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浪青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浪青机.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856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06 CN 203748561 U (21)申请号 201420157442.2 (22)申请日 2014.04.02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文福平 地址 521000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凤 溪村坪坑头 14 号 (72)发明人 文福平 (54) 实用新型名称 茶叶浪青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 在于, 包括机架和电机, 在机架上架设有传送带, 用于传送茶叶 ; 在传送带的前下方设有可上下移 动的水平向长条状机械指, 所述机械指为相向且。
2、 交错设置的两组, 机械指用于实现拟人手指进行 茶叶碰青的作用 ; 在机械指的下方设有水平旋转 台, 用于架放竹筛, 以承接从传送带传输后下落再 经机械指碰青的茶叶 ; 所述电机与传送带、 机械 指、 水平旋转台相接, 用于控制其运行。本实用新 型的茶叶浪青机, 能够完美实现碰青工序的机械 自动化处理, 节省了人工成本, 提高了碰青速度, 制得的茶叶质量统一, 口感优质稳定。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
3、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8561 U CN 203748561 U 1/1 页 2 1. 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和电机, 在机架上架设有传送带 ; 在传送带的前 下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水平向长条状机械指, 所述机械指为相向且交错设置的两组 ; 在机 械指的下方设有水平旋转台 ; 所述电机与传送带、 机械指、 水平旋转台相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为 3 4 台, 分别固定在机 架上 ; 其中一台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传送带运行 ; 一台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水平旋转台水 平旋转 ; 一台或两台电机用于控制机械指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
4、求1或2所述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带末段的下方机架机体 及相向的机架机体上分别固定有直线轴承 ; 所述两组机械指是相向且交错设置在相对的竖 向移动板上, 移动板固定有圆柱轴, 圆柱轴对应穿在直线轴承内, 移动板通过圆柱轴在直线 轴承内进行直线上下移动, 带动机械指进行上下移动 ; 一台或两台电机与移动板相连接, 用 于通过移动板控制机械指的上下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控制机械指上下移动的电 机为两台, 一台电机的转子与曲轴的主轴颈相接, 曲轴的连杆轴颈与固定在移动板上的关 节轴承相接 ; 另一台电机通过同样的结构与另一个移动板相连接。
5、。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控制机械指上下移动的电 机为一台, 电机的转子与曲轴的主轴颈相接, 曲轴的连杆轴颈与固定在其中一个移动板上 的关节轴承相接 ; 在两组移动板的同一侧面上分别连接有关节轴承, 关节轴承再分别与倒 T 形类杠杆装置的各一端连接, 该装置顶端连接在机架上且以连接点进行旋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的转子与曲轴的主轴颈 相接, 可以是转子与主轴颈直接相接, 也可以是通过轴承或法兰进行常规套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4 或 5 所述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指为下弧形金属条。 。
6、8. 根据权利要求 1、 4 或 5 所述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与倒T形类杠杆装置顶端连 接处设置有轴承, 倒T形类杠杆装置顶端插接在轴承中, 倒T形类杠杆装置以其顶端与轴承 的插接点为连接点进行旋转运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48561 U 2 1/3 页 3 茶叶浪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机械领域, 具体是一种茶叶浪青机。 背景技术 0002 凤凰单枞, 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乌岽山茶区。该区濒临东海, 气 候温暖, 雨水充足, 茶树均生长于海拔 1000 米。
