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链路上使用业务流来传输应用控制和数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在无线链路上业务流(traffic flow)中传输应用控制和数据信息。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典型地由多个小区构成。每个小区包括无线基站,每个基站连接到管理在移动站和终端之间的通信会话的移动交换中心或分组服务节点,其中,所述终端耦合到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或基于分组的数据网络。移动站和基站之间的通信是在无线链路上执行的。
传统无线协议规定电路交换通信。这种协议包括时分多址(TDMA)协议和码分多址(CDMA)协议。在电路交换网络中,在两个端点(例如,两个移动站)之间的信道部分由在端点之间的连接持续时间(持续连接)所占用。
随着因特网和企业内部网的广泛使用,分组交换通信(例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等)已经变得更为普遍。一般来说,电路交换连接对于传输分组数据来说是一种低效率的机制。因此,正在开发和实施第三代(3G)和超无线技术来提供在无线网络上的更高带宽和更有效的分组交换通信(数据和话音以及其它形式实时数据)。
分组交换无线技术的一个例子是由第三代伙伴合作计划2(3GPP2)开发的CDMA2000家族标准定义的。CDMA2000无线通信网络能够支持电路交换服务和分组交换服务。对于TDMA来说,分组交换无线通信协议也已经被开发出来了,例如,由3GPP(第三代伙伴合作计划)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版本(release)1999标准定义的增强通用分组无线业务(EGPRS)协议,等等。
以分组交换通信传输话音的流行技术被称为IP话音。在IP话音中,在两个或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IP会话中,话音(或其它形式的实时数据)在IP分组中承载。随着分组交换无线技术的发展,在分组交换无线网络上也实现了IP话音。
最近的进展是建议了在无线网络中在IP话音上的按键通话(PTT:press(push)-to-talk)。该技术是基于蜂窝上的PTT(PoC)技术,其能够在无线网络上实现实时一对一或一对多地话音通信服务,所述通信服务是通过在移动站上按压或者推压一个通话键或按钮来启动的。PTT能够使多个用户相互通信,这里一方(呼叫者)在任何时刻都有控制和讲话的权利。为了获得讲话的权利,呼叫者发送一个请求(称为场地(floor)控制请求)到PTT服务器,这里该请求是响应于在按压移动站上的通话键或按钮来发送的。
诸如PTT应用或其它类型数据服务应用之类的数据服务应用都与控制和数据业务量相关。传统上,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无线链路上建立两种业务流来分别承载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例如,话音)。两种业务流使用不同服务选项。例如,在CDMA2000无线网络中,承载应用控制信息的业务流使用能够进行无线链路协议(RLP)的服务选项(例如,服务选项33或SO-33)。RLP在无线链路的业务流中提供了保证丢失应用控制信息重传的可靠机制,所述控制信息可能由于低劣的无线条件而丢失的。另一方面,承载诸如话音之类的应用数据的业务流与在其中不能进行RLP(和与其相关的可靠机制)的另一个服务选项(例如,SO-60)相关。
典型地,由于声码器(话音编码/解码器)能够隐藏错误(通过重放先前接收的好的话音帧),因此不需要重传丢失的话音数据。任何为重传话音业务量而定义的可靠机制都将增加在无线链路上传输话音的延迟。然而,与在无线链路上使用多个业务流分别承载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相关的问题是不能有效地分配无线链路的资源。
