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85046.8 (22)申请日 2016.08.30 (73)专利权人 刘安伟 地址 272100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青山村 光明路刘家巷146号 (72)发明人 刘安伟 (51)Int.Cl. A61M 29/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 器, 属于泌尿科医疗器械领域。 它包括充气气囊、 充气管、 扩张气囊, 所述充气气囊为球形密封结 构, 两端分别密封安装有回气单向阀和出。
2、气单向 阀, 所述充气气囊、 出气单向阀、 充气管顺次密封 连接, 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手动排气阀, 所述扩 张气囊为球形密封结构, 在扩张气囊的一端设有 唯一的充气开口, 充气管从充气开口伸入扩张气 囊内部, 所述扩张气囊外表面与充气管平行方向 设有导流凹槽。 相对于手指引流, 使用扩张气囊 引流, 它能够比较深入的扩张回肠膀胱腔, 使得 回肠膀胱壁受力均匀; 更加卫生, 防止感染; 可操 作性高, 患者家属也能轻松操作; 结构简单, 成本 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334190 U 2017.07.18 CN 206334190 U 1.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3、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充气气囊、 充气管、 扩张气囊, 所述充气气囊为球形密封结构, 两端分别密封安装有回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 回气 单向阀按照气体只能单向流入充气气囊的方式安装, 出气单向阀按照气体只能单向从充气 气囊流出的方式安装, 所述充气气囊、 出气单向阀、 充气管顺次密封连接, 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手动排气阀, 所述扩张气囊为球形密封结构, 在扩张气囊的一端设有唯一的充气开口, 充气管从充 气开口伸入扩张气囊内部, 充气管的端部与扩张气囊内壁留有间隙, 充气开口与充气管外 管壁之间密封固定, 所述扩张气囊外表面与充气管平行方向设有导流凹槽, 扩张气囊充气膨胀状态, 扩张 气囊外表面顶。
4、起回肠膀胱壁, 导流凹槽连通回肠膀胱腔内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囊为乳胶材 料一体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气囊为乳胶材 料一体制作而成, 直径为2-4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气囊的充气开 口与充气管外管壁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管的端部与扩 张气囊内壁留有1-5mm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气囊内部的充 气管。
5、管壁上开设有气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34190 U 2 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属于泌尿科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回肠膀胱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的主要方式, 而术后的吻合口狭窄, 输 尿管反流及肾脏积水是该术式的常见并发症, 会导致反复的上尿路感染、 结石的形成及肾 功能恶化。 通常临床医师或者患者家属通过手指扩张的方法支撑回肠膀胱腔, 以达到通畅 扩张回肠膀胱腔、 减轻尿流阻力的作用。 然而, 该方法存在受力不均、 可效仿性不高、 疗效差 等缺陷以至于手指扩张法效率低下, 不能够真。
6、正起到支撑疏通的作用。 目前, 临床上尚未见 到与此相关的扩张装置。 因此, 亟需一种高效、 简便易行的回肠膀胱扩张装置解决上述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它解决了 术后回肠膀胱腔使用手指引流的方式, 它仅能扩张有限长度肠管, 回肠膀胱壁受力不均, 可 效仿性不高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它包括充气气囊、 充气管、 扩张气囊, 0006 所述充气气囊为球形密封结构, 两端分别密封安装有回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 回气单向阀按照气体只能单向流入。
7、充气气囊的方式安装, 出气单向阀按照气体只能单向从 充气气囊流出的方式安装, 0007 所述充气气囊、 出气单向阀、 充气管顺次密封连接, 0008 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手动排气阀, 0009 所述扩张气囊为球形密封结构, 在扩张气囊的一端设有唯一的充气开口, 充气管 从充气开口伸入扩张气囊内部, 充气管的端部与扩张气囊内壁留有间隙, 充气开口与充气 管外管壁之间密封固定, 0010 所述扩张气囊外表面与充气管平行方向设有导流凹槽, 扩张气囊充气膨胀状态, 扩张气囊外表面顶起回肠膀胱壁, 导流凹槽连通回肠膀胱腔内外。 0011 作为优选实例, 所述充气气囊为乳胶材料一体制作而成。 0012 作为。
