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6823844
  • 上传时间:2019-09-08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449.1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2983.X

    申请日:

    20000601

    公开号:

    CN1326670A

    公开日:

    2001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31/00,A01G9/10,A01G7/00,A01C1/00

    主分类号:

    A01G31/00,A01G9/10,A01G7/00,A01C1/00

    申请人:

    云南师范大学

    发明人:

    谢庆华,张勇,吴毅歆

    地址:

    650092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58号

    优先权:

    CN00112983A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金耀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特殊的选择基质、基质的消毒、苗源培养、遮阴、扦插、肥水管理等步骤达到高效高产的目的,而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工,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聚进行:1)选择基质:选择沙粒直径为1-2毫米的山沙或河沙,铺于温网室内的地面苗床上,厚度为10-30厘米,并刮平墒面;2)基质的消毒:用浓度为3-5%的甲醛水溶液浇透苗床,用塑料薄膜将墒面盖严实,熏蒸4-8天后,揭膜通气3-5天,然后将基质彻底翻松放气1-2次,每1天一次;3)苗源:从组培室取出带6-15叶一心的试管苗,在温网室内打开瓶口,注入少量水,从培养瓶内取出脱毒苗,剪去根部后,将试管苗剪成带3-4个叶节的小段,置于盛有水的干净容器中浸泡10-60分钟;4)遮阴:将遮阴网1-2层栓在温网室内的四周和顶部,试管扦插苗遮阴10-15天,继代扦插苗遮阴7-10天;5)扦插方法:①试管苗扦插,刮平墒面,用水浇湿墒面深度为2-5厘米,按5-7厘米的行距划1-2厘米深的浅沟,用手将试管苗小段按2-3厘米的株距轻轻放入沟内,使叶节的下端立于沙中,或用钉有钉子的木条在刮平的墒面上插1-2厘米深的小孔,用手将试管苗小段插入小孔,插苗后浇定根水,吸干,反复浇三次;②继代苗扦插,将在墒面上已移栽成活的试管扦插苗剪取带2-3叶一心的茎尖浸泡在水中10-60分钟,用竹筷或钉有钉子的木条,按株行距在刮平并浇湿深度为1-3厘米的墒面上插1-2厘米深的小孔,用手将茎尖下部茎杆插入基质,叶芽全露出于基质上,插苗后浇定根水,吸干,反复浇3次;6)肥水管理:①试管苗扦插后,对遮阴网和苗床上喷清水,保持温网室相对湿度在65-95%之间,15天后开始适量浇营养液,35-40天进行“竖苗”或“陷苗”处理苗子,50-55天剪取带2-3叶一心的苗子茎尖,80天后停止浇营养液,90-150天收获微型薯,分早、中、晚熟品种,对未收获的微型薯需继续浇营养液,并进行第二次剪尖和“竖苗”或“陷苗”;②继代苗扦插后,对遮阴网和苗床上喷清水,保持温网室相对湿度在65-95%之间,7-10天后始浇营养液,61-65天收获微型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试管苗扦插的株行距可为2×5厘米、3×5厘米、3×7厘米。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继代扦插苗的株行距可为1×2厘米、2×3厘米。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中所用的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口复合肥40-60克,赤霉素0.01-0.2克。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中所用的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口复合肥30-60克,磷酸二氢钾2-6克,6-BA  0.01-0.15克。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中所用的营养液,其特征在于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口复合肥50-70克,碘化钾0.83-4.15克,硼酸6.2-31克,氯化钴0.025-0.125克,硫酸铜0.025-0.125克,钼酸钠0.25-1.25克,硫酸锌8.6-43克,硫酸锰16.9-84.5克。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利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生产微型 薯的方法。

