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吸痰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吸痰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16520.7 (22)申请日 2016.07.08 (73)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 武汉大学 (72)发明人 陈芳 谢斐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程欣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吸痰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吸痰器, 包括通 道装置和连接装置; 所述通道装置包括吸痰管; 所述吸。
2、痰管外周围绕设置有两端封闭的供氧通 道; 所述供氧通道外周围绕设置有气囊; 所述连 接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 第二单向瓣膜、 出气阀门、 连接橡皮乳头和螺旋 接口。 本实用新型可多功能使用, 吸痰、 开放气 道、 供氧三者一体; 防止气道塌陷, 并有效吸出痰 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为气管插管赢得时间; 方便 携带移动, 任何时间和地点可使用, 不受电力或 医院中心系统控制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007677 U 2017.03.15 CN 206007677 U 1.一种多功能吸痰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道装置和连接装置; 所述通道装置包括吸。
3、痰 管 (4) ; 所述吸痰管 (4) 外周围绕设置有两端封闭的供氧通道 (3) ; 所述供氧通道 (3) 外周围 绕设置有气囊 (1) ;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 (11) 和设置在壳体 (11) 上的第二单 向瓣膜 (7) 、 出气阀门 (9) 、 连接橡皮乳头 (10) 和螺旋接口 (8) ; 所述第二单向瓣膜 (7) 、 出气 阀门 (9) 位于同侧, 与连接橡皮乳头 (10) 相对的设置在壳体 (11) 上; 螺旋接口 (8) 位于壳体 (11) 底部; 所述吸痰管 (4) 一端与第二单向瓣膜 (7) 连接; 所述供氧通道 (3) 靠近连接装置一端设置有供氧阀门 (12) ,。
4、 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单向瓣 膜 (6) ; 所述气囊 (1) 靠近连接装置一端设置有进气单向阀门 (5) 和放气阀 (2) ; 所述进气单 向阀门 (5) 与出气阀门 (9) 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痰器, 起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向瓣膜 (6) 开口方向与 连接装置相反; 所述第二单向瓣膜 (7) 开口方向与第一单向瓣膜 (6) 开口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痰器, 起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 (1) 和供氧通道 (3) 之间通 过弹性橡胶隔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吸痰器, 起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接口 (8) 出口处设置有接 口盖。 权 利 要 求 书 1/。
5、1 页 2 CN 206007677 U 2 一种多功能吸痰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吸痰器。 背景技术 000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是危重病人护理的重要内容。 0003 有效的吸痰可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窒息、 吸入性肺炎、 肺不张等并发症; 危重病人气道塌陷, 痰液堵塞, 难及时有效的清理痰液, 有效的打开气道, 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有效吸出痰液的必要措施。 0004 对于化验要求的深层痰液, 日常痰液收集器难以吸出深层痰液, 影响化验结果。 同 时, 由于电动吸痰装置和医院中心负压吸痰系统的限制, 病人在转运途中及。
6、家庭护理中, 缺 少及时方便可行的多功能吸痰器。 0005 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吸痰装置两种: 电动吸引器和中心吸引器; 他们可以有效的 帮助吸痰, 但是遇到气道突然塌陷, 痰液较深时, 很难及时有效吸痰, 和保证患者呼吸道的 通畅, 医务人员会使用气管插管来开通气道, 但需要一定时间麻醉师才能赶到。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0007 1、 多功能使用, 吸痰、 开放气道、 供氧三者一体。 防止气道塌陷, 并有效吸出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为气管插管赢得时间; 0008 2、 方便携带移动, 任何时间和地点可使用, 不受电力或医院中心系统控制用。
7、。 0009 针对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气道开放, 有效的氧气供应, 又能有 效吸痰的多功能吸痰器。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1 一种多功能吸痰器, 包括通道装置和连接装置; 所述通道装置包括吸痰管; 所述吸 痰管外周围绕设置有两端封闭的供氧通道; 所述供氧通道外周围绕设置有气囊; 所述连接 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二单向瓣膜、 出气阀门、 连接橡皮乳头和螺 旋接口; 所述第二单向瓣膜、 出气阀门位于同侧, 与连接橡皮乳头相对的设置在壳体上; 螺 旋接口位于壳体底部; 0012 所述吸痰管一端与第二单向瓣膜连接; 0013 所述供氧通道靠。