8、优选实例, 所述扩张气囊为乳胶材料一体制作而成, 直径为2-4cm。 0013 作为优选实例, 所述扩张气囊的充气开口与充气管外管壁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固 定。 0014 作为优选实例, 所述充气管的端部与扩张气囊内壁留有1-5mm间隙。 0015 作为优选实例, 所述扩张气囊内部的充气管管壁上开设有气孔。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手指引流, 使用扩张气囊引流, 它能够比较深入 的扩张回肠膀胱腔, 使得回肠膀胱壁受力均匀; 更加卫生, 防止感染; 可操作性高, 患者家属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34190 U 3 也能轻松操作; 结构简单, 成本低。 附图说明。
9、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气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张气囊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回肠膀胱腔内导流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气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充气气囊1, 充气管2, 扩张气囊3, 回气单向阀4, 出气单向阀5, 手动排气阀6, 充气开口31, 导流凹槽32, 回肠膀胱壁7, 气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3 如图1-图4所示, 一种回肠膀胱气囊扩张器, 它包括充气气囊1、 充气。
10、管2、 扩张气囊 3, 0024 充气气囊1为球形密封结构, 两端分别密封安装有回气单向阀4和出气单向阀5, 回 气单向阀4按照气体只能单向流入充气气囊1的方式安装, 出气单向阀5按照气体只能单向 从充气气囊1流出的方式安装, 0025 充气气囊1、 出气单向阀5、 充气管2顺次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0026 充气管2上安装有手动排气阀6, 0027 扩张气囊3为球形密封结构, 在扩张气囊3的一端设有唯一的充气开口31, 充气管2 从充气开口31伸入扩张气囊3内部, 充气管2的端部与扩张气囊3内壁留有间隙, 充气开口31 与充气管2外管壁之间密封固定, 0028 扩张气囊3外表面与充气管2平行。
11、方向设有导流凹槽32, 导流凹槽32是扩张气囊3 一体成型时形成的表面凹槽, 扩张气囊3充气膨胀状态, 扩张气囊3外表面顶起回肠膀胱壁 7, 导流凹槽32连通回肠膀胱腔内外。 0029 充气气囊1为乳胶材料一体制作而成。 0030 扩张气囊3为乳胶材料一体制作而成, 直径为2-4cm。 0031 扩张气囊3的充气开口31与充气管2外管壁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固定。 0032 充气管2的端部与扩张气囊3内壁留有1-5mm间隙。 0033 扩张气囊3内部的充气管2管壁上开设有气孔21。 0034 实施例 0035 充气气囊1采用球形气囊, 直径为5cm; 扩张气囊3采用球形气囊, 直径为3cm, 扩张。
12、 气囊3表面的导流凹槽32为弧面凹槽, 弧面凹槽最深处的深度为0.5cm; 充气管2的管径为 0.8cm, 长为15cm; 充气管2的端部与扩张气囊3内壁留有2mm间隙。 0036 使用方法, 对本装置清洗消毒后, 手握充气管2, 将处于塌缩状态的扩张气囊3伸入 回肠膀胱腔内合适的位置; 充气过程和血压计的充气过程相似, 压缩充气气囊1, 其内部的 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5进入充气管2中, 通过充气管2的端部和气孔21, 气体进入扩张气囊3 中; 松开充气气囊1, 充气气囊1依靠自身弹力恢复原形, 外部空气通过回气单向阀4补入充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34190 U 4 气气囊。
13、1中; 再次压缩充气气囊1, 气体继续充入扩张气囊3中; 重复上述过程, 直到扩张气囊 3刚刚撑起回肠膀胱壁7, 导流凹槽32能够将回肠膀胱腔内的尿液导出即可, 不可过度充气; 导流完毕后, 打开充气管2上的手动排气阀6, 扩张气囊3与外部连通, 扩张气囊3依靠自身弹 力由膨胀状态逐渐回缩, 气体通过充气管2的端部和气孔21进入充气管2, 从手动排气阀6排 出, 将塌缩后的扩张气囊3从回肠膀胱腔内取出; 清洗消毒后储藏待用。 0037 相对于手指引流, 使用扩张气囊3引流, 它能够比较深入的扩张回肠膀胱腔, 使得 回肠膀胱壁7受力均匀; 更加卫生, 防止感染; 可操作性高, 患者家属也能轻松操作; 结构简 单, 成本低。 003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 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 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34190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334190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33419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