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自动钓鱼海竿.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6835577
  • 上传时间:2019-09-09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967.4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47673.8

    申请日:

    20170517

    公开号:

    CN107047496A

    公开日:

    201708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87/00,G08B21/24

    主分类号:

    A01K87/00,G08B21/24

    申请人:

    廖章敏

    发明人:

    廖章敏

    地址:

    546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平洛村三家廖屯8号

    优先权:

    CN20171034767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德利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钓鱼海竿,包括钓竿、鱼线、插地架、弹性件、卡杆、卡弹件、起发连接臂及转动杆。插地架与钓竿的一端转动连接,钓竿上开设有滑槽;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钓竿及插地架上;卡杆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插地架上,另一端滑动地设于滑槽中;卡弹件及起发连接臂均转动地安装于钓竿上,卡弹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接部及一导向孔,起发连接臂上设有一导柱及一推抵部,导柱插设于导向孔中并能够沿导向孔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转动杆与钓竿转动连接,转动杆朝向滑槽的一端间隔设有回线助发件及走线助发钩,鱼线绕经转动杆以抬起转动杆远离滑槽的一端。上述自动钓鱼海竿在鱼线走线和回线情况下均能够自动起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钓鱼海竿,包括钓竿、鱼线及插地架,所述插地架与所述钓竿的一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钓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平行所述钓竿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自动钓鱼海竿还包括弹性件、卡杆、卡弹件、起发连接臂及转动杆,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钓竿及所述插地架上;所述卡杆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插地架背向所述弹性件的侧面,所述卡杆的另一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卡弹件及所述起发连接臂均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钓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滑槽的相对两侧,所述卡弹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接部及一导向孔,所述起发连接臂上设有一导柱及一推抵部,所述导柱插设于所述导向孔中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导柱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杆远离所述插地架的一端卡接,以将所述钓竿与所述插地架定位于一预设的夹角,所述推抵部位于所述起发连接臂远离所述插地架的一侧;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钓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插地架的一侧,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滑槽的一端间隔设有回线助发件及走线助发钩,所述鱼线绕经所述转动杆以抬起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鱼线在鱼上钩时释放所述转动杆,以使得所述转动杆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允许所述回线助发件推顶所述推抵部以带动所述导柱沿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或所述鱼线在鱼上钩时拉动所述转动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允许所述走线助发钩带动所述导柱沿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所述卡弹件在所述导柱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发生转动使得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杆脱离,进而使得所述钓竿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弹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包括安装套及杆件,所述安装套转动地装设于所述钓竿上,所述回线助发件及走线助发钩均装设于所述安装套上,所述杆件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安装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杆件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套的轴线重合,所述鱼线绕经所述杆件以抬起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与所述杆件通过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杆件的一端可拔插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线助发件包括固定架及用于推顶所述推抵部的推顶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安装套连接,所述推顶杆与所述固定架螺合,以调节所述推顶杆与所述推抵部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线助发件包括固定架及推顶杆,所述固定架包括本体及两个延伸部,所述本体与所述安装套连接,两个延伸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并朝远离所述安装套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两个延伸部之间,所述推顶杆包括用于推顶所述推抵部的主杆及与所述主杆垂直连接的卡接杆,所述主杆活动地穿设两个延伸部,所述卡接杆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将主杆朝向推抵部的一端与所述推抵部之间的距离定位于一预设的范围内,所述主杆受力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以使卡接杆脱离卡槽,从而允许所述主杆沿两个延伸部的连线运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还包括定线架,所述定线架装设于所述杆件远离所述插地架的一端,以定位所述鱼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钓竿的一侧还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钓竿上相应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随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第二磁铁运动至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贴合。