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医院伤病员动手术及到各医疗科室进行检查治疗的搬动 及移动机械。
背景技术
伤员在送往医院及医院里的重伤病人,伤员从上手术台,到动完手术,送到病床上以及送病人到各医 疗科室进行检查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多次的搬动及移动伤员,护士在搬动及移动伤员过程中可能会对伤 员的造成二次伤害,加重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强度。
同时,医院用伤病人转移用平推车不可调整高低,为医院的伤病人转移、运输及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 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伤员在送往医院及医院里的重伤病人,伤员从上手术台,到动完手术,送到病床上以及送 病人到各医疗科室进行检查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搬动及移动伤员,容易对伤员的二次伤害,护士的 工作强度的问题,以及解决现有医院用伤病人转移用平推车不可调整高低及收缩后,不便于伤病人转移的 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在移动车上的交换平台,其实施方案如下:
安装在移动车上的交换平台:
包括移动车,移动车上安装有交换平台;
所述移动车包括一个台板,台板的顶部设置有台面;
台板的前端下方和后端下方均铰接有支架,支架底部设置有滚轮;
台板底部沿纵向套装有一根传动丝杆,传动丝杆的前半段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左旋螺纹段上安装有 左旋传动螺母,传动丝杆的后半段上设置有右旋螺纹段,右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右旋传动螺母,左旋螺纹段 上的螺纹旋向与右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左旋传动螺母与台板的前端下方的支架之间铰接有拉杆,右旋传动螺母与台板的后端下方的支架之间 铰接有拉杆;
传动丝杆的后端头通过手柄轴B与手柄B连接;
所述交换平台包括交换平台下座,交换平台下座上方套装有交换平台过渡座,交换平台过渡座上方铰 接有交换平台台面;
交换平台下座包括呈框架状的平台下座,平台下座上沿横向设置有联板b和第一滑条板,其中联板b位 于第一滑条板的前端;
联板b与第一滑条板之间沿纵向套装有主动传动装置和从动传动装置,其中主动传动装置位于从动传 动装置的右侧;
主动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a,传动轴a的前端头通过滑动手柄轴与手柄连接,传动轴a上安装有带轮和 齿轮;
从动传动装置包括从动轴a,从动轴a上安装有带轮和齿轮;
主动传动装置上的带轮与从动传动装置上的带轮之间通过同步齿形带连接;
交换平台过渡座包括呈框架状的过渡座,过渡座上沿横向设置有齿条导轨a,齿条导轨a套装在第一滑 条板上沿横向延伸的凹槽中,齿条导轨a底部的齿条与传动轴a上的齿轮啮合,齿条导轨a底部的齿条还与 从动轴a上的齿轮啮合;
位于齿条导轨a的后端的过渡座上沿横向设置有角板b,齿条导轨a与角板b之间沿纵向套装有过渡座传 动装置;
过渡座传动装置包括沿纵向设置的传动丝杆b,传动丝杆b的前半段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左旋螺纹 段上安装有左旋传动螺母b,传动丝杆b的后半段上设置有右旋螺纹段,右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右旋传动 螺母b,左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与右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传动丝杆b的前端头通过滑动手柄轴a与手柄连接;
左旋传动螺母b和右旋传动螺母b均通过旋臂与交换平台铰接;
交换平台包括交换台面,交换台面左侧底部设置有铰链凹,铰链凹铰接在过渡座左侧设置的铰链凸上。
本实用新型可调整高低的收缩后变为担架,并可使交换平台台面及交换平台过渡座左右平移及交换平 台台面形成斜面,方便伤员的搬动及移动。
优选地,所述平台下座为矩形框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并且沿纵向延伸的角板,两块角板的前端连接 有联板a,两块角板的后端连接有联板c,联板a上安装有与手柄相配合的滑动手柄轴定位套;
所述滑动手柄轴为一个阶梯轴,包括相互连接的大轴和小轴,其中大轴位于内侧,小轴位于外侧,大 轴套装在联板a上,大轴的内端头延伸至联板a内侧,大轴上的内端头上的内孔中设置有内花键槽,大 轴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传动轴a的前端头外周上的外花键上,小轴的外端头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
所述与滑动手柄轴连接的手柄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孔,阶梯孔中的小孔 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滑动 手柄轴的小轴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挡盖,手柄挡盖固定安装在滑动手柄轴的小轴 的外端头上;
所述联板b外侧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呈同轴套装在传动轴a上,行星齿 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传动轴a之间为间隙配合;
滑动手柄轴的大轴的内端头外周上设置有与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的内花键槽相配合 的外花键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联接。
优选地,所述过渡座为矩形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且沿纵向延伸的连接管,两根连接管的前端连 接有角板a,角板a上安装有与手柄相配合的滑动手柄轴定位套b;
所述滑动手柄轴a为一个阶梯轴,包括相互连接的大轴和小轴,其中大轴位于内侧,小轴位于外侧, 大轴套装在角板a上,大轴的内端头延伸至角板a内侧,大轴上的内端头上的内孔中设置有内花键槽, 大轴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传动丝杆b的前端头外周上的外花键上,小轴的外端头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
所述与滑动手柄轴a连接的手柄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孔,阶梯孔中的小 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滑 动手柄轴a的小轴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挡盖,手柄挡盖固定安装在滑动手柄轴a 的小轴的外端头上;
所述齿条导轨a外侧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呈同轴套装在传动丝杆b上,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传动丝杆b之间为间隙配合;
滑动手柄轴a的大轴的内端头外周上设置有与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的内花键槽相配合 的外花键;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联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a的后端头通过连接过渡套与连接套管的一端连接,连接套管的另一端通过另一 个连接过渡套与传动轴b的前端头连接,传动轴a与连接过渡套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套管与连接过渡套之 间为固定连接,传动轴b与连接过渡套之间为固定连接;
所述联板c内侧的两块角板之间沿横向设置有第二滑条板;
所述传动轴b的中段套装在第二滑条板与联板c之间,传动轴b的后端头延伸至联板c外侧;
所述传动轴b上安装有带轮和齿轮;
所述第二滑条板与联板c之间沿纵向还套装有从动轴b,从动轴b位于传动轴b左侧,从动轴b上安 装有带轮和齿轮;
传动轴b上的带轮与从动轴b上的带轮之间通过同步齿形带连接;
所述过渡座上沿横向设置有齿条导轨b,齿条导轨b套装在第二滑条板上沿横向延伸的凹槽中,齿条 导轨b底部的齿条与传动轴b上的齿轮啮合,齿条导轨b底部的齿条还与从动轴b上的齿轮啮合;
