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6859641
  • 上传时间:2019-09-09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319.7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64655.9

    申请日:

    20160426

    公开号:

    CN105879242A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5/067,G08C23/02,G08C17/02

    主分类号:

    A61N5/067,G08C23/02,G08C17/02

    申请人:

    马骏

    发明人:

    马骏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南6街16号

    优先权:

    CN20161026465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包括主体和与主体无线连接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机构和鼻腔照射探头,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两个把手,该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通过控制面板操作固定机构中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驱动轮转动,使驱动轮上下两侧的滑动板朝两边移动,带动吸盘往外延伸并吸附在鼻腔内部,使鼻腔照射探头工作时处于最舒适的位置,不仅如此,在超声波发射电路中,利用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振荡信号,并通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将信号放大处理,保证了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信号的稳定性,同时该电路采用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稳定通讯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该激光治疗仪的市场竞争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1)无线连接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机构(8)和鼻腔照射探头(9),所述主体(1)的两侧设有两个把手(6),所述鼻腔照射探头(9)固定在固定机构(8)上,所述主体(1)上设有显示屏(2)、开关(3)、指示灯(4)和控制面板(7);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伸缩机构(11)和两个设置在伸缩机构(11)两侧的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吸盘(10)和连杆(12),所述连杆(12)的一端位于伸缩机构(11)的内部,所述吸盘(10)固定在连杆(12)的另一端;所述伸缩机构(11)包括框体(13),所述框体(1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21),所述框体(13)内部设有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驱动电机(14)、驱动轴(15)、驱动轮(16)和两个设置在驱动轮(16)上下两侧的滑动单元,所述驱动电机(14)固定在框体(13)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14)通过驱动轴(15)与驱动轮(1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16)上设有若干主动齿(17),所述主动齿(17)沿驱动轮(16)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轮(16)的半圆面上,所述驱动轮(16)与滑动单元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动板(19),所述滑动板(19)的两侧设有侧板(20),所述侧板(20)设置在凹槽(21)内,所述滑动板(19)靠近驱动轮(16)的一侧设有从动齿(18),所述从动齿(18)与驱动轮(16)上的主动齿(17)相匹配,所述滑动板(19)与连杆(12)连接;所述主体(1)内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屏(2)、开关(3)、指示灯(4)、鼻腔照射探头(9)和驱动电机(14)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超声波发射器(W1)、集成电路(U1)、电源(E)、开关(S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可调电阻(R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一三极管(VT1)和第二三极管(VT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控制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与集成电路(U1)的门限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门限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可调电阻(RP1)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P1)的滑动端通过由开关(S1)和电源(E)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重置端与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重置端与可调电阻(RP1)的滑动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与第一三极管(VD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VD1)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VD2)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通过由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超声波发射器(W1)的一端连接,所述与超声波发射器(W1)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电源(E)的负极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VD1)与第二二极管(VD2)的型号均为1N414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的外周设有螺纹(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7)包括照射时间控制键、照射模式控制键、照射功率控制键和固定强度控制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3)的四角为圆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17)和从动齿(18)的形状均为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2)为液晶显示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温漂系数均为5%pp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照射代替传统的银针进行穴位治疗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由于半导体激光照射相较之于银针针灸拥有无创伤、穿透性好、简便易行、只需接触或接近人体皮肤即可展开治疗等优点。相应的,以半导体激光照射技术为核心的激光治疗仪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现有技术中激光治疗仪多以穴位照射治疗和鼻腔照射治疗两种照射方法为核心内容。然而,现有技术的激光治疗仪具体使用时,鼻腔照射探头多以夹子或支撑条固定在鼻腔中,在治疗时容易引起使用者的不适,同时,鼻腔照射探头大多以有线连接的方式与激光治疗仪的本体连接,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者为了保持鼻腔处于照射状态活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而限制了装置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过程时使用者治疗部位易不适、活动范围受限制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过程中避免治疗部位不适、活动范围不受限制的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包括主体和与主体无线连接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机构和鼻腔照射探头,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两个把手,所述鼻腔照射探头固定在固定机构上,所述主体上设有显示屏、开关、指示灯和控制面板;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和两个设置在伸缩机构两侧的固定单元,所述 固定单元包括吸盘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位于伸缩机构的内部,所述吸盘固定在连杆的另一端;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框体内部设有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轴、驱动轮和两个设置在驱动轮上下两侧的滑动单元,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框体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上设有若干主动齿,所述主动齿沿驱动轮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轮的半圆面上,所述驱动轮与滑动单元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滑动板靠近驱动轮的一侧设有从动齿,所述从动齿与驱动轮上的主动齿相匹配,所述滑动板与连杆连接;

