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6204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06 CN 203262049 U *CN203262049U* (21)申请号 201320340310.9 (22)申请日 2013.06.14 A01K 63/04(2006.01) C02F 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陈杰 地址 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戴楼镇工 业集中区 (72)发明人 陈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代理人 张丽 (54) 实用新型名称 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包括风。
2、机、 主管道、 软管和曝气装置, 所述风机与 主管道连接, 主管道上设有若干个输气孔与软管 连通, 软管另一端连接曝气装置, 还包括浮体, 所 述风机连接主管道整体固定在浮体上。本实用 新型用户可自行安装, 不需专业安装人员现场铺 设主管道, 减少工作量, 节省安装成本, 且主管道 用料少而好, 既节约制造成本, 又提高产品使用寿 命, 同时捕鱼、 清塘时可将其移出池塘, 方便捕捞 作业。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
3、62049 U CN 203262049 U *CN203262049U* 1/1 页 2 1. 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包括风机 (1) 、 主管道 (2) 、 软管 (3) 和曝气装置 (4) , 所述风 机 (1) 与主管道 (2) 连接, 主管道 (1) 上设有若干个输气孔 (10) 与软管 (3) 连通, 软管 (3) 另一端连接曝气装置 (4) ,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浮体 (5) , 所述风机 (1) 连接主管道 (2) 整体 固定在浮体 (5)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管道 (2) 呈 “U” 型或 “口” 型固定在风。
4、机 (1) 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管道 (2) 与 风机 (1) 连通口设有单向阀 (6)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管道 (2) 是 PU 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管道 (2) 上的输 气孔 (10) 通过软管接头 (7) 与软管 (3)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机 (1) 设置在外 罩 (8) 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62049 U 2 1/2 页 3 浮动。
5、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背景技术 0002 微孔曝气增氧机用于鱼、 虾、 蟹等水产养殖领域, 可提高水体溶氧量, 活化池塘底 质, 使水体能够保持良好的水质, 保证了水生物健康成长, 有效解决了高密度、 工厂化、 集约 化水产养殖的增氧难题。目前微孔曝气增氧机通常是将风机固定在岸边, 根据池塘实地大 小情况在池塘周边、 中间布置主管道, 风机连通主管道, 主管道上设置若干个输气孔, 通过 软管与搁置在池塘底部的曝气管 (或曝气盘) 连通。需要安装人员现场专业排布、 安装, 工作 量很大, 而且风机固定在岸边, 主管。
6、道耗用材料多, 成本高, 为了降低成本常采用 PVC 管, 常 时间受日晒雨淋的侵蚀, 材质老化, 容易损坏。对于大塘口中间布置主管道的情况下, 还不 利于用户捕鱼、 清塘工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用户可自行安 装, 不需专业安装人员现场铺设主管道, 减少工作量、 节省安装成本, 且主管道用料少而好, 既节约制造成本, 又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同时捕鱼、 清塘时可将其移出池塘, 方便捕捞作业。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5 浮动式微孔曝气增氧机, 包括风机、 主管道、 软管和曝气装置, 所述风机与主管道 连接。
7、, 主管道上设有若干个输气孔与软管连通, 软管另一端连接曝气装置, 还包括浮体, 所 述风机连接主管道整体固定在浮体上。 000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所述主管道呈 “U” 型或 “口” 型固定在风机周围。 0007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所述主管道与风机连通口设有单向阀。 0008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所述主管道是 PU 管。 0009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所述主管道上的输气孔通过软管接头与软管连 接。 0010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所述风机设置在外罩内。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 0012 一、 本实。
8、用新型所述风机连接主管道整体固定在浮体上, 将风机及主管道置于池 塘中间的水面上, 减少主管道排布距离, 主管道用料少, 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3 二、 本实用新型不需专业安装人员现场铺设主管道, 用户买回后可自行安装, 减少 工作量, 节省了安装成本。 0014 三、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管道因用料少, 可用质量好、 价格偏高的 PU 管取代 PVC 管, 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0015 四、 本实用新型可随时取离池塘, 用户进行捕鱼、 清塘时可将其移开, 方便捕鱼、 清 墉作业。 说 明 书 CN 203262049 U 3 2/2 页 4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爆炸结构。
9、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风机 1、 主管道 2、 软管 3、 曝气装置 4(曝气盘或曝气 管) 和浮体 5(浮船) , 所述风机 1 与主管道 2 连接, 主管道 1 上设有若干个输气孔 10, 通过 软管接头 7 与软管 3 连通, 软管 3 另一端连接曝气装置 4, 所述风机 1 连接主管道 2 整体通 过支架 9 固定在浮体 5 上。 0018 所述主管道 2 呈 “U” 型固定在风机 1 周围 ; 所述主管道 2 与风机 1 连通口设有单 向阀 6。 0019 为了提高主管道 2 的使用寿命, 所述主管道 2 采用 PU 管。 0020 为了防止天气对风机 1 的损害, 所述风机 1 设置在外罩 8 内。 说 明 书 CN 203262049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62049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