所述传动轴b的后端头上套装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孔, 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 键槽套装在传动轴b的后端头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挡盖,手柄挡盖固定安装在传 动轴b的外端头上;
所述联板c上安装有与手柄相配合的手柄固定套。
优选地,所述传动丝杆b的后端头通过过度套与套管的一端连接,套管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过度套与 传动丝杆c的前端头连接,传动丝杆b与过度套之间为固定连接,套管与过度套之间为固定连接,传动丝 杆c与过度套之间为固定连接;
位于角板b的后端的两根连接管之间沿横向设置有角板c;
所述传动丝杆c的中段套装在角板c与齿条导轨b之间,传动丝杆c的后端头延伸至齿条导轨b外侧;
所述传动丝杆c的前半段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左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左旋传动螺母b,传动丝杆c的 后半段上设置有右旋螺纹段,右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右旋传动螺母b,左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与右旋螺纹 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左旋传动螺母b和右旋传动螺母b均通过旋臂与交换平台铰接;
所述传动丝杆c的后端头上套装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 孔,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 内花键槽套装在传动丝杆c的后端头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挡盖,手柄挡盖固定安 装在传动丝杆c的外端头上;
所述齿条导轨b上安装有与手柄相配合的手柄固定套b。
优选地,所述左旋传动螺母b和右旋传动螺母b均通过旋臂与旋臂连接轴连接,其中左旋传动螺母b 和右旋传动螺母b均与旋臂铰接,旋臂与旋臂连接轴铰接,旋臂连接轴安装在交换平台底部的滑动轴承座 上;
所述传动丝杆b通过轴承安装在齿条导轨a上的滚动轴承座c与角板b上的滚动轴承座d之间;
滚动轴承座c与滚动轴承座d之间还安装有大半圆导向槽b,大半圆导向槽b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大半 圆导向槽b的槽口方向朝向上,大半圆导向槽b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中点支撑轴承,位于大半圆导向槽b与 传动丝杆b之间的大半圆导向槽b内侧面粘贴有自润滑导向膜b;
传动丝杆b的中部安装在中点支撑轴承上,传动丝杆b的左旋螺纹段位于滚动轴承座c与中点支撑轴 承之间,传动丝杆b的右旋螺纹段位于中点支撑轴承与滚动轴承座d之间;
所述传动丝杆c通过轴承安装在角板c上的滚动轴承座d与齿条导轨b上的滚动轴承座之间;
角板c上的滚动轴承座d与齿条导轨b上的滚动轴承座之间还安装有大半圆导向槽c,大半圆导向槽c 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大半圆导向槽c的槽口方向朝向上,大半圆导向槽c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中点支撑轴承, 位于大半圆导向槽c与传动丝杆c之间的大半圆导向槽c内侧面粘贴有自润滑导向膜b;
传动丝杆c的中部安装在中点支撑轴承上,传动丝杆c的左旋螺纹段位于滚动轴承座d与中点支撑轴承 之间,传动丝杆c的右旋螺纹段位于中点支撑轴承与齿条导轨b之间;
所述齿条导轨a与第一滑条板之间的第一滑条板内侧面上设置有滚条,齿条导轨a套装在滚条上;
所述齿条导轨b与第二滑条板之间的滑条板内侧面上设置有滚条,齿条导轨b套装在滚条上;
所述传动轴a通过轴承安装在联板b与第一滑条板之间;
所述传动轴b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滑条板与联板c之间;
所述从动轴a通过轴承安装在联板b上的轴承闷座与第一滑条板上的轴承闷盖之间;
所述从动轴b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滑条板上的轴承闷盖与联板c上的轴承闷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台板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槽板,槽板前端的台板底部设置有筋板B,槽板后端的台板 底部由内向外设置有筋板C、筋板D、筋板E;
槽板底部安装有中点支撑轴承,筋板B上安装有滚动轴承座A,筋板C上安装有滚动轴承座B,筋板D 上安装有滑动轴承座B,筋板E上安装有滑动轴承座C,筋板E上还安装有与手柄轴B相配合的手柄B定 位套;
所述传动丝杆的前半段通过轴承安装在滚动轴承座A上,传动丝杆的前端头延伸至滚动轴承座A外侧, 传动丝杆的中部安装在中点支撑轴承上,传动丝杆的后半段通过轴承安装在滚动轴承座B上,传动丝杆的 后端头延伸至滚动轴承座B外侧,传动丝杆的后端头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花键,传动丝杆的左旋螺纹段位 于滚动轴承座A与中点支撑轴承之间,传动丝杆的右旋螺纹段位于中点支撑轴承与滚动轴承座B之间;
所述手柄轴B为一个阶梯轴,包括相互连接的大轴和小轴,其中大轴位于内侧,小轴位于外侧,大轴 安装在滑动轴承座B和滑动轴承座C上,大轴的内端头延伸至筋板D内侧,大轴内端头上的内孔中设置的 内花键槽套装在传动丝杆后端头外周上的外花键上,小轴的外端头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
手柄B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孔,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 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手柄轴B的小轴上的外花键 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B挡盖,手柄B挡盖固定安装在手柄轴B的小轴的外端头上;
所述筋板C外侧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套装在传动丝杆上,行星齿轮减速 器的输出轴与传动丝杆呈同轴安装,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传动丝杆之间为间隙配合;
手柄轴B的大轴的内端头外周上设置有与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的内花键槽相配合的外 花键;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联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丝杆的前端头通过手柄轴A与手柄A连接;
筋板B外侧的台板底部设置有筋板A;
筋板A的外侧安装有与手柄轴A相配合的手柄A定位套,筋板A的内侧安装有滑动轴承座A;
手柄轴A套装在滑动轴承座A上的滑动轴承上;
传动丝杆的前端头上设置有外花键;
手柄轴A的内端头上设置有内花键槽;
传动丝杆的前端头上的外花键套装在手柄轴A的内端头上的内花键槽中;
手柄A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 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手柄轴A的外端头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 A挡盖,手柄A挡盖固定安装在手柄轴A的外端头上。
优选地,所述传动丝杆的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上均套装有导向槽,导向槽固定安装在台板底部, 导向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导向槽的槽口方向朝向下,位于导向槽与传动丝杆之间的导向槽内侧面粘贴有 自润滑导向膜;
所述支架呈H形,包括位于左侧的支撑杆和位于右侧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铰接在台板底部的连接 板上,支撑杆的底部铰接有滚轮,左侧的支撑杆和右侧的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横杆;
所述拉杆包括连接在左旋传动螺母与右旋传动螺母上的轴套,轴套的下端具有安装孔,轴套的安装孔 中套装有拉动轴的轴尾,拉动轴的轴头安装在套杆上的安装孔中的轴承上,拉动轴的轴头上设置有堵头, 拉动轴与套杆上的安装孔之间安装有锁紧螺母,套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横杆上。
