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物.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307025.5 (22)申请日 2016.05.11 (71)申请人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长江路58号利民大厦139号 (72)发明人 姜文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刘尔才 (51)Int.Cl. A61K 36/899(2006.01) A61P 1/12(2006.01) A61K 33/2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脾虚泄。
2、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 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 泻的药物组合物, 其中, 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厚 朴、 吴茱萸、 豇豆、 山刺梨、 土箭芪、 豆黄、 还阳草 根、 桑叶、 黄蜀葵、 仙人掌、 鼠尾粟、 金沸草、 落地 金钱、 木耳、 人参条、 树头发、 莲子心、 伤寒草、 灯 心草、 酒药花、 万丈深、 九牛造、 荭草花、 桃叶蓼、 赤石脂和旱冬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 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 具有 温中健脾、 润燥祛湿、 补气养神和消积止泻的功 效, 通过对基体的科学调理, 效果好, 疗效快, 不 易复发, 并且无毒副作用, 对犊牛。
3、的生长有很大 的促进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5878802 A 2016.08.24 CN 105878802 A 1.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药材制得: 厚朴10-20重量份、 吴茱萸8-15重量份、 豇豆10-15重量份、 山刺梨8-15重量份、 土 箭芪7-13重量份、 豆黄8-12重量份、 还阳草根10-15重量份、 桑叶10-20重量份、 黄蜀葵12-18 重量份、 仙人掌8-12重量份、 鼠尾粟5-10重量份、 金沸草10-15重量份、 落地金钱12-18重量 份、 木耳7-12重量份、 人参条10-15重。
4、量份、 树头发2-4重量份、 莲子心10-20重量份、 伤寒草 15-20重量份、 灯心草10-20重量份、 酒药花2-4重量份、 万丈深15-20重量份、 九牛造2-4重量 份、 荭草花10-15重量份、 桃叶蓼15-18重量份、 赤石脂10-15重量份和旱冬瓜8-12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有以下 质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得: 厚朴15重量份、 吴茱萸12重量份、 豇豆12重量份、 山刺梨12重量 份、 土箭芪10重量份、 豆黄10重量份、 还阳草根12重量份、 桑叶15重量份、 黄蜀葵16重量份、 仙人掌10重量份、 鼠尾粟7重量。
5、份、 金沸草12重量份、 落地金钱15重量份、 木耳10重量份、 人 参条12重量份、 树头发3重量份、 莲子心15重量份、 伤寒草18重量份、 灯心草16重量份、 酒药 花3重量份、 万丈深16重量份、 九牛造3重量份、 荭草花12重量份、 桃叶蓼16重量份、 赤石脂12 重量份和旱冬瓜10重量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878802 A 2 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兽药医药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 组合物 。 背景技术 0002 犊牛腹泻又称犊牛拉稀,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是犊牛常发的一种。
6、胃肠疾病。 犊牛常 在出生后23d开始发病, 对犊牛的发育、 生长、 成活等有很大影响。 在大群饲养时, 犊牛腹 泻发生率常达90%100%, 死亡率最高可达50 %以上, 对奶业的发展威胁很大。 0003 犊牛腹泻的发生, 与胎儿发育期的条件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关。 因地区和季节 等的不同, 犊牛患腹泻的情况也不一样。 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引起。 0004 病因: 1.细菌引起产肠毒素性埃希氏大肠杆菌(ETEC)、 弯曲杆菌、 沙门氏杆菌、 产 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均可引起犊牛腹泻。 而ETEC是引起1周龄内的犊牛腹泻的主要细菌, 其侵入犊牛体内后释放一种或两种肠毒素而导致犊牛。
