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00419.1 (22)申请日 2015.01.04 A61K 36/898(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K 35/63(2015.01) A61K 35/34(2015.01) A61K 35/57(2015.01) A61K 33/04(2006.01) (71)申请人 郑忠文 地址 325215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陶山镇郑 宅村 (72)发明人 郑忠文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 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 管炎的中药。
2、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 药材制成 : 款冬花 6-10 份、 荠苨 5-9 份、 柿霜 6-9 份、 霞天膏 12-15 份、 玄明粉 1-3 份、 玉竹 10-12 份、 燕窝 6-10 份、 贝母兰 20-25 份、 榧子 45-50 份、 大肺筋草 12-15 份、 草石蚕 25-30 份、 斑叶兰 12-15份、 地星3-6份、 红景天6-9份、 木槿子9-12 份、 知母6-10份、 鲎壳10-15份、 伊贝母6-9份、 紫 菀 5-9 份、 甘草 5-7 份。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用于 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有效率高, 疗效可靠, 愈后不再复发。 (51)Int.Cl。
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7428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74286 A 1/1 页 2 1.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 制成 : 款冬花 6-10 份、 荠苨 5-9 份、 柿霜 6-9 份、 霞天膏 12-15 份、 玄明粉 1-3 份、 玉竹 10-12 份、 燕窝 6-10 份、 贝母兰 20-25 份、 榧子 45-50 份、 大肺筋草 12-15 份、 草石蚕 25-30 份、 斑 叶兰 12-1。
4、5 份、 地星 3-6 份、 红景天 6-9 份、 木槿子 9-12 份、 知母 6-10 份、 鲎壳 10-15 份、 伊 贝母 6-9 份、 紫菀 5-9 份、 甘草 5-7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74286 A 2 1/6 页 3 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 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 物。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的 “咳嗽” 、“痰饮” 、“咳喘” 范畴。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 肺气虚弱, 卫外不固, 外邪入侵、 久咳不已、 反复发作、 年老体虚, 。
5、水津不布, 痰饮阻肺、 吸烟、 饮酒等因素伤及于肺。病变经久不愈, 则肺脾损及于肾, 病情 严重者常有喘息不能平卧, 动则尤甚等肾不纳气之侯。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 咳痰和气短或 伴有喘息。 症状初期较轻, 随着病程进展, 因反复呼吸道感染, 急性发作愈发频繁, 症状亦愈 严重, 尤以冬季为甚。 目前慢性支气管炎的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和血管扩 张剂、 化痰剂等, 对于急性发作者效果较好, 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但容易引起体内 菌群紊乱, 机体抗药及药物不良反应, 且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本病。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 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 结。
6、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 疗, 将本病分为 : 风寒袭肺型、 风热犯肺型、 燥热伤肺型、 痰湿蕴肺型、 痰热郁肺型、 气阴两虚 型、 脾肾阳虚型等七型, 目前,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有多种, 但针对于燥热伤肺型慢性 支气管炎的中成药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 通过选 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 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 款冬花 6-10 份、 荠苨 5-9 份、 柿霜 。
7、6-9 份、 霞天膏 12-15 份、 玄明粉 1-3 份、 玉竹 10-12 份、 燕窝 6-10 份、 贝母兰 20-25 份、 榧子 45-50 份、 大肺筋草 12-15 份、 草石蚕 25-30 份、 斑 叶兰 12-15 份、 地星 3-6 份、 红景天 6-9 份、 木槿子 9-12 份、 知母 6-10 份、 鲎壳 10-15 份、 伊 贝母 6-9 份、 紫菀 5-9 份、 甘草 5-7 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 款冬花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 【性味】 味辛 ; 微甘 ; 性温 【归经】 归 肺经 【功能主治】 润。