优选地,所述台板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护手;
所述平台下座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安装在台板两侧边沿纵向设置的导轨槽中,导轨槽的前端和后端 均设置有插销;
传动丝杆b,传动丝杆c和传动丝杆上的左旋螺纹段上的螺纹和右旋螺纹段上的螺纹均为T型螺纹。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车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车针对医院用可调整高低的收缩后变为担架形式的伤病人转移用平推车,方便重 伤病人到各医疗科室进行检查治疗。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车是针对医院用可调整高低的收缩后变为担架形式的可调试移动车,可调试移 动车方便伤员转移、减少伤员在搬运过程中的痛苦、方便放入车辆里、减少了停放及占用的空间并方便运 输及管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车可根据环境不同,采用电动控制来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 式;也可通过手动控制来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也可手动控制前端手柄来调整可调 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手动控制后端手柄来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车手柄套入手柄轴a把挡盖用沉头螺栓连接在手柄轴a的前端,防止手柄脱落, 把手柄轴插入筋板a中间的孔,把滑动轴承座套入手柄轴a,手柄轴a后端的内渐开线花键与传动丝杆左 端的外渐开线花键连接并用紧定螺钉锁紧,把滑动轴承座用螺栓与筋板a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齿轮 减速器的输入轴用连接螺栓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是空心轴,把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套入到 传动丝杆右端,它们是间隙配合,把行星齿轮减速器用螺栓连接在筋板d中间部位,手柄套入手柄轴b把 挡盖用沉头螺栓连接在手柄轴b的前端,防止手柄脱落,把手柄轴插入筋板e中间的孔,把滑动轴承座套 入手柄轴b,另一个滑动轴承座也套入手柄轴b,把手柄轴b后端的内渐开线花键与传动丝杆右端的外渐 开线花键连接,把滑动轴承座用螺栓连接在筋板e上,把另一个滑动轴承座用螺栓连接在筋板d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车可通过电动控制来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需要电动控制 时,首先移动前端的手柄,推动手柄轴b的移动,手柄轴b的渐开线花键与手柄的渐开线花键连接方式是 分离的,此时手柄轴b与手柄是间隙连接,手柄插入定位套b并用螺栓锁紧此时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 渐开线内花键与手柄轴b的渐开线外花键连接,传动丝杆右端的渐开线外花键与手柄轴b的内端渐开线外 花键连接,其次移动后端手柄轴a上的手柄,手柄轴a与手柄的渐开线花键连接方式是分离的,此时手柄 轴a与手柄是间隙连接,手柄插入定位套a并用螺栓锁紧,传动丝杆左端的渐开线外花键与手柄轴a的内 端渐开线外花键连接,就可以进行电动控制,当电机正方向转动时带动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转动,行 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手柄轴b、传动丝杆及手柄轴a的转动,而手柄不动。传动丝杆的转 动带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母向内作直线运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母的向内直线运动带动 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内移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内移动就拉动前端的支架及后端的支架向 内旋转运动,从而达到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当电机反方向转动时带动行星齿轮减 速器输出轴的转动,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转动从而带动手柄轴b、传动丝杆及手柄轴a的转动,而手 柄不动,传动丝杆的转动带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母向外作直线运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 母的向外直线运动推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外移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外移动就推动前端 的支架及后端的支架向外旋转运动,从而达到调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车也可手动控制前端手柄来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手动控 制后端手柄来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把前端的手 柄向内移动,手柄轴b不移动,手柄插到定位套b时用螺栓锁紧,前端的手柄就可以隐藏到台面下,向外 移动后端的手柄时,手柄的渐开线内花键与手柄轴a的渐开线外花键连接,手柄轴a的渐开线内花键与传 动丝杆的渐开线外花键连接,就可以用手柄的正方向转动带动手柄轴a的转动,手柄轴a的转动带动传动 丝杆的转动,传动丝杆的转动带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母向内作直线运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 动螺母的向内直线运动带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内移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内移动就拉动 前端的支架及后端的支架向内旋转运动,从而达到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手柄的反 方向转动带动手柄轴a的转动,手柄轴a的转动带动传动丝杆的转动,传动丝杆的转动带动左旋传动螺母 及右旋传动螺母向外作直线运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母的向外直线运动就推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 的拉杆向外移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外移动就推动前端的支架及后端的支架向外旋转运动,从而 达到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把后端的手柄向内移动,手柄插到定位套a时用螺栓锁紧,后端的手柄就 可以隐藏到台面下;把前端的手柄向外移动时,手柄带动手柄轴b向外移动,手柄轴b的渐开线外花键与 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渐开线内花键连分离,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空心输出轴与传动丝杆时间隙配合,所 以行星齿轮减速器不工作,手柄轴b的渐开线内花键与传动丝杆的渐开线外花键连接,手柄的渐开线内花 键与手柄轴b的渐开线外花键连接,就可以用手柄的正方向转动带动手柄轴b的转动,手柄轴b的转动带 动传动丝杆的转动,传动丝杆的转动带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母向内作直线运动,左旋传动螺母及 右旋传动螺母的向内直线运动带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内移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内移动 就拉动前端的支架及后端的支架向内旋转运动,从而达到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及收缩成担架形式;手 柄的反方向转动带动手柄轴b的转动,手柄轴b的转动带动传动丝杆的转动,传动丝杆的转动带动左旋传 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母向外作直线运动,左旋传动螺母及右旋传动螺母的向外直线运动推动前端的拉杆及 后端的拉杆向外移动,前端的拉杆及后端的拉杆向外移动就推动前端的支架及后端的支架向外旋转运动, 从而达到调整可调试移动车的高低。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平台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平台可以通过充电电池对交换平台下座的平台下座传动装置的电机供电带动行 星齿轮减速器旋转带动传动轴及固定手柄轴转动自动控制控制交换平台过渡座及交换平台台面的左右移 动,也可通过手柄控制交换平台过渡座及交换平台台面的左右移动。
