条件下对茶叶的 熏制至使气味进入茶叶, 茶鲜叶采摘、 摊凉过后, 杀青过程中的高温正好可以将蒸汽迅速蒸 发, 香气残留在茶叶表面, 最后揉捻, 干燥即可, 成品茶叶浸泡后茶香之余, 暗藏桂花幽香, 气味逼人。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 其特征在于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茶鲜叶 300320g、 桂花 100120g、 香樟叶 1520g、 枸杞 810g、 生姜 68g、 丁香 1012g、 草果 46g、 玫瑰花苞 1418g、 蜂蜜 。
12、1014g、 党参 812g、 南瓜籽 2024g、 大麦 1416g、 助剂 45g、 水 450600g ; 所 述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 紫苏叶 46g、 狼尾草 68g、 桂枝 2025g、 杏仁粉 1316g、 桑叶 45g、 枣树皮 1418g、 孔雀草 24g、 马蔺子 46g、 地黄叶 57g、 橘核 812g、 槲叶 46g、 大豆油 1820g ; 制备方法是将紫苏叶、 狼尾草、 桑叶、 孔雀草、 马蔺子、 地黄叶、 槲叶混合后 用事先烧至七成熟的大豆油油炸 810min, 加入切片的桂枝、 枣树皮及橘核, 同时加 23 倍 于总量的水煎煮 5070min 至汤汁浓。
13、稠, 以三层纱布过滤残渣, 将所得滤汁混合杏仁粉, 调 匀后烘干即得。 0011 一种挂花香熏制茶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1) 将南瓜籽与大麦混合炒制 1520min 至表面焦黄并有微微糊香, 放入凉水中浸泡 23h ; (2) 将枸杞、 香樟叶、 挂花、 生姜、 丁香、 草果、 玫瑰花苞、 党参加入到 (1) 所述的混合料 中, 补加水至水面高出物料 46cm, 先煮沸以上混合料, 之后转小火熬制 7090min 至汤汁变 为原有 1/2 左右, 过滤汤汁 ; (3) 将蜂蜜、 助剂及其它下列未使用的剩余材料加入 (2) 的汤汁中, 大火煮沸并产生蒸 汽 ; (4) 采摘的茶鲜叶经一天摊凉后于滚筒杀青, 温度 240260持续 1015min, 过程中通 以 (3) 所述的蒸汽熏制, 完成后经揉捻、 干燥即可。 说 明 书 CN 104106675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