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节水灌溉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节水灌溉系统.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9423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18 CN 203194235 U *CN203194235U* (21)申请号 201320238350.2 (22)申请日 2013.05.07 A01G 25/06(2006.01) A01G 25/16(2006.01) (73)专利权人 福建福宁卫通新型材料科技有限 公司 地址 355106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盐田乡工 业园区福宁科技 专利权人 林财瑾 (72)发明人 林财瑾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包括水源、 水泵、 水塔、。
2、 干路管道、 渗水器、 束缚箍、 支路管道、 容器体、 橡胶蒙皮、 通孔和渗透小孔, 所 述渗水器包括容器体和橡胶蒙皮, 所述橡胶蒙皮 覆盖在容器体的周身上, 所述橡胶蒙皮上密布地 穿刺渗透小孔, 所述水源与水泵相连接之间设置 有止回阀, 所述水塔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机架内设 置有控制系统, 所述水塔与渗水器之间依次设置 有截止阀、 过滤器, 所述截止阀与过滤器安装在干 路管道上, 该新型节水灌溉系统具有设计合理、 结 构简单, 制动化程度高, 灌溉效果好, 人力耗费少 的特点, 且能够更有效的节约用水, 具较高的使用 价值, 满足不同地形农田灌溉的推广应用。 (51)Int.Cl. 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94235 U CN 203194235 U *CN203194235U* 1/1 页 2 1. 一种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包括水源、 水泵、 水塔、 干路管道、 渗水器、 束缚箍、 支路管 道、 容器体、 橡胶蒙皮、 通孔和渗透小孔, 所述渗水器包括容器体和橡胶蒙皮, 所述橡胶蒙皮 覆盖在容器体的周身上, 所述橡胶蒙皮上密布地穿刺渗透小孔,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源与水 泵相连接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所述水塔安装在机架上, 。
4、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所述水 塔与渗水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截止阀、 过滤器, 所述截止阀与过滤器安装在干路管道上, 所述 支路管道上安装有传感器, 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与传感器相连, 所述控制系统的信 号输出端与水泵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滤器与干路管道间 可拆连接, 所述过滤器内安装有多层过滤网。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滤网为六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传感器为土壤湿度传 感器或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
5、194235 U 2 1/3 页 3 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灌溉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属于农田 水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大国,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 ; 工业、 农业用水的日益增加, 缺水 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用水量较多的农田用水, 目前, 其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效率还比较低, 虽然目前一些节水灌溉的新科技在农田灌溉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 其所采用的技 术方式一般有两种方式 : 一是滴灌的灌溉方法, 即 : 在农田中, 按一定的方位布置管路, 管 路上开有细密的小孔, 水从管路细密的小孔中间不断地滴入田地, 。
6、从而达到灌溉的目的 ; 二 是在农田中间布置若干扰动喷头, 从喷头喷出的水在扰动装置的扰动下喷向农田中间, 从 而达到灌溉的目的。 0003 灌溉系统是从水源取水并输送、 分配到农田、 草地、 林地进行灌溉的各级渠道或管 道及相应配套建筑物和设施的总称。可分为渠道灌溉系统和管道灌溉系统两类。 0004 渠道灌溉系统由灌溉渠首工程, 输水、 配水工程和田间灌溉工程等部分组成。 0005 管道灌溉系统分为喷灌系统、 滴灌系统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等, 主要由首部 取水加压设施、 输水管网及灌溉出水装置三部分组成, 通常按其可动程度将管道灌溉系统 分为固定式、 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 0006 。
7、南方几省诸如福建、 云南等多属丘陵、 山地地貌, 水稻种植以梯田形式, 多种经济 作物比如茶叶、 水果种植也多利用山地, 这些很好地利用了地形, 扩大了种植面积。但在一 定程度上却是十分不便于灌溉, 而且南方四季雨水分明, 夏季时而暴雨数日不止, 遇到旱季 又常常是 30 天也不见雨水, 以致土地龟裂, 庄稼晒死。因而, 如何获取土壤水分或温度信 息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提供灌溉, 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现有的灌溉系统没有 获取土壤水分、 湿度和温度进行灌溉, 既没有达到最大限度节约用水效果, 也不利于植物生 长, 所以, 存在节水效果不理想问题, 且人工进行管理灌溉系统, 劳动强度。
