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白薯上架高产 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薯是喜阳光、怕阴冷、怕水涝、较耐旱的根块类粮食 作物,薯藤爱扎根、徒长,如不及时翻动,会只长薯秧,不 结白薯,影响产量。传统的白薯栽培方法是:打条状垄,一 般垄宽1.5尺、高0.4尺,垄长按地形不等,株距10~15cm, 薯秧覆地生长。存在问题:白薯产量低。原因如下:①薯秧 盖住根部,不利通风、透光,不利增温,雨多易涝;②易使 薯秧风长,一般长至3~4米,把垄完全覆盖,秧节扎根, 分散养分,致使根部少结甚至不结白薯;③为防止扎根,从 栽培到后期管理,须翻动3~4薯秧,常造成根系损伤,影 响白薯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传统白薯栽培方法中存在的薯 秧徒长与增产难的问题,而根据白薯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一种 白薯上架高产栽培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薯上架高产栽 培方法,其步骤如下:
a、扒堆:堆呈圆锥形,大小适中,亩扒堆1300~1400 个,扒堆的同时加入适量农家肥和白薯专用肥;
b、栽薯秧:选择无病害、无黑根、较健壮的薯秧,每 堆栽三棵,呈三角布局,栽后确保全苗;
c、松土除草:每隔半月松土除草一次,保证薯地无杂草 生长;
d、插架:薯秧长至60~80cm时插架,按薯秧三角布局, 架由竹杆搭成三角立塔形,下端插入薯堆,上部三竹杆绑在 一起固定;
e、薯秧上架:架插好后将薯秧随杆立起,一杆一棵将薯 秧捆绑于杆上,使其随杆向上生长,随查,薯秧增长就捆绑, 直至长到架顶部,同时注意打杈控秧。
本发明与传统白薯栽培方法相比,有两大优点:一是增 加光照,提高产量。由于薯秧上架通风透光,不扎根,不争 养分,增加了地面光照,因此为白薯迅速膨大能提供充足的 养分,保证了白薯增产;二是省工护秧,减少损伤。由于薯 秧上架后不用再翻动薯秧,因此减少了薯秧根系的损伤,相 应延长了生产时间,为长白薯打下了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1为山坡薄地白薯上架栽培试验,其步骤如下:
a、扒堆:四月下旬扒白薯堆,堆呈圆锥形,底周长190 cm,亩扒堆1332个,同时加入适量农家肥和白薯专用肥;
b、栽薯秧:五月上旬栽秧,选138号薯秧,每堆栽三 棵,呈三角布局,栽后苗全活;
c、松土除草:每隔半月松土除草一次,大体搞三次,薯 地无杂草生长;
d、插架:七月上旬插架,此时薯秧已长至60~80cm, 按薯秧三角布局,架由竹杆搭成三角立塔形,下端插入薯堆, 上部三竹杆绑在一起固定;
e、薯秧上架:架插好后将薯秧随杆立起,一杆一棵将薯 秧捆绑于杆上,使其随杆向上生长,随查,薯秧增长就捆绑, 直至长到架顶部,同时注意打杈控秧。
f、收获:秋后刨白薯。
试验结果:上架栽培每堆平均产3kg,不上架栽培每堆 平均产1.4kg,堆增产1.6kg。
实施例2为梨树园地白薯上架栽培试验,步骤与实施例 1相同。
试验结果:上架栽培每堆平均产2kg,不上架栽培每堆 平均产0.65kg,堆增产1.35kg。受树荫影响,增产量比实 施例1稍差。
综上所述,试验组(上架栽培)按一亩地扒白薯堆1332 个,上架栽培按堆产2kg计算,亩产白薯2664kg;对照组 (传统方法栽培)按堆产0.65kg计算,亩产白薯866kg。试 验组比对照组多产白薯1798kg,经济效益按每1.2元/kg计 算,亩增效益21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