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土壤修复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土壤修复设备.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548519.8 (22)申请日 2015.08.29 A01B 77/00(2006.01) (71)申请人 王彩霞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 67 号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属于园林 养护领域, 主要解决土壤被紧压、 侵蚀、 施放肥料、 喷洒化学药剂等, 土壤将直接曝露于风和水的侵 蚀作用, 土壤中所有的生命可能死亡的问题, 所述 土壤存放池为 U 型槽结构设计, 所述土壤存放池 和连接口通过输送带实现土壤运输。
2、, 所述搅拌桶 为柱形空心体结构, 所述混合器的上端面设有容 纳土壤输送管和养分输送管的圆形孔, 所述混合 器的下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容纳土壤输送管的圆形 孔, 所述储存筒与发酵器通过土壤输送管实现连 接, 所述发酵器的外围设有保温层, 本发明新颖独 特, 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 解决了现有的土壤 问题, 实现受损土壤与养分的充分混合, 混合后进 行保温发酵从而实现修复。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6471907 A 2017.03.08 CN 106471907 A 1/1 页 2 1.园。
3、林土壤修复设备, 结构包括 : 土壤存放池 (1)、 输送带 (2)、 连接口 (3)、 搅拌筒 (4)、 土壤输送管 (5)、 混合器 (6)、 储存筒 (7)、 发酵器 (8)、 养分筒 (9)、 养分输送管 (10)、 保 温层 (11) ; 其特征是 : 土壤存放池 (1) 为 U 型槽结构设计, 所述土壤存放池 (1) 和连接口 (3) 通过输送带 (2) 实现土壤运输, 所述搅拌桶 (4) 为柱形空心体结构, 所述混合器 (6) 的 上端面设有容纳土壤输送管 (5) 和养分输送管 (10) 的圆形孔, 所述混合器 (6) 的下端面中 心位置设有容纳土壤输送管 (5) 的圆形孔, 所。
4、述储存筒 (7) 与发酵器 (8) 通过土壤输送管 (5) 实现连接, 所述发酵器 (8) 的外围设有保温层 (11)。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其特征是 : 所述土壤输送管 (5) 和养分 输送管 (10) 分别设在混合器 (6) 上端面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其特征是 : 所述混合器 (6) 上端面的土 壤输送管 (5) 与搅拌筒 (4) 连接, 所述混合器 (6) 上端面的养分输送管 (10) 与养分筒 (9)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其特征是 : 所述混合器 (6) 下端面的土 壤输。
5、送管 (5) 与储存筒 (7)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其特征是 : 所述混合器 (6) 上端面的土 壤输送管 (5) 与所述混合器 (6) 下端面的土壤输送管 (5) 的直径和材质相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471907 A 2 1/2 页 3 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属于园林养护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园林绿地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介质, 是整个绿地系统的基础。园林绿地能产生 多大的环境与美学价值,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土壤质量。城镇园林绿地土壤由于强烈的 人为干扰, 大都性质低劣, 营养贫瘠, 来源。
6、复杂, 且障碍因素颇多, 极大地影响了园林绿地质 量和绿化效果。对园林绿地的土壤养护管理, 我们着重探讨园林绿地土壤的基本特性和园 林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以及园林植物对绿色土壤的基本要求, 尽量在绿地景观施工中实现 “适地适树” 或 “适地适栽” 的要求。 0003 绿地所涉及的土壤类型极其广泛, 既包括各种自然土壤和农田土壤, 也包括城镇、 道路、 矿山区域内的各种人为搅动土或人为堆积土, 从用途、 性质、 肥力特征以及干扰和污 染情况来看, 绿地土壤千差万别。 我们将分别从不同角度讨论绿地土壤的类型及其特征, 为 园林绿化工作者提供尽可能详细的土壤类型知识, 以达到 “适地适树” 或 “适地。
7、适种” 的目 标, 并实现对各种绿地的科学管理。请注意, 对于任何一种具体的绿地土壤而言, 只有从多 个不同角度来综合分析其所属类型的特征, 才能对它有一个客观、 全面的了解。 0004 土壤被紧压、 侵蚀、 移走、 覆盖、 清除、 铲平、 下毒、 淹没、 晒干、 开采矿物、 弄得上下 颠倒、 施放肥料、 喷洒化学药剂等, 完全得不到尊重, 土壤会 变得贫瘠, 土壤将直接曝露于 风和水的侵蚀作用, 可能导致沙漠化和干燥化, 土壤中所有的生命可能死亡。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土壤被紧压、 侵蚀、 移走、 覆盖、 清除、 铲平、 下毒、 淹没、 晒干、 开采矿 物、 弄得上下颠倒、 施放肥。
