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60733.9 (22)申请日 2017.08.30 (71)申请人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50016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南路186号 (72)发明人 刘建民 张国利 甘松灵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52106 代理人 刘安宁 (51)Int.Cl. A01N 47/38(2006.01) A01N 43/80(2006.01) A01P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稻瘟病 的杀菌。
2、剂 (57)摘要 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稻瘟病 的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剂是以丙硫唑与异 噻唑啉酮为基料, 按照异噻唑啉酮与丙硫唑的质 量配比1 31 31复配而成的杀菌剂; 所述丙硫 唑为质量分数98的原药, 所述异噻唑啉酮为质 量分数14%的原药。 优选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是 按照异噻唑啉酮和丙硫唑的质量配比1 7复配而 成的复配杀菌剂。 本发明的杀菌剂将两种基料混 配之后, 两种基料不发生化学反应, 具有明显增 效作用, 使用安全, 有很好的毒杀活性, 且明显高 于异噻唑啉酮和丙硫唑单剂。 适用于广大农村用 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733379。
3、1 A 2017.11.10 CN 107333791 A 1.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剂是以丙硫 唑与异噻唑啉酮为基料, 按照异噻唑啉酮与丙硫唑的质量配比1 31 31复配而成的杀菌 剂; 所述丙硫唑为质量分数98的原药, 所述异噻唑啉酮为质量分数14%的原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是按照异噻唑啉酮和丙硫唑的 质量配比1 7复配而成的复配杀菌剂; 所述丙硫唑为质量分数98的原药, 所述异噻唑啉酮 为质量分数14%的原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333791 A 2 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
4、稻瘟病的杀菌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与杀菌剂有关, 具体而言, 属于含有机化合物的杀菌剂, 进一步来说, 属于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杀菌剂。 技术背景 0002 水稻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害, 分布极为广泛, 我国 各主要稻区均有分布, 发病后一般会减产350, 特别严重的田块甚至颗粒无收。 稻瘟 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无性态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 有性态稻梨孢 Pyricularia oryzae Cav引起的。 目前生产上逐渐以抗病品种的利用和遗传背景不同的品 种多样性间栽进行综合控治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
5、 但由于病菌生理小种复杂且变异性大, 品种抗病性难以持久, 因此各水稻种植地区仍然依赖化学药剂防治来控制病害的发生程 度。 0003 丙硫唑(Albendazole), 是一种高效、 安全、 广谱性咪唑类杀菌剂, 也是我国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农用杀菌剂, 对多种植物病害有显著的防效, 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但在使用 多年之后, 病菌逐渐产生了抗药性, 致使药效降低。 异噻唑啉酮(Kathon886)主要由5-氯-2- 甲基-4-异噻唑啉-3-酮(CMI)和2-甲基-4-异噻唑啉-3-酮(MI)组成。 异噻唑啉酮是通过断 开细菌和藻类蛋白质的键而起杀生作用的。 异噻唑啉酮与微生物接触后, 能迅速。
6、地不可逆 地抑制其生长, 从而导致微生物细胞的死亡, 故对常见细菌、 真菌、 藻类等具有很强的抑制 和杀灭作用。 杀生效率高, 降解性好, 具有不产生残留、 操作安全、 配伍性好、 稳定性强、 使用 成本低等特点; 是一种广谱、 高效、 低毒、 非氧化性杀生剂。 0004 近年来申请防治水稻稻瘟病药物中国专利的有: 2004100143497号 一种防治稻瘟 病的复配剂 、 2007101868948号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杀菌组合物 、 2007100215094号 短短小芽孢杆菌TW及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活菌制剂 、 200710034388.7号 一种防治水稻稻 瘟病、 纹枯病的杀菌复配剂 。
7、, ZL201010028131.2号 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链霉菌菌 株 , 201010028132.7号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芽胞杆菌菌株 , 2011100704006 号 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杀菌剂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 201510332882.6号 一种防治水稻稻瘟 病的复合杀菌剂 和201710119960.3号 由丙硫苯咪唑与三环唑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 剂 , 其中作为复配杀菌剂的仅3件。 目前尚无用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防治水稻稻瘟病 的相关申请件。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提供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 以减缓病原 菌对传统杀菌剂丙硫唑长期。
8、单一施用产生抗药性潜在风险, 增强新药剂的杀菌活性, 提高 防治效果和降低用药成本。 0006 发明人对具有杀灭稻瘟病病菌活性的农药进行反复筛选, 并对混配药剂的原料药 质量配比进行反复研究试验, 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找到一种复合杀菌剂, 对稻瘟病病菌具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333791 A 3 备较强的毒杀能力。 0007 发明人提供的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杀菌剂是以丙硫 唑与异噻唑啉酮为基料, 按照异噻唑啉酮和丙硫唑的质量配比1 31 31复配而成的复配 杀菌剂。 0008 优选地, 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杀菌剂是按照异噻唑啉 。