当采用电动控制时,手柄推动滑动手柄轴,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滑动手柄轴的渐开线花键分离, 滑动手柄轴的外渐开线花键与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内孔的内渐开线花键离合,手柄进入滑动手柄轴定位 套的内孔,手扭螺丝扭紧,从而固定手柄,而另一端的手柄向内移动,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固定手柄 轴的渐开线花键分离,进入手柄固定套手扭螺丝扭紧,从而固定手柄,当电机通电转动时,行星齿轮减速 器输出轴带动滑动手柄轴、传动轴a、连接过度套、连接套管、传动轴b、齿轮、带轮及同步齿形带转动, 齿轮转动带动交换平台过渡座的齿条轨道a及齿条轨道b作水平移动,从而自动控制交换平台过渡座及交换 平台台面的左右移动。当采用手动控制时,手柄向外移动到手柄挡盖处时,再向外移动带动滑动手柄轴移 动,滑动手柄轴移动到隔套a,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滑动手柄轴的渐开线花键离合,滑动手柄轴的渐 开线花键与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内孔的内渐开线花键分离位置时,转动手柄带动滑动手柄轴、传动轴a、 连接过度套、连接套管、传动轴b、齿轮、带轮及同步齿形带转动,齿轮转动带动交换平台过渡座的齿条 轨道a及齿条轨道b作水平移动,从而手动控制交换平台过渡座及交换平台台面的左右移动。当手柄向内移 动,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滑动手柄轴的渐开线花键分离,到进入滑动手柄轴定位套时,手扭螺丝扭紧, 从而固定手柄,另一端手柄向外移动到手柄挡盖,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固定手柄轴的渐开线花键离合 处时,转动手柄带动固定手柄轴、传动轴b、连接过度套、连接套管、传动轴a、齿轮、带轮及同步齿形带 转动,齿轮转动带动交换平台过渡座的齿条轨道a及齿条轨道b作水平移动,从而手动控制交换平台过渡座 及交换平台台面的左右移动。
当采用电动控制时,手柄推动滑动手柄轴a,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滑动手柄轴a的渐开线花键分离, 滑动手柄轴a的外渐开线花键与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内孔的内渐开线花键离合,手柄进入滑动手柄轴定 位套b的内孔,手扭螺丝扭紧,从而固定手柄,而另一端的手柄向内移动,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固定 手柄轴a的渐开线花键分离,进入手柄固定套手扭螺丝扭紧,从而固定手柄,当电机通电转动时,行星齿 轮减速器输出轴带动滑动手柄轴a、传动丝杆b、左旋传动螺母b,向右旋传动螺母b移动、右旋传动螺母b, 向左旋传动螺母b移动、过度套、套管、传动丝杆c、左旋传动螺母b,向右旋传动螺母b移动、右旋传动螺 母b,向左旋传动螺母b移动,及固定手柄轴b旋转,从而自动控制左旋传动螺母b及右旋传动螺母b左右相 对移动。当采用手动控制时,手柄向外移动到手柄挡盖处时,再向外移动带动滑动手柄轴a移动,滑动手 柄轴a移动到隔套c,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滑动手柄轴a的渐开线花键离合,滑动手柄轴a的渐开线花键 与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出轴内孔的内渐开线花键分离位置时,转动手柄带动带动滑动手柄轴a、传动丝杆b、左 旋传动螺母b,向右旋传动螺母b移动、右旋传动螺母b,向左旋传动螺母b移动、过度套、套管、传动丝杆 c、左旋传动螺母b,向右旋传动螺母b移动、右旋传动螺母b,向左旋传动螺母b移动,及固定手柄轴b旋转, 从而手动控制左旋传动螺母b及右旋传动螺母b左右相对移动。当手柄向内移动,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 滑动手柄轴a的渐开线花键分离,到进入滑动手柄轴定位套a时,手扭螺丝扭紧,从而固定手柄,另一端手 柄向外移动到手柄挡盖,手柄内孔的渐开线花键与固定手柄轴a的渐开线花键离合处时,转动手柄带动固 定手柄轴a、传动丝杆c、右旋传动螺母b,向左旋传动螺母b移动,左旋传动螺母b,向右旋传动螺母b移动, 过度套、套管、传动丝杆b、右旋传动螺母b,向左旋传动螺母b移动,左旋传动螺母b,向右旋传动螺母b 移动,及滑动手柄轴a转动,从而手动控制左旋传动螺母b及右旋传动螺母b左右相对移动。
当交换平台过渡座的左旋传动螺母b及右旋传动螺母b作相对移动时,交换平台台面以铰链凹作支点做 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平台能使躺在地面、床上及手术台上的伤员,不需把伤员抬起来移动到担架及推 车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平台的优点在于:可以采用电动自动控制,也可采用手动控制,交换平台的控制 可于在交换平台前边控制,也可在交换平台的后边控制,把交换平台放在地面上,交换平台的4个滚轮接 触地面,交换平台就可以在地面滚动,对伤员进行移动,通过自动控制交换平台,可使交换平台及交换平 台过渡座左右平移及交换平台形成斜面,方便伤员的搬动及移动,也可通过人工控制交换平台手柄,可使 交换平台及交换平台过渡座左右平移及交换平台台面形成斜面,方便伤员的搬动及移动。
把伤员放在交换平台上,利用交换平台的滚轮推入移动车的导轨槽里,用插销锁住,就可以推着伤员 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交换平台随时更换移动车,为避免躺在地面的伤员二次受伤,把交换平台的滚轮支撑 在地面上,旋转交换平台下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及交换平台过渡座平移,再旋转交换平台过渡座的手柄, 使得交换平台形成斜面,把重伤员放在交换平台上,再旋转交换平台过渡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放平, 再旋转旋转交换平台下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及交换平台过渡座平移,就可抬着重伤员转移到指定位置, 为避免动手术后的伤员二次受伤,把交换平台用移动车退到手术台侧面,旋转交换平台下座的手柄使得交 换平台及交换平台过渡座向手术台台面平移,再旋转交换平台过渡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形成斜面,把 手术后的伤员放在交换平台上,再旋转交换平台过渡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放平,再旋转旋转交换平台 下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及交换平台过渡座向移动车平移,移动车载着交换平台上的伤员转移到病房,把 移动车平移靠近病床,旋转交换平台下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及交换平台过渡座向病床平移,再旋转交换 平台过渡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形成斜面,把伤员放在病床上,再旋转交换平台过渡座的手柄,使得交 换平台放平,再旋转旋转交换平台下座的手柄使得交换平台及交换平台过渡座向移动车平移,这样完成了 伤员转移的工作。