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55275.6 (22)申请日 2014.12.11 A61K 36/898(2006.01) A61P 11/00(2006.01) (71)申请人 刘新霞 地址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水 西村后郢组 12 号 (72)发明人 刘新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 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 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 药材制成 : 白毛蛇 20-25 份、 白前 7-10 份、 白牛胆 25-30 份、 辫子草根 11-15。
2、 份、 臭樟 6-9 份、 风箱树 根40-50份、 狗尾巴参11-15份、 孩儿茶1-3份、 红 头小仙 10-15 份、 花酸苔 6-9 份、 苦蘵 25-30 份、 麦斛12-15份、 昆布10-15份、 蔊菜20-30份、 钻石 风10-15份、 白升麻3-6份、 报春花15-20份、 甘草 5-7 份。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用于风热犯肺型慢性 支气管炎, 有效率高, 疗效可靠, 愈后不再复发。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143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
3、4.08 CN 104491432 A 1/1 页 2 1.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 制成 : 白毛蛇 20-25 份、 白前 7-10 份、 白牛胆 25-30 份、 辫子草根 11-15 份、 臭樟 6-9 份、 风箱 树根 40-50 份、 狗尾巴参 11-15 份、 孩儿茶 1-3 份、 红头小仙 10-15 份、 花酸苔 6-9 份、 苦蘵 25-30 份、 麦斛 12-15 份、 昆布 10-15 份、 蔊菜 20-30 份、 钻石风 10-15 份、 白升麻 3-6 份、 报 春花 15-20 份、 甘草 5-7 份。 权 利 要。
4、 求 书 CN 104491432 A 2 1/5 页 3 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的 “咳嗽” 、“痰饮” 、“咳喘” 范畴。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 肺气虚弱, 卫外不固, 外邪入侵、 久咳不已、 反复发作、 年老体虚, 水津不布, 痰饮阻肺、 吸烟、 饮酒等因素伤及于肺。病变经久不愈, 则肺脾损及于肾, 病情 严重者常有喘息不能平卧, 动则尤甚等肾不纳气之侯。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 咳痰和气短或 伴有喘息。 症状。
5、初期较轻, 随着病程进展, 因反复呼吸道感染, 急性发作愈发频繁, 症状亦愈 严重, 尤以冬季为甚。 目前慢性支气管炎的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和血管扩 张剂、 化痰剂等, 对于急性发作者效果较好, 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但容易引起体内 菌群紊乱, 机体抗药及药物不良反应, 且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本病。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 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 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 疗, 将本病分为 : 风寒袭肺型、 风热犯肺型、 燥热伤肺型、 痰湿蕴肺型、 痰热郁肺型、 气阴两虚 型、 脾肾阳虚型等七型, 目前,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有多种, 但针对。
6、于风热犯肺型慢性 支气管炎的中成药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通过选 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 达到安全有效治愈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 白毛蛇 20-25 份、 白前 7-10 份、 白牛胆 25-30 份、 辫子草根 11-15 份、 臭樟 6-9 份、 风箱 树根 40-50 份、 狗尾巴参 11-15 份、 孩儿茶 1-3 份、 红头小仙 10-15 份、 花酸苔 6-9 。
7、份、 苦蘵 25-30 份、 麦斛 12-15 份、 昆布 10-15 份、 蔊菜 20-30 份、 钻石风 10-15 份、 白升麻 3-6 份、 报 春花 15-20 份、 甘草 5-7 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 白毛蛇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茎。 【性味】 微苦 ; 甘 ; 凉 【功 能主治】 清热解毒 ; 祛风除湿 ; 活血通络。主肺热咳嗽 ; 咽喉肿痛 ; 风火牙痛 ; 疖肿 ; 带状疱 疹 ; 风湿痹痛 ; 湿热黄疸 ; 淋浊 ; 带下 ; 腰肌劳损 ; 跌打骨折。 0006 白前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双子叶植。
8、物药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及 根茎。 【性味】 辛甘微温 ; 无毒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泻肺降气 ; 下痰止嗽。主冶肺气壅实 之咳嗽痰多 ; 气逆喘促 ; 胃脘疼痛 ; 儿疳积 ; 跌打损伤。 0007 白牛胆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 【性味】 味辛 ; 甘 ; 微苦 ; 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 ; 行气利湿 ; 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 ; 咳嗽 ; 风湿痹痛 ; 泄痢 ; 肝炎 ; 乳 说 明 书 CN 104491432 A 3 2/5 页 4 腺炎 ; 痔疮 ; 湿疹 ; 疥癣。 0008 辫子草根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豆科植物小。
