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6864592
  • 上传时间:2019-09-1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80.9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25992.2

    申请日:

    20160115

    公开号:

    CN105641512A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9,A61K9/20,A61P1/14,A61P1/00,A61P15/00

    主分类号:

    A61K36/899,A61K9/20,A61P1/14,A61P1/00,A61P15/00

    申请人:

    牛金霞

    发明人:

    牛金霞

    地址: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孔明路北段钓鱼台村

    优先权:

    CN201610025992A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秦舜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份原料中药制备:红花30-80份、黑糖450-600份、丁香3-5份、霍香5-8份、莱菔子3-5份、白芥子3-5份、木香3-5份、小茴香8-15份。具有活血化瘀,健脾养胃,行气舒肝,补中益气功效,治疗胃脘胀痛,消化不良,手脚冰凉,宫寒不孕,痛经等症,治疗、保健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份原料中药制备:红花30-80份、黑糖450-600份、丁香3-5份、霍香5-8份、莱菔子3-5份、白芥子3-5份、木香3-5份、小茴香8-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份原料中药制备:红花50份、黑糖500份、丁香3份、霍香5份、莱菔子4份、白芥子3份、木香4份、小茴香1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制备:1).根据配制的药量按配比称取原料药;2).红花炒制微黄,中药:丁香、霍香、莱菔子、白芥子、木香、小茴香粉碎成细药粉;3).黑糖与红花及粉碎的细药粉均匀混合,再对其蒸制,以黑糖开始溶化为度,冷却至40~50度时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比较常见的病症,起病多缓慢,病程漫长,常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传统制剂木香顺气丸是由木香、砂仁、香附(醋制)、槟榔、甘草、陈皮、厚朴(制)、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干姜等十一味药组成,具有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湿浊阻滞气机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较好。

    目前的木香顺气成药主要是蜜丸、水丸或颗粒剂,该类制剂存在一定的缺陷:丸剂服用剂量大,患者不易吞服,而且崩解溶散速度慢,各种性质的活性成分不能均匀溶出,在胃内滞留时间短,无法直接在病变部位释药,从而造成其生物利用度低,影响药物疗效;颗粒剂含糖量较高,易吸潮结块,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不适合中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服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具有活血化瘀,健脾养胃,行气舒肝,补中益气功效,保健治疗效果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中药丸疗效直接快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该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份原料中药制备:红花30-80份、黑糖450-600份、丁香3-5份、霍香5-8份、莱菔子3-5份、白芥子3-5份、木香3-5份、小茴香8-15份。

    优选的,该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按下述重量份原料中药制备:红花50份、黑糖500份、丁香3份、霍香5份、莱菔子4份、白芥子3份、木香4份、小茴香10份。

    该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制备:

    1、根据配制的药量按配比称取原料药;

    2、红花炒制微黄,中药:丁香、霍香、莱菔子、白芥子、木香、小茴香粉碎成细药粉;

    3、黑糖与红花及粉碎的细药粉均匀混合,再对其蒸制,以黑糖开始溶化为度,冷却至40~50度时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

    用法:成人每日三次,每次3克,温开水冲服。小儿酌减。

    红花,主要成分:含红花甙,又名红色素;另含红花黄色素。归经:入心、肝红。破瘀、活血、通经。功效与作用:破瘀活血通经,据初步动物实验,其作用为:1、兴奋子宫:其煎剂和流浸膏能使子宫发生紧张性或节律性收缩,对已孕子宫更明显,作用较迅速而持久。2、降压:有降血压作用,并能维持较长时间。3、扩张血管:红花水浸液有一定的扩张心冠状动脉的作用。4、治跌打损伤,效力比桃仁强。对挫伤、捩伤的皮下积瘀、青紫肿痛,可用红花油或红花酒外擦;对内伤瘀血,可配苏木、当归、赤芍等,有助于消仲止痛,方如跌打活血汤。5、用于调养气血,用量宜小,可在温补剂内加小量红花。主治:经血不调,产后腹痛,徵瘕,外伤瘀血仲痛,痈疽肿痛等症。

    黑糖,亦名赤糖、紫糖,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甘蔗的茎经压榨取汁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有丰富的糖份、矿物质及甘醇酸。性温、味甘、入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性温的黑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对妇女月经顺畅有帮助,黑糖可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月经也会排得较为顺畅,可解决女性行经不畅、小腹胀痛的问题。

    黑糖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柠檬酸等,这些氨基酸都是合成人体蛋白质、支援新陈代谢、参与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对促进健康有绝对的正面效用。

    黑糖的种种特殊作用,主要得益于它的天然成分。黑糖中蕴含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对肌肤的健康、营养有着独到的功效:

    黑糖中所含有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可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黑糖中含有的叶酸、微量物质等可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扩充血容量,提高局部皮肤的营养、氧气、水分供应。黑糖中含有的部分维他命和电解质成分,可通过调节组织间某些物质浓度的高低,平衡细胞内环境的水液代谢,排除细胞代谢产物,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清洁。黑糖中含有的多种维他命和抗氧化物质,能抵抗自由基,重建和保护细胞基础结构,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和新陈代谢。

    黑糖中含有的氨基酸、纤维素等物质,可以有效保护和恢复表皮、真皮的纤维结构和锁水能力,强化皮肤组织结构和皮肤弹性,同时补充皮肤营养,促进细胞再生。黑糖中含有的某些天然酸类和色素调节物质,可有效调节各种色素代谢过程,平衡皮肤内色素分泌数量和色素分布情况,减少局部色素的异常堆积。

    丁香,味辛;性温。入肺、脾、胃、肾四经。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叶泻;肾虚阳痿;腰膝酸冷;阴疽。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微温。归脾、胃、肺经。

    霍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

    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应用: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木香,性味:辛味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本草衍义补遗》:行肝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肝、脾、胃、膀胱六经。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本草汇言》:广木香,《本草》言治气之总药,和胃气、通心气、降肺气、疏肝气、快脾气、暖肾气、消积气、温寒气、顺逆气、达表气、通里气,管统一身上下内外诸气,独推其功。

    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功用: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主要为茴香醚、小茴香酮、甲基胡椒酚、茴香醛等成分,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

    本发明遣方组药,以活血化瘀,健脾养胃,行气舒肝,补中益气为主旨。君药红花、黑糖活血通经、止疼,益气补血、健脾暖胃;臣药丁香、霍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和中止呕;佐药莱菔子、白芥子、木香豁痰利气、消滞;使药小茴香调和诸药增强止疼、行气、健胃、助阳的效果。治疗胃脘胀痛,消化不良,手脚冰凉,宫寒不孕,痛经等症,治疗、保健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按下述重量份原料中药制备:红花50份、黑糖500份、丁香4份、霍香6份、莱菔子3份、白芥子4份、木香4份、小茴香8份。

    该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制备:

    1、根据配制的药量按配比称取原料药;

    2、红花炒制微黄,中药:丁香、霍香、莱菔子、白芥子、木香、小茴香粉碎成细药粉;

    3、黑糖与红花及粉碎的细药粉均匀混合,再对其蒸制,以黑糖开始溶化为度,冷却至40~50度时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

    实施例2

    该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按下述重量份原料中药制备:红花50份、黑糖500份、丁香3份、霍香5份、莱菔子4份、白芥子3份、木香4份、小茴香10份。

    该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制备:

    1、根据配制的药量按配比称取原料药;

    2、红花炒制微黄,中药:丁香、霍香、莱菔子、白芥子、木香、小茴香粉碎成细药粉;

    3、黑糖与红花及粉碎的细药粉均匀混合,再对其蒸制,以黑糖开始溶化为度,冷却至40~50度时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

    实施例3

    该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按下述重量份原料中药制备:红花80份、黑糖600份、丁香5份、霍香8份、莱菔子5份、白芥子5份、木香5份、小茴香15份。

    该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制备:

    1、根据配制的药量按配比称取原料药;

    2、红花炒制微黄,中药:丁香、霍香、莱菔子、白芥子、木香、小茴香粉碎成细药粉;

    3、黑糖与红花及粉碎的细药粉均匀混合,再对其蒸制,以黑糖开始溶化为度,冷却至40~50度时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

    典型病例1:

    刘某,女,23岁,患有胃脘痛多年,常感上腹部胃脘部疼痛难忍,疼痛呈连续性的刺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等全身不适症状,月经不调,经期疼痛明显,服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药,每日三次,连服1周,胃脘部疼痛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后继续服用两个疗程,诸症全消,治愈,至今未复发。

    典型病例2:

    王某,女,28岁,自述:2天前开始出现寒颤、发热,自服退热药,3个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便稀水样,臭秽,去社区医院检查,因为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腹胀,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服用当天,通了两次大便,通气顺畅,腹部变软,2天,自感痊愈,至今没复发。

    典型病例3:

    李某,女26岁,备孕三年未果,丈夫检查正常,患者去正规医院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患者自述月经周期紊乱、月经前面部痤疮、常腰酸,白带稀少、色黄、有气味、痛经、四肢冰凉、下腹疼痛,最终确诊为宫寒不孕,服用实施例2丸药,月初初期开始服用,连续服用7天,经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病症消除,2个月后成功受孕。经随访,足月顺产一男婴。

    当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上是通过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上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通气 活血 药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舒肝通气活血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645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