9、酮和丙硫唑的质量配比1 7复配而成的复配杀菌剂。 0009 上述丙硫唑为质量分数98的原药, 由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上述异 噻唑啉酮为质量分数14的原药, 由中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0010 上述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杀菌剂原料配比的筛选试 验如下: 0011 l材料与方法 0012 1.1供试药剂: 0013 主要药剂: A(丙硫唑); 0014 增效剂: B(异噻唑啉酮) 0015 将B(异噻唑啉酮)与A(丙硫唑)分别按照不同质量配比复配; 得到几个不同的组合 0016 供试菌株: 分离保存的水稻稻瘟病菌株。 0017 供试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
10、DA)培养基。 0018 1.2药剂配制(参试菌株为稻瘟病菌) 0019 A药剂浓度分别为: 5mg/L、 10mg/L、 20mg/L、 40mg/L、 80mg/L; 0020 B药剂浓度分别为: 2.5mg/L、 5mg/L、 10mg/L、 20mg/L、 40mg/L; 0021 B A1 1、 1 3、 1 7、 1 15、 1 31浓度分别为: 1.25mg/L、 2.5mg/L、 5mg/L、 10mg/L、 20mg/L、 40mg/L; 0022 B A3 1、 5 1、 7 1、 15 1浓度分别为: 0.625mg/L、 1.25mg/L、 2.5mg/L、 5mg/L。
11、、 10mg/L、 20mg/L、 40mg/L; 0023 1.3测定方法 0024 首先将稻瘟病菌菌株接种在PDA培养基的平板上, 28恒温暗室预培养7天和1天 备用。 将各供试药剂按上述药剂量配成系列浓度的稀释液, 每个浓度各取1ml至直径90mm的 无菌培养皿中, 然后倒入温度5060的PDA培养基, 充分摇匀形成不同浓度的含药平 板, 平放于试验台上待培养基冷却凝固, 每个浓度两次重复, 以10ml无药培养基平板作空白 对照。 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将预培养的菌落制成相同大小的菌饼, 将直径为5mm菌饼反盖于 各含药和空白对照平板的中央, 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8天(稻瘟病菌)调。
12、查, 用直 尺测量菌落直径, 记算抑制率。 0025 1.4联合作用评价 0026 根据各药剂的浓度对数、 菌丝抑制百分率和机率值, 运用回归方法计算出毒力回 归方程(Ya+bx)和相关系数(r), 根据方程求出EC50值, 并用孙云沛法求出毒力指数、 理论 毒力指数、 实际毒力指数及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并据此作出综合评价, CTC120表示增效 作用, 80CTC120表示相加作用, CTC80表示拮抗作用。 0027 2结果与分析 0028 2.1异噻唑啉酮与丙硫唑不同配比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生测结果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333791 A 4 0029 异噻唑啉酮。
13、与丙硫唑以1 1、 1 3、 1 7、 1 15、 1 31、 3 1、 5 1、 7 1、 15 1等9个不同比 例混配, 对稻瘟病菌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81.16、 474.07、 1858.88、 486.29、 508.59、 202.16、 233.66、 233.28和267.92, 除了1:1以外, 其余各配比均有增效作用, 其中以1: 7的共 毒系数值(CTC)最大, 其次是1:31、 1:15、 1:3, 而其余几个以异噻唑啉酮比例较多的配比的 共毒系数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0030 表1异噻唑啉酮与丙硫唑及其不同混配比例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结。
14、果 0031 0032 0033 对不同配比的复混杀菌剂采用共毒系数法进行评价: 从上表可以看出, 异噻唑啉 酮与丙硫唑以1 1、 1 3、 1 7、 1 15、 1 31、 3 1、 5 1、 7 1和15 1等9个不同比例进行混配, 所得 混配杀菌剂对稻瘟病菌的共毒系数(CTC)分别为81.16、 474.07、 1858.88、 486.29、 508.59、 202.16、 233.66、 233.28和267.92, 除了1 1以外, 其余各配比均有增效作用, 其中以1 7的共 毒系数值(CTC)最大, 其次是1 31、 1 15、 1 3, 而其余几个以异噻唑啉酮比例较多的配比的 。
15、共毒系数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因此, 以丙硫唑为主要成份, 选择异噻唑啉酮与丙硫唑为1 7、 1 31、 1 15、 1 3的比例进行复配, 得到的杀灭稻瘟病菌的杀菌剂效果好, 异噻唑啉酮与丙 硫唑为1 7的杀菌剂效果最好。 0034 本发明的由丙硫唑与异噻唑啉酮复配的防治稻瘟病的杀菌剂将两种基料混配之 后, 两种基料不发生化学反应, 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使用安全, 对于防治稻瘟病有很好的 毒杀活性, 且明显高于异噻唑啉酮和丙硫唑单剂。 适用于广大农村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实施例1 0036 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质量分数为98的丙硫唑原药7.0kg, 再取。
16、 中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质量分数14的异噻唑啉酮原药1.0kg为基料, 复配成8.0kg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333791 A 5 防治稻瘟病的复合杀菌剂。 在田间防治稻瘟病的效果很好。 0037 实施例2 0038 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质量分数为98的丙硫唑原药31.0kg, 再取 中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质量分数14的异噻唑啉酮原药1 .0kg为基料, 复配成 32.0kg防治稻瘟病的复合杀菌剂。 在田间防治稻瘟病的效果良好。 0039 实施例3 0040 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质量分数为98的丙硫唑原药15.0kg, 再取 中北精细化工有限。
17、公司提供的质量分数14的异噻唑啉酮原药1 .0kg为基料, 复配成 16.0kg防治稻瘟病的复合杀菌剂。 在田间防治稻瘟病的实际效果良好。 0041 实施例4 0042 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质量分数为98的丙硫唑原药15.0kg, 再取 中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质量分数14的异噻唑啉酮原药3.0kg为基料, 复配成 16.0kg防治稻瘟病的复合杀菌剂。 在田间防治稻瘟病的实际效果良好。 0043 上述复合杀菌剂贵州某地使用, 均取得防治稻瘟病的良好效果, 其中异噻唑啉酮 丙硫唑质量配比为1 7的复配杀菌剂防治效果最好。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33379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