在一些其它的无线系统中,已经使用了能够使用RLP的单个业务流来承载应用控制和数据信息。然而,提供RLP来承载实时应用数据信息由于增加的延迟和增加的延迟变化而使得效率低下,这对服务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通常,提供用来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上的业务流中传输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链路上传输与应用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包括: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无线链路上传输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其中传输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包括:在无线链路上的业务流上传输应用数据信息,和在与所述业务流相关的无线信令中承载的无线控制消息中传输应用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包含指令的存储介质的物品,所述指令当被执行时能够使系统: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无线链路上使用单个业务流传输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和使用无线信令确认过程在无线链路上提供应用控制信息的可靠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站,包括:到无线链路的接口,用来与基站系统进行通信;控制器,用来:在无线链路上以业务流传输应用控制信息到基站系统,其中在无线链路上,所述业务流与可靠机制不相关,和在无线信令上以无线控制消息传输应用数据信息,所述无线信令与可靠机制相关。
从下面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其它或可选的特征将变得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实施例机制的通信网络实例的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用来承载应用控制和数据信息的业务流的框图。
图3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设置移动站在企业模式的消息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描述中,多个细节被阐述来提供对一些实施例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无需这些细节也可以实施某些实施例,并且从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修改。
参考图1,示例通信网络包括耦合到分组数据网络34(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因特网,等等)的无线或移动通信网络。根据实施例,该无线通信网络包括根据CDMA(码分多址)2000运行的元件。CDMA2000由CDMA2000标准家族来定义(包括TIA-2000标准,TIA-2001标准,和TIA-835标准)。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无线协议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包括其它版本的CDMA,TDMA(时分多址)协议,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协议,和其它无线协议。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小区或小区片断18(示为18A,18B),每一个包括在各自小区18覆盖范围内执行与移动站的无线电通信的基站收发子系统(BTS)20。“小区片断”指的是小区或小区扇面。BTS实体20被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基站控制器(BSC)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NC)。CDMA2000系统还包括分组控制功能(PCF),其用来管理带有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30的分组中继。在一个实施例中,RNC/BSC和PCF被描述为单个平台的部分:RNC/BSC/PCF22。虽然作为同一平台的部分来描述,但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BSC/RNC和PCF可以处于分离的平台上。
“平台”通常指的是提供预定任务的硬件和软件的组件。术语“BSC””(基站控制器)和“RNC”(无线网络控制器)是可以互换使用的。总的来说,BTS20和BSC/PCF22称作“基站系统”19。尤其是,“基站系统”指的是与移动站无线通信并与移动站交换控制信令来建立、终止、或管理通信会话(例如,电路交换呼叫会话,分组交换话音呼叫会话,其它分组交换通信会话,等等)的任何实体(或实体集合)。应当注意,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BSC可以连接多个BTS。