9、叶三点金草 Desmodium microphylLum (Thunb.) DC. 的根。 【性味】 甘 ; 苦 ; 凉 【归经】 肝 ; 膀胱 ;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 ; 止咳 平喘 ; 消肿解毒。主石淋 ; 胃痛 ; 黄疸 ; 痢疾 ; 咳嗽 ; 哮喘 ; 小儿疳积 ; 毒蛇咬伤 ; 痈疮瘰疬。 0009 臭樟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樟科植物云南樟的果实。 【性味】 辛 ; 苦 ; 温 【归经】 肺 ; 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 ; 行气止痛。主风寒感冒 ; 咳嗽 ; 风湿痹痛 ; 脘腹胀痛 ; 腹泻。 0010 风箱树根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
10、物风箱树的根。 【性味】 苦 ; 凉 【归经】 肺 ;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 ; 散瘀消肿。主感冒发热 ; 咳嗽 ; 咽喉肿痛 ; 肝炎 ; 尿路感染 ; 盆腔炎 ; 睾丸炎 ; 风湿性关节炎 ; 痈肿 ; 跌打损伤。 0011 狗尾巴参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距花宝锋草的根茎。秋季采收, 切片晒干。 【性味】 甘, 平。 【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 生津益气。治肺热咳嗽, 骨蒸痨热, 腰膝酸软, 盗汗, 湿浊白 带。 0012 孩儿茶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豆科植物儿茶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而成的干燥浸膏 【性味】 苦涩 ; 凉 ; 无毒 【归经】 心 ; 肺 【功能主治】 收湿敛疮。
11、, 止血定痛, 清热化痰。主疮疡, 久溃不敛, 湿疮流水, 牙疳, 口疮, 咯血, 吐血, 尿血, 便血, 血崩, 外伤出血, 痔疮痈肿, 痰热咳 嗽。 0013 红头小仙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菊科植物柔毛艾纳香的全草。 【性味】 味微苦 ; 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 ; 解毒止痛。主肺热咳嗽 ; 小儿疳积 ; 头痛 ; 鼻渊 ; 胸膜炎 ; 口腔炎 ; 乳 腺炎。 0014 花酸苔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秋海棠科植物花叶秋海棠的全草 【性味】 味酸 ; 涩 , 性 凉 【功能主治】 清肺目咳 ; 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咳嗽 ; 乳蛾 ; 百日咳, 痈疮肿毒 ; 烧烫伤 ; 跌 打。
12、瘀肿。 0015 苦蘵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茄科植物苦蘵的全草。 【性味】 味苦 ; 酸 ; 性寒 【功能主 治】 清热 ; 利尿 ; 解毒 ; 消肿。主感冒 ; 肺热咳嗽 ; 咽喉肿痛 ; 牙龈肿痛 ; 湿热黄疸 ; 痢疾 ; 水 肿 ; 热淋 ; 天疱疮 ; 疔疮。 0016 麦斛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兰科植物麦斛的全草。 【性味】 甘 ; 辛 ; 凉 ; 无毒 【归经】 肺 ; 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滋阴 ; 润肺止咳。主肺热咳嗽 ; 肺痨咯血 ; 咽喉疼痛 ; 热病烦渴 ; 风 湿痹痛 ; 月经不调 ; 跌打损伤。 0017 昆布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海带科 ( 昆。
13、布科 ) 植物昆布及翅藻科植物黑昆布、 裙带 菜的叶状体。 【性味】 咸 ; 寒 ; 无毒 【归经】 肝 ; 胃 ; 肾 ; 脾经 【功能主治】 消痰软坚 ; 利水退肿。 主瘰疬 ; 瘿瘤 ; 噎膈 ;(疒颓) 疝脚气水肿。 0018 蔊菜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和无瓣蔊的全草。 【性味】 味辛 ; 苦 ; 性 微温 【归经】 肺 ; 肝经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 ; 解表散寒 ; 活血解毒 ; 利湿退黄。主咳嗽痰喘 ; 感冒发热 ; 麻疹透发不畅 ; 风湿痹痛 ; 咽喉肿痛 ; 疔疮痈肿 ; 漆疮 ; 经闭 ; 跌打损伤 ; 黄疸 ; 水 肿。 0019 钻石风 【来源】。
14、 为清风藤科植物四川清风藤的根或茎。根全年可采 ; 茎 6 9 月割 取 【性味】 江西草药 : “ 辛, 温。“【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 祛风活血。治慢性气管炎, 关节 炎, 跌打损伤。 0020 白升麻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毛茛科植物须花翠雀花的根。 【性味】 辛 ;【归经】 肺经 说 明 书 CN 104491432 A 4 3/5 页 5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 ; 升阳。主风热头痛 ; 水泻。 0021 报春花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报春花科植物报春花的全草。 【性味】 辛 ; 微甘 ; 性凉 【归经】 肝 ; 胆 ; 脾 ; 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 ; 。
15、咽喉江肿 ; 口舌糜烂 ; 牙龈肿 痛 ; 肝火目赤 ; 痈肿疮疖。 0022 甘草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 【性味】 甘, 平。 【归经】 归心、 肺、 脾、 胃经 。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 解药物毒性、 烈性。 0023 在中医辨证治疗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结。
16、合 X 光片的检查, 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 3 期 : 急性发作期 : 指在 1 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 痰量明显增 加, 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 或咳、 痰、 喘任何一项症状明显加剧。慢性迁延期 : 指有不同 程度的咳、 痰、 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临床缓解期 : 经治疗或自然缓解, 症状基本消失 或偶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 保持 2 个月以上者。 0024 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粗、 咯痰不爽, 痰粘稠或稠黄, 常伴 鼻塞黄涕、 头痛肢楚、 发热微恶风等表证, 舌苔薄黄, 脉浮数或浮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与发展常与外邪反复侵袭, 肺脾肾三脏功。