8、肺下气 ; 化痰止咳。主新久咳嗽 ; 气喘 ; 劳嗽咳血。 0006 荠苨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桔梗科植物荠苨、 薄叶荠苨的根。 【性味】 味甘 ; 性寒 【归 经】 归肺 ; 脾经 【功能主治】 润燥化痰 ; 清热解毒。主肺燥咳嗽 ; 咽喉肿痛 ; 消渴 ; 疔痈疮毒 ; 药物中毒。 0007 柿霜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制成 “柿饼” 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 【性味】 甘 ; 性凉 【归经】 心 ; 肺 ; 胃经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 ; 生津利咽 ; 止血。主肺热燥咳 ; 咽干喉痛 ; 口舌生疮 ; 吐血 ; 咯血 ; 消渴。 说 明 书 CN 1044742。
9、86 A 3 2/6 页 4 0008 霞天膏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牛科动物黄牛的肉经熬炼而成之膏。 【性味】 味甘 ; 性 温 【归经】 脾经 【功能主治】 健脾胃 ; 补气血 ; 润燥化痰。主虚劳赢瘦 ; 中风偏废 ; 痰饮痞积 ; 皮肤痰核。 0009 玄明粉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硫酸盐类芒硝话矿物无水芒硝或芒硝经风化的干燥 品。 【性味】 辛咸 ; 寒 ; 无毒 【归经】 胃 ; 心 ; 肺 ; 大肠经 【功能主治】 泻热通便 ; 软坚散结 ; 清 热解毒 ; 清肺解暑 ; 消积和胃。主实热积滞 ; 大便不通 ; 目赤肿痛 ; 咽肿口疮 ; 痈疽肿毒。 玉竹 【来源】 药材。
10、基源 : 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 【性味】 甘 ; 平 【归经】 肺 ; 胃经 【功 能主治】 滋阴润肺 ; 养胃生津。主燥咳 ; 劳嗽 ; 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 ; 内热消渴 ; 阴虚外 感 ; 头昏眩晕 ; 筋脉挛痛。 0010 燕窝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的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 窝。 【性味】 味甘 ; 性平 【归经】 肺 ; 胃 ; 肾经 【功能主治】 养阴润燥 ; 益气补中化痰止咳。主 久病虚损 ; 肺痨咳嗽 ; 痰喘 ; 咯血 ; 吐血 ; 久痢 ; 久疟 ; 噎膈反胃 ; 体弱遗精 ; 小便频数。 0011 贝母兰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兰科。
11、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 【性味】 辛 ; 甘 ; 凉 【归经】 肺 ; 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 ; 止血定痛。主支气管炎 ; 感冒 ; 骨折 ; 软组织挫伤 ; 外伤出血。 0012 榧子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种子。 【性味】 甘 ; 涩 ; 性平 【归经】 大 肠 ; 胃 ; 肺经 【功能主治】 杀虫 ; 消积 ; 润燥。主肠道寄生虫病 ; 小儿疳积 ; 肺燥咳嗽 ; 肠燥便 秘 ; 痔疮。 0013 大肺筋草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伞形科植物薄片变豆菜和天蓝变豆菜的全草。 【性 味】 味辛 ; 甘 ; 性微温 【归经】 归肺 ; 肝经 【功能主治】 。
12、祛风发表 ; 化痰止咳 ; 活血调经。主感 冒 ; 咳嗽 ; 哮喘 ; 月经不调 ; 经闭 ; 痛经 ; 疮肿 ; 跌打肿痛 ; 外伤出血。 0014 草石蚕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全草。 【性味】 味甘 ; 性平 【归经】 归肺 ; 肝 ; 脾经 【功能主治】 解表清肺 ; 利湿解毒 ; 补虚健脾。主风热感冒 ; 虚劳咳嗽 ; 黄疸 ; 淋证 ; 疮毒肿痛 ; 毒蛇咬伤。 0015 斑叶兰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兰科植物大斑叶兰、 小斑叶兰、 大花斑兰或绒叶斑叶兰 的全草。 【性味】 甘 ; 辛 ; 平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 ; 补肾益气 ; 行气活血 ; 消肿解。
13、毒。主肺痨 咳嗽 ; 气管炎 ; 头晕乏力 ; 神经衰弱 ; 阳痿 ; 跌打损伤 ; 骨节疼痛 ; 咽喉肿痛 ; 乳痈 ; 疮疖 ; 瘰 疬 ; 毒蛇咬伤。 0016 地星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地星科真菌硬皮地星和尖顶地星的子实体。 【性味】 辛 ; 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肺 ; 利咽 ; 解毒 ; 消肿 ; 止血。主咳嗽 ; 咽喉肿痛 ; 痈肿疮毒 ; 冻疮流水 ; 吐血 ; 衄血 ; 外伤出血。 0017 红景天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景天科植物库页红景天、 圣地红景天、 唐古特红景天等 的全尊 【性味】 寒 ; 甘 ; 涩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补气清肺 ; 益智养心 。
