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6339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4.30 CN 203563390 U (21)申请号 201320739607.2 (22)申请日 2013.11.20 A01G 1/00(2006.01) A01G 25/00(2006.01) A01C 2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北京麦克哈格国际生态环境工程 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1309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山里辛 庄村中心街 185 号 (72)发明人 宋承泽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10 代理人 唐忠庆 (54) 实用新型。
2、名称 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包 括灌溉装置和固定支撑装置, 所述灌溉装置包括 蓄水池和混肥池, 所述蓄水池和混肥池的出口汇 聚一处且汇聚处设有自动控制阀, 所述自动控制 阀连接有一横向水肥管道以及若干与横向水肥管 道连通的竖向水肥管道 ; 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 若干排上下分布的固定支架,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 均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支架, 所述每排固定 支架上均设有一横托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为 : 能够在陡峭的立面上固定土壤营养基, 同时 提供营养和水份, 通过湿度调解能够保证土壤固 定不动, 不会因水分过大而导致土壤流失, 同时解 决。
3、了立面种植土壤固定难、 水肥不能施配问题, 能 够使植被有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 提高了绿植效 果。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563390 U CN 203563390 U 1/1 页 2 1. 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包括灌溉装置和固定支撑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灌溉装 置包括蓄水池 (1) 和混肥池 (2) , 所述蓄水池 (1) 和混肥池 (2) 的出口汇聚一处且汇。
4、聚处设 有自动控制阀 (3) , 所述自动控制阀 (3) 连接有横向水肥管道 (4) 以及若干与横向水肥管道 (4) 连通的竖向水肥管道 (4) ; 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排上下分布的固定支架 (9) , 所述 每排固定支架 (9) 均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支架 (9) ,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 (9) 上均设有横 托网 (5) , 所述横托网 (5) 上填充有营养基 (7) ,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 (9) 上的营养基 (7) 内侧 均设有一渗漏管道 (11) , 所述渗漏管道 (11) 上设有若干渗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支架 (9) 的顶。
5、 端均通过拉绳连接于同一护罩 (8)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营养基 (7) 内设有 若干湿度和营养成分传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 (6) 与自动控制阀 (3)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竖向水肥管 道 (4) 分别与每层营养基 (7) 内侧的渗漏管道 (11) 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支架 (9) 的底 端均通过植筋粘合固定在立面体 (10) 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蓄水池。
6、 (1) 和混肥 池 (2) 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的上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563390 U 2 1/2 页 3 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由于受种植坡度的影响, 还没有较完善的、 能够解决大坡度下种植的固壤和 水肥适用技术, 不能实现固定, 无法满足相应的保湿条件。现有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包 括 : 1、 在钢筋网上直接添加放置营养基, 受立面角度限制, 不能很好固定植被。植被生长又 受营养基的厚度影响, 对植物生长不利 ; 2、 用水泥钢筋做框, 这种方法不够美观。
7、, 而且受立 面坡度的影响较大, 植被效果不理想, 制作成本较高, 维护较困难 ; 3、 利用高次团粒技术, 该 技术受立面角度和基体材料影响, 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基理条件, 后期管理成本较高, 而且 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 足。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5 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包括灌溉装置和固定支撑装置, 所述灌溉装置包括蓄水 池和混肥池, 所述蓄水池和混肥池的出口汇聚一处且汇聚处设有自动控制阀, 所述自动控 制阀连接有横向水肥管道以及若干与横向水肥管道连通的竖向水。