为了传输电路交换话音业务量,基站系统19被耦合到移动交换中心(MSC)24,所述移动交换中心负责交换源移动站或终止移动站的电路交换业务量。有效地,MSC24是在无线网络和其它电路交换网络(例如公共电话网络(PSTN)26或其它MSC)之间的信令和用户业务量的接口。PSTN26连接于陆线终端(没有示出)。
所述无线通信网络还支持分组数据服务,其中分组数据被在移动站和另一个端点之间进行传输,另一个端点可以是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34的终端或能够传输分组数据的另一个移动站。分组数据被通过PDSN30在移动站和其它端点之间建立的分组交换通信会话中进行传输。
PDSN30建立、维持、和终止到移动站的链路层会话,并路由源移动站或终止移动站的分组数据业务量。PDSN30被耦合到分组数据网34,其连接于各种端点,例如计算机和网络电话(没有示出)(网络电话是装有在分组数据网络上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卡的电话)。分组交换通信的实例包括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本交谈会话、文件传送、互动游戏会话、IP话音会话,等等。
因此,无线通信网络提供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电路交换通信和分组交换通信。电路交换通信通过MSC24被路由,而分组交换通信通过PDSN30被路由。在电路交换通信中,在呼叫会话持续期间建立专用端到端信道。然而,分组交换通信利用无连接企业内部网络层,例如,由因特网协议(IP)定义的。IP的一个版本,即IPv4,在1981年9月出版、题目为“因特网协议”的请求注解(RFC)791中进行了描述;IP的另一个版本,即IPv6,在1998年12月出版的RFC2460“因特网协议,版本6(IPv6)规范”中进行了描述。在分组交换通信中,分组或其它数据单元承载用来在一个或多个路径上路由分组或数据单元到目的端点的路由信息(以网络地址的形式)。
图1所描述的通信网络能够进行按键通话(PTT)通信会话。术语“按压通话”和“推压通话”可以互换使用。“PTT通信会话”或“PTT会话”指的是这样一种通信会话,即,一个用户(呼叫者)能够通过简单地按压移动站上的通话按钮或键来建立实时、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话音通信(和/或诸如视频、或视频和话音的其它实时通信)。响应于在PTT会话期间通话按钮或键的激活,发送请求到耦合于数据网络34的PTT服务器36。由移动站响应于通话按钮或键的激活发送的请求是在PTT会话中寻求讲话权利或能力的发言权控制请求。
应当注意,涉及两个或更多用户的PTT会话最初是通过使用呼叫控制信令建立的,例如,会话启动协议(SIP)信令或另一种类型的呼叫控制信令。SIP在1999年3月出版的题目为“会话启动协议(SIP)规范”的RFC2543中进行了描述。SIP定义了在分组交换网络上建立多媒体会话的控制信令。一旦建立了PTT会话,任何一个所涉及的用户都可以通过触发在各自激活PTT移动站或其它终端上的通话按钮或键来寻求通话的权利或能力。应当注意,PTT端点(在PTT会话中所涉及)可以是任何终端,包括有线(陆线)终端或无线终端。
术语“通话权”或“通话能力”指的是特定终端(例如移动站)获得终端现在能够在PTT会话中向涉及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终端传输话音或其它形式的实时数据的令牌或其它指示。
如图1进一步显示的,移动站16包括PTT模块38,其管理在移动站16和一个或多个其它终端之间建立的PTT会话的通信,所述的其它终端诸如是移动站17或耦合到分组数据网络34、PSTN26、MSC24、或另一个PDSN的任何其它的终端。可选地,PTT模块38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数据服务应用软件,例如标准IP话音软件、文本聊天或即时消息软件等等。术语“数据服务应用软件”指的是在诸如IP网络之类的分组交换网络上执行通信的任何软件。
PTT模块38(或其它数据服务应用程序)耦合到协议接口40,其包括不同的层,包括1级层(L1)、2级层(L2)、和更高级的层(例如,点到点或PPP层和IP层)。提供在点到点链路上传送多协议分组的标准方法的PPP在1994年7月版的题目为“点到点协议(PPP)”的RFC1661中进行了描述。协议接口40还包括报头消除下(HRL)层60、报头消除上(HRU)层61、和信令层62(下面进一步描述)。