14、; 收涩止血 ; 散瘀消 肿。 主气虚体弱 ; 病后畏寒 ; 气短乏力 ; 肺热咳嗽 ; 咯血 ; 白带腹泻 ; 跌打损伤 ; 烫火伤 ; 神经 症 ; 高原反应。 0018 木槿子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锦葵科植物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 的果实。 【性 味】 甘 ; 寒 【归经】 肺 ; 心 ; 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 ; 止头痛 ; 解毒。主痰喘咳嗽 ; 支气管 炎 ; 偏正头痛 ; 黄水疮 ; 湿疹。 0019 知母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性味】 味苦 ; 性寒 【归经】 肺 ; 说 明 书 CN 104474286 A 4。
15、 3/6 页 5 胃 ; 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 ; 滋阴润燥 ; 止渴除烦。主温热病 ; 高热烦渴 ; 咳嗽气喘 ; 燥 咳 ; 便秘 ; 骨蒸潮热 ; 虚烦不眠 ; 消渴淋浊。 0020 鲎壳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鲎科动物中国鲎的甲壳。性味】 味咸 ; 性平 【归经】 肺 ; 肝 经 【功能主治】 化痰止嗽 ; 散瘀 ; 解毒。主咳嗽气急, 喉中痰鸣 ; 跌打损伤 ; 创伤出血 ; 烫伤 ; 丹毒。 0021 伊贝母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百合科植物伊贝母或新疆贝母的鳞茎。 【性味】 味苦、 甘 ; 性微寒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清肺 ; 化痰 ; 散结。主肺热咳嗽。
16、 ; 痰粘胸闷 ; 劳嗽咯血 ; 瘰疬 ; 痈肿。 0022 紫菀 【来源】 药材基源 : 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 【性味】 味苦 ; 辛 ; 性温 【归经】 归肺经 【功能主治】 润肺下气 ; 化痰止咳。主咳嗽 ; 肺虚劳嗽 ; 肺痿肺痈 ; 咳吐脓血 ; 小便不 利。 0023 甘草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 【性味】 甘, 平。 【归经】 归心、 肺、 脾、 胃经 。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 清。
17、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 解药物毒性、 烈性。 0024 在中医辨证治疗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结合 X 光片的检查, 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 3 期 : 急性发作期 : 指在 1 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 痰量明显增 加, 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 或咳、 痰、 喘任何一项症状明显加剧。慢性迁延期 : 指有不同 程度的咳、 痰、 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临床缓解期 : 经治疗或自然缓解, 症状基本消失 或偶有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 保持 2 个月以上者。 0025 燥。
18、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为干咳作呛, 无痰或痰少不易咯出, 喉痒, 咽 喉干痛, 唇鼻干燥, 口干, 或伴鼻塞头痛, 微寒, 身热等表证, 舌苔薄白或薄黄, 舌质红干而少 津, 脉浮数。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发展常与外邪反复侵袭,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 关。 肺失肃降、 肺气上逆导致咳嗽, 脾不运化、 聚湿为痰导致咯痰, 肾阳亏虚, 气化失常, 水气 不化, 为痰为饮, 阻塞气道, 肾阴亏虚, 虚火灼伤肺津,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喘咯痰, 外邪 内火, 与痰湿结合形成痰火, 火热壅肺, 痰闭肺络。 因此, 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原则 为疏风清肺、 润燥化痰。 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方及。
19、配比, 配方中所采用的款冬花具有润肺下 气, 化痰止咳的功效 ; 荠苨具有润燥化痰, 清热解毒的功效 ; 柿霜具有润肺止咳、 生津利咽、 止血的功效 ; 霞天膏具有健脾胃、 补气血、 润燥化痰的功效 ; 玄明粉具有泻热通便、 软坚散结、 清热解 毒、 清肺解暑、 消积和胃的功效 ; 玉竹具有滋阴润肺、 养胃生津的功效 ; 燕窝具有养阴润燥、 益气补中、 化痰止咳的功效 ; 贝母兰具有清热止咳、 止血定痛的功效 ; 榧子具有杀虫、 消积、 润燥的功效 ; 大肺筋草具有祛风发表、 化痰止咳、 活血调经的功效 ; 草石蚕具有解表清肺、 利湿解毒、 补虚健脾的功效 ; 斑叶兰具有润肺止咳、 补肾益气、。