8、肥管道 ; 所述固定支撑装 置包括若干排上下分布的固定支架,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均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支架,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上均设有横托网, 所述横托网上填充有营养基,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上的 营养基内侧均设有一渗漏管道, 所述渗漏管道上设有若干渗漏孔。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支架 的顶端均通过拉绳连接于同一护罩。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营养基内设有若干湿度和营养成分传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均通 过导线与自动控制阀连接。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若干竖向水肥管道分别与每层营养基内侧的渗漏管道连通。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均通过植筋粘合固定在立面体上。 0009 进一步的,。
9、 所述蓄水池和混肥池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的上方。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 能够在陡峭的立面上稳定固定土壤营养基, 同时能够 合理准确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份, 起到了节水节能作用, 通过湿度调解能够保证 土壤稳固不动, 不会因水分过大而导致土壤流失, 同时解决了立面种植土壤固定难、 水肥不 能施配问题, 能够使植被有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 提高了种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立面固壤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3563390 U 3 2/2 页 4 0013 图 2 是。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立面固壤种植装置侧视图的剖视图。 0014 图中 : 0015 1、 蓄水池 ; 2、 混肥池 ; 3、 自动控制阀 ; 4、 水肥管道 ; 5、 横托网 ; 6、 导线 ; 7、 营养基 ; 8、 护罩 ; 9、 固定支架 ; 10、 立面体 ; 11、 渗漏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 1-2 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立面固壤种植装置, 包括灌溉装置 和固定支撑装置, 所述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 1 和混肥池 2, 所述蓄水池 1 和混肥池 2 的出口 汇聚一处且汇聚处设有自动控制阀3, 所述自动控制阀3连接有一横向水肥管道4以及若干 与横向水肥管道 4 。
11、连通的竖向水肥管道 4 ; 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排上下分布的固定 支架 9,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 9 均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固定支架 9,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 9 上均 设有一横托网 5, 所述横托网 5 上设有营养基 7, 所述每排固定支架 9 上的营养基 7 内侧均 设有一渗漏管道 11, 所述渗漏管道 11 上设有若干渗漏孔。 0017 所述固定支架 9 的顶端均通过拉绳连接于同一护罩 8。护罩 8 可以防止营养基 7 掉落, 也可以起到对固定支撑装置整体的固定支撑作用。 0018 所述营养基 7 内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 6 与自动控制 阀 3 连接。自动控制阀 。
12、3 通过湿度传感器测量到的数据随时调整供水量, 保证营养基 7 适 度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也可以防止因营养基 7 湿度过大而导致营养基 7 流失的问题。 0019 所述若干竖向水肥管道 4 分别与每层营养基 7 内侧的渗漏管道 11 连通。横向水 肥管道4流出的水肥混合液分别流入若干竖向水肥管道4, 然后又流入渗漏管道11内, 渗入 营养基内供植物吸收。 0020 所述固定支架 9 的底端均通过植筋固定在立面体 10 上。固定支架 9 支撑着横托 网 5 和营养基 7, 固定支架 9 顶端连着护罩 8, 因此固定支架 9 是整个装置的管件固定设备, 使设备整体牢牢固定在墙体上。 0021 所述。
13、蓄水池 1 和混肥池 2 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撑装置的上方。水肥混合液可以在 重力作用下自行流出, 不会出现断流现象。 0022 安装时, 先清理立面山体上的浮动砂石块, 根据立面条件分层设置固定支架 9, 并 用植筋固定好固定支架 9, 用横向拉绳固定好渗漏管道 11。铺设并固定横托网 5, 填充营养 基7后用护罩8将其固定防止脱落。 湿度传感器测量营养基水份含量, 并将湿度信息通过导 线传至自动控制阀 3, 自动控制阀 3 根据设置自动调解供水量, 使营养基的湿度满足植物的 吸收条件, 有效解决立面营养基水肥施用准确同时解决了因表面浇水营养基 7 固定难的问 题, 起到了节水节能的作用, 固。
14、定支架 9 和横托网 5 的设置使土壤的铺设厚度进一步增大, 解决了土壤加厚不稳定的问题, 大大提升了植被生长条件, 提高了种植效果, 大大提高了植 物的存活率, 降低了养护难度, 减少管理成本, 降低了施工风险。 0023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 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 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 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 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 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563390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63390 U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56339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