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6861349
  • 上传时间:2019-09-10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1.5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802922.4

    申请日:

    20151013

    公开号:

    CN205040161U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33/02,A01B33/10,A01B33/12,A01B33/08

    主分类号:

    A01B33/02,A01B33/10,A01B33/12,A01B33/08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发明人:

    李洪文,荣高,王庆杰,何进,徐迪娟,章志强,尤炳晓,赵志良

    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优先权:

    CN20152080292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该机具与拖拉机配合,拖拉机输出的动力通过万向节传动,经变速机构进行动力变换后,变速机构中的锥齿轮(6)带动花键轴(15)旋转,花键轴(15)将动力传递给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带动其对应的刀轴(7)旋转,同时主动齿轮(10)将动力传递至从动齿轮,带动其他刀轴(7)旋转,达到立式浅旋耙地目的,进行全面耙地作业。作业过程中因地表平整度差引起的机器震动使花键轴(15)在花键槽(17)内产生跳动,此时减震片(18)发生弹性形变,将震动过滤,以减少对变速机构中齿轮的磨损,同时相邻刀轴(7)旋向相反,机具受力均匀、刚性可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该装置包括变速机构、动力传递机构和作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包括锥齿轮(6),锥齿轮(6)与万向节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花键轴(15),花键槽(11)、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花键轴(15)的上端与锥齿轮(6)相连,花键轴(15)的下端包括花键(16),花键轴(15)的下端穿过花键槽(11)与主动齿轮(10)相连,花键(16)与花键槽(11)之间采取间隙配合;主动齿轮(10)左右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作业机构包括刀轴(7)和旋刀(8),刀轴(7)的上端穿过轴套(9)分别与其对应的主动齿轮(10)或从动齿轮相连,轴套(9)设于箱体(2)底板上的孔中,从而将刀轴(7)固定在箱体(2)上;刀轴(7)的下端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夹持件(7-2),中间圆盘(7-3)和下夹持件(7-1),旋刀(8)的曲面半径与中间圆盘(7-3)的半径相等;旋刀(8)位于上夹持件(7-2)和下夹持件(7-1)之间,旋刀(8)的曲面与中间圆盘(7-3)相配合,且旋刀(8)彼此隔开,与中间圆盘(7-3)形成虎口(13);螺栓(14)依次穿过上夹持件(7-2)、旋刀(8)和下夹持件(7-1),将旋刀(8)固定在刀轴(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旋刀(8)的最大外径直径D大于相邻两刀轴(7)中心的距离L,使相邻刀轴(7)所载旋刀(8)工作区域重叠,不产生漏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刀轴(7)的个数为偶数,且相邻刀轴(7)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刀轴(7)采用等分角安装,安装等分角K为旋刀(8)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片(18),减震片(18)套在花键轴(15)上,位于锥齿轮(6)下侧,花键槽(11)上侧,且减震片(18)的上侧与变速箱(3)连接,下侧与箱体(2)连接,将其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 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高速、高效发展,人们对耕整地机械的作业质量要求日益严格, 目前主要的耕整地机械包括:铧式犁、圆盘犁、深松机、旋耕机、圆盘耙、动 力耙、镇压器等。而传统农业采用犁地作为耕整地方式,具有对土壤扰动大, 加快水分蒸发,破坏土壤结构等不利因素。

    当前,圆盘耙和旋耕机在耕整地机械占据重要地位,整地使土壤表层细碎、 疏松、地表平整,为播种作业、种子发芽和生长准备良好条件。又可实现少耕 免耕,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利于保墒蓄水。当前的整地机 械由于其结构限制存在着动力输出轴处易漏耕的现象,同时由于传动方式易导 致机具受力不均匀、刚性差等诸多问题。整地机械的进给量将直接影响碎土质 量和沟底平整度,因此对机具进给量有限制,且当前卧式旋耕机主要采取顺铣 方式,易造成沟底不平。不满足当前农业对整地机械的作业要求。同时由于地 表平整度不一,机具在作业时容易产生剧烈运动,加大对变速箱的磨损程度。

    专利CN201420080203.1公开了一种立式旋耕机,该机具虽然可解决土壤颗 粒大,上下层土壤疏松程度不均匀,机具受力不均匀、刚性差等问题,但其螺 旋轴带动的螺旋刀片对土壤扰动过大,翻土效果明显,不利于土层蓄水保墒, 且对土层结构破坏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

    该装置包括变速机构、动力传递机构和作业机构:

    所述变速机构包括锥齿轮6,锥齿轮6与万向节的动力输出端相连;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花键轴15,花键槽11、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 花键轴15的上端与锥齿轮6相连,花键轴15的下端包括花键16,花键轴15的 下端穿过花键槽11与主动齿轮10相连,花键16与花键槽11之间采取间隙配 合;主动齿轮10左右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有从动齿轮;

    所述作业机构包括刀轴7和旋刀8,刀轴7的上端穿过轴套9分别与其对应 的主动齿轮10或从动齿轮相连,轴套9设于箱体2底板上的孔中,从而将刀轴 7固定在箱体2上;刀轴7的下端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夹持件7-2,中间圆盘7-3 和下夹持件7-1,旋刀8的曲面半径与中间圆盘7-3的半径相等;旋刀8位于上 夹持件7-2和下夹持件7-1之间,旋刀8的曲面与中间圆盘7-3相配合,且旋刀 8彼此隔开,与中间圆盘7-3形成虎口13;螺栓14依次穿过上夹持件7-2、旋刀 8和下夹持件7-1,将旋刀8固定在刀轴7上。