7、腹泻。 产气荚膜梭状菌是犊牛患肠毒 血症的病原菌。 2.病毒引起轮状病毒、 冠状病毒、 星形病毒、 盏形病毒、 微病毒等都可引起犊 牛腹泻, 而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起着重要的病原学作用。 3.饲养管理不当引起(1)母牛管理 不当 母牛妊娠期间如果日粮不平衡、 不全价, 缺乏运动, 则使母牛的营养代谢过程发生 紊乱, 结果使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 导致新生犊牛发育不良, 体质衰弱, 抵抗 力低下, 出生后的最初几天, 几乎都易患腹泻。 母牛的乳房和乳头不干净, 或用患乳房炎 母牛的乳汁喂犊牛, 也可能是引起犊牛腹泻的另一种途径。 营养不良的母牛初乳质量差、 分泌少, 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下,。
8、 新生犊牛在产后几小时内未能吃到初乳, 极易引起消化不良 性腹泻。 初胎牛引起腹泻发病率高。 由于初胎母牛的初乳少, 乳汁差, 所含的免疫球蛋白 浓度低;初胎母牛照料犊牛的能力差, 犊牛常不能吃到足够的初乳;难产率高, 对犊牛的应 激作用大, 分娩时又大多需要助产, 人为污染机会多。 (2)犊牛的饲养、 管理及护理不良犊 牛舍过于潮湿或机体受寒: 初生犊牛的体温调节不健全, 对潮湿和寒冷适应能力很弱, 最易 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卫生条件不良, 具有重要的影响。 饲喂犊牛的乳汁不洁, 饲槽、 饲具 污秽不洁, 牛舍不清洁(牛栏、 牛床久不清扫, 不消毒, 垫草长时间不更换致粪尿积聚而脏污 等)。
9、, 从而增加了发病机会。 人工哺乳不定时、 不定量、 不定牛乳的温度, 可妨碍消化机能 的正常活动而致病。 喂养方法不同。 据调查, 如用带奶头的哺乳瓶或吊桶喂奶时, 因腹泻 而死亡的犊牛要达到95或9.4%, 而改用哺乳桶喂奶时则为6.9%。 哺乳期犊牛补料不当。 由 母乳改向饲料饲喂过渡时, 断奶过急, 或补给饲料在质量上或调制上不适当, 则易使犊牛的 胃肠道受刺激而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畜舍通风不良、 闷热拥挤, 缺乏阳光阴暗潮湿等, 均可促进病的发生。 哺乳时间过晚, 犊牛因饥饿而舔食污物, 致使肠道内乳酸菌的活动受 孙艮制, 乳酸缺乏, 肠内腐败茵大量繁殖, 从而破坏对乳汁的正常消化。
10、作用。 (3)饲养规模越 大, 腹泻引起的犊牛死亡率越高。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报告证实了这一点。 如饲养规模在 50头的44个牛群, 3月龄内腹泻的死亡率平均为6.8%;而在150头的15个牛群, 平均为11.0%; 在200350头时则高达21.3 %。 (4)犊牛群饲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单独喂养高, 其原因是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5878802 A 3 群饲时犊牛往往受到粪便污染, 患蠕虫病, 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可高达60%, 而改变为单独喂 时仅9%;犊牛如以舍内群饲为主时, 常因相互吸吮肚脐或耳朵而食入被毛, 被毛在瘤胃内形 成毛球, 引起消化不良并导致腹泻。 4.应。
11、激引起由于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 不够完善,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 所以在一些不良因素, 如冷、 热、 噪音等的作用下常导致 犊牛消化系统紊乱, 发生营养障碍。 例如, 在人工喂奶时, 精神和环境方面也会给犊牛造成 应激作用并影响其对初犊牛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从而降低犊牛的抗病力, 引起腹泻。 又如, 当犊牛受到恶劣气候以及大量摄人全乳等各种应激作用时, 消化机能减弱, 肠道内发生急 剧变化, 肠毒型大肠杆菌或产气荚膜梭状菌则易侵人体内并大量增殖, 从而引起下痢或肠 毒血症的发生。 5.隐孢子虫引起隐孢子虫是一种原生动物(球虫), 可导致新生犊牛暴发腹 泻。 隐孢子虫常寄生在犊牛空。
12、肠及回肠并吸附在肠细胞微绒毛上, 只感染4日龄以内的犊 牛, 以617日龄的犊牛多发, 通过消化道感染, 死亡率可达30%。 0005 中医辨证分为, 寒湿泄泻型: 症见粪便稀薄如水, 腹痛, 肠鸣, 口色淡白或青白; 湿 热泄泻型: 症见犊牛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衰弱无力, 眼球凹陷, 口色赤红, 舌苔黄腻, 发病较 快, 腹泻持续、 剧烈, 粪便稀薄如水, 色黄, 有时带血, 肠鸣腹痛, 肛门松弛, 排便失禁, 心音浑 浊, 心跳加快, 有时四肢末梢冰冷, 昏迷嗜睡; 伤乳泄泻型: 症见犊牛精神沉郁, 不愿走动, 口、 鼻发凉, 嗦腐酸臭, 不思饮食, 轻微臌气, 粪稀粘稠、 色淡黄, 。