同样在病床上的伤员,也可采用交换平台及移动车对伤员进行转移及治疗,伤员在送往 医院及医院里的重伤病人,伤员从上手术台,到动完手术,送到病床上以及送病人到各医疗科室进行检查 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多次的搬动及移动伤员,采用本案避免了护士在搬动及移动伤员过程中对伤员的二 次伤害,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柄采用铝合金材料,传动连接部位采用渐开线花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手柄传动轴采用铝合金材料,传动连接部位采用渐开线花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向槽采用尼龙合成塑料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润滑导向膜采用聚四氟乙烯合成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的左旋传动螺母采用T22X4左旋,采用尼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的右旋传动螺母采用T22X4右旋,采用尼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丝杆采用40Cr材料,并作调质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车的台面的连接板、导轨槽、台板、手柄A定位套、筋板A、筋板B、槽板、筋板 C、筋板D、筋板E、手柄B定位套及护手自锁支架采用合成塑料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平台的过渡座采用合成塑料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平台的平台下座采用合成塑料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平台的交换台面采用合成塑料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交换平台的旋臂采用合成塑料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生产厂家为上海厚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PW-OP2。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润滑导向膜为尼龙610薄膜。
本实用新型中滚条为带状长条的尼龙610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交换平台的交换平台过渡座平移后,以及交换平台台面旋转后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交换平台下座结构示意正面图;
图4为交换平台下座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为图4交换平台下座结构示意俯视图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交换平台下座结构示意俯视图的B-B剖视图;
图7为平台下座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8为交换平台过渡座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9为交换平台过渡座结构示意侧面图;
图10为图8中的交换平台过渡座结构示意俯视图的A-A剖视图;
图11为过渡座结构示意侧面图;
图12为图10中的过渡座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交换平台结构示意正面图;
图14为交换平台结构示意俯视图的A-A剖视图;
图15为图10中的交换平台过渡座结构的前半段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图10中的交换平台过渡座结构的后半段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5中的滑动手柄轴、传动丝杆b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相互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图10中的滑动手柄轴a、传动丝杆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相互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图1中移动车的传动装置7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9中的A-A向剖视图;
图21为图1中移动车的台面结构示意侧面图;
图22为图1中移动车的拉杆结构示意正面剖视图;
图23为图1中移动车的支架结构示意正面剖视图;
图24为图19中的传动装置的左半部分的放大图;
图25为图19中的传动装置的右半部分的放大图;
图26为图19中的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手柄轴B啮合时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零件标记及其对应的零件如下:
1-1为交换平台下座,1-2为交换平台过渡座,1-3为交换平台;
1-1-1为主动传动装置,1-1-2为平台下座,1-1-3为滚轮,1-1-4为从动传动装置;
1-1-1-1为手柄,1-1-1-2为手柄挡盖,1-1-1-3为滑动手柄轴,1-1-1-4为滑动手柄轴定位套,1-1-1-5 为隔套a,1-1-1-6为行星齿轮减速器,1-1-1-7为隔套b,1-1-1-8为滚条,1-1-1-9为传动轴a,1-1-1-10为 连接过渡套,1-1-1-11为连接套管,1-1-1-12为螺纹隔套,1-1-1-13为手柄固定套,1-1-1-14为传动轴b, 1-1-1-15为固定手柄轴,1-1-1-16为齿轮,1-1-1-17为齿轮隔套,1-1-1-18为同步齿形带,1-1-1-19为带 轮,1-1-1-20为带轮隔套,1-1-1-21为滑动手柄轴的大轴,1-1-1-22为滑动手柄轴的小轴,1-1-4-1为轴 承闷座,1-1-4-2为从动轴a,1-1-4-3为轴承闷盖,1-1-4-4为从动轴b;
1-1-2-1为角板,1-1-2-2为联板a,1-1-2-3为联板b,1-1-2-4为滑条板,1-1-2-5为联板c;
1-2-1为过渡座,1-2-2为过渡座传动装置;
1-2-2-1为手柄,1-2-2-2为手柄挡盖,1-2-2-3为滑动手柄轴a,1-2-2-4为滑动手柄轴定位套b, 1-2-2-5为隔套c,1-2-2-6为行星齿轮减速器,1-2-2-7为滚动轴承座c,1-2-2-8为左旋传动螺母b,1-2-2-9 为大半圆导向槽b,1-2-2-10为自润滑导向膜b,1-2-2-11为传动丝杆b,1-2-2-12为中点支撑轴 承,1-2-2-13为右旋传动螺母b,1-2-2-14为滚动轴承座d,1-2-2-15为过度套,1-2-2-16为套管,1-2-2-17为 大半圆导向槽c,1-2-2-18为传动丝杆c,1-2-2-19为手柄固定套b,1-2-2-20为固定手柄轴b,1-2-2-21 为滑动手柄轴a的大轴,1-2-2-22为滑动手柄轴a的小轴,1-2-1-1为角板a,1-2-1-2为连接管,1-2-1-3 为齿条导轨a,1-2-1-4为自润滑条,1-2-1-5为铰链凸,1-2-1-6为角板b,1-2-1-7为角板c,1-2-1-8为齿 条导轨b;
1-3-1为交换台面,1-3-2为旋臂连接轴,1-3-3为旋臂,1-3-4为铰链凹,1-3-5为滑动轴承座。
2为台面,3为护手,4为拉杆,5为支架,6为滚轮,7为传动装置;
7-1为手柄A,7-2为手柄A挡盖,7-3为手柄轴A,7-4为滑动轴承座A,7-5为滚动轴承座A,7-6为导向 槽,7-7为左旋传动螺母,7-8为自润滑导向膜,7-9为传动丝杆,7-10为中点支撑轴承,7-11为自润滑导 向膜,7-12为右旋传动螺母,7-13为滚动轴承座B,7-14为电机,7-15为行星齿轮减速器,7-16为滑动轴 承座B,7-17为手柄轴B,7-18为滑动轴承座C,7-19为手柄B,7-20为手柄B挡盖。
2-1为连接板,2-2为导轨槽,2-3为台板,2-4为手柄A定位套,2-5为筋板A,2-6筋板B,2-7为槽板, 2-8为筋板C,2-9为筋板D,2-10筋板E,2-11为手柄B定位套,2-12为自锁支架。
4-1为套杆,4-2为拉动轴,4-3为轴承,4-4为锁紧螺母,4-5为轴套,4-6为螺栓。
5-1为支撑杆,5-2为横杆,5-3为自润滑挡片,5-4为销轴。
8为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安装在移动车上的交换平台:
包括移动车,移动车上安装有交换平台1。
所述交换平台1,如图2到图18所示:
包括交换平台下座1-1,交换平台下座1-1上方套装有交换平台过渡座1-2,交换平台过渡座1-2上方铰 接有交换平台台面1-3;
所述交换平台下座1-1包括呈框架状的平台下座1-1-2,平台下座1-1-2上沿横向设置有联板b1-1-2-3 和第一滑条板1-1-2-4,其中联板b1-1-2-3位于第一滑条板1-1-2-4的前端;
联板b1-1-2-3与第一滑条板1-1-2-4之间沿纵向套装有主动传动装置1-1-1和从动传动装置1-1-4,其 中主动传动装置1-1-1位于从动传动装置1-1-4的右侧;
所述主动传动装置1-1-1包括传动轴a1-1-1-9,传动轴a1-1-1-9的前端头通过滑动手柄轴1-1-1-3与手 柄1-1-1-1连接,传动轴a1-1-1-9上安装有带轮1-1-1-19和齿轮1-1-1-16;