    旋刀8的最大外径直径D大于相邻两刀轴7中心的距离L,使相邻刀轴7 所载旋刀8工作区域重叠,不产生漏耕。

    刀轴7的个数为偶数,且相邻刀轴7旋转方向相反。

    刀轴7装配时采用等分角安装,且安装等分角K为旋刀8的宽度。

    上述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减震片18,减震片18套在花键轴15上,位于锥齿轮6下侧,花键槽11上侧, 且减震片18的上侧与变速箱3连接,下侧与箱体2连接,将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立式旋耕机与驱动耙两种机具优 势相结合,具有机具机构简单,土壤疏松程度一致性强,刀片对土壤扰动小, 无翻土效果,利于土层蓄水保墒,对土层结构破坏微小的优势。独立设计变速 箱动力输出花键轴减震装置,减少变速箱中齿轮的磨损,增加寿命,且由于独 特的驱动式立旋结构,耙后沟底平整,对刀具进给量无要求,提高作业效率。 同时相邻刀轴转向相反,机具受力均匀、刚性强。本实用新型是耕整地机械的 创新,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机构与锥齿轮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机构与作业机构爆炸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刀轴与旋刀配合示意图;图4b为图4a沿A-A向剖视 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片示意图;图5b为图5a沿A-A向剖视图;

    标号说明:1-悬挂机构,2-箱体,3-变速箱,6-锥齿轮,7-刀轴,7-1-下夹持 件,7-2-上夹持件,7-3-中间圆盘,8-旋刀,9-轴套,10-主动齿轮,11-花键槽, 13-虎口,14-螺栓,15-花键轴,16-花键,17-减震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该强调的是, 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包括变速机构、减震机构、动 力传递机构和作业机构。

    如图1-2所示,变速机构包括锥齿轮6,万向节传递来的动力由变速机构进 行变速变向后,由锥齿轮6传递给动力传递机构,带动作业机构进行浅耙作业。 动力由变速机构传递至动力传递机构的过程中通过减震机构过滤作业过程中的 震动。

    如图2-3所示,动力传递机构包括花键轴15,花键槽11、主动齿轮10和从 动齿轮,花键轴15的上端与锥齿轮6相连,花键轴15的下端包括花键16,花 键轴15的下端穿过花键槽11与主动齿轮10相连,花键16与花键槽11之间采 取间隙配合;主动齿轮10左右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有从动齿轮;

    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片17。如图2-3和图5所示,减震片17套在花键轴15 上,位于锥齿轮6下侧,花键槽11上侧,且减震片17的上侧通过螺栓与变速 箱3连接,下侧通过螺栓与箱体2连接,将其固定。

    如图3-4所示,作业机构包括刀轴7和旋刀8,刀轴7有10个,每个刀轴7 上安装2把旋刀8。主动齿轮10和从动齿轮的下端连接刀轴7,刀轴7穿过轴 套9与其对应的主动齿轮10或从动齿轮相连,轴套9位于箱体2底板上的孔中, 从而将刀轴7固定在箱体上。如图4所示,刀轴7的下端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夹 持件7-2,中间圆盘7-3和下夹持件7-1,本实施例中上夹持件7-2和下夹持件 7-1均为圆形,且上夹持件7-2和下夹持件7-1的半径大于中间圆盘7-3的半径, 旋刀8的曲面半径与中间圆盘7-3的半径相等;2把旋刀8位于上夹持件7-2和 下夹持件7-1之间,且位于中间圆盘7-3的直径两端,旋刀8的曲面与中间圆盘 7-3相配合,2把旋刀8彼此隔开,与中间圆盘7-3形成虎口13;螺栓14依次 穿过上夹持件7-2、旋刀8和下夹持件7-1,将旋刀8固定在刀轴7上。由此, 旋刀8由上夹持件7-2和下夹持件7-1进行轴向固定,由中间圆盘7-3进行径向 固定,防止旋刀8作业过程中的震动。本实施例设计的旋刀8最大外径直径 D=260mm,旋刀8的宽度K=120mm,相邻刀轴7中心的距离L为刀轴7的直 径d,L=d=250mm,相邻刀轴7所载旋刀8工作区域重叠5mm,不产生漏耕。 相邻刀轴7旋转方向相反,以抵消工作侧向力。为使相邻刀轴7上的旋刀8作 业时不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刀轴7装配时采用90°等分角安装,通过旋刀轨 迹运动仿真分析确保相邻刀轴7上的旋刀8不出现撞刀现象。

    作业时,机具由悬挂机构1与拖拉机连接,动力由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输 出,通过万向节传动,经变速机构进行动力变换后,变速机构中的锥齿轮6带 动花键轴15旋转,花键轴15经其下端的花键16与花键槽11相配合,将动力 传递给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带动其对应的刀轴7旋转,同时主动齿轮10 将动力传递至从动齿轮,带动其他从动齿轮的旋转,使从动齿轮带动其对应的 刀轴7旋转,达到立式浅旋耙地目的,进行全面耙地作业。作业过程中因地表 平整度差引起的机器震动使花键轴15在花键槽17内产生跳动,此时减震片18 发生弹性形变,将震动过滤,以减少对变速机构中齿轮的磨损。

    机具由拖拉机悬挂进行田间作业,达到全面浅层耙地效果。通过调节旋刀8, 使用本机具垂直耙地深度为5-15cm,且土壤疏松程度一致性强,刀片对土壤扰 动小,无翻土效果,对土层结构破坏微小,利于土层蓄水保墒;独立设计的减 震机构,减少齿轮的磨损,增加机具寿命;由于独特的驱动式立旋结构,对旋 刀8进给量无要求,提高作业效率,且耙后沟底平整;同时相邻刀轴7旋转方 向相反,机具受力均匀、刚性可靠。

    关 键  词:
    一种 驱动 直立 浅耙机 耙地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驱动式直立浅耙机耙地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6134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