17、能失调密切相关。肺失肃降、 肺气上逆导致咳嗽, 脾不运化、 聚湿为痰导致咯痰, 肾阳亏虚, 气化失常, 水气不化, 为痰为饮, 阻塞气道, 肾阴亏 虚, 虚火灼伤肺津,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喘咯痰, 外邪内火, 与痰湿结合形成痰火, 火热壅 肺, 痰闭肺络。因此, 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为疏风清热、 宣肺化痰。本发明采 用科学的配方及配比, 配方中所采用的白毛蛇具有清热解毒、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的功效 ; 白前具有泻肺降气、 下痰止嗽的功效 ; 白牛胆具有祛风散寒、 行气利湿、 解毒消肿的功效 ; 辫子草根具有清热利湿、 散瘀消肿的功效 ; 臭樟具有祛风散寒、 行气止痛的功效 ; 风。
18、箱树根 具有清热利湿、 散瘀消肿的功效 ; 狗尾巴参具有养阴润肺、 生津益气的功效 ; 孩儿茶具有收 湿敛疮、 止血定痛、 清热化痰的功效 ; 红头小仙具有清肺止咳、 解毒止痛的功效 ; 花酸苔具 有清肺目咳、 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 ; 苦蘵具有清热、 利尿、 解毒、 消肿的功效 ; 麦斛具有清热 滋阴、 润肺止咳的功效 ; 昆布具有消痰软坚、 利水退肿的功效 ; 蔊菜具有祛痰止咳、 解表散 寒、 活血解毒、 利湿退黄的功效 ; 钻石风具有止咳祛痰、 祛风活血的功效 ; 白升麻具有清热 解表、 升阳的功效 ; 报春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
19、调和诸药的功效。 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 协同作用, 所制成的中药, 具 有疏风清热、 宣肺化痰的功效, 能有效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多年来, 通过对 45 例 患者的使用表明, 有效率达到 93%。治疗效果好, 治愈后随访 1 年没有复发过。 0025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抽样方法 从我单位近五年来确诊为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 随机选取 90 例病人, 其 中, 男 50 例, 女 40 例, 年龄 50-75 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各 45 人。两组年龄等 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0026 2、 试验方法 。
20、21 对照组患者使用扫日劳清肺止咳胶, 按说明书服用, 疗程 6 周。 说 明 书 CN 104491432 A 5 4/5 页 6 0027 22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 1 制得的中药颗粒, 早、 中、 晚各一次。疗 程 6 周。 0028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 临床痊愈 : 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 显效 : 风热 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改善 ; 有效 : 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 症状、 体征均有好转 ; 无效 : 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 重。 0029 3.2 。
21、治疗统计结果见表 1。 0030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由此可见, 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 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2 实施例 1 称取白毛蛇 20 克、 白前 7 克、 白牛胆 25 克、 辫子草根 11 克、 臭樟 6 克、 风箱树根 40 克、 狗尾巴参 11 克、 孩儿茶 2 克、 红头小仙 10 克、 花酸苔 6 克、 苦蘵 25 克、 麦斛 12 克、 昆布 10 克、 蔊菜 20 克、 钻石风 10 克、 白升麻 3 克、 报春花 15 克、 甘草 5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
22、 末, 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闭, 于 阴凉、 干燥处保存。 0033 用于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饭后服用。 0034 具体实施例 2 称取白毛蛇 23 克、 白前 8 克、 白牛胆 28 克、 辫子草根 14 克、 臭樟 7 克、 风箱树根 45 克、 狗尾巴参 13 克、 孩儿茶 2 克、 红头小仙 12 克、 花酸苔 7 克、 苦蘵 26 克、 麦斛 13 克、 昆布 12 克、 蔊菜 25 克、 钻石风 12 克、 白升麻 5 克、 报春花 17 克、 甘草 6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
23、成 末, 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闭, 于 说 明 书 CN 104491432 A 6 5/5 页 7 阴凉、 干燥处保存。 0035 用于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饭后服用。 0036 具体实施例 3 称取白毛蛇 25 克、 白前 10 克、 白牛胆 30 克、 辫子草根 15 克、 臭樟 9 克、 风箱树根 50 克、 狗尾巴参 15 克、 孩儿茶 3 克、 红头小仙 15 克、 花酸苔 9 克、 苦蘵 30 克、 麦斛 15 克、 昆布 15 克、 蔊菜 30 克、 钻石风 15 克、 白升麻 6 克、 报春花 20 克、 甘草 7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 成末, 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闭, 于阴凉、 干燥处保存。 0037 用于治疗风热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饭后服用。 说 明 书 CN 104491432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