    国际上,发达的马铃薯生产国,如荷兰、美国、西德、英国、加拿大,日本 等已在五、六十年代,就将脱毒马铃薯技术应用于生产。70年代末,我国西南 山区开始进行马铃薯品种脱毒种薯的推广工作。脱毒微型薯的推广应用是解决马 铃薯种性退化,促进马铃薯生产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温网室条件下无土 栽培生产脱毒微型薯是一项在脱毒良种繁育中被普遍应用的技术,但在微型薯生 产效率方面,较好的天津市蔬菜研究所的技术(下述专利)是30-60天一茬, 单株结薯1-2粒,温室中一年可扦插4-5茬,1年1平方米面积可收500 0粒微型薯。单株结薯数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高是脱毒微型薯繁育最关健的问题之 一。把单株结薯个数提高一倍,生产能力就会扩大一倍,其生产成本就会相应降 低。中国专利申请号90106636.2,公开号CN-1048141 A,公开了“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快繁技术”,和中国专利申请号931000 96.3,公开号CN-1089076A,公开了“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快繁 技术”。此两项专利申请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短,苗源多、密度高。不足之处是 对种苗质量要求高,同时要炼苗和生根处理,比较耗时、耗工,并要求用专门的 化学药品配制营养液;选用蛭石(蛭石是无土栽培基质中较贵的一种,在华南和 西南地区不易购买,价格高)和育苗盘栽苗,扣棚保湿,成本太高;又由于生产 周期短,结薯个数少,一年要生产5茬,人工、水肥、药剂等消耗较大,使成本 增高,而且在操作上要求较高的技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已有的试管苗基础上,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能达 到降低成本、省工、省时、省水、省肥、简化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高效、高产、 实现单株结薯个数多,单位面积产量高,能工厂化生产的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 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是按以下步聚进行:

    1)选择基质:选择沙粒直径为1-2毫米的山沙或河沙,铺于温网室内的 地面苗床上,厚度为10-30厘米,并刮平墒面;

    2)基质的消毒:用浓度为3-5%的甲醛水溶液浇透苗床,用塑料薄膜将 墒面盖严实,熏蒸4-8天后,揭膜通气3-5天,然后将基质彻底翻松放气1 -2次,每1天一次;

    3)苗源:从组培室取出带6-15叶一心的试管苗,在温网室内打开瓶口, 注入少量水,从培养瓶内取出脱毒苗,剪去根部后,将试管苗剪成带3-4个叶 节的小段,置干盛有水的干净容器中浸泡10-60分钟;

    4)遮阴:将遮阴网1-2层栓在温网室内的四周和顶部,试管扦插苗遮阴1 0-15天,继代扦插苗遮阴7-10天;

    5)扦插方法:①试管苗扦插,刮平墒面,用水浇湿墒面深度为2-5厘米, 按5-7厘米的行距划1-2厘米深的浅沟,用手将试管苗小段按2-3厘米的 株距轻轻放入沟内,使叶节的下端立于沙中,或用钉有钉子的木条在刮平的墒面 上插1-2厘米深的小孔,用手将试管苗小段插入小孔,插苗后浇定根水,吸干, 反复浇三次;②继代苗扦插,将在墒面上已移栽成活的试管扦插苗剪取带2-3 叶一心的茎尖浸泡在水中10-60分钟,用竹筷或钉有钉子的木条,按株行距 在刮平并浇湿深度为1-3厘米的墒面上插1-2厘米深的小孔,用手将茎尖下 部茎杆插入基质,叶芽全露出于基质上,插苗后浇定根水,吸干,反复浇3次;

    6)肥水管理:①试管苗扦插后,对遮阴网和苗床上喷清水,保持温网室相 对湿度在65-95%之间,15天后开始适量浇营养液,35-40天进行“ 竖苗”或“陷苗”处理苗子,50-55天剪取带2-3叶一心的苗子茎尖,8 0天后停止浇营养液,90-150天收获微型薯,分早、中、晚熟品种,对未 收获的微型薯需继续浇营养液,并进行第二次剪尖和“竖苗”或“陷苗”;②继 代苗扦插后,对遮阴网和苗床上喷清水,保持温网室相对湿度在65-95%之 间,7-10天后始浇营养液,61-65天收获微型薯。

    试管苗扦插的株行距可为2×5厘米、3×5厘米、3×7厘米。

    继代扦插苗的株行距可为1×2厘米、2×3厘米。

    上述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中所用的营养液(1号营养液)为:每 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口复合肥40-60克, 赤霉素0.01-0.2克。

    上述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中所用的营养液(2号营养液)为:每 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口复合:30-60克, 磷酸二氢钾2-6克,6-BA 0.01-0.15克。

    上述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中所用的营养液(3号营养液)为:每 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口复合肥50-70克, 碘化钾0.83-4.15克,硼酸6.2-31克,氯化钴0.025-0.12 5克,硫酸铜0.025-0.125克,钼酸钠0.25-1.25克,硫酸锌8. 6-43克,硫酸锰16.9-84.5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以下积极效果:

    1、选用无土栽培中最便宜的基质—山沙或河沙,不仅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蛭石每公斤1元,珍珠岩每立方米10-13元),而且沙基质能有效地压迫 马铃薯基节和根部产生更多的匍匐茎(结薯技)。根据本申请人的研究表明,在 蒸发量大的夏季,用蛭石作为移栽基质,其根系发育不如沙基质。因为保持湿度 需要不断喷水,而蛭石的持水能力太强,造成扦插苗根部水分过饱和,反而不利 于根系发育。沙基质保水性介于蛭石与珍珠岩之间,水肥利用效益较好,且比较 接近自然土壤。

    2、剪掉根部的小段,实际上所有的叶节或多或少的都长有气生根(不定根) ,即便苗龄较短的苗子,它们一旦接触到潮湿并经过消毒的基质,在相对湿度较 高的条件下,一般7天生根,即便是低温天气(液温5℃,昼温10℃左右), 也不超过10天,成活率均在95%以上,未经生根液浸泡和暗培养生根的苗子, 发根速度相对慢些,根量较少,但有利于匍匐茎的生长和发育。用清水浸泡直接 扦插,可有效防止苗子扦插后因人为因素(浇水不及时)出现的萎蔫现象,使操 作简单化,也降低了成本,省工,省时。

    3、直接栽于地面苗床上,能充分利用土地质源,同时耕作层较深厚,有利 于苗子结薯,提高了结薯个数,减少了育苗盘的开支(育苗盘每个12元左右, 1000平方米要3500-6000个育苗盘),使操作简单化,同时成本也 降低了。

    4、用加盖遮阴网的方法保湿,能有效的降低温网室的温度,配合撒水达到 人工调节温网室相对湿度的目的,在遮阴条件下利于苗子匍匐茎的提早发育,并 降低了成本。

    5、试管苗扦插周期长,单位面积密度较高,结薯个数多,质量好,能有效 减少人工扦插、消毒和重茬次数,省工、省时、省肥。继代扦插苗生长周期短, 结薯数少,但单位面积的密度较高。

    6、单株结薯个数多,利于一年只生产一茬的季节性较强的地区和部门生产, 1平方米栽一茬的产量相当于天津蔬菜研究所专利申请技术1平方米一年的产量, 高效、高产、成本低。

    7、商品粒数多(每粒重≥1克的为商品粒),经济效益高。

    8、营养液的配制基本采用农业上广泛使用的复合肥和单项化肥,因为扦插 苗所需的其它必须的微量元素成分太多,而作为肥料中的杂质存在,用这种简单 的营养液基本不会出现缺素症,从而达到营养液配制方便、材料易得、降低成本 的目的。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营养液的配制:

    ①1号营养液: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50克,赤霉素0.01克,余量为水。

    ②2号营养液: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40克,磷酸二氢钾4克,6-BA 0.01克,余量为水。

    ③3号营养液:每2 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60克,碘化钾2.49克,硼酸18.6克,氯化钴0.075克,硫 酸铜0.075克,钼酸钠0.75克,硫酸锌25.8克,硫酸锰50.7克。

    2)选择基质:选择沙粒直径为1-2毫米的山沙或河沙 ,铺于温室内的地面苗床上,厚度为20厘米,长宽按需要而定,以方便操作管 理为宜,用木片刮平墒面;

    3)基质的消毒:用浓度为3-5%的甲醛水溶液浇透苗床,用塑料薄膜将 墒面盖严实,熏蒸4-8天后,揭膜通气3-5天,然后用干净的锄头将基质彻 底翻松放气1-2次,每1天一次;

    4)苗源:从组培室取出带7-15叶一心的试管苗,在组培室或温室内打 开瓶口,注入少量水,从培养瓶内取出脱毒苗,剪去根部后,再将试管苗剪成带 3-4个叶节的小段,置于盛有清水的干净容器中浸泡10-60分钟;

    5)遮阴:将遮阴网2层栓在温室内的四周和顶部,试管扦插苗遮阴10- 15天,继代扦插苗遮阴7-10天;

    6)扦插方法:①试管苗扦插,刮平墒面,株行距为2×5(或3×5,或 3×7)厘米,用水浇湿墒面深度为2-5厘米,按5-7厘米的行距划1-2 厘米深的浅沟,用手将试管苗小段按2厘米的株距轻轻放入沟内,使叶节的下端 立于沙中,或用钉有钉子的木条(按株距钉钉子,数量多少由墒面宽度而定)在 刮平的墒面上插1-2厘米深的小孔,用手将试管苗小段插入小孔,插苗后浇定 根水,吸干,反复浇三次;②继代苗扦插,将培养15-55天的试管扦插苗剪 取带2-3叶一心的茎尖浸泡在水中10-60分钟,用竹筷按株行距为1×2 (或2×3),在刮平并浇湿深度为1-2厘米的墒面上插1厘米深的小孔,或 用钉有钉子的木条,插2-3厘米深的小孔,用手将继代苗茎尖下部茎杆插入小 孔,叶芽全露出于基质上,插苗后浇定根水,吸干,反复浇3次;