8、料、 喷洒化学药剂等, 完全得不到尊重, 土壤会变得贫瘠, 土壤将 直接曝露于风和水的侵蚀作用, 可能导致沙漠化和干燥化, 土壤中所有的生命可能死亡的 问题, 设计了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0006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0007 该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其结构包括 : 土壤存放池、 输送带、 连接口、 搅拌筒、 土壤输 送管、 混合器、 储存筒、 发酵器、 养分筒、 养分输送管、 保温层 ; 土壤存放池为 U 型槽结构设 计, 所述土壤存放池和连接口通过输送带实现土壤运输, 所述搅拌桶为柱形空心体结构, 所 述混合器的上端面设有容纳土壤输送管和养分输送管的圆形孔, 所述混合器。
9、的下端面中心 位置设有容纳土壤输送管的圆形孔, 所述储存筒与发酵器通过土壤输送管实现连接, 所述 发酵器的外围设有保温层。 0008 所述土壤输送管和养分输送管分别设在混合器上端面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位置。 0009 所述混合器上端面的土壤输送管与搅拌筒连接, 所述混合器上端面的养分输送管 与养分筒连接。 0010 所述混合器下端面的土壤输送管与储存筒连接。 说 明 书 CN 106471907 A 3 2/2 页 4 0011 所述混合器上端面的土壤输送管与所述混合器下端面的土壤输送管的直径和材 质相同。 0012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 0013 1. 本发明新颖独特, 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
10、 解决了现有的土壤被紧压、 侵蚀、 移走、 覆盖、 清除、 铲平、 下毒、 淹没、 晒干、 开采矿物、 弄得上下颠倒、 施放肥料、 喷洒化学药 剂等, 完全得不到尊重, 土壤会变得贫瘠, 土壤将直接曝露于风和水的侵蚀作用, 可能导致 沙漠化和干燥化, 土壤中所有的生命可能死亡的问题, 实现受损土壤与养分的充分混合, 混 合后进行保温发酵从而实现修复。 0014 2. 本发明结构简单, 易操作, 节省人力, 部件材质价格低廉, 工艺性好, 制作成本 低, 应用性广。 附图说明 0015 图 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0016 图中: 1 土壤存放池、 2 输送带、 3 连接口、 4 搅拌筒、 5 。
11、土壤输送管、 6 混合器、 7 储存 筒、 8 发酵器、 9 养分筒、 10 养分输送管、 11 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 1所示 : 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其结构包括 : 土壤存放池 1、 输送带 2、 连接口 3、 搅拌筒 4、 土壤输送管 5、 混合器 6、 储存筒 7、 发酵器 8、 养分筒 9、 养分输送管 10、 保温层 11 ; 所述土壤存放池 1 为 U 型槽结构设计, 所述土壤存 放池 1 和连接口 3 通过输送带 2 实现 土壤运输, 所述搅拌桶 4 为柱形空心体结构, 所述混合器 6 的上端面设有容纳土壤输送管 5 和养分输送管 10 的圆形孔, 所述混合器 。
12、6 的下端面中心位置设有容纳土壤输送管 5 的圆形 孔, 所述储存筒 7 与发酵器 8 通过土壤输送管 5 实现连接, 所述发酵器 8 的外围设有保温层 11, 所述土壤输送管 5 和养分输送管 10 分别设在混合器 6 上端面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位置, 所述混合器 6 上端面的土壤输送管 5 与搅拌筒 4 连接, 所述混合器 6 上端面的养分输送管 10 与养分筒 9 连接, 所述混合器 6 下端面的土壤输送管 5 与储存筒 7 连接, 所述混合器 6 上 端面的土壤输送管 5 与所述混合器 6 下端面的土壤输送管 5 的直径和材质相同。 0018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园林土壤修复设备, 使用时通过。
13、输送带 2 将原料运至搅拌筒 4 内, 原料经过土壤输送管 5 进入混合器 6 内, 此时养分筒 9 的养分通过养分输送管 10 同样 进入混合器 6 内, 实现受损土壤与养分的充分混合, 混合后通过土壤输送管 5 进入储存筒 7 内, 最后进入发酵器 8 内, 实现发酵修复, 本发明新颖独特, 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 解决 了现有的土壤被紧压、 侵蚀、 移走、 覆盖、 清除、 铲平、 下毒、 淹没、 晒干、 开采矿物、 弄得上下 颠倒、 施放肥料、 喷洒化学药剂等, 完全得不到尊重, 土壤会变得贫瘠, 土壤将直接曝露于风 和水的侵蚀作用, 可能导致沙漠化和干燥化, 土壤中所有的生命可能死亡的问题, 实现受损 土壤与养分的充分混合, 混合后进行保温发酵从而实现修复, 本发明结构简单, 易操作, 节 省人力, 部件材质价格低廉, 工艺性好, 制作成本低, 应用性广。 001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 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 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说 明 书 CN 106471907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471907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