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6858632
  • 上传时间:2019-09-09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270.9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90042.8

    申请日:

    20160218

    公开号:

    CN105597069A

    公开日:

    201605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9/14,A61K35/648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9/14,A61K35/648

    申请人:

    高思山

    发明人:

    高思山,李成君,杨琴,吕洋,韩玉霞,毕晓瑜

    地址:

    2665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海南岛路158号黄岛中医院

    优先权:

    CN201610090042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邵朋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的:郁金10-15、石见穿6-10、当归15-20、肉桂3-6、花椒3-6、艾叶6-10、红花6-10、蜈蚣3-5、荆芥10-15、防风10-15、白术15-20、天麻10-15、枳实6-10、藁本6-10、生姜6-10、茯苓15-20、柴胡6-10、夜交藤15-20、甘草6-10、元胡6-10。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相互协同,共奏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理气止痛、清利头目之功效,对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治疗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的:郁金10-15、石见穿6-10、当归15-20、肉桂3-6、花椒3-6、艾叶6-10、红花6-10、蜈蚣3-5、荆芥10-15、防风10-15、白术15-20、天麻10-15、枳实6-10、藁本6-10、生姜6-10、茯苓15-20、柴胡6-10、夜交藤15-20、甘草6-10、元胡6-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郁金10、石见穿6、当归20、肉桂5、花椒5、艾叶7、红花7、蜈蚣4、荆芥12、防风12、白术17、天麻12、枳实7、藁本9、生姜8、茯苓15、柴胡7、夜交藤16、甘草7、元胡1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颞动脉炎临床上以颞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查体可见到颞动脉病变部位明显增粗、变硬, 有触痛感。血检见血沉明显增快。本病病因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细菌、病毒感染与本病有 一定的关系,但尚未找到确切的证据。吸烟和日光照射可引发或加重本病。发病机制与自身 免疫反应异常相关。目前此病的西医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由于此病激素治疗的局限性和诸 多的副作用,临床上很多患者不能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的: 郁金10-15、石见穿6-10、当归15-20、肉桂3-6、花椒3-6、艾叶6-10、红花6-10、蜈蚣 3-5、荆芥10-15、防风10-15、白术15-20、天麻10-15、枳实6-10、藁本6-10、生姜6-10、 茯苓15-20、柴胡6-10、夜交藤15-20、甘草6-10、元胡6-10。

    优选的,各中药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郁金10、石见穿6、当归20、肉桂5、花椒5、 艾叶7、红花7、蜈蚣4、荆芥12、防风12、白术17、天麻12、枳实7、藁本9、生姜8、 茯苓15、柴胡7、夜交藤16、甘草7、元胡10。

    上述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颗粒剂、汤剂、胶囊剂等 各种剂型。其中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以上诸药混合,加8倍量水, 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一与残渣;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1 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二;合并煎煮液一与煎煮液二,即得汤剂。

    本发明的药理及效果如下:

    针对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本发明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理气止痛、清利头目为治则。 方中,郁金、石见穿、当归、红花、蜈蚣用以补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肉桂、艾叶、花椒、 生姜、藁本用以温经散寒止痛;荆芥、防风、天麻、白术用以清利头目、熄风止痉;茯苓、 夜交藤安神;柴胡、枳实行气;元胡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配伍,相互协同,共奏 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理气止痛、清利头目之功效,对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治疗效果显著。 而且毒副作用小,临床上简单易行。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对100例确诊为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39例,女性61 例;年龄51-85岁,平均年龄69.2岁。诊见:出现无可解释的发热、倦怠、消瘦、贫血、血 沉>50mm/h;新近发生的头痛、视力障碍;或其他颅动脉供血不足征象,如咀嚼肌间歇性动脉 障碍、耳鸣、眩晕等;或出现PMR症候群等;进一步经颞动脉造影、颞动脉活栓,以确定诊 断。

    2.治疗方法

    本发明中药熬制成汤剂,一日一剂,分早晚服用,10剂为1疗程。连续治疗3-5个疗程。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显效: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

    有效: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临床症状有改善,但不稳定,停药后有复发;

    无效: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4.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86例,占86%;显效10例,占10%;有效4例,占4%;无效0例;总有效 率100%。

    典型病例

    薛某,男,63岁,患病症状为:倦怠、消瘦、贫血、血沉>50mm/h;就诊前出现头痛、 视力障碍及耳鸣、眩晕等症;经颞动脉造影、颞动脉活栓,确诊为颞动脉炎。服用本发明提 供的中药汤剂2个疗程后自觉症状减轻,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痊愈,再坚持服用1个疗程以 巩固疗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郁金10、石见穿6、当归20、肉桂5、花椒5、艾叶7、红花7、蜈蚣4、荆芥12、防 风12、白术17、天麻12、枳实7、藁本9、生姜8、茯苓15、柴胡7、夜交藤16、甘草7、 元胡10。

    制备方法如下:

    将以上称量后的诸药混合,按重量配比计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 过滤得煎煮液一与残渣。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1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二。合并煎煮 液一与煎煮液二,即得汤剂。

    实施例2

    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郁金10、石见穿10、当归15、肉桂6、花椒3、艾叶6、红花10、蜈蚣3、荆芥15、 防风10、白术15、天麻15、枳实6、藁本10、生姜6、茯苓15、柴胡10、夜交藤15、甘草 10、元胡6。

    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

    实施例3

    按下述重量份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郁金15、石见穿6、当归20、肉桂3、花椒6、艾叶10、红花6、蜈蚣5、荆芥10、防 风15、白术20、天麻10、枳实10、藁本6、生姜10、茯苓20、柴胡6、夜交藤20、甘草6、 元胡10。

    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气血 瘀滞型颞 动脉炎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气血瘀滞型颞动脉炎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586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