从动传动装置1-1-4包括从动轴a1-1-4-2,从动轴a1-1-4-2上安装有带轮1-1-1-19和齿轮1-1-1-16;
主动传动装置1-1-1上的带轮1-1-1-19与从动传动装置1-1-4上的带轮1-1-1-19之间通过同步齿形带 1-1-1-18连接;
所述交换平台过渡座1-2包括呈框架状的过渡座1-2-1,过渡座1-2-1上沿横向设置有齿条导轨 a1-2-1-3,齿条导轨a1-2-1-3套装在第一滑条板1-1-2-4上沿横向延伸的凹槽中,齿条导轨a1-2-1-3底部 的齿条与传动轴a1-1-1-9上的齿轮1-1-1-16啮合,齿条导轨a1-2-1-3底部的齿条还与从动轴a1-1-4-2上的 齿轮1-1-1-16啮合;
位于齿条导轨a1-2-1-3的后端的过渡座1-2-1上沿横向设置有角板b1-2-1-6,齿条导轨a1-2-1-3与角 板b1-2-1-6之间沿纵向套装有过渡座传动装置1-2-2;
所述过渡座传动装置1-2-2包括沿纵向设置的传动丝杆b1-2-2-11,传动丝杆b1-2-2-11的前半段上 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左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左旋传动螺母b 1-2-2-8,传动丝杆b1-2-2-11的后半段上设置 有右旋螺纹段,右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右旋传动螺母b 1-2-2-13,左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与右旋螺纹段上 的螺纹旋向相反;
传动丝杆b1-2-2-11的前端头通过滑动手柄轴a1-2-2-3与手柄1-2-2-1连接;
左旋传动螺母b 1-2-2-8和右旋传动螺母b 1-2-2-13均通过旋臂1-3-3与交换平台1-3铰接;
所述交换平台1-3包括交换台面1-3-1,交换台面1-3-1左侧底部设置有铰链凹1-3-4,铰链凹1-3-4 铰接在过渡座1-2-1左侧设置的铰链凸1-2-1-5上。
所述平台下座1-1-2为矩形框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并且沿纵向延伸的角板1-1-2-1,两块角板1-1-2-1 的前端连接有联板a 1-1-2-2,两块角板1-1-2-1的后端连接有联板c 1-1-2-5,联板a 1-1-2-2上安装有与 手柄1-1-1-1相配合的滑动手柄轴定位套1-1-1-4;
如图17所示,所述滑动手柄轴1-1-1-3为一个阶梯轴,包括相互连接的大轴1-1-1-21和小轴1-1-1-22, 其中大轴1-1-1-21位于内侧,小轴1-1-1-22位于外侧,大轴1-1-1-21套装在联板a 1-1-2-2上,大轴 1-1-1-21的内端头延伸至联板a 1-1-2-2内侧,大轴1-1-1-21上的内端头上的内孔中设置有内花键槽, 大轴1-1-1-21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传动轴a1-1-1-9的前端头外周上的外花键上,小轴1-1-1-22的外端 头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
所述与滑动手柄轴1-1-1-3连接的手柄1-1-1-1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孔, 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 键槽套装在滑动手柄轴1-1-1-3的小轴1-1-1-22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挡盖 1-1-1-2,手柄挡盖1-1-1-2固定安装在滑动手柄轴1-1-1-3的小轴1-1-1-22的外端头上;
所述联板b1-1-2-3外侧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的输出轴呈同轴套 装在传动轴a1-1-1-9上,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的输出轴与传动轴a1-1-1-9之间为间隙配合;
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的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有内花键槽,滑动手柄轴1-1-1-3的大轴的内端头的 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滑动手柄轴1-1-1-3的大轴1-1-1-21的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与行星齿轮减速 器1-1-1-6的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的内花键槽相配合,也就是说滑动手柄轴1-1-1-3的大轴1-1-1-21的 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与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的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的内花键槽相匹配,两者具有 啮合和分离两种状态,当滑动手柄轴1-1-1-3向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动手柄轴 1-1-1-3的大轴1-1-1-21的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套装在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的输出轴上的内花键 槽中时,电机上的动力经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滑动手柄轴1-1-1-3传递至传动轴a1-1-1-9,并通过 带轮1-1-1-19和齿轮1-1-1-16驱动齿条导轨a1-2-1-3沿横向作伸展或缩回运动,从而将过渡座1-2-1 向外伸出或向内收缩;
行星齿轮减速器1-1-1-6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联接。
通过手柄1-1-1-1拨动滑动手柄轴1-1-1-3上的大轴1-1-1-21与小轴1-1-1-22之间构成的轴肩,或 拨动手柄挡盖1-1-1-2,可以实现手柄轴1-1-1-3的水平移动,从而使手柄轴1-1-1-3与行星齿轮减速器 1-1-1-6的输出轴啮合或分离。
所述过渡座1-2-1为矩形框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并且沿纵向延伸的连接管1-2-1-2,两根连接管 1-2-1-2的前端连接有角板a 1-2-1-1,角板a 1-2-1-1上安装有与手柄1-2-2-1相配合的滑动手柄轴定位套 b 1-2-2-4;
如图18所示,所述滑动手柄轴a1-2-2-3为一个阶梯轴,包括相互连接的大轴1-2-2-21和小轴 1-2-2-22,其中大轴1-2-2-21位于内侧,小轴1-2-2-22位于外侧,大轴1-2-2-21套装在角板a 1-2-1-1 上,大轴1-2-2-21的内端头延伸至角板a 1-2-1-1内侧,大轴1-2-2-21上的内端头上的内孔中设置有内 花键槽,大轴1-2-2-21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传动丝杆b1-2-2-11的前端头外周上的外花键上,小轴 1-2-2-22的外端头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
所述与滑动手柄轴a1-2-2-3连接的手柄1-2-2-1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 孔,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 内花键槽套装在滑动手柄轴a1-2-2-3的小轴1-2-2-22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挡盖 1-2-2-2,手柄挡盖1-2-2-2固定安装在滑动手柄轴a1-2-2-3的小轴1-2-2-22的外端头上;
所述齿条导轨a1-2-1-3外侧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的输出轴呈同 轴套装在传动丝杆b1-2-2-11上,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的输出轴与传动丝杆b1-2-2-11之间为间隙 配合;