7、以上的山区, 终年云雾弥漫, 空气湿润, 昼夜 温差大, 年均气温在 22以上, 年降水量 1800 毫米左右, 土壤肥沃深厚, 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 凤凰山茶农, 富有选种种 植经验, 现在尚存的 3000 余株单枞大茶树, 树龄均在百年以上, 性状奇特, 品质优良, 单株 高大如榕, 每株年产干茶 10 余公斤。 0003 凤凰单枞是通过晒青、 晾青、 碰青、 摇青、 促使轻发酵 , 然后再进行杀青、 揉捻、 烘 焙、 干燥、 来阻止茶叶发酵 , 使成茶为半发酵茶而制得的。其中碰青是指用双手抖动茶叶, 使茶叶之间互相碰撞, 促使其发。
8、酵, 使茶叶的边缘变为朱红色而发出浓烈的花香, 这个过程 也称做青, 俗称浪茶或浪青, 是形成乌龙茶色、 香、 味的关键, 也是半发酵和半萎凋 (即轻发 酵和轻萎凋) 的综合过程。由于碰青需要工人用手抖动茶叶, 并且碰青后还要将茶叶进行摊 叶以静置, 工作量大且工序繁琐, 随着工人工资的提升而不断增加茶叶生产成本。 而且由于 不同的工人操作方式不同, 制得的茶叶质量也不一, 影响茶叶质量的稳定性。 0004 目前, 已有机械制造厂家生产出摇青机, 用于处理茶叶的碰青工序, 但摇青机存在 茶叶碰青不均匀、 茶叶易与摇青机笼体磨损等缺点, 特别是使用摇青机需要将茶叶倒入摇 笼, 摇青完毕又需将茶叶。
9、取出平铺在竹筛上进行摊叶, 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茶叶浪青机。 0006 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和电机, 在机架上架设有传送带, 用于传送茶 叶 ; 在传送带的前下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水平向长条状机械指, 所述机械指为相向且交错 设置的两组, 机械指用于实现拟人手指进行茶叶碰青的作用 ; 在机械指的下方设有水平旋 转台, 用于架放竹筛, 以承接从传送带传输后下落再经机械指碰青的茶叶 ; 所述电机与传送 带、 机械指、 水平旋转台相接, 用于控制其运行。 0007 所述电机为多台, 分别固定在机架上 ; 其中一台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传送带运。
10、行 ; 一台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水平旋转台水平旋转 ; 一台或两台电机用于控制机械指的上下移 动。 0008 所述传送带末段的下方机架机体及相向的机架机体上分别固定有直线轴承 ; 所述 两组机械指是相向且交错设置在相对的竖向移动板上, 移动板固定有圆柱轴, 圆柱轴对应 穿在直线轴承内, 移动板通过圆柱轴在直线轴承内进行直线上下移动, 带动机械指进行上 下移动 ; 一台或两台电机与移动板相连接, 用于通过移动板控制机械指的上下移动。 0009 所述用于控制机械指上下移动的电机为两台, 一台电机的转子与曲轴的主轴颈相 说 明 书 CN 203748561 U 3 2/3 页 4 接, 曲轴的连杆轴颈。
11、与固定在移动板上的关节轴承相接 ; 另一台电机通过同样的结构与另 一个移动板相连接。 通过此结构设置, 曲轴将电机转子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上下往复运动, 并 由关节轴承带动移动板通过圆柱轴在直线轴承内上下移动。 0010 所述电机为一台, 电机的转子与曲轴的主轴颈相接, 曲轴的连杆轴颈与固定在其 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关节轴承相接 ; 在两组移动板的同一侧面上分别连接有关节轴承, 关节 轴承再分别与倒 T 形类杠杆装置的各一端连接, 该装置顶端连接在机架上且以连接点进行 旋转运动。类杠杆装置在两组移动板之间形成类似于杠杆的作用, 这样电机只需使用一台 与其中一个移动板进行连接, 控制该移动板进行上下移动。
12、, 再由该移动板通过类杠杆装置 撬动另一移动板进行相对上下移动, 即可实现同步控制。 0011 所述电机的转子与曲轴的主轴颈相接, 可以是转子与主轴颈直接相接, 也可以是 通过轴承或法兰进行常规套接。 0012 所述机械指为下弧形金属条。 0013 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0014 所述机架与倒 T 形类杠杆装置顶端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倒 T 形类杠杆装置顶端插 接在轴承中, 倒 T 形类杠杆装置以其顶端与轴承的插接点为连接点进行旋转运动。 (该旋转 结构与跷跷板的相同) 0015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浪青机使用时, 先将竹筛置于水平旋转台上, 然后将茶叶倒在 传送带上, 用手摊散茶叶, 茶叶经传送。
