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20240.9 (22)申请日 2016.05.31 (73)专利权人 丁军峰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 CT室 (72)发明人 丁军峰 (51)Int.Cl. A61B 17/34(2006.01) A61B 6/03(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 置,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一环形底座, 在所述环形 底座的内壁环设一滑槽, 在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 一滑块,。
2、 所述滑块与一弧形轨道的一端紧固连 接, 在所述弧形轨道中滑动连接一引导套筒, 所 述引导套筒的中心设置有供穿刺针穿过的引导 通道; 所述环形底座通过多个支撑杆紧固连接一 万向球, 在所述万向球上设置有一针孔; 所述万 向球和引导套筒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环形 底座、 滑块、 弧形轨道和支撑杆均采用树脂材料 制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964124 U 2017.02.22 CN 205964124 U 1.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一环形底座, 在所述环形底座的内 壁环设一滑槽, 在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一滑块, 所述滑块与一弧形轨道的一。
3、端紧固连接, 在 所述弧形轨道中滑动连接一引导套筒, 所述引导套筒的中心设置有供穿刺针穿过的引导通 道; 所述环形底座通过多个支撑杆紧固连接一万向球, 在所述万向球上设置有一针孔; 所述 万向球和引导套筒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环形底座、 滑块、 弧形轨道和支撑杆均采用树 脂材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轨道上设置 有轨道槽, 所述轨道槽的中部中空且两边对称设置有凹轨, 所述引导套筒为方筒结构, 其两 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 所述第二滑块配合在所述凹轨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轨。
4、道的 中心角大于90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64124 U 2 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CT引导下的微创诊断及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该技术的 关键是精确穿刺。 而目前CT引导下的穿刺大多少情况下采用徒手操作, 术中需要多次进行 CT扫描验证, 并且穿刺途径的选择和穿刺的进行局限于某一个二维平面内, 手术时间长, 重 复穿刺率高, 增加了患者的创伤, 也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三维。
5、空间定位并且穿刺角度可调的CT引 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装置, 其 特征在于: 它包括一环形底座, 在所述环形底座的内壁环设一滑槽, 在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 一滑块, 所述滑块与一弧形轨道的一端紧固连接, 在所述弧形轨道中滑动连接一引导套筒, 所述引导套筒的中心设置有供穿刺针穿过的引导通道; 所述环形底座通过多个支撑杆紧固 连接一万向球, 在所述万向球上设置有一针孔; 所述万向球和引导套筒均采用金属材料制 成, 所述环形底座、 滑块、 弧形轨道和支撑杆均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0005 所述弧形轨道上设置有轨道槽, 所述轨。
6、道槽的中部中空且两边对称设置有凹轨, 所述引导套筒为方筒结构, 其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块, 所述第二滑块配合在所述凹轨中。 0006 所述弧形轨道的中心角大于90 。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术前在三维空间中确定的最近穿刺 路径, 在最近穿刺路径上提供相对固定的穿刺针引导通道, 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在穿刺操作 时的成功率, 减少患者的创伤和风险, 提高穿刺效率。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是图1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7、4是图2去除弧形轨道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4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环形底座1, 在环形底座1的内壁环设一滑槽, 在滑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964124 U 3 槽中滑动连接一滑块2, 滑块2与一弧形轨道3的一端紧固连接, 在弧形轨道3中滑动连接一 引导套筒4, 引导套筒4的中心设置有供穿刺针穿过的引导通道。 环形底座1通过多个支撑杆 5紧固连接一万向球6, 在万向球6上设置有一针孔。 其中。
8、, 万向球6和引导套筒4均采用金属 材料制成, 能够在CT影像中成像; 环形底座1、 滑块2、 弧形轨道3和支撑杆5均采用树脂材料 制成, 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0015 进一步地, 弧形轨道3上设置有轨道槽, 轨道槽的中部中空且两边对称设置有凹 轨, 引导套筒4为方筒结构, 其两侧对称设置有滑块7, 滑块7配合在凹轨中。 0016 进一步地, 弧形轨道3的中心角大于90 。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0018 首先利用术前影像在三维空间里确定最佳进针路径和最佳进针点。 然后将本实用 新型环形底座1固定在患者体表并使万向球6与最佳进针点重合, 然后通过调整弧形轨道3 在环形底座1上的。
9、位置以及引导套筒4在弧形轨道3上的位置, 使引导套筒4的轴线位于最佳 进针路径上。 其中, 在调整好弧形轨道3在环形底座1上的位置后, 在位于弧形轨道3两侧的 滑槽中放入弹性塞以固定住弧形轨道3; 在调整好引导套筒4在弧形轨道3上的位置后, 在位 于引导套筒4的两侧的轨道槽中放入弹性塞以固定住引导套筒4。 之后, 就可以在引导套筒4 的引导下进行穿刺操作, 穿刺操作时穿刺针须穿过万向球6上针孔。 0019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964124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5964124 U 5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596412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