13、有难闻恶臭气味; 脾虚泄泻 型: 症见腹泻日久不愈, 粪便稀薄, 混有气泡, 或夹有未消化的饲料或者奶块, 吃奶很少, 逐 渐消瘦, 神疲乏力, 不愿站立, 口色淡白, 脉沉迟; 肾虚泄泻型: 症见久泻不愈, 粪稀如水, 夜 间泻重, 肠鸣即泻, 泻后疼减, 形寒肢冷, 四肢软弱, 腰胯无力, 肛门失禁, 腹下和后肢水肿, 口色淡, 脉沉细无力; 肝脾不和型: 症见肠鸣腹痛, 大便泄泻, 泻必腹痛, 舌苔薄白, 脉旋而 缓。 0006 西医治疗一般只治标不治本, 并且西药对犊牛本身造成一定伤害, 不利于牛的生 长, 因此, 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
14、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 0008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 物, 其中, 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得: 厚朴10-20重量份、 吴茱萸8-15重量份、 豇豆10- 15重量份、 山刺梨8-15重量份、 土箭芪7-13重量份、 豆黄8-12重量份、 还阳草根10-15重量 份、 桑叶10-20重量份、 黄蜀葵12-18重量份、 仙人掌8-12重量份、 鼠尾粟5-10重量份、 金沸草 10-15重量份、 落地金钱12-18重量份、 木耳7-12重量份、 人参条10-15重量份、 树头发2-4重 量份、 莲子心1。
15、0-20重量份、 伤寒草15-20重量份、 灯心草10-20重量份、 酒药花2-4重量份、 万 丈深15-20重量份、 九牛造2-4重量份、 荭草花10-15重量份、 桃叶蓼15-18重量份、 赤石脂10- 15重量份和旱冬瓜8-12重量份。 0009 其中, 有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材制得: 厚朴15重量份、 吴茱萸12重量份、 豇豆12 重量份、 山刺梨12重量份、 土箭芪10重量份、 豆黄10重量份、 还阳草根12重量份、 桑叶15重量 份、 黄蜀葵16重量份、 仙人掌10重量份、 鼠尾粟7重量份、 金沸草12重量份、 落地金钱15重量 份、 木耳10重量份、 人参条12重量份、 树头发3。
16、重量份、 莲子心15重量份、 伤寒草18重量份、 灯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5878802 A 4 心草16重量份、 酒药花3重量份、 万丈深16重量份、 九牛造3重量份、 荭草花12重量份、 桃叶蓼 16重量份、 赤石脂12重量份和旱冬瓜10重量份。 0010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 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 加相对于混合物37倍的醇浓度为80% 90%的乙醇, 加热至沸腾回流24小时, 过滤, 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 收集渗漉液, 随后在真空度0.060.0。
17、9Mpa下减压浓缩至5565时相对密度为1.04 1.12的膏体, 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 出风温度8085, 随后粉碎 成粉末, 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 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3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 的糊精, 制成颗粒, 于4550干燥, 获得颗粒剂。 0011 或者,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0 90%的乙醇, 加热回流12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 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 加热回流13小时, 提取, 过滤获。
18、得第二 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 粉碎, 过筛, 获得350 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 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 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2倍的微晶纤维素、 0.05 0.12倍乳糖、 0.10.2倍的淀粉, 过筛, 混合均匀, 制粒, 干燥, 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 0.0050.01倍硬脂酸镁, 整粒, 压片, 制成片剂。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 具有温中 健脾、 润燥祛湿、 补气养神和消积止泻的功效, 。