13、带输送到机械指上方落下, 由机械指上下移动拟人手 指进行茶叶碰青, 茶叶碰青后继续下落至水平旋转台的竹筛, 由于竹筛随着水平旋转台进 行旋转, 且茶叶在机械指处碰青后的下落速度快慢不一, 即可使茶叶均匀地平铺于竹筛上。 0016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浪青机, 能够完美实现碰青工序的机械自动化处理, 节省了人 工成本, 提高了碰青速度, 制得的茶叶质量统一, 口感优质稳定。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浪青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仅有机架 1 和移动板 9、 机械指 5、 直 线轴承 8、 圆柱轴 10) 。 0018 图 2 为图 1 的仰视图。 0019 图 3 4 为在图 1 和图 。
14、2 结构的基础上, 增加传送带 2、 电机 3、 传动带 4、 水平旋转 台 18、 电机 19、 传动带 20 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 0020 图 3 为与图 1 相同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4 为图 3 的仰视图。 0022 图 5 为在图 3 和图 4 的基础上, 增加电机 11 及其转子 12、 曲轴 13、 移动板 9 上的 关节轴承 14 的结构示意图, 其视图方向与图 4 相同 (为便于视图, 图 5 省去与关节轴承 14 相接的移动板 9 上的圆柱轴 10 和直线轴承 8, 并将曲轴 13 被机架遮挡住的部位画出) ; 0023 图 6 为图 5 的转子 。
15、12 旋转半圈, 曲轴 13 将转子 12 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上下往复运 动, 并由关节轴承 14 带动移动板 9 通过圆柱轴 10 在直线轴承 8 内向下移动后的示意图。 0024 图 7 为在图 5 的基础上, 增加关节轴承 15、 倒 T 形类杠杆装置 16、 连接点 17 的结 构示意图 (为简化视图, 图 7 省去图 6 中的曲轴 13、 关节轴承 14, 恢复图 5 省去的圆柱轴 10 和直线轴承 8) 。 说 明 书 CN 203748561 U 4 3/3 页 5 0025 图 8 为图 7 中的曲轴 13 与图 5 向图 6 的运动相同, 与关节轴承 14 相接的移动板 9 在。
16、曲轴 13 的带动下向下移动, 再由该移动板 9 连接的关节轴承 15, 通过类杠杆装置 16 撬 动另一移动板 9 进行相对向上移动后的示意图。 0026 图中标记 : 1机架 ; 2传送带 ; 3电机 ; 4传动带 ; 5机械指 ; 6传送带末段的下方机架机体 ; 7相向的机架机体 ; 8直线轴承 ; 9移动板 ; 10圆柱轴 ; 11电机 ; 12转子 ; 13曲轴 ; 131主轴颈 ; 132连杆轴颈 ; 14移动板上的关节轴承 ; 15移动板侧面连接的关节轴承 ; 16倒 T 形类杠杆装 置 ; 17连接点 ; 18水平旋转台 ; 19电机 ; 20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
17、如图 1 8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浪青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 1 和分别固定 在机架上的 3 台调速电机, 在机架 1 上架设有传送带 2, 一台电机 3 通过传动带 4 带动传送 带 2 运行 ; 0028 在传送带 2 的前下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水平向长条状机械指 5, 所述机械指 5 为 相向且交错设置的两组 ; 具体是在所述传送带 2 末段的下方机架机体 6 及相向的机架机体 7 上分别固定有直线轴承 8 ; 所述两组机械指 5 为下弧形金属条, 是相向且交错设置在相对 的竖向移动板 9 上, 移动板 9 固定有圆柱轴 10, 圆柱轴 10 对应穿在直线轴承 8 内 ; 002。
18、9 一台电机11的转子12与曲轴13的主轴颈131相接 (本实施例中为焊接, 本实用新 型不限于此结构) , 曲轴 13 的连杆轴颈 132 与固定在其中一个移动板 9 上的关节轴承 14 相 接 ; 在两组移动板 9 的同一侧面上分别连接有关节轴承 15, 关节轴承 15 再分别与倒 T 形类 杠杆装置 16 的各一端连接, 该装置 16 顶端连接在机架 1 上且以连接点 17 进行旋转运动 ; 0030 在机械指 5 的下方设有水平旋转台 18, 一台电机 19 通过传动带 20 带动水平旋转 台 18 水平旋转。 说 明 书 CN 203748561 U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8561 U 6 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8561 U 7 3/4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8561 U 8 4/4 页 9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8561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