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的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有内花键槽,滑动手柄轴a1-2-2-3的大轴1-2-2-21 的内端头的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滑动手柄轴a1-2-2-3的大轴1-2-2-21的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与行 星齿轮减速器1-2-2-6的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的内花键槽相配合,也就是说滑动手柄轴a1-2-2-3的大轴 1-2-2-21的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与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的输出轴的内孔中设置的内花键槽相匹 配,两者具有啮合和分离两种状态,当滑动手柄轴a1-2-2-3向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方向移动,从而 使滑动手柄轴a1-2-2-3的大轴1-2-2-21的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套装在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的输 出轴上的内花键槽中时,电机上的动力经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滑动手柄轴a1-2-2-3传递至传动丝杆 b1-2-2-11,并通过左旋传动螺母b 1-2-2-8和右旋传动螺母b 1-2-2-13作相向运动,从而通过旋臂1-3-3 的向上抬举或向下拉伸使交换平台1-3绕过渡座1-2-1进行打开或闭合的旋转运动。
行星齿轮减速器1-2-2-6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联接。
通过手柄1-2-2-1拨动滑动手柄轴a1-2-2-3上的大轴1-2-2-21与小轴1-2-2-22之间构成的轴肩,或拨 动手柄挡盖1-2-2-2,可以实现滑动手柄轴a1-2-2-3的水平移动,从而使滑动手柄轴a1-2-2-3与行星齿轮 减速器1-2-2-6的输出轴啮合或分离。
所述传动轴a1-1-1-9的后端头通过连接过渡套1-1-1-10与连接套管1-1-1-11的一端连接,连接套管 1-1-1-11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连接过渡套1-1-1-10与传动轴b1-1-1-14的前端头连接,传动轴a1-1-1-9与 连接过渡套1-1-1-10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套管1-1-1-11与连接过渡套1-1-1-10之间为固定连接,传动轴 b1-1-1-14与连接过渡套1-1-1-10之间为固定连接;
所述联板c 1-1-2-5内侧的两块角板1-1-2-1之间沿横向设置有第二滑条板1-1-2-4;
所述传动轴b1-1-1-14的中段套装在第二滑条板1-1-2-4与联板c 1-1-2-5之间,传动轴b1-1-1-14的后 端头延伸至联板c 1-1-2-5外侧;
所述传动轴b1-1-1-14上安装有带轮1-1-1-19和齿轮1-1-1-16;
所述第二滑条板1-1-2-4与联板c 1-1-2-5之间沿纵向还套装有从动轴b 1-1-4-4,从动轴b 1-1-4-4位 于传动轴b1-1-1-14左侧,从动轴b 1-1-4-4上安装有带轮1-1-1-19和齿轮1-1-1-16;
传动轴b1-1-1-14上的带轮1-1-1-19与从动轴b 1-1-4-4上的带轮1-1-1-19之间通过同步齿形带 1-1-1-18连接;
所述过渡座1-2-1上沿横向设置有齿条导轨b 1-2-1-8,齿条导轨b 1-2-1-8套装在第二滑条板1-1-2-4 上沿横向延伸的凹槽中,齿条导轨b 1-2-1-8底部的齿条与传动轴b1-1-1-14上的齿轮1-1-1-16啮合,齿条 导轨b 1-2-1-8底部的齿条还与从动轴b 1-1-4-4上的齿轮1-1-1-16啮合;
所述传动轴b1-1-1-14的后端头上套装有手柄1-1-1-1,所述手柄1-1-1-1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 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孔,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 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传动轴b1-1-1-14的后端头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 有手柄挡盖1-1-1-2,手柄挡盖1-1-1-2固定安装在传动轴b1-1-1-14的外端头上;
所述联板c 1-1-2-5上安装有与手柄1-1-1-1相配合的手柄固定套1-1-1-13。
所述传动丝杆b1-2-2-11的后端头通过过度套1-2-2-15与套管1-2-2-16的一端连接,套管1-2-2-16的 另一端通过另一个过度套1-2-2-15与传动丝杆c1-2-2-18的前端头连接,传动丝杆b1-2-2-11与过度套 1-2-2-15之间为固定连接,套管1-2-2-16与过度套1-2-2-15之间为固定连接,传动丝杆c1-2-2-18与过度 套1-2-2-15之间为固定连接;
位于角板b1-2-1-6的后端的两根连接管1-2-1-2之间沿横向设置有角板c1-2-1-7;
所述传动丝杆c1-2-2-18的中段套装在角板c1-2-1-7与齿条导轨b 1-2-1-8之间,传动丝杆c1-2-2-18 的后端头延伸至齿条导轨b 1-2-1-8外侧;
所述传动丝杆c1-2-2-18的前半段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左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左旋传动螺母b 1-2-2-8,传动丝杆c1-2-2-18的后半段上设置有右旋螺纹段,右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右旋传动螺母b 1-2-2-13,左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与右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左旋传动螺母b 1-2-2-8和右旋传动螺母b 1-2-2-13均通过旋臂1-3-3与交换平台1-3铰接;
所述传动丝杆c1-2-2-18的后端头上套装有手柄1-2-2-1,所述手柄1-2-2-1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 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孔,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 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传动丝杆c1-2-2-18的后端头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 套装有手柄挡盖1-2-2-2,手柄挡盖1-2-2-2固定安装在传动丝杆c1-2-2-18的外端头上;
所述齿条导轨b 1-2-1-8上安装有与手柄1-2-2-1相配合的手柄固定套b 1-2-2-19。
所述左旋传动螺母b 1-2-2-8和右旋传动螺母b 1-2-2-13均通过旋臂1-3-3与旋臂连接轴1-3-2连接, 其中左旋传动螺母b 1-2-2-8和右旋传动螺母b 1-2-2-13均与旋臂1-3-3铰接,旋臂1-3-3与旋臂连接轴 1-3-2铰接,旋臂连接轴1-3-2安装在交换平台1-3底部的滑动轴承座1-3-5上。
所述传动丝杆b1-2-2-11通过轴承安装在齿条导轨a1-2-1-3上的滚动轴承座c1-2-2-7与角板 b1-2-1-6上的滚动轴承座d1-2-2-14之间;
滚动轴承座c1-2-2-7与滚动轴承座d1-2-2-14之间还安装有大半圆导向槽b 1-2-2-9,大半圆导向槽b 1-2-2-9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大半圆导向槽b 1-2-2-9的槽口方向朝向上,大半圆导向槽b 1-2-2-9的中间 位置安装有中点支撑轴承1-2-2-12,位于大半圆导向槽b 1-2-2-9与传动丝杆b1-2-2-11之间的大半圆导 向槽b 1-2-2-9内侧面粘贴有自润滑导向膜b 1-2-2-10;
传动丝杆b1-2-2-11的中部安装在中点支撑轴承1-2-2-12上,传动丝杆b1-2-2-11的左旋螺纹段位于 滚动轴承座c1-2-2-7与中点支撑轴承1-2-2-12之间,传动丝杆b1-2-2-11的右旋螺纹段位于中点支撑轴承 1-2-2-12与滚动轴承座d1-2-2-14之间;
所述传动丝杆c1-2-2-18通过轴承安装在角板c1-2-1-7上的滚动轴承座d1-2-2-14与齿条导轨b 1-2-1-8上的滚动轴承座之间;
角板c1-2-1-7上的滚动轴承座d1-2-2-14与齿条导轨b 1-2-1-8上的滚动轴承座之间还安装有大半圆导 向槽c 1-2-2-17,大半圆导向槽c 1-2-2-17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大半圆导向槽c 1-2-2-17的槽口方向朝向 上,大半圆导向槽c 1-2-2-17的中间位置安装有中点支撑轴承1-2-2-12,位于大半圆导向槽c 1-2-2-17与 传动丝杆c1-2-2-18之间的大半圆导向槽c 1-2-2-17内侧面粘贴有自润滑导向膜b 1-2-2-10;