19、通过对基体的科学调理, 效果好, 疗效快, 不 易复发, 并且无毒副作用, 对犊牛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药物组合物, 其中, 包括以下原料药 材: 厚朴、 吴茱萸、 豇豆、 山刺梨、 土箭芪、 豆黄、 还阳草根、 桑叶、 黄蜀葵、 仙人掌、 鼠尾粟、 金 沸草、 落地金钱、 木耳、 人参条、 树头发、 莲子心、 伤寒草、 灯心草、 酒药花、 万丈深、 九牛造、 荭 草花、 桃叶蓼、 赤石脂和旱冬瓜。 各味药材科学配比, 达到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目的, 具有较好的效果。 0014 各种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厚朴:【性味】 苦辛。
20、, 温。 本经 :“味苦, 温。 “ 别录 :“大温, 无毒。 “ 药性论 :“ 味苦辛, 太热。 “ 【归经】 入脾、 胃、 大肠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脾、 胃二经。 “ 本草经 疏 :“入足太阴, 手足阳明经。 “ 本草经解 :“入足厥阴肝经、 手少阴心经。 “ 【功能主治】 温中, 下气, 燥湿, 消痰。 0015 吴茱萸: 性味辛苦, 温, 有毒。 本经 : “味辛, 温。 “ 别录 : “大热, 有小毒。 “ 药性论 : “味苦辛, 大热, 有毒。 “ 【归经】 入肝、 胃经。 汤液本草 : “入足太阴、 少阴、 厥阴 经。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入肝、 脾、 胃、 大肠、。
21、 肾经。 “ 【功能主治】 温中, 止痛, 理气, 燥湿。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5878802 A 5 0016 豇豆:【性味】 甘, 平。【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 清热解毒, 止血。 0017 山刺梨:【性味】 酸涩、 甘, 平。【功能主治】 消食健脾, 止痢。 主治积食腹胀, 肠鸣腹 泻。 0018 土箭芪:【性味】 甘淡, 平。【功能主治】 健脾, 补虚 治脾虚胃弱, 便溏, 气虚肿经久 不消。 0019 豆黄:【性味】 纲目 : “甘, 温, 无毒。 “ 【功能主治】 孟诜: “主湿痹、 膝痛, 五藏不 足气, 胃气结积; 益气, 润肌肤。 末之收盛, 炼猪膏为丸服之。
22、, 能肥健人。 “ 纲目 : “生嚼涂 阴痒汗出。 “ 还阳草根:【性味】 微甘, 凉。【功能主治】 补益气血, 健脾利湿。 0020 桑叶:【性味】 甘、 苦, 寒。【归经】 归肺、 肝经。【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清 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 肺热燥咳, 头晕头痛, 目赤昏花。 0021 黄蜀葵: 【性味】 甘, 寒。【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润燥滑肠。 0022 仙人掌:【性味】 苦, 凉。【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散瘀消肿, 健胃止痛, 镇咳。 0023 鼠尾粟:【性味】 甘, 平。【功能主治】 清热, 凉血, 解毒。 主治伤暑烦热, 痢疾, 热病 便泌, 小儿时热, 尿血。
23、。 0024 金沸草:【性味】 苦、 辛、 咸, 温。【归经】 归肺、 大肠经。【功能主治】 降气, 消痰, 行 水。 用于风寒咳嗽, 痰饮蓄结, 痰壅气逆, 胸膈痞满, 喘咳痰多; 外治疔疮肿毒。 0025 落地金钱:【性味】 甘、 微苦, 凉。【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化痰消积。 用于 肠炎, 痢疾, 咽喉肿痛, 肺热咳嗽, 咯血, 衄血, 小儿疳积。 0026 木耳: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植物木耳, 以子实体入药。 夏秋采收, 晒 干。【性味】 甘, 平。【功能主治】 补气血, 润肺, 止血。 用于气虚血亏, 四肢搐搦, 肺虚咳嗽, 咯 血, 吐血, 衄血, 崩漏,。
24、 高血压病, 便秘。 0027 人参条:【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功能主治】 本草从新 : “ 生津, 止渴, 补气。 其性横行手臂, 指臂无力者服之甚效。 “ 树头发:【生境分布】 生于高山区, 附生于黄栎树皮裂缝中或悬挂在枯树枝上。 分布云 南等地。【性味】 苦, 寒。【功能主治】 接筋, 接骨, 润肺止咳, 补气。 治骨折, 肺结核。 0028 莲子心:【性味】 苦, 寒。【归经】 归心、 肾经。【功能主治】 清心安神, 交通心肾, 涩 精止血。 用于热入心包, 神昏谵语, 心肾不交, 失眠遗精, 血热吐血。 0029 伤寒草:【性味】 广东中药 : “性凉, 味淡, 。