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钓鱼海竿还包括电池、报警器及磁开关,所述电池及所述报警器间隔地装设于所述插地架上,所述磁开关装设于所述钓竿上,所述报警器通过所述磁开关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卡杆上设有感应触动磁性片,所述卡杆与所述卡弹件卡接时,所述感应触动磁性片位于所述磁开关的感应范围内,所述磁开关断开使得所述报警器断电;所述卡杆与所述卡弹件脱离时,所述卡杆带动所述感应触动磁性片脱离所述磁开关的感应范围,所述磁开关闭合使得所述报警器得电报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钓鱼海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钓鱼海竿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电源的通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钓鱼海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动钓鱼海竿通常包括海竿和用于弹起该海竿的自动弹机构,使用时,一旦有鱼上钩,自动弹机构则自动带动海竿弹起,将鱼钓住。然而,现有技术的自动钓鱼海竿只有在鱼咬钩后拉动鱼线走线时,自动弹机构才能带动海竿弹起;若是鱼咬钩后游动导致鱼线松动,即鱼线回线时,自动弹机构不能带动海竿弹起。因此,钓鱼的人必须要集中精力,注意观察鱼竿,若出现鱼上钩后导致鱼线回线的情况,就必须及时手动挑起海竿,否则,鱼很有可能吐钩后逃走。而人在精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容易疲惫,达不到放松的目的,此外,一个人也不能同时照看多个钓鱼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在鱼线走线和回线情况下均能够自动起竿的自动钓鱼海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钓鱼海竿,包括钓竿、鱼线及插地架,所述插地架与所述钓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钓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平行所述钓竿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自动钓鱼海竿还包括弹性件、卡杆、卡弹件、起发连接臂及转动杆,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钓竿及所述插地架上;所述卡杆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插地架背向所述弹性件的侧面,所述卡杆的另一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卡弹件及所述起发连接臂均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钓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滑槽的相对两侧,所述卡弹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接部及一导向孔,所述起发连接臂上设有一导柱及一推抵部,所述导柱插设于所述导向孔中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导柱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杆远离所述插地架的一端卡接,以将所述钓竿与所述插地架定位于一预设的夹角,所述推抵部位于所述起发连接臂远离所述插地架的一侧;所述转动杆与所述钓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插地架的一侧,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滑槽的一端间隔设有回线助发件及走线助发钩,所述鱼线绕经所述转动杆以抬起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鱼线在鱼上钩时释放所述转动杆,以使得所述转动杆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允许所述回线助发件推顶所述推抵部以带动所述导柱沿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或所述鱼线在鱼上钩时拉动所述转动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允许所述走线助发钩带动所述导柱沿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所述卡弹件在所述导柱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发生转动使得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杆脱离,进而使得所述钓竿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弹起。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包括安装套及杆件,所述安装套转动地装设于所述钓竿上,所述回线助发件及走线助发钩均装设于所述安装套上,所述杆件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安装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所述杆件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套的轴线重合,所述鱼线绕经所述杆件以抬起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与所述杆件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杆件的一端可拔插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回线助发件包括固定架及用于推顶所述推抵部的推顶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安装套连接,所述推顶杆与所述固定架螺合,以调节所述推顶杆与所述推抵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回线助发件包括固定架及推顶杆,所述固定架包括本体及两个延伸部,所述本体与所述安装套连接,两个延伸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并朝远离所述安装套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两个延伸部之间,所述推顶杆包括用于推顶所述推抵部的主杆及与所述主杆垂直连接的卡接杆,所述主杆活动地穿设两个延伸部,所述卡接杆卡接于所述卡槽内,以将主杆朝向推抵部的一端与所述推抵部之间的距离定位于一预设的范围内,所述主杆受力时能够相对所述固定架转动,以使卡接杆脱离卡槽,从而允许所述主杆沿两个延伸部的连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还包括定线架,所述定线架装设于所述杆件远离所述插地架的一端,以定位所述鱼线。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钓竿的一侧还设有第一磁铁,所述钓竿上相应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随所述转动杆朝向所述第二磁铁运动至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一磁铁吸附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钓鱼海竿还包括电池、报警器及磁开关,所述电池及所述报警器间隔地装设于所述插地架上,所述磁开关装设于所述钓竿上,所述报警器通过所述磁开关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卡杆上设有感应触动磁性片,所述卡杆与所述卡弹件卡接时,所述感应触动磁性片位于所述磁开关的感应范围内,所述磁开关断开使得所述报警器断电;所述卡杆与所述卡弹件脱离时,所述卡杆带动所述感应触动磁性片脱离所述磁开关的感应范围,所述磁开关闭合使得所述报警器得电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钓鱼海竿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电源的通断。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自动钓鱼海竿,鱼上钩后,若鱼线是松动的即鱼线回线时,鱼线施加于转动杆上的外力撤销,从而允许所述回线助发件推顶所述推抵部以带动所述导柱沿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若鱼线在鱼上钩时拉动转动杆,即鱼线走线时,转动杆转动,从而允许走线助发钩带动导柱沿导向孔向第二位置运动,卡弹件在导柱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发生转动使得卡接部与卡杆脱离,进而使得钓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弹起。由此可知,本发明的自动钓鱼海竿在鱼上钩后不论是走线还是回线,均可带动钓竿及时起弹,防止鱼吐钩逃走。