8、大, 同时耗费人 力, 没有实现自动化灌溉。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该新型节水灌溉系统具有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制动化程度高, 灌溉效果好, 人力耗费少的 特点, 且能够更有效的节约用水, 克服现有节水灌溉系统节水不理想的缺陷。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 一种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包括水源、 水泵、 水塔、 干路 管道、 渗水器、 束缚箍、 支路管道、 容器体、 橡胶蒙皮、 通孔和渗透小孔, 所述渗水器包括容器 体和橡胶蒙皮, 所述橡胶蒙皮覆盖在容器体的周身上, 所述橡胶蒙皮上密布地穿刺渗透小 孔, 所述。
9、水源与水泵相连接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所述水塔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机架内设置有 控制系统, 所述水塔与渗水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截止阀、 过滤器, 所述截止阀与过滤器安装在 说 明 书 CN 203194235 U 3 2/3 页 4 干路管道上, 所述支路管道上安装有传感器, 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与传感器相连, 所 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泵相连。 0009 进一步, 所述过滤器与干路管道间可拆连接, 所述过滤器内安装有多层过滤网。 0010 进一步, 所述过滤网为六层。 0011 进一步, 所述传感器为土壤湿度传感器或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 一是该新型节。
10、水灌溉系统由于渗水器的橡胶蒙皮上 设置的细密渗透小孔, 在自由状态下, 由于橡胶的自然弹性而关闭, 渗水器中的水是根据毛 细管原理渗透到农田中去的, 能达到最大限度节约用水的效果, 克服了现有节水系统节水 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二是该新型节水灌溉系统制动化程度高, 通过传感器感知土壤的水分、 湿度和温度, 将信号传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输出信号驱动水泵抽水, 共给农田。整个过程 不需要人员参与, 减少了劳动强度和耗费劳动力, 同理当农田土壤的水分、 湿度和温度达到 适合植物生长数值时, 水泵停止抽水, 止水阀制动关闭, 防止水塔的水倒流, 更加的节能, 使 用更加的方便, 同时有利促进植物生长。。
11、 三是通过干路管道上的可拆式过滤器, 可以防止渗 水器和橡胶蒙皮上的细密渗透小孔堵塞, 影响灌溉效果和效率, 且通过截止阀可以关闭干 路管道, 方便定期对可拆式过滤器拆卸和清洗。 四是该新型节水灌溉系统具有设计合理、 结 构简单, 制动化程度高, 灌溉效果好, 人力耗费少的特点, 能够更有效的节约用水, 具较高的 使用价值, 满足不同地形农田灌溉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节水灌溉系统的结构视图。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节水灌溉系统的局部视图。 0015 标号说明 : 1水源 2水泵 3水塔 4干路管道 5渗水器 6束 缚箍 7 支路管道 8 容器。
12、体 9 橡胶蒙皮 10 通孔 11 渗透小孔 12 截 止阀 13 止回阀 14 机架 15 控制系统 16 过滤器 17 传感器 18 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参考图例 1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 一种新型节水灌溉系统, 包括水源 1、 水泵 2、 水塔 3、 干路管道 4、 渗水器 5、 束缚箍 6、 支路管道 7、 容器体 8、 橡胶蒙皮 9、 通孔 10、 渗透小孔 11 和截止阀 12, 所述渗水器 5 包括容器体 8 和橡胶蒙皮 9, 所述橡胶蒙皮 9 覆盖 在容器体8的周身上, 所述橡胶蒙皮9上密布地穿刺渗透小孔11, 所述水源1与水泵2相连 接之间设置有止回。
13、阀 13, 所述水塔 3 安装在机架 14 上, 所述机架 14 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15, 所述水塔 3 与渗水器 5 之间依次设置有截止阀 12、 过滤器 16, 所述截止阀 12 与过滤器 16 安装在干路管道 4 上, 所述支路管道 7 上安装有传感器 17, 所述控制系统 15 的信号输入端 与传感器 17 相连, 所述控制系统 15 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泵 2 相连。 001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过滤器 16 与干路管道 4 间可拆连接, 所述过滤器 16 内安装有 多层过滤网 18。 0018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过滤网 18 为六层。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传感器 17 为土壤湿度传感器或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 说 明 书 CN 203194235 U 4 3/3 页 5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194235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9423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