传动丝杆c1-2-2-18的中部安装在中点支撑轴承1-2-2-12上,传动丝杆c1-2-2-18的左旋螺纹段位于滚 动轴承座d1-2-2-14与中点支撑轴承1-2-2-12之间,传动丝杆c1-2-2-18的右旋螺纹段位于中点支撑轴承 1-2-2-12与齿条导轨b 1-2-1-8之间。
所述齿条导轨a1-2-1-3与第一滑条板1-1-2-4之间的第一滑条板1-1-2-4内侧面上设置有滚条 1-1-1-8,齿条导轨a1-2-1-3套装在滚条1-1-1-8上;
所述齿条导轨b 1-2-1-8与第二滑条板1-1-2-4之间的滑条板1-1-2-4内侧面上设置有滚条1-1-1-8,齿 条导轨b 1-2-1-8套装在滚条1-1-1-8上。
所述传动轴a1-1-1-9通过轴承安装在联板b1-1-2-3与第一滑条板1-1-2-4之间;
所述传动轴b1-1-1-14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滑条板1-1-2-4与联板c 1-1-2-5之间;
所述从动轴a1-1-4-2通过轴承安装在联板b1-1-2-3上的轴承闷座1-1-4-1与第一滑条板1-1-2-4上的 轴承闷盖1-1-4-3之间;
所述从动轴b 1-1-4-4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滑条板1-1-2-4上的轴承闷盖1-1-4-3与联板c 1-1-2-5上的 轴承闷座1-1-4-1之间。
所述移动车,如图19至图26所示:
包括一个台板2-3,台板2-3的顶部设置有台面2;
所述台板2-3的前端下方和后端下方均铰接有支架5,支架5底部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滚轮6;
所述台板2-3底部沿纵向套装有一根传动丝杆7-9,传动丝杆7-9的前半段上设置有左旋螺纹段,左 旋螺纹段上安装有左旋传动螺母7-7,传动丝杆7-9的后半段上设置有右旋螺纹段,右旋螺纹段上安装有 右旋传动螺母7-12,左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与右旋螺纹段上的螺纹旋向相反;
左旋传动螺母7-7与台板2-3的前端下方的支架5之间铰接有拉杆4,右旋传动螺母7-12与台板2-3 的后端下方的支架5之间铰接有拉杆4;
传动丝杆7-9的后端头通过手柄轴B7-17与手柄B7-19连接;
传动丝杆7-9的前端头通过手柄轴A7-3与手柄A7-1连接;
台板2-3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护手3。
所述台板2-3底部由前端向后端依次安装有筋板A2-5、筋板B2-6、槽板2-7、筋板C2-8、筋板D2-9、 筋板E2-10;
槽板2-7底部安装有中点支撑轴承7-10;
筋板A2-5的外侧安装有与手柄轴A7-3相配合的手柄A定位套2-4,筋板A2-5的内侧安装有滑动轴承 座A7-4;
手柄轴A7-3套装在滑动轴承座A7-4上的滑动轴承上;
筋板B2-6的内侧安装有滚动轴承座A7-5;
传动丝杆7-9的前半段套装在滚动轴承座A7-5上的滚动轴承上,传动丝杆7-9的前端头延伸至筋板 B2-6的外侧;
筋板C2-8内侧安装有滚动轴承座B7-13;
所述传动丝杆7-9的中部安装在中点支撑轴承7-10上,传动丝杆7-9的左旋螺纹段位于滚动轴承座 A7-5与中点支撑轴承7-10之间,传动丝杆7-9的前端头延伸至滚动轴承座A7-5外侧,传动丝杆7-9的后 半段通过轴承安装在滚动轴承座B7-13上,传动丝杆7-9的右旋螺纹段位于中点支撑轴承7-10与滚动轴 承座B7-13之间,传动丝杆7-9的后端头延伸至滚动轴承座B7-13外侧,传动丝杆7-9的前端头的外圆周 上设置有外花键;
筋板D2-9外侧安装有滑动轴承座B7-16;
筋板E2-10的内侧设置有滑动轴承座C7-18,筋板E2-10的外侧设置有与手柄轴B7-17相配合的手柄 B定位套2-11;
如图26所示,所述手柄轴B7-17为一个阶梯轴,包括相互连接的大轴7-21和小轴7-22,大轴7-21 位于内侧,小轴7-22位于外侧,大轴7-21安装在滑动轴承座B7-16和滑动轴承座C7-18上,大轴7-21 的内端头延伸至筋板D2-9内侧,大轴7-21上的内端头上的内孔中设置有内花键槽,大轴7-21上的内花 键槽套装在传动丝杆7-9的后端头外周上的外花键上,小轴7-22的外端头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
手柄B7-19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相互贯通的大孔和小孔,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 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手柄轴B7-17的小轴上 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装有手柄B挡盖7-20,手柄B挡盖7-20用沉头螺钉固定安装在手柄轴 B7-17的小轴7-22的外端头上;
所述筋板C2-8外侧安装有行星齿轮减速器7-15,行星齿轮减速器7-15的输出轴7-23套装在传动丝 杆7-9上,行星齿轮减速器7-15的输出轴与传动丝杆7-9呈同轴安装,行星齿轮减速器7-15的输出轴7-23 与传动丝杆7-9之间为间隙配合;
行星齿轮减速器7-15的输出轴7-23的内孔中设置有内花键槽,手柄轴B7-17的大轴7-21的内端头 的外周上设置有外花键,手柄轴B7-17的大轴7-21的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与在行星齿轮减速器7-15 的输出轴7-23上的内花键槽相配合,也就是说手柄轴B7-17的大轴7-21的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与在 行星齿轮减速器7-15的输出轴7-23上的内花键槽相匹配,两者具有啮合和分离两种状态,当手柄轴B7-17 向行星齿轮减速器7-15方向移动,从而使手柄轴B7-17的大轴7-21的内端头的外周上的外花键套装在行 星齿轮减速器7-15的输出轴7-23上的内花键槽中时,电机7-14上的动力经行星齿轮减速器7-15、手柄 轴B7-17传递至传动丝杆7-9,并通过左旋传动螺母7-7、右旋传动螺母7-12、拉杆4,使支架5收缩, 最终将支架5收拢,使移动车变成担架形式;
行星齿轮减速器7-15的输入轴7-23与电机7-14的输出端联接。
通过手柄B7-19拨动手柄轴B7-17上的大轴7-21和小轴7-22之间构成的轴肩,或拨动手柄B挡盖7-20, 可以实现手柄轴B7-17的水平移动,从而使手柄轴B7-17与行星齿轮减速器7-15的输出轴7-23啮合或分 离。
所述传动丝杆7-9的左旋螺纹段和右旋螺纹段上均套装有导向槽7-6,导向槽7-6固定安装在台板2-3 底部,导向槽7-6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导向槽7-6的槽口方向朝向下,位于导向槽7-6与传动丝杆7-9之 间的导向槽7-6内侧面粘贴有自润滑导向膜。
所述传动丝杆7-9的前端头上设置有外花键;
手柄轴A7-3的内端头上设置有内花键槽;
传动丝杆7-9的前端头上的外花键套装在手柄轴A7-3的内端头上的内花键槽中;
手柄A7-1上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中的小孔位于内侧,阶梯孔中的大孔位于外侧,阶梯孔中的小孔 上设置有内花键槽,小孔上的内花键槽套装在手柄轴A7-3的外端头上的外花键上,阶梯孔中的大孔中套 装有手柄A挡盖7-2,手柄A挡盖7-2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安装在手柄轴A7-3的外端头上。
所述支架5呈H形,包括位于左侧的支撑杆5-1和位于右侧的支撑杆5-1,支撑杆5-1的顶部铰接在 台板2-3底部的连接板2-1上,支撑杆5-1的底部铰接有滚轮6,左侧的支撑杆5-1和右侧的支撑杆5-1 之间连接有横杆5-2;
所述拉杆4包括连接在左旋传动螺母7-7与右旋传动螺母7-12上的轴套4-5,轴套4-5的下端具有安 装孔,轴套4-5的安装孔中套装有拉动轴4-2的轴尾,拉动轴4-2的轴头安装在套杆4-1上的安装孔中的 轴承4-3上,拉动轴4-2的轴头上设置有堵头,拉动轴4-2与套杆4-1上的安装孔之间安装有锁紧螺母4-4, 套杆4-1的另一端铰接在横杆5-2上。
所述台板2-3前端和后端安装有护手3;
所述平台下座1-1底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各设置有两个滚轮1-1-3,滚轮1-1-3安装在台板2-3两侧 边沿纵向设置的导轨槽2-2中,导轨槽2-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插销8,通过插销8将滚轮1-1-3固定 在导轨槽2-2上,防止其前后移动;
所述传动丝杆b1-2-2-11,传动丝杆c1-2-2-18和传动丝杆1-9上的左旋螺纹段上的螺纹和右旋螺纹 段上的螺纹均为T型螺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