    2、本发明的自动钓鱼海竿,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在鱼上钩时能够给予钓鱼者相应的提示。此外,通过磁开关与感应触动磁性片的设置,使得报警器在鱼未上钩时处于断电状态,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延迟了电池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自动钓鱼海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钓鱼海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自动钓鱼海竿在III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动钓鱼海竿中导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导线架的导线轮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自动钓鱼海竿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自动钓鱼海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自动钓鱼海竿在VI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1所示自动钓鱼海竿中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转动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转动杆中安装套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转动杆中定线架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自动钓鱼海竿、2-钓竿、21-竿体、22-导线环、23-导线架、232-架体、233-穿鱼线孔、234-导线轮、235-限位凹槽、24-固定块、25-过线架、26-安装架、262-滑槽、3-插地架、32-安装杆、34-插销、4-弹性件、5-卡杆、6-卡弹件、62-卡接部、64-导向孔、642-第一导向部、644-第二导向部、7-起发连接臂、72-导柱、74-推抵部、8-转动杆、82-回线助发件、821-固定架、8213-本体、8215-延伸部、8216-活动孔、8217-卡槽、823-推顶杆、8231-主杆、8234-卡接杆、825-复位件、84-走线助发钩、85-安装套、852-套体、8521-插接槽、8523-连接凸缘、8524-限位凸缘、8525-弹簧圈、8526-滚珠孔、854-卡套部、855-收容通道、8552-第一收容孔、8553-第二收容孔、8556-肩部、856-滚珠、857-弹簧、86-杆件、862-滚珠槽、87-定线架、88-第一磁铁、89-第二磁铁、92-线杯、94-鱼线、11-电池、12-报警器、13-磁开关、14-感应触动磁性片、152-磁性感应开关、154-磁性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钓鱼海竿100,包括钓竿2、插地架3、线杯92、鱼线94、弹性件4、卡杆5、卡弹件6、起发连接臂7及转动杆8。

    在本实施方式中,钓竿2包括竿体21、多个导线环22、一导线架23、一固定块24、一过线架25及一安装架26。在本实施方式中,竿体21为一可伸缩的杆状,导线环22、导线架23、固定块24及过线架25沿竿体21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装设于竿体21上。其中,导线环22、导线架23及过线架25均用于穿设鱼线94,固定块24用于安装转动杆8。请一并参见图4及图5,导线架23包括一架体232及一导线轮234。架体232的一端与竿体21连接,另一端贯通开设有一供鱼线94穿过的穿鱼线孔233。导线轮234转动地装设于架体232远离竿体21的一端,以方便鱼线94的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轮234的周壁上凹设有一圆环形的限位凹槽235,用于收容鱼线94。优选地,该限位凹槽235的内壁采用柔性布料制成,以减小鱼线94在运动过程中的磨损,并使得鱼线94运动顺畅。过线架25的一端与竿体21连接,另一端贯通开设有一供鱼线94穿过的过线孔(图未示)。安装架26大致呈一板状,其装设于竿体21上并位于固定块24远离导线架23的一侧。安装架26上开设有滑槽262,滑槽262沿平行钓竿2的轴线方向延伸。