根据某些实施例,使用有效技术来传输与PTT模块38或其它数据服务应用软件相关的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应用数据信息”指的是实际承载数据,例如,话音、视频、文本或与特定应用相关的其它数据。“应用控制信息”指的是用来建立、维持、终止、或控制会话的控制消息,在所述会话中,应用数据信息在网络上的两个或多个端点之间交换应用数据信息。
根据某些实施例,在移动站16和基站系统19之间定义单个业务流来承载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对该业务流来说,由无线链路协议(RLP)提供的可靠机制是无能为力的。由于不能重传丢失的应用数据信息(例如,话音),所以禁止使用RLP在移动站16和基站系统19之间的无线链路上提供实时传送。由于在端点之间典型地被交换的应用数据信息量相对较大,因此对于实时应用来说,重传应用数据信息是对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无线链路带宽的浪费。
然而,由于不能使用RLP,对于承载应用控制信息,单业务流是不可靠机制。根据某些实施例,与业务流相关的“隐藏”流被用来承载应用控制信息。这种隐藏流实际上是可以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底层物理信道(例如,CDMA20001xRTT系统中的基础信道(FCH))上与实际业务流以复用的形式进行传输的无线信令。承载应用控制信息的无线信令包括各种类型的无线控制消息,例如在无线链路上交换的L2消息或L3消息。这些无线消息的特定部分被分配来承载应用控制信息。
L2或L3无线消息在无线链路上被以确保模式发送,以保证无线消息通过无线链路被接收者成功接收。传输无线消息的确保模式是通过从接收者向发送者提供确认来实现的。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确认是L2确认。由于提供确保模式的确认机制已经是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传输的无线信令的一部分,所以可以避免与提供应用控制信息的可靠机制相关的额外开销。
为了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无线链路上传输信令,协议接口40包括信令层62(例如,CDMA20001xRTT信令层)。信令层62产生在无线链路上传输的无线信令(以无线消息形式)。对于用户业务量来说,协议接口40还包括用来移除承载用户业务量的发送分组报头的报头移除上层(HRU)61。移除报头,例如IP报头、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报头、和RTP(实时协议)报头,减小在无线链路上发送的分组的大小来减少无线链路带宽的消耗。这些报头在接收端重新装配。协议接口40还包括负责限定分组(无报头)以便分组在接收端可以重新装配的报头移除低层(HRL)60。
PTT模块38和至少协议接口40的部分在移动站16中以可以在中央处理单元(CPU)42上执行的软件来实现。CPU42连接于存储器44。移动站16还包括通话按钮或键(没有示出),当它们被激活时,表示用户希望获得在PTT会话中的通话权。
在基站系统19中,BTS20和BSC/PCF22包括用来与移动站16的协议接口40进行通信的协议接口48。为了在空中接口侧上进行通信,协议接口48包括在BTS20中实现的1级层(L1)和在BSC/PCF22中的2级层(L2)。协议接口48还包括信令层66(例如,CDMA信令层)和相应于移动站中的HRL层60的HRL层64。
为了与PDSN30进行通信,协议接口48包括IP层和通用路由封装(GRE)层。GRE版本在2000年3月版的题目为“通用路由封装(GRE)”RFC2784中进行了描述。GRE规定了在另外任意网络层协议上封装任意网络层协议的一种协议。协议接口48的至少一部分是在可以基站系统19的CPU50上执行的,所述CPU连接到存储器52。
移动站和基站系统每一个中的协议接口的L1层是提供在基站系统和移动站之间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物理层。
L2层用来传送由更高层产生的信令消息。L2层包括两个子层,链路接入控制(LAC)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LAC子层是L2层的上部子层,并实现用来正确传送和传递由更高层产生的信令消息的数据链路协议。MAC子层是L2层的下部子层,并实现介质接入控制协议以及负责传送使用由L1层提供的服务的LAC协议数据单元。