    7)肥水管理:

    ①试管苗扦插后,对遮阴网和苗床上喷清水,保持温网室相对湿度在65- 95%之间,其水量和喷水次数视当地当天空气湿度大小和温度高低而定,15 天后开始每隔5天浇施1号营养液一次,洗苗1次(洗至叶子滴水为宜),共浇 3次和洗3次苗,30天后喷施2号营养液一次并洗苗,35天后喷施3号营养 液一次,洗苗一次,35-40天进行“竖苗”或“陷苗”处理苗子:“竖苗” 是用口缸将消毒沙子按顺序倒入苗四周,小苗露出2-3叶一心,浇透水;“陷 苗”是将两把泥铲或花铲插入苗基部的底层,然后向左右按左右手方向将沙扒开, 使苗下陷2厘米左右;40天施2号营养液一次,50-55天剪取带2-3叶 一心的苗子茎尖,可作为继代扦插苗的基础苗源,80天后停止浇营养液,90 天开始收获微型薯,因不同的品种培养时间不同,分早、中、晚熟品种,试管苗 扦插一般培养期为90-150天,继代扦插苗不分早、中、晚熟品种,一般培 养61-65天收获。收获期间,对于90天后未收获的试管扦插苗再“竖苗” 和“陷苗”和剪尖一次,继续施浇3号营养液一次,2号营养液和1号营养液备 交叉使用一次,对中熟品种110天停止浇水和施任何营养液,120天收获微 型薯。对晚熟品种100天理苗一次:将苗基部所有技叶埋入基质2-3厘米深, 苗长势较弱时,只施3号营养液,同时在顶抑制陡长,135天停止浇水和施任 何营养液,在叶子表面喷水,150天收获微型薯。在高密度状态下(每平方米 密度达317-667株),平均单株结薯达12-33粒,平均每平方米一茬 产8004-10461粒,单薯重为1克以上。

    ②继代苗扦插后对遮阴网和苗床上喷清水,遮阴7-10天条件下,保持温 网室相对湿度在65-95%之间,7-10天后始浇施1号营养液1-2次并 洗苗,待扦插苗茎基部腋芽处抽出的匍匐茎钻入基质时,开始每3-4天交叉浇 施一次2、3号液3-4次,61-65天收获微型薯。单株结薯1-5粒,每 平方米扦插密度达1111.6-3335株,平均每平方米一茬产量达333 4.8-3335粒,单薯重为1克以上。

    继代苗苗源从试管苗扦插圃或继代苗扦插圃中获得,每5-7天剪茎尖一次, 配合浇施1-3号营养液,可有效持续剪苗和延缓苗子生育期180-260天, 也可根据苗子需要量的多少来决定剪尖次数。苗圃无需单独设立,只需将上述方 法中苗床内的少量苗子留下作母株圃即可。植株地上部分生苗,地下部分结薯。

    实施例2:

    1)营养液的配制:

    ①1号营养液: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40克,赤霉素0.08克,余量为水。

    ②2号营养液: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70克,磷酸二氢钾3克,6-BA 0.05克,余量为水。

    ③3号营养液: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50克,碘化钾3.32克,硼酸24.8克,氯化钴0.1克,硫酸 铜0.1克,钼酸钠1克,硫酸锌34.4克,硫酸锰67.6克。

    2)至7)步聚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1)营养液的配制:

    ①1号营养液: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60克,赤霉素0.08克,余量为水。

    ②2号营养液: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30克,磷酸二氢钾6克,6-BA 0.15克,余量为水。

    ③3号营养液:每20升营养液中含:N∶P∶K=15∶15∶15的进 口复合肥70克,碘化钾1.66克,硼酸12.4克,氯化钴0.05克,硫酸 铜0.05克,钼酸钠0.5克,硫酸锌17.2克,硫酸锰33.8克。

    2)至7)步聚与实施例1相同。

    重茬或连作的情况下,除按上述的苗床基质消毒方法外,将基质过筛一次, 可有效防止污染、品种混杂和隔生株等问题。

    关 键  词:
    马铃薯 脱毒 微型 生产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沙繁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2384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