    插地架3与竿体21靠近安装架26的一端转动连接,用于将自动钓鱼海竿100插接于地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地架3包括安装杆32及两个插销34。安装杆32的一端与竿体21靠近安装架26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插销34转动地装设于安装杆32远离竿体21的一端并相对设置,每一插销34的自由末端设有尖端部,以方便将将插地架3插接于地面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销34的数量也可以设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弹性件4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竿体21及插地架3的安装杆3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为弹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也可以为弹性套筒等其他元件。卡杆5的一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杆32背向弹性件4的侧面,卡杆5的另一端滑动地设于滑槽262中。卡弹件6及起发连接臂7均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26上,且分别位于滑槽262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弹件6的转动中心、起发连接臂7的转动中心及转动杆8的转动中心沿远离插地架3的方向依次设置。卡弹件6大致呈一板状,卡弹件6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接部62及一导向孔64。请一并参见图6至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孔64大致呈L型,其包括依次连接且逐渐远离所述竿体21的第一导向部642及第二导向部644(图8),第一导向部642朝远离插地架3的方向延伸,第二导向部644沿朝向插地架3的方向延伸。

    起发连接臂7上设有一导柱72及一推抵部74,导柱72插设于导向孔64中并能够沿导向孔64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位置位于第一导向部642处,所述第二位置位于第二导向部644处。导柱72位于第一位置时,卡接部62与卡杆5远离插地架3的一端卡接,以将钓竿2与插地架3定位于一预设的夹角;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的夹角大致呈90°。导柱72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接部62与卡杆5脱离,以允许钓竿2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起弹。推抵部74位于起发连接臂7远离插地架3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推抵部74为由起发连接臂7朝远离插地架3的一侧凸设的凸块。转动杆8与固定块24转动连接并位于滑槽262远离插地架3的一侧。转动杆8朝向滑槽262的一端间隔设有回线助发件82及走线助发钩84。

    线杯92装设于插地架3的安装杆32上,鱼线94依次绕经导线环22、导线架23的穿鱼线孔233、导线轮234、转动杆8远离插地架3的一端及过线架25的过线孔后与线杯92连接,并抬起转动杆8远离滑槽262的一端。鱼线94在鱼上钩时释放转动杆8,以使得转动杆8沿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允许回线助发件82推顶推抵部74以带动导柱72沿导向孔64向第二位置运动,或鱼线94在鱼上钩时拉动转动杆8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允许走线助发钩84带动导柱72沿导向孔64向第二位置运动,卡弹件6在导柱7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发生转动使得卡接部62与卡杆5脱离,进而使得钓竿2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弹起。以图2为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请一并参见图9至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杆8包括安装套85及杆件86,安装套85转动地装设于固定块24上,回线助发件82及走线助发钩84均装设于安装套85上,杆件86可拆卸地装设于安装套85远离滑槽262的一端,且杆件86的轴线与安装套85的轴线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杆件86的一端可拔插地插接于安装套85内,具体为:安装套85包括套体852、卡套部854、两个滚珠856及弹簧857。套体852大致呈一杆状,其转动地装设于固定块24上,套体852内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插接槽8521,套体852的外周壁上设有连接凸缘8523,套体852的其中一端上设有限位凸缘8524,限位凸缘8524上装设有弹簧圈8525。套体852的周壁上贯通设有两个滚珠孔8526,两个滚珠孔8526位于连接凸缘8523及限位凸缘8524之间,并沿以套体852的中心轴线为圆心的一圆环间隔分布。卡套部854内沿轴向贯通开设有一收容通道855,卡套部854通过该收容通道855滑动地套设于套体852的一端。收容通道855包括第一收容孔8552及连接于第一收容孔8552远离连接凸缘8523一端的第二收容孔8553。第一收容孔8552的孔径小于第二收容孔8553的孔径,以在第一收容孔8552和第二收容孔8553的相接处形成肩部8556。杆件86靠近安装架26一端的外周壁上凹设有多个滚珠槽862,多个滚珠槽862沿以杆件86中心轴线为圆心的多个圆环间隔分布,杆件86靠近安装架26一端插设于插接槽8521内。两个滚珠856分别可滚动地装设于两个滚珠孔8526中,且每一滚珠856的周壁分别与第一收容孔8552的内壁及滚珠槽862的侧壁相抵,以卡住杆件86,防止杆件86运动。弹簧857套设于套体852上,且弹簧857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连接凸缘8523及卡套部854上。卡套部854受到外力时能够朝向连接凸缘8523运动并压缩弹簧857,使得套体852上的滚珠856位于孔径较大的第二收容孔8553内,以允许滚珠856沿套体852的径向运动。此时,杆件86脱离卡紧状态,可沿插接槽8521移动杆件86,使得套体852上的滚珠856卡接在位于不同圆环的滚珠槽862中,以调节杆件86的长度。当杆体运动至合适位置时,撤销施加于卡套部854的外力,卡套部854在弹簧857恢复力的作用下朝远离连接凸缘8523的方向运动,此时,套体852上的滚珠856再次位于孔径较小的第一收容孔8552内,以将滚珠856抵接在第一收容孔8552的内壁及杆件86滚珠槽862的侧壁上,以卡住杆件86。弹簧圈8525能够与卡套部854的肩部8556配合,以防止卡套部854在运动的过程中脱离套体852。优选地,插接槽8521可设为内六角槽状,杆件86靠近安装架26一端相应设为六角杆状,杆件86插接于插接槽8521内时,该种设计能够防止杆件86相对插接槽8521转动。