    所述主体内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开关、指示灯、鼻腔照射探头和驱动电机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超声波发射器、集成电路、电源、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可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所述集成电路的控制端通过第二电容与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触发端通过第一电容与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触发端与集成电路的门限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门限端通过第二电阻与集成电路的放电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与可调电阻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的滑动端通过由开关和电源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重置端与集成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重置 端与可调电阻的滑动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电源端通过由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超声波发射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与超声波发射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电阻与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集成电路的接地端连接。

    作为优选,利用1N4148价格便宜,性能稳定的特性,为了降低超声波发射电路的成本,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的型号均为1N4148。

    作为优选,利用螺纹有利于增大摩擦,为了方便使用者抓住主体,所述把手的外周设有螺纹。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照射时间控制键、照射模式控制键、照射功率控制键和固定强度控制键。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伸缩机构对鼻腔造成损伤,所述框体的四角为圆角。

    作为优选,利用三角形齿轮角度调节精度高的特点,为了提高伸缩机构的伸缩精度,所述主动齿和从动齿的形状均为三角形。

    作为优选,利用液晶显示屏显示内容多的特点,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超声波发射电路对温度的抗干扰能力,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的温漂系数均为5%p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通过控制面板操作固定机构中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驱动轮转动,使驱动轮上下两侧的滑动板 朝两边移动,带动吸盘往外延伸并吸附在鼻腔内部,使鼻腔照射探头工作时处于最舒适的位置,不仅如此,在超声波发射电路中,利用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振荡信号,并通过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将信号放大处理,保证了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信号的稳定性,同时该电路采用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稳定通讯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该激光治疗仪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的伸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的超声波发射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主体,2.显示屏,3.开关,4.指示灯,5.把手,6,螺纹,7.控制面板,8.固定机构,9.鼻腔照射探头,10.吸盘,11.伸缩机构,12.连杆,13.框体,14.驱动电机,15.驱动轴,16.驱动轮,17.主动齿,18.从动齿,19.滑动板,20.侧板,21.凹槽,W1.超声波发射器,U1.集成电路,E.电源,S1.开关,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P1.可调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VD1.第一二极管,VD2.第二二极管,VT1.第一三极管,VT2.第二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1无线连接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机构8和鼻腔照射探头9,所述主体1的两侧设有两个把手6,所述鼻腔照射探头9固定在固定机构8上,所述主体1上设有显示屏2、开关3、指示灯4和控制面板7;

    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伸缩机构11和两个设置在伸缩机构11两侧的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吸盘10和连杆12,所述连杆12的一端位于伸缩机构11的内部,所述吸盘10固定在连杆12的另一端;

    所述伸缩机构11包括框体13,所述框体1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21,所述框体13内部设有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驱动电机14、驱动轴15、驱动轮16和两个设置在驱动轮16上下两侧的滑动单元,所述驱动电机14固定在框体13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14通过驱动轴15与驱动轮1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16上设有若干主动齿17,所述主动齿17沿驱动轮16的外周周向均匀分布在驱动轮16的半圆面上,所述驱动轮16与滑动单元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动板19,所述滑动板19的两侧设有侧板20,所述侧板20设置在凹槽21内,所述滑动板19靠近驱动轮16的一侧设有从动齿18,所述从动齿18与驱动轮16上的主动齿17相匹配,所述滑动板19与连杆12连接;