L2层包括用来将无线信令和用户业务帧复用到诸如基本信道之类的物理协议信道的复用子层68(在移动站16中)或70(在BSC/PCF22)。协议接口不同层的进一步描述由CDMA20001xRTT规范给出。
虽然根据实例实现方式描述了协议接口的实例层,但是应该预料到其它的实施例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协议接口。
在小区片断18B中移动站17和BSC/PCF22分别包含与在小区片断18A中的移动站16和BSC/PCF22相同的元件。
PDSN30包括下述层:第一IP层72、GRE层74、PPP层76、HRU层78(相应于移动站的HRU层61)、流映射层80、和第二IP层82。流映射层80用来将应用控制和数据信息映射到在PCF和PDSN之间建立的A10连接32、33。A10连接用来承载在PCF和PDSN之间的用户业务量。应用信息,例如PTT应用信息,在一对A10连接(32、33)上承载。一个A10连接32用来承载应用控制信息,而另一个A10连接用来承载应用数据信息。
图2显示了在移动站100A、100B、100C和PTT服务器36之间通过BTS20、BSC/PCF22和PDSN30的通信路径。每个移动站100A、100B、100C被与图1的移动站16相同地配置。在移动站100A和BSC/PCF22之间定义单个业务流102来承载应用控制信息104和应用数据信息106。单个业务流102与SO-PTT服务选项相关,该选项表示只需分配一个业务流来传输应用控制和数据信息。
可选地,移动站100A、100B、100C中的至少一些能够双模操作,在所述的双模操作中,移动站既可以使用SO-PTT服务选项也可以使用SO-33服务选项来传输应用控制信息。应当注意,使用SO-33服务选项意味着使用第一业务流(打开RLP)来传输应用数据信息,而服务选项60(SO-60)定义了用来承载应用数据信息的第二业务流(关闭RLP)。移动站的双模能力使移动站能够在不同的无线网络中恰当地起作用(一些无线网络提供SO-PTT服务选项,而其它无线网络提供SO-33和SO-60服务选项,而不提供SO-PTT服务选项)。
在PCF和PDSN之间,BSC/PCF22在A10连接120上路由应用控制信息104,并在A10连接118上路由应用数据信息106。应当注意,在PDSN30和移动站100A中使用报头压缩(由“HC”块表示)。报头压缩的一种实现方式是由图1的HRU层61和78执行的报头移除。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报头压缩。报头压缩被应用于在A10连接118上承载的应用数据信息。
PDSN30轮流与PTT服务器36传输应用控制和应用数据信息。应当注意,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应用控制信息以RTCP(实时控制协议)/UDP/IP分组进行传输,而应用数据信息在RTP(实时协议)/UDP/IP分组中承载。
应用控制数据信息可以简单地在移动站100B、100C和BSC/PCF22之间的各自单个业务流中承载。移动站100B、100C的应用控制和数据信息可以在BSC/PCF22和PDSN30之间的各自A10连接对121、122和126、128上进行传输。
定义承载与PTT应用或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其它类型数据服务应用相关的信息的单个业务流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无线链路的资源。“业务流”基本上是用来承载应用信息的无线链路的逻辑业务信道。应用信息包括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在一个实例中,PTT应用的应用控制信息包括诸如发言权控制请求的消息(请求在PTT会话中的通话权利),发言权控制授权(来指示用户已经被授予通话权),等等。PTT应用的应用数据信息指的是话音。
根据一些实施例,使用单个业务流来承载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与使用分离的业务流来分别承载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的传统机制形成对照。对于双业务流技术,使用带有可靠机制(例如与RLP相关)的业务流来承载应用控制信息。RLP能够使信令在无线链路上丢失的时候重传应用控制信息。另一方面,根据传统技术,RLP不能使业务量承载应用数据信息而导致在无线链路上不能重传丢失的应用数据帧。使用两个业务流来分别承载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是没有效率的。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与承载应用控制信息的单个业务流相关的隐藏流实现了可靠传输应用控制信息和应用数据信息。单个业务流定义为没有提供RLP的可靠机制。没有RLP的业务流可以有效地承载应用数据信息,例如,话音,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重传丢失的话音帧。单个业务流的隐藏流包括在无线链路上以无线信令承载的无线消息。