    鱼线94绕经杆件86以抬起转动杆8远离滑槽262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杆8还包括定线架87,定线架87装设于杆件86远离插地架3的一端,以定位鱼线94。走线助发钩84装设于套体852朝向滑槽262的一端,并位于导柱72靠近竿体21的一侧(图8)。

    在本实施方式中,回线助发件82包括固定架821、推顶杆823及复位件825。固定架821包括本体8213及两个延伸部8215。本体8213与套体852连接,两个延伸部8215分别连接于本体8213的相对两端并朝远离套体852的方向延伸。每一延伸部8215上贯通开设有活动孔8216。本体8213上开设有卡槽8217,卡槽8217位于两个延伸部8215之间。推顶杆823用于推顶推抵部74,在本实施方式中,推顶杆823包括主杆8231及垂直凸设于主杆8231侧壁上的卡接杆8234。主杆8231穿设两个延伸部8215的活动孔8216,并能够在受力时沿两个活动孔8216的连线运动及在活动孔8216中转动。主杆8231朝向安装架26的一端位于推抵部74远离远离竿体21的一侧(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复位件825为弹簧。复位件825套设在主杆8231上,且复位件82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卡接杆8234及最靠近推抵部74的延伸部8215相抵。调节主杆8231能够使卡接杆8234卡接于卡槽8217内,从而使得主杆8231朝向安装架26的一端与推抵部74之间的距离位于预设的范围内,此时,复位件825被压缩;转动主杆8231能使得卡接杆8234脱离卡槽8217,此时,主杆8231在复位件825的带动下朝远离推抵部74的方向运动,使得主杆8231朝向安装架26的一端远离推抵部74,以防止调鱼线94时回线助发件82触发推抵部74,导致钓竿2起弹。在本实施方式中,杆件86远离安装套85的一端还设有第一磁铁88,竿体21上相应设有第二磁铁89,第一磁铁88随转动杆8朝向第二磁铁89运动至预设范围内时,第二磁铁89与第一磁铁88吸附贴合。

