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26216.6 (22)申请日 2017.03.06 (71)申请人 长沙瑞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 区麓景路2号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孵化、 培训、 后勤楼 (创优楼) 5楼U501房 (72)发明人 苏金武 (51)Int.Cl. A61K 36/73(2006.01) A61P 31/10(2006.01) A61K 35/64(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
2、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土荆皮6 10份、 皂角刺812份、 薄荷25份、 柴胡12 15份、 茯苓36份、 翻白草36份、 甘草812份、 五倍子36份、 酸枣仁58份、 苦参25份。 本发 明具有较好的抗病作用, 能有效的防治鱼类水霉 病, 降低因鱼类水霉病死亡, 无毒副作用以及药 物残留, 生产成本较低, 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581207 A 2017.04.26 CN 106581207 A 1.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土荆皮610 份、 皂角刺812份、 薄荷25份、 柴胡12。
3、15份、 茯苓36份、 翻白草36份、 甘草812份、 五倍子36份、 酸枣仁58份、 苦参25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581207 A 2 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于水产养殖中的鱼类的疾病救治,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 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水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 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 又称覆棉病 或水棉病。 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 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 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 菌繁殖生长, 繁延速度快, 大量感染鱼类苗种后, 使鱼呼吸困难、 鱼体消瘦, 不久便死亡。 该 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
4、表引起, 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 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 后 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 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 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 造成死亡。 如果 不及时防冶, 将给水产养殖户带来经济巨大损失。 目前对该病大部分采用西药, 对真菌病具 有一定的疗效, 但都不太理想, 而且长期应用西药治疗, 易产生耐药性, 而且还可增加鱼类 体内的药物残留量, 尤其对食用此类鱼的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提供一种组方合理、 制备简单、 使用方便的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5、料制成: 土荆皮6 10份、 皂角刺812份、 薄荷25份、 柴胡1215份、 茯苓36份、 翻白草36份、 甘草8 12份、 五倍子36份、 酸枣仁58份、 苦参25份。 0004 上述的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按所述的重量份称取各原 料, 按原料药的总量比例1:10加水, 浸泡45分钟, 并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 过滤, 合并两次 滤液即得组合物。 0005 所述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药液全池泼洒, 泼 洒量为23ppm。 0006 上述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原料药理: 土荆皮: 杀虫、 止痒, 抗真菌, 抗生育, 止血, 对肝癌细胞活性。
6、有影响; 皂角刺: 消肿托毒、 排脓、 杀虫; 薄荷: 宣散风热、 清头目、 透疹, 具有发汗、 解热、 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 兴奋中枢神经、 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而具消炎及解痉等作用; 柴胡: 具有抗炎、 解热、 镇静、 镇痛、 镇咳及抗惊厥作用; 抗溃疡、 抗菌、 抗病毒、 茯苓: 理气散结药、 解毒消肿药、 止血药; 翻白草: 清热解毒, 止痢, 止血; 甘草: 抗炎、 抗溃疡、 抗过敏反应, 抗癌, 抗菌, 抗病毒, 促进胰液分泌, 对离体肠有抑制, 调节免疫功能; 五倍子: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球菌、 绿脓杆菌、 痢疾杆菌、 炭疽 说 明 书 1/2 页 3 C。
7、N 106581207 A 3 杆菌、 白喉杆菌、 大肠杆菌、 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酸枣仁: 具有镇静催眠、 镇静降温、 抗惊厥、 降压、 抗心功能; 苦参: 解热毒, 疥癞, 脓窠疮毒。 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 0007 有益效果: 1、 能有效的防治鱼类水霉病, 降低因鱼类水霉病死亡; 2、 采用中草药配方的配合, 不易产生抗药性; 3、 具有安全性高、 残留少等诸多优点。 000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土荆皮7 份、 皂角刺9份、 薄荷5份、 柴胡12份、 茯苓3份、 翻白草6份。
8、、 甘草12份、 五倍子6份、 酸枣仁7份、 苦参2份。 0009 实施例二: 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土荆皮8 份、 皂角刺11份、 薄荷4份、 柴胡13份、 茯苓4份、 翻白草5份、 甘草10份、 五倍子5份、 酸枣仁6 份、 苦参3份。 0010 实施例三: 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土荆皮9 份、 皂角刺12份、 薄荷3份、 柴胡14份、 茯苓5份、 翻白草4份、 甘草8份、 五倍子4份、 酸枣仁6份、 苦参4份。 0011 上述实例的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按所述的重量份称。
9、取各 原料, 按原料的总量比例1:10加水, 浸泡45分钟, 并按照常规方法煎煮两次, 过滤, 合并两次 滤液即得。 0012 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水霉病的组合物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组合物药液全池泼 洒, 泼洒量为23ppm。 0013 本发明的实验效果 取水霉病草鱼600尾, 分成四组, 分四个水池放置, 每池放入病鱼150尾,池水深1.5米, 控制水温25左右。 空白组常规养护, 实验组1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一, 实验组2采用本发明 的实施例二, 实验组3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三, 实验组的将组合物药液全池泼洒, 每天一次, 泼洒量为3ppm, 记录10天鱼的数据如下表: 空白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 病鱼数150150150150 存活数68134138137 存活率45.3%89.3%92.0%91.3%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对鱼类水霉病有很好的疗效。 0014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 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 效实施例。 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 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581207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