承载应用控制信息的无线消息(L2或L3无线消息)可以与承载应用数据信息的业务流复用(例如通过图1中的复用子层68和70)到物理无线信道上,例如基本信道。与CDMA20001xRTT相关的基本信道的特点在于用户业务流和CDMA20001xRTT信令可以复用到基本信道上。CDMA20001xRTT信令和用户业务量的复用允许基站系统和移动站快速并有效地控制在基站系统和移动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各种方面。在一个不同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业务信道,例如辅助信道,来承载PTT或其它数据服务会话的业务流。
根据一个实施例,以CDMA20001xRTT信令格式承载应用控制信息的隐藏流提供定义的每个无线消息通信来承载具体定义的比特块(BLOB)。BLOB包含与数据服务应用相关的应用控制信息。在一个实现方式的例子中,在无线消息中承载的BLOB指的是承载诸如PTT发言权控制请求或PTT发言权控制授权的PTT控制信息的“PTT BLOB”。
响应于承载包含应用控制信息的BLOB的无线消息,接收对等层(移动站或基站)发射L2确认(或其它类型的无线消息确认)到发射对等层来确保应用控制信息在无线链路上已经被可靠接收。
在隐藏流中承载应用控制信息的无线控制消息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第2层或第3层控制消息中的任何一个。例如,无线控制消息可以是诸如服务选项控制消息(SOCM)的预先存在消息,带有定义来存储PTT BLOB的附加信息单元。可选地,无线控制消息可以是承载PTT BLOB的新信令消息。一个这样的新信令消息指的是信令BLOB消息(SIGBM)。SIGBM的一个示例格式如下: 字段 长度(比特) SR_ID 4 CON_REF 8 SERVICE_OPTION 16 PTT_INC 1 PTT_PURPOSE 0或4 BLOB_INC 1 BLOB_TYPE 0或3 BLOB_LEN 0或8 具体类型字段 0或8xBLOB_LEN RESERVED 0-7
SR_ID字段是识别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特定流的服务参考识别符。CON_REF字段是服务选项连接参考,SERVICE_OPTION字段规定了该服务选项。例如,如上面所讨论的,SERVICE_OPTION字段可以规定SO-PTT,其是PTT会话服务选项的识别符。
PTT_PURPOSE字段指示了包括在消息(例如发言权控制请求)中的PTT信息的用途。这样,在该具体例子中,PTT_PURPOSE字段提供了在108中以WM消息承载的请求信息单元。如果包括PTT_PURPOSE,那么PTT_INC字段就设置为值“1”。如果BLOB_TYPE,BLOB-LEN和具体类型字段包括在该消息中,那么BOLB_INC字段就设置为值“1”。否则,BLOB_INC字段设置为值“0”。BLOB_TYPE字段识别BLOB信息的类型。BLOB_LEN字段识别BLOB信息的记录长度。具体类型字段被设置为根据服务选项的需要的值。
上述SIGBM消息格式是用于反向信道的(从移动站到基站系统)。在前向信道(从基站到移动站)中承载的SIGBM消息的格式如下面那样: 字段 长度(比特) USE_TIME 1 ACTION_TIME 6 SR_ID 4 CON_REF 8 SERVICE_OPTION 16 PTT_INC 1 PTT_PURPOSE 0或4 BLOB_INC 1 BLOB_TYPE 0或3 BLOB_LEN 0或8 具体类型字段 9或8xBLOB_LEN RESERVED 0-7
根据该格式,USE_TIME字段表示ACTION_TIME字段是否规定在其中SIGBM消息生效的时间。在前向信道中的SIGBM消息还包含SR_ID,CON_REF,SERVICE_OPTION,PTT_PURPOSE,BLOB_INC,BLOB_TYPE,BLOB_LEN,和具体类型字段。
上面提供的示例无线消息是无线控制消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消息可以是数据突发消息,其具有用来识别该消息与PTT会话相关的预定突发类型。所述数据突发消息可以包括SR_ID,CON_REF,和BLOB信息。具体突发类型值可以包括在数据突发消息中来识别与PTT会话相关的数据突发消息。