    自动钓鱼海竿100还包括电池11、报警器12及磁开关13。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11及报警器12间隔地装设于插地架3的安装杆32上,磁开关13装设于竿体21上,报警器12通过磁开关13与电池11电连接。卡杆5上设有感应触动磁性片14。卡杆5与卡弹件6卡接时,感应触动磁性片14位于磁开关13的感应范围内,磁开关13断开使得报警器12断电;卡杆5与卡弹件6脱离时,卡杆5带动感应触动磁性片14脱离磁开关13的感应范围,磁开关13闭合使得报警器12得电报警。自动钓鱼海竿100还包括电源开关(未标示),电源开关与电池11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池11电源的通断。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开关为磁力开关,包括一磁性感应开关152及控制磁性感应开关152通断的磁性金属片154,磁性感应开关152装设在安装杆32上并与电池11电连接。磁性金属片154可拆卸地装设于竿体21上并位于磁性感应开关152的感应范围内,此时,磁性感应开关152闭合,电池11为报警器12供电,当将磁性金属片154从竿体21上拔出时,磁性感应开关152断开,电池11停止向报警器12供电。可以理解,电源开关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控制电源通断的开关结构。

    自动钓鱼海竿100使用时,首先,使卡接杆8234脱离卡槽8217,此时,主杆8231在复位件825的带动下朝远离推抵部74的方向运动,使得主杆8231朝向安装架26的一端远离推抵部74。其次,在鱼线94上装上鱼饵,打鱼料下水。利用插地架3将自动钓鱼海竿100插在地上,转动竿体21使得竿体21与插地架3的夹角大致为90°。在此过程中,卡杆5远离插地架3的端部沿滑槽262朝向卡弹件6运动,直至被卡弹件6的卡接部62自动卡住,此时,导柱72位于第一位置,将杆件86与插地架3定位在预设的夹角,同时,弹性件4被拉伸。调好鱼线94,使得鱼线94拉动杆件86远离插地架3的一端朝向竿体21运动预设距离,转动推顶杆823,使得卡接杆8231卡在卡槽8217内,调好推顶杆823与推抵部74之间的距离。将磁性金属片154置于磁性感应开关152上,磁性感应开关152闭合,电池11为报警器12供电。此时,感应触动磁性片14位于磁开关13的感应范围内,磁开关13使得报警器12断电。

    当鱼上钩后,若鱼线94是松动的即鱼线94回线时,鱼线94施加于杆件86上的力撤销,此时,鱼线94释放杆件86,导致转动杆8沿第一方向,即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回线助发件82推顶推抵部74,以带动起发连接臂7转动,进而使得导柱72沿导向孔64向第二位置运动。当鱼上钩后,若鱼线94拉动转动杆8即鱼线94走线时,转动杆8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允许走线助发钩84带动导柱72沿导向孔64向第二位置运动。卡弹件6在导柱72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发生转动使得卡接部62与卡杆5脱离,进而使得钓竿2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弹起,从而提起钓竿2,防止鱼吐钩逃走。在此过程中,卡杆5带动感应触动磁性片14脱离磁开关13的感应范围,磁开关13使得报警器12通电,发出警报,该警报可以是声音或光线。此外,转动杆8在鱼线94走线时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转动杆8远离插地架3的端部朝向竿体21运动,使得第一磁铁88与第二磁铁89吸附在一起,从而将转动杆8与竿体21连接,方便后续起竿收线;在鱼线94回线时,钓竿2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起弹的过程中会给转动杆8施加一个回复力,使得转动杆8远离插地架3的端部后续朝向竿体21运动,使得第一磁铁88与第二磁铁89吸附在一起,从而将转动杆8与竿体21连接,以方便后续起竿收线。

    最后,进行起竿收线。钓鱼者在听到或看到报警器12发出的警报后,断掉电池11的电源,报警器12停止报警,将自动钓鱼海竿100从地上拔出,即可进行收线即可。

    可以理解,安装套85的结构及与杆件86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套85与杆件86可以通过螺纹连接。

    可以理解,推顶杆823与固定架82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推顶杆823与固定架821可以螺合,以调节推顶杆823与推抵部74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回线助发件82的灵敏度。

    可以理解,滚珠856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两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滚珠856的数量可以设置为1个或2个以上。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关 键  词:
    自动 钓鱼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动钓鱼海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355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