    所述主体1内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屏2、开关3、指示灯4、鼻腔照射探头9和驱动电机14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模块内设有超声波发射电路,所述超声波发射电路包括超声波发射器W1、集成电路U1、电源E、开关S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 可调电阻RP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一三极管VT1和第二三极管VT2,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控制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触发端与集成电路U1的门限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门限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放电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可调电阻RP1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P1的滑动端通过由开关S1和电源E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重置端与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重置端与可调电阻RP1的滑动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与第一三极管VD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VD1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VD2的阳极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电源端通过由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超声波发射器W1的一端连接,所述与超声波发射器W1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电源E的负极与集成电路U1的接地端连接。

    作为优选,利用1N4148价格便宜,性能稳定的特性,为了降低超声波发射电路的成本,所述第一二极管VD1与第二二极管VD2的型号均为1N4148。

    作为优选,利用螺纹6有利于增大摩擦,为了方便使用者抓住主体1,所述把手5的外周设有螺纹6。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控制面板7包括照射时间控制键、照射模式控制键、照射功率控制键和固定强度控制键。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伸缩机构11对鼻腔造成损伤,所述框体13的四角为圆角。

    作为优选,利用三角形齿轮角度调节精度高的特点,为了提高伸缩机构11的伸缩精度,所述主动齿17和从动齿18的形状均为三角形。

    作为优选,利用液晶显示屏显示内容多的特点,所述显示屏2为液晶显示屏。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超声波发射电路对温度的抗干扰能力,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温漂系数均为5%ppm。

    患者在使用该激光治疗仪时,首先将鼻腔照射探头9伸入鼻腔内部,同时打开主体1上的开关,指示灯4亮,根据控制面板7上的相关按键设置照射时间、照射模式和照射功率,再利用固定强度控制按键设置鼻腔内部固定机构8的固定强度,在固定机构8运行过程中,框体13内部的驱动电机14转动,带动驱动轮16作转动,由于驱动轮16上的主动齿17和滑动板19上的从动齿18相匹配,在驱动轮16转动过程中,滑动板19作根据驱动轮16的转向和滑动轮19相对于驱动轮16的位置作相应的移动,为了保证滑动板19作水平移动,滑动板19两侧的侧板20设置在凹槽21内,以此可保证滑动板19作水平移动,带动与滑动板19连接的连杆12左右移动,当连杆12一端的吸盘10触碰到鼻腔时,整个固定机构8固定在鼻腔内部,患者可根据控制面板7上的固定强度控制按键调节固定的强度,使保证治疗过程中鼻腔处于最舒适的位置。

    为了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足够的活动范围,鼻腔照射探头9与主体1之间采用无线连接,连接方式为超声波通讯,由主体1中的超声波发射电路负 责无线通讯。在超声波发射电路通讯时,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电源E为电路中各元器件供电,集成电路U1开始运行,由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输出的振荡信号经第一三级管VT1和第二三极管VT2后,振荡信号放大,通过超声波发射器W1发射超声波信号,从而实现通讯功能,由于在信号发射前经过放大处理,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该电路采用常规的元器件,从而在保证无线通讯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该激光治疗仪的市场竞争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通过控制面板7操作固定机构8中驱动电机14的转动,带动驱动轮16转动,使驱动轮16上下两侧的滑动板19朝两边移动,带动吸盘10往外延伸并吸附在鼻腔内部,使鼻腔照射探头9工作时处于最舒适的位置,不仅如此,在超声波发射电路中,利用集成电路U1的输出端输出振荡信号,并通过第一三极管VT1和第二三极管VT2将信号放大处理,保证了超声波发射器W1发射超声波信号的稳定性,同时该电路采用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稳定通讯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该激光治疗仪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基于 联网 便携式 激光治疗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5964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