另一个可能的无线消息(WM)是第2层控制消息,例如由移动站LAC子层发送的具体定义的PTT请求消息。第2层消息还可以承载包含发言权控制请求或其它与PTT相关的控制信息的BLOB。
根据一个实施例,PTT BLOB的内容可以包括:SR_ID、BLOB的类型(例如,PTT的BLOB,分组数据服务的BLOB,等等),BLOB的用途(PTT发言权控制请求,PTT发言权控制授权,PTT发言权控制驳回,PTT重试延迟,等等),结果代码(例如,请求的动作成功,请求的动作失败等等),PTT组的识别符(PTT组是在特定PTT会话中涉及的用户组),识别该组有效用户的信息,属于目的IP地址和TCP(传输控制协议)或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端口信息的信息,源IP地址和TCP或UDP端口信息,和相关数据应用的上层信令字段。在其它实施例中,PTT BLOB的内容可以不同,并可以包括其它类型的信息。
无线消息被移动站以确保模式发送到基站系统。确保模式是由CDMA2000定义的保证消息被传送到对等层的传输模式。以确保模式发送的消息被LAC子层重传达到重传的某个预定最大重传次数,直到在发送者的LAC子层接收到来自接收者的该消息的确认为止。所期望的确认是L2(LAC)确认。
在移动站和PTT服务器之间的PTT BLOB通信在由KE-CHIJANG,CHUNG-CHING WANG,JUN LI,和GENG WU共同申请的题目为“CONTROLLING A PRESS-TO-TALK SESSION USING WIRELESSSIGNALING”的美国专利申请中详细地进行了描述,其在此引用作为参考。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描述那样,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在移动站和基站系统之间的无线链路资源,可以使用共享前向业务信道116传输应用数据信息到移动站,所述的移动站是相同PTT组的一部分(例如图2所示的移动站100A,100B)。“PTT组”指的是参与PTT会话的用户组,以便任何一个用户可以与PTT组中的任何另外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通话。PTT组用户的特性是在任何给定时间,他们当中只有其中一个正在进行通话(被授予通话权的那个),而其它PTT用户都进行收听。
例如,移动站100A的用户可以具有通话权,而移动站100B、100C(100A-C都是同一PTT组的一部分)的用户都在收听。在这种情形中,移动站100B、100C都接收相同的应用数据信息,也就是来自发起移动站100A的话音数据。传输话音数据到移动站100B、100C的一种技术是在映射到分离专用前向业务信道的业务流中发送话音数据,例如分离前向辅助信道(F-SCH)或分离前向基本信道(F-FCH)。然而,在分离专用前向业务信道上发送相同的话音数据是对无线资源的浪费。为了根据某些实施例提高效率,来自移动站100A的话音数据可以在共享前向信道116(物理信道)上被发射到移动站100B、100C。通过在移动站100B、100C(和可能在小区片断中的其它移动站)之间共享前向信道116,服务基站系统只需分配一个物理前向业务信道来在从基站系统到移动站的前向无线链路上承载话音数据。从而,在CDMA20001xRTT系统中,可以更有效地使用在每个小区片断内的沃尔斯(Walsh)代码。在CDMA系统中,沃尔斯代码(具有长伪随机代码和短伪随机代码)定义了物理信道。
应当注意,为了承载应用数据信息(例如,话音),移动站100B、100C共享前向业务信道116。然而,在前向无线链路传输到移动站100B、100C的应用控制信息分别被在与各自业务流相关的无线信令110、114(类似于移动站100A的无线信令104)中承载。
虽然共享前向业务信道,例如共享F-SCH,通常可以提高在小区片断(例如,小区扇区或小区)内的无线链路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存在分配共享F-SCH将导致降低效率的情形。例如,特定PTT组的用户在地理位置上可以分散开使得它们处于由不同基站系统服务的不同小区片断中。在这种情形中,由于PTT组用户的离散位置而实际不会产生F-SCH的共享,因此分配共享F-SCH就是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移动站识别两种操作模式来增加效率:正常模式和企业模式。处于正常模式中的移动站不被分配给共享F-SCH(或其它共享业务信道)。相反,处于正常模式的移动站被分配给专用F-FCH(前向基本信道)或其它前向业务信道而不分配共享F-SCH。控制和数据信息都可以用F-FCH进行传输。如果移动站自由呼叫或从任何其它移动站接收呼叫,那么移动站就被指定处于正常模式。如果网络检测到特定PTT组的用户位于不同小区片断中,这将导致分配共享业务信道是无用的,那么移动站也可以指定处于正常模式。