8、近连接装置一端设置有供氧阀门, 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单向瓣膜; 所述气囊靠近连接装置一端设置有进气单向阀门和放气阀; 所述进气单向阀门与出气阀门 连通。 0014 作为优选项: 所述第一单向瓣膜开口方向与连接装置相反; 所述第二单向瓣膜开 口方向与第一单向瓣膜开口方向相反。 0015 作为优选项: 所述气囊和供氧通道之间通过弹性橡胶隔开。 0016 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07677 U 3 0017 1、 本实用新型可以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开放气道, 更加快速吸出一般痰管不能到 达的深层痰液; 气道塌陷时, 可以支撑气道, 减少呼吸道无效腔, 并实现快速。
9、供氧、 吸痰、 打 开气道三者同时进行; 气道出血时, 可以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0018 2、 本实用新型轻巧易携带, 还可以实现快速的分离和组合, 方便患者转运, 不占空 间, 既给医务人员带来便利, 也为患者及家属带来福音; 0019 3、 本实用新型简单易操作,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简单迅速使用, 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和可推广性; 0020 4、 本实用新型为可拆卸装置, 使用时可实现不断的更换, 严格的执行无菌原则, 既 减少患者的感染机会, 也可有效避免医务人员的感染。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装置与注射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
10、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有效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 0024 在图1、 图2中, 一种多功能吸痰器, 包括通道装置和连接装置, 通道装置包括吸痰 管4; 吸痰管4外周围绕设置有两端封闭的供氧通道3; 供氧通道3外周围绕设置有气囊1; 连 接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上的第二单向瓣膜7、 出气阀门9、 连接橡皮 乳头10和螺旋接口8; 第二单向瓣膜7、 出气阀门9位于同侧, 与连接橡皮乳头10相对的设置 在壳体11上; 螺旋接口8位于壳体11底部; 0025 本实用新型中吸痰管4一端与第二单向瓣膜7连接; 0026 本实用新型中。
11、供氧通道3靠近连接装置一端设置有供氧阀门12, 另一端设置有第 一单向瓣膜6; 气囊1靠近连接装置一端设置有进气单向阀门5和放气阀2; 进气单向阀门5与 出气阀门9连通。 0027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单向瓣膜6开口方向与连接装置相反; 所述第二单向瓣膜7开口 方向与第一单向瓣膜6开口方向相反。 0028 本实用新型中气囊1和供氧通道3之间通过弹性橡胶隔开。 0029 本实用新型通道装置为两通道, 中空装置; 气囊1长度和体积相对较大, 进气后可 支撑整个气道, 并通过进气阀门5及放气阀2实现有效的体积大小调节; 氧气通道3为围绕在 吸痰管4的间隙通道, 一端设置有单向瓣膜6, 当氧气道内氧气达到。
12、一定压力时自动打开, 并 防止痰液流入氧气通道, 保证氧气供应, 气囊1和氧气通道之间为有弹性的橡胶材质, 可以 通过调节气囊内通气多少, 来防止过度通气, 和控制气道扩张大小。 吸痰管4中空结构, 可直 接插入吸痰管, 实现吸痰管的一次性使用。 0030 吸痰管4和第二单向瓣膜7连接一起, 进气单向阀门5可与出气阀门9相连接, 且第 二单向瓣膜7开向压力供应装置方向, 当压力供应为负压时自动打开, 吸出痰液, 而进气单 向阀门5为气囊通道装置方向打开, 当给予正压时, 将自动给予气囊打气, 放气阀2可调节气 囊气体, 有效放气。 整个转换装置由第二单向瓣膜7、 螺旋螺口8、 出气阀门9、 连。
13、接橡皮乳头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007677 U 4 10构成, 为可拆卸独立部分, 连接橡皮乳头10可连接注射器、 负压引流瓶、 中心负压供应装 置, 电动吸痰装置, 实现多种情况下的负压装置连接。 在转换装置的下面有一个螺旋向下突 出的螺旋接口8, 有相配套的盖子盖住, 当需要收集深层痰液检验时, 取下螺旋接口8的盖 子, 将配套的收集器接在螺旋接口上收集痰液。 0031 本实用新型的与注射器连接使用方法如下: 将装置、 连接装置两部分连接, 吸痰管 通道和第二单向瓣膜连接, 进气单向阀门可与出气阀门相连接, 放入气道。 此时, 将活塞杆 移动至空筒底部, 此时进气单向。
14、阀门开打, 气囊进入气体, 支撑塌陷或者不通畅的气道, 气 道打开, 可以充分的吸痰, 回抽活塞杆第二单向瓣膜打开, 吸痰管可吸出痰液, 遇到氧气供 应不足时, 可直接将供氧通道与氧源连接, 当通道内氧压达到, 自动打开第一单向瓣膜, 实 现快速供氧。 十一过程中可直接更换痰管, 间断抽吸痰液, 保持气道通畅。 0032 尽管本说明书较多地使用了1气囊、 2放气阀、 3供氧通道、 4吸痰管、 5进气单向阀 门、 6第一单向瓣膜、 7第二单向瓣膜、 8螺旋接口、 9出气阀门、 10连接橡皮乳头、 11壳体、 供氧 阀门12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 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 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
15、的描 述本实用新型的本质, 把它 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 的。 0033 应当理解的是, 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0034 应当理解的是, 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 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在不脱离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 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07677 U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00767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