25、一说味苦, 性凉。 “ 【功能主治】 清热, 除湿, 解毒。 治外感发热, 急性黄疸型肝炎, 湿热腹泻, 疔疮肿毒。 岭南采药录 : “治外感 发热, 除湿热。 “ 广东中药 : “清热解毒, 消肿拔毒, 排脓。 治湿热腹泻, 并治乳疮, 毒蛇 咬伤。 “广州部队 常用中草药手册 : “清肝退热, 安神镇静。 治感冒发热, 咳嗽, 急性黄疸 型肝炎, 神经衰弱, 失眠, 小儿夜尿, 疔疮肿毒。 “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 “治跌打扭伤。 “ 广州空军 常用中草药手册 : “治痢疾。 “ 灯心草:【性味】 甘、 淡, 微寒。【归经】 归心、 肺、 小肠经。【功能主治】 清心火, 利小便。 用于心。
26、烦失眠, 尿少涩痛, 口舌生疮。 0030 酒药花:【性味】 辛, 温。 贵州民间药物 : “辛, 温, 有小毒。 “ 陕西中草药 : “ 辛微苦涩, 温。 “ 【功能主治】 解毒, 杀虫, 止痒。 治蜂窝织炎, 疮疖, 跌打损伤, 脚癣, 妇女阴 痒。 贵州民间药物 : “治脚癣, 妇女阴痒, 止咳, 杀虫。 “ 贵州草药 : “驱风散寒, 消积止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5878802 A 6 痛。 治感冒风寒, 风湿疼痛, 疳积, 跌扑。 “ 陕西中草药 : “清热解毒, 止血生肌。 治麻风, 疮 疖, 蜂窝织炎, 跌打损伤, 骨折。 “ 万丈深: 【来源】 为菊科还阳参属。
27、植物万丈深和竹叶万丈深, 以根入药。 秋冬采挖, 洗 净切片, 晒干备用。【性味】 苦、 微甘, 平。【功能主治】 健脾消积, 清热解毒, 下乳。 用于小儿 疳积, 乳汁不足, 支气管炎, 肺炎, 肝炎, 白带, 肠风下血, 筋骨疼痛, 跌打损伤, 疮疖痈肿。 0031 九牛造:【性味】 甘苦, 温。【功能主治】 通便, 利水, 消积, 破瘀, 止痛。 治二便不通, 积聚腹胀, 胸膈不利, 肝硬化腹水, 急性肠炎, 消化不良, 劳伤, 跌打损伤, 瘀血作痛, 无名肿 毒。 0032 荭草花:【性味】 辛; 性温。【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 消积; 止痛。 主头痛; 心胃气痛; 腹中痞积; 痢疾;。
28、 小儿疳积; 横痃。 0033 桃叶蓼:【来源】 蓼科桃叶蓼, 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 西藏。【性味】 辛, 温。【功 能主治】 发汗除湿, 消食止泻。 0034 赤石脂:【性味】 甘、 酸、 涩, 温。【归经】 归胃、 大肠经。【功能主治】 涩肠, 止血, 生 肌敛疮。 用于久泻久痢, 大便出血, 崩漏带下; 外治疮疡不敛, 湿疹脓水浸淫。 0035 旱冬瓜:【来源】 桦木科旱冬瓜, 以树皮入药。【生境分布】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性味】 苦、 涩, 平。【功能主治】 止泻, 消炎, 接骨。 主治腹泻, 痢疾, 鼻衄, 骨折, 跌打损 伤。 0036 本发明优选的仅由以上。
29、原料药材制得。 0037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 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38 实施例1 配比: 厚朴10g、 吴茱萸8g、 豇豆10g、 山刺梨8g、 土箭芪7g、 豆黄8g、 还阳草根10g、 桑叶 10g、 黄蜀葵12g、 仙人掌8g、 鼠尾粟5g、 金沸草10g、 落地金钱12g、 木耳7g、 人参条10g、 树头发 2g、 莲子心10g、 伤寒草15g、 灯心草10g、 酒药花2g、 万丈深15g、 九牛造2g、 荭草花10g、 桃叶蓼 15g、 赤石脂10g和旱冬瓜8g。 0039 其制。
30、备方法为: 步骤一: 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 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 加热至沸腾回流3小时, 过滤, 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 收集渗漉液, 随后 在真空度0.08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的膏体, 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机的进 风温度165、 出风温度80, 随后粉碎成粉末, 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 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倍的蔗糖粉和0.2倍的糊精, 制 成颗粒, 于50干燥, 获得颗粒剂。 0040 实施例2 配比: 厚朴20g、 吴茱萸15g、 豇豆15g、 山刺梨15g、 土箭芪13g、 豆黄12g、 还阳草根。