在企业模式中,移动站被分配至少两个信道:前向F-FCH或F-DCCH(前向专用控制信道),和共享F-SCH。F-FCH或F-DCCH用来承载到移动站的控制信息,而共享F-SCH用来承载数据信息。
图3描述了确定移动站模式并基于该模式分配业务信道的消息流。移动站转换到激活状态(在202),这在无线网络中是作为移动站加电的结果来发生的。除了在无线网络中初始化过程之外(没有示出),移动站还执行与PTT服务器36的注册过程(在204)。作为注册过程一部分,PTT服务器36基于预定的标准确定移动站应该处于正常模式还是企业模式(在206)。PTT服务器36所考虑的标准包括移动站所处PTT组的大小,在同一PTT组中的移动站的地理靠近程度(例如,在给定的小区片断中是否存在大于一定数量的PTT用户)和其它标准。PTT组应该具有比符合企业模式的预定数量多的成员(移动站)数。
PTT服务器36接着分配(在208)PTT组识别符(PTT组ID)给移动站。PTT组ID可以与模式指示器相关,该模式指示器被设置为两种状态中一种,所述状态基于由PTT服务器36在206确定的结果来指示移动站是处于企业模式还是处于正常模式。PTT组ID(和相关模式指示器)被存储在移动站中。
PTT组ID可以是临时组ID或永久组ID。例如,用户可以选择用户希望暂时所属的PTT组。而且,PTT组自身可以是临时组。在这些情形中,PTT服务器36指定一个临时的组ID。
应当注意,PTT服务器36可以响应于在移动站初始化之后的其它事件来执行任务206和208。例如,移动站可以发送显示更新请求给PTT服务器36来更新它的PTT组ID或它的模式。
移动站接着执行(在210)与基站系统的呼叫建立过程。响应于呼叫的建立,基站系统检测(在212)移动站的模式(正常模式或企业模式)。响应于确定(在214)移动站处于企业模式,基站系统分配(在216)F-FCH或F-DCCH和共享F-SCH给移动站。然而,响应于确定(在214)移动站处于正常模式,基站系统分配(在218)F-FCH而不分配共享F-SCH。
随后,移动站可以发送请求(在220)来切换PTT组。例如,移动站用户可能正在收听第一PTT组的谈话。此后,用户可以决定收听第二PTT组的谈话。这种切换是通过发送切换控制消息到PTT服务器36来完成的。所述切换控制消息可以在从移动站通过基站系统传输到PTT服务器36的PTT BLOB中承载。响应于切换控制消息,PTT服务器36可以执行与动作206和208相似的动作来确定移动站的模式并分配新的PTT组ID。
在此所讨论的各种软件模块的指令被加载来在相应控制单元或处理器上执行,例如,CPU42或50(图1)。处理器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处理器模块或子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或其它控制或计算设备。正如在此所使用的,“控制器”指的是硬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控制器”可以指的是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
数据和指令(软件的)被存储在各自存储设备中,该设备被作为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存储器介质包括不同形式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动态或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或SRAM)的,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闪存;诸如固定、软盘和可移动盘的磁盘;包括磁带的其它磁介质;和诸如紧凑盘(CD)或数字视频盘(DVD)的光介质。
软件指令被以多种不同方式中的一种加载或传送到每个实体。例如,包括存储在软盘、CD或DVD介质、硬盘上,或通过网络接口卡、调制解调器、或其它接口设备传送的代码片断被载入实体并作为相应的软件例程或模块来执行。在加载或传送的过程中,嵌入在载波(通过电话线、网络线、无线链路、电缆、等等传输的)中的数据信号传输包括指令的代码片断到实体。这些载波可以是以电、光、声、电磁形式或其它类型的信号的形式。
虽然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已经公开了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从中理解到多种修改和改变。目的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书覆盖落入一些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