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6848701
  • 上传时间:2019-09-09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781.7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61558.7

    申请日:

    20141204

    公开号:

    CN204352301U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72

    主分类号:

    A61M5/172

    申请人:

    中山润涛商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莽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安栏路90号三楼8卡

    优先权:

    CN201420761558U

    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邹常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及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至少包括由若干用于获取输液袋重量变化的第一传感节点组成的第一传感网络,所述第一传感节点具有唯一的第一地址编码;所述应用层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所述对象节点至少包括护士台电脑;所述传输层至少包括连接感知层与云端的第一通信网络,以及连接云端与对象节点的第二通信网络;所述云端从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从云端获取运算结果,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巡查。本实用新型统计及时跟踪某一区域或楼层的病人点滴进程,方便医护人员一次备齐多个病人所需的药品,有效地减少医护人员往返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及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至少包括由若干用于获取输液袋重量变化的第一传感节点组成的第一传感网络,所述第一传感节点具有唯一的第一地址编码;所述应用层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所述对象节点至少包括护士台电脑;所述传输层至少包括连接感知层与云端的第一通信网络,以及连接云端与对象节点的第二通信网络;所述云端从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从云端获取运算结果,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巡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还包括由若干用于检测点滴流速的第二传感节点组成的第二传感网络,所述第二传感节点具有唯一的第二地址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包括若干用于连接各传感节点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与各传感节点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节点为重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节点为具有光发射端与光接收端的光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节点与挂接输液袋的挂钩相连,向云端反馈挂钩的下坠行程,由云端计算判断输液袋内的药液余量;所述第二传感节点设置于输液袋点滴出口,向云端反馈点滴速度,由云端计算点滴剩余时间;所述第二传感节点具有可夹置于所述输液袋点滴出口的夹子结构,其光发射端与光接收端于夹子结构的夹持面上相对而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节点还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具有与云端或护士台电脑通信的通讯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节点还包括设置于输液管处的流速控制装置,所述流速控制装置具有与云端或护士台电脑通信的通讯模块。 8.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及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层至少包括由若干终端节点,所述终端节点至少具有用于获取输液袋重量变化的第一传感节点;所述应用层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所述对象节点至少包括护士台电脑;所述传输层至少包括连接终端节点与云端的第一通信网络,以及连接云端与对象节点的第二通信网络;所述云端从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从云端获取运算结果,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巡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节点具有用于检测点滴流速的第二传感节点;所述终端节点包括微控制器和通讯单元,所述第一传感节点、第二传感节点和通讯单元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包括若干用于连接各终端节点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与各终端节点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医用输液多为重力式点滴,即将液袋或者液瓶悬挂在固定的架子上,使液体由于自然重力而滴下进入血液中。而点滴速度则依靠调节夹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手动调速器来调节,点滴速度的调节只能凭借医护人员的经验,而无法实现精确控制,且点滴速度往往随着针头相对药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点滴速度在整个点滴过程中往往不容易得到稳定。目前,点滴过程的监护方式依然采用人工监护;一方面,当发现点滴结束或点滴过程异常时,需要按动设置于病床附近的报警按钮或直接走至护士台通知医护人员前来处理。由于点滴过程较枯燥,病人或陪同人员容易打瞌睡,无法及时发现点滴结束或点滴过程出现的异常状况而出现事故。当患者独自一人进行点滴时,尤其是重症病人,其独立按动报警按钮发出报警是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完成的,增加病人及家属的负担;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往往需要照看多个房间,甚至多个楼层的输液病人,工作包括拔除输液管或更换输液袋等,如无法得知每个病人的点滴进行情况,则往往需多次往返护士台和多个房间取拿药品,大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实际上,通过对点滴过程的监控可统计某一区域或楼层的病人点滴进程,方便医护人员一次备齐多个病人所需的药品,有效地减少医护人员往返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统计及时跟踪某一区域或楼层的病人点滴进程,方便医护人员一次备齐多个病人所需的药品,有效地减少医护人员往返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之一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及云端,所述感知层至少包括由若干用于获取输液袋重量变化的第一传感节点组成的第一传感网络,所述第一传感节点具有唯一的第一地址编码;所述应用层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所述对象节点至少包括护士台电脑;所述传输层至少包括连接感知层与云端的第一通信网络,以及连接云端与对象节点的第二通信网络;所述云端从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从云端获取运算结果,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巡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感知层还包括由若干用于检测点滴流速的第二传感节点组成的第二传感网络,所述第二传感节点具有唯一的第二地址编码。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层包括若干用于连接各传感节点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与各传感节点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节点为重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节点为具有光发射端与光接收端的光传感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节点与挂接输液袋的挂钩相连,向云端反馈挂钩的下坠行程,由云端计算判断输液袋内的药液余量;所述第二传感节点设置于输液袋点滴出口,向云端反馈点滴速度,由云端计算点滴剩余时间;所述第二传感节点具有可夹置于所述输液袋点滴出口的夹子结构,其光发射端与光接收端于夹子结构的夹持面上相对而设。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节点还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具有与云端或护士台电脑通信的通讯模块。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象节点还包括设置于输液管处的流速控制装置,所述流速控制装置具有与云端或护士台电脑通信的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之二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及云端,所述感知层至少包括由若干终端节点,所述终端节点至少具有用于获取输液袋重量变化的第一传感节点;所述应用层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所述对象节点至少包括护士台电脑;所述传输层至少包括连接终端节点与云端的第一通信网络,以及连接云端与对象节点的第二通信网络;所述云端从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从云端获取运算结果,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巡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节点具有用于检测点滴流速的第二传感节点;所述终端节点包括微控制器和通讯单元,所述第一传感节点、第二传感节点和通讯单元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层包括若干用于连接各终端节点的中间节点,所述中间节点与各终端节点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越性体现在:

    1)基于物联网与云技术的数据交互处理方式,使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兼容性,不需依赖医院等护理场所的硬件线路条件,仅需安装相应的传感节点和中间节点,加上一台能连网的智能设备便能轻松组建监控系统,避免了不必要的硬件成本。

    2)云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制\开通\变更相应的功能,适合用户对应用功能和成本控制的要求;

    3)配设有有护士台电脑和手持终端,方便医护人员及时获知最新监控信息,调整工作安排或人员调度;

    4)系统对护干台电脑和手持终端无过高的硬件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APP或直接WEB登陆方式进行监控信息获取,这就避免了硬件升级或定制所带来的高成本投入。

    诸如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无论从经济性,还是实用性上看,均是具有卓越性的产品,十分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系统组成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光传感夹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的系统组成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的系统组成框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的终端节点组成框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四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感知层1、传输层2、应用层3及云端4,所述感知层1至少包括由若干用于获取输液袋重量变化的第一传感节点102组成的第一传感网络,所述第一传感节点102具有唯一的第一地址编码;所述应用层3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30,所述对象节点30至少包括护士台电脑;所述传输层2至少包括连接感知层1与云端4的第一通信网络201,以及连接云端4与对象节点30的第二通信网络202;所述云端4从感知层1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30从云端4获取运算结果,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巡查。

    所述感知层1还包括由若干用于检测点滴流速的第二传感节点104组成的第二传感网络,所述第二传感节点104具有唯一的第二地址编码。

    所述第一传感节点102为重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节点104为具有光发射端104a与光接收端104b的光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节点102与挂接输液袋50的挂钩12相连,向云端4反馈挂钩12的下坠行程,由云端4计算判断输液袋50内的药液余量;所述第二传感节点104设置于输液袋50点滴出口501,向云端4反馈点滴速度,由云端4计算点滴剩余时间;所述第二传感节点104具有可夹置于所述输液袋50点滴出口501的夹子结构13,其光发射端104a与光接收端104b于夹子结构13的夹持面上相对而设。

    所述对象节点30还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具有与云端4或护士台电脑通信的通讯模块。

    如图7所示,所述对象节点30还包括设置于输液管处的流速控制装置502,所述流速控制装置502具有与云端4或护士台电脑通信的通讯模块,用于根据云端4运算结果与预设的流速参数,或护士台电脑的操作来进行点滴流速控制。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传输层2包括若干用于连接各传感节点的中间节点20,所述中间节点20与各传感节点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三: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感知层1、传输层2、应用层3及云端4,所述感知层1至少包括由若干终端节点10,所述终端节点至少具有用于获取输液袋重量变化的第一传感节点102;所述应用层3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30,所述对象节点30至少包括护士台电脑;所述传输层2至少包括连接终端节点10与云端4的第一通信网络201,以及连接云端4与对象节点30的第二通信网络202;所述云端4从感知层1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30从云端4获取运算结果,及时提醒医护人员巡查。

    所述终端节点10具有用于检测点滴流速的第二传感节点104。

    所述终端节点10包括微控制器101和通讯单元103,所述第一传感节点102、第二传感节点104和通讯单元103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101连接。

    所述传输层2包括若干用于连接各终端节点10的中间节点20,所述中间节点20与各终端节点10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连接。

    如图2-3所示,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实施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感节点102为重力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节点104为具有光发射端104a与光接收端104b的光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节点102与挂接输液袋50的挂钩12相连,向云端4反馈挂钩12的下坠行程,由云端4计算判断输液袋50内的药液余量;所述第二传感节点104设置于输液袋50点滴出口501,向云端4反馈点滴速度,由云端4计算点滴剩余时间;所述第二传感节点104具有可夹置于所述输液袋50点滴出口501的夹子结构13,其光发射端104a与光接收端104b于夹子结构13的夹持面上相对而设。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基于 联网 点滴 智能 监控 系统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物联网的点滴智能监控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487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