31、15g、 桑 叶20g、 黄蜀葵18g、 仙人掌12g、 鼠尾粟10g、 金沸草15g、 落地金钱18g、 木耳12g、 人参条15g、 树头发4g、 莲子心20g、 伤寒草20g、 灯心草20g、 酒药花4g、 万丈深20g、 九牛造4g、 荭草花15g、 桃叶蓼18g、 赤石脂15g和旱冬瓜12g。 0041 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 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5878802 A 7 醇, 加热回流2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 量2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
32、 加热回流2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 第二提取液合并, 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 粉碎, 过筛, 获得400目 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 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 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倍的微晶纤维素、 0.1倍乳 糖、 0.1倍的淀粉, 过筛, 混合均匀, 制粒, 干燥, 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8倍硬脂酸镁, 整粒, 压片, 制成片剂。 0042 实施例3 配比: 厚朴15g、 吴茱萸12g、 豇豆12g、 山刺梨12g、 土箭芪10g、 豆黄10g、 还阳草根12g、 桑 叶15。
33、g、 黄蜀葵16g、 仙人掌10g、 鼠尾粟7g、 金沸草12g、 落地金钱15g、 木耳10g、 人参条12g、 树 头发3g、 莲子心15g、 伤寒草18g、 灯心草16g、 酒药花3g、 万丈深16g、 九牛造3g、 荭草花12g、 桃 叶蓼16g、 赤石脂12g和旱冬瓜10g。 0043 其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 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 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 醇, 加热回流2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 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 量2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 加热回流2小时, 提取,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 将第一提取液和 第二提取液合并。
34、, 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 粉碎, 过筛, 获得350目 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 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 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倍的微晶纤维素、 0.06倍乳 糖、 0.1倍的淀粉, 过筛, 混合均匀, 制粒, 干燥, 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6倍硬脂酸镁, 整粒, 压片, 制成片剂。 0044 药物的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组合物为对象, 临床日用量的150倍给白鼠 大肠内投药, 观察7日。 结果所有动物健存, 其活动、 饮食、 毛发、 排泄物未发现异常, 未见毒 性反应。 对白鼠。