20、 行气活血、 消肿解毒的功效 ; 地星具有清肺、 利咽、 解毒、 消肿、 止血的功效 ; 红景天具有补气清肺、 益智养心、 收涩止血、 散瘀消肿的功效 ; 木槿子具有清肺化痰、 止头痛、 解毒的功效 ; 知母具有清热泻火、 滋阴润 燥、 止渴除烦的功效 ; 鲎壳具有化痰止嗽、 散瘀、 解毒的功效 ; 伊贝母具有清肺、 化痰、 散结 的功效 ; 紫菀具有润肺下气、 化痰止咳的功效 ;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 说 明 书 CN 104474286 A 5 4/6 页 6 急止痛、 调和诸药的功效。 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 协同作用, 所制成的中药, 具有 疏风清肺、。
21、 润燥化痰的功效, 能有效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多年来, 通过对 45 例患 者的使用表明, 有效率达到 93.3%。治疗效果好, 治愈后随访 1 年没有复发过。 0026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1、 抽样方法 从我单位近五年来确诊为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 随机选取 90 例病人, 其 中, 男 50 例, 女 40 例, 年龄 50-75 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各 45 人。两组年龄等 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0027 2、 试验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使用扫日劳清肺止咳胶, 按说明书服用, 疗程 6 周。 0028 22 治。
22、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 1 制得的中药颗粒, 早、 中、 晚各一次。疗 程 6 周。 0029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 临床痊愈 : 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 显效 : 燥热 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改善 ; 有效 : 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 症状、 体征均有好转 ; 无效 : 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 重。 0030 3.2 治疗统计结果见表 1。 003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说 明 书 CN 104474286 A 6 5/6 页 7 由此可见, 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
23、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 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3 实施例 1 称取款冬花6克、 荠苨5克、 柿霜6克、 霞天膏12克、 玄明粉1克、 玉竹10克、 燕窝6克、 贝母兰 20 克、 榧子 45 克、 大肺筋草 12 克、 草石蚕 25 克、 斑叶兰 12 克、 地星 3 克、 红景天 6 克、 木槿子 9 克、 知母 6 克、 鲎壳 10 克、 伊贝母 6 克、 紫菀 5 克、 甘草 5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 磨成末, 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 闭, 于。
24、阴凉、 干燥处保存。 0034 用于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饭后服用。 0035 具体实施例 2 称取款冬花8克、 荠苨6克、 柿霜7克、 霞天膏14克、 玄明粉2克、 玉竹11克、 燕窝8克、 贝母兰 27 克、 榧子 46 克、 大肺筋草 13 克、 草石蚕 26 克、 斑叶兰 13 克、 地星 5 克、 红景天 7 克、 木槿子 11 克、 知母 8 克、 鲎壳 12 克、 伊贝母 7 克、 紫菀 8 克、 甘草 6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 磨成末, 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 说 明 书 CN 。
25、104474286 A 7 6/6 页 8 闭, 于阴凉、 干燥处保存。 0036 用于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饭后服用。 0037 具体实施例 3 称取款冬花 10 克、 荠苨 9 克、 柿霜 9 克、 霞天膏 15 克、 玄明粉 3 克、 玉竹 12 克、 燕窝 10 克、 贝母兰 25 克、 榧子 50 克、 大肺筋草 15 克、 草石蚕 30 克、 斑叶兰 15 克、 地星 6 克、 红景天 9 克、 木槿子 12 克、 知母 10 克、 鲎壳 15 克、 伊贝母 9 克、 紫菀 9 克、 甘草 7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 粉磨成末, 然后用常规方法 “全成分” 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 按照每小袋 10 克进行分装, 密闭, 于阴凉、 干燥处保存。 0038 用于治疗燥热伤肺型慢性支气管炎。口服, 每日分早、 中、 晚三次饭后服用。 说 明 书 CN 104474286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