35、阴道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 未见有刺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 毒性 试验证明, 本发明没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0045 长期毒性试验: 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组合物对小鼠按15、 30和45g生药/kg连续 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 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 结果表明: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的毛发、 行为、 大小便、 体重、 脏器重量、 血象、 肝肾功能、 血糖、 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脏器肉眼 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 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 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 变。 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 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 应用。
36、安全。 0046 对比试验 山东某养牛场养殖牛约2000头, 有200头牛出现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症状: 症见腹泻 日久不愈, 粪便稀薄, 混有气泡, 或夹有未消化的饲料或者奶块, 吃奶很少, 逐渐消瘦, 神疲 乏力, 不愿站立, 口色淡白, 脉沉迟。 0047 选择200头患病牛, 隔离养殖, 并随机分为四组, 实施例1组、 实施例2组、 实施例3组 和对照组, 每组50头。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5878802 A 8 0048 实施例1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组合物颗粒剂进行治疗, 将颗粒剂按照4: 100的比例混入传统饲料中, 正常饲喂, 进行2日。 0049 实施例。
37、2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组合物片剂进行治疗, 将片剂按照4:100的 比例混入传统饲料中, 正常饲喂, 进行2日。 0050 实施例3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组合物片剂进行治疗, 将片剂按照4:100的 比例混入传统饲料中, 正常饲喂, 进行2日。 0051 对照组: 采用长效磺胺每千克体重0.10.3g, 每天一次内服。 传统饲料正常饲喂, 进行2日。 0052 记录实验过程的治疗情况。 参见表1。 0053 记录实验前后的牛的平均体重, 计算出平均体重增长情况。 参见表2。 0054 表1为各组的治疗情况对比 (每组总共50头) 组别治愈数无效数治愈率无效率 实施例1组500100%。
38、0% 实施例2组500100%0% 实施例3组500100%0% 对照组302060%40% 参见表1可以看出, 实施例1组、 实施例2组和实施例3组的治疗牛的治愈数和治愈率都 要高于对照组的牛的治愈数和治愈率, 可以得知,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脾虚泄泻型犊 牛腹泻上, 治疗效果好, 疗效确切, 很好的改善病情。 0055 表2为各组的牛的平均增长体重对比 组别总数实验前平均体重试验后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 实施例组150头522.0kg523.92kg0.96kg/d 实施例组250头521.2kg523.12kg0.96kg/d 实施例组250头520.1kg522.06kg0.98kg。
39、/d 对照组50头522.1kg523.56kg0.73kg/d 参见表2可以看出, 实施例1组、 实施例2组和实施例3组的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的 同时, 增长速度都要快于对照组, 保持了牛的正常生长。 0056 综上所述,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 在治疗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上, 治疗效果好, 疗效 确切, 并且保证了牛的正常生长。 0057 举例: 德州某养牛场养牛1000头, 2014年10月, 300头出现脾虚泄泻型犊牛腹泻症 状: 症见腹泻日久不愈, 粪便稀薄, 混有气泡, 或夹有未消化的饲料或者奶块, 吃奶很少, 逐 渐消瘦, 神疲乏力, 不愿站立, 口色淡白, 脉沉迟。 选择100头患病牛进行隔离治疗, 采用本发 明实施例3的药物组合物片剂进行治疗, 将片剂按照4:100的比例混入传统饲料中, 正常饲 喂, 进行2日。 治愈的为100头, 治愈率100%。 体重在治疗期间增长1.93kg。 005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5878802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