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455333.2 (22)申请日 2017.04.27 (73)专利权人 盐城万富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楼王镇 北环路8号 (72)发明人 孙彪 陈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2286 代理人 毛洪梅 (51)Int.Cl. A01B 5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 支撑座, 涉及农用机械领域, 包。
2、括第一支座、 第二 支座和调节支架; 第一支座水平设置, 第一支座 中部设有凹槽和与凹槽匹配的第一螺栓; 第二支 座设有第二螺栓, 第二支座一端为自由端, 第二 支座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铰连第一支座中部; 调 节支架顶端与第二支座中部铰连。 本实用新型具 有结构简单、 成本低、 通用性强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698628 U 2017.12.05 CN 206698628 U 1.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支座、 第二支座和调节支 架; 所述第一支座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支座中部设有凹槽和与所述凹槽匹配的第一螺栓; 所 述第二支座设。
3、有第二螺栓, 所述第二支座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第二支座另一端通过所述第 二螺栓铰连所述第一支座中部; 所述调节支架顶端与所述第二支座中部铰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座 上端面两侧分别铰连有相互匹配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 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一双头液压缸, 所述双头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中 部, 所述双头液压缸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座 上端面中部连接有一。
4、辅助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座 以所述第二螺栓为顶点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度至3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座 上端面对称设有若干备用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支架 侧面设有调节槽和压紧螺栓, 所述压紧螺栓与所述调节槽相匹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98628 U 2 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背。
5、景技术 0002 中国很早就开始了田园管理机的开发, 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形成产品, 直到20世 纪80年代未和90年代中期, 随着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提高及中国小型 柴油机和汽油机趋于成熟等, 中国多功能微耕机的发展开始起步。 这一时期, 主要是仿照国 外产品, 但由于材料、 热处理工艺和国外的差距, 所以刚开始时齿轮箱和刀具部分存在的问 题比较多, 微耕机工作不长时间, 齿轮箱就发热严重、 漏油或齿轮损坏, 还有旋刀不入土、 刀 片易断裂等故障。 而在现今, 田园管理及的性能越发强大, 但目前用户针对田园管理机的功 能种类不满意, 要求在田园管理机上能够实现抽水灌溉、 农药。
6、喷洒等功能, 使田园管理机能 够实现一机多用, 因而需要对其作出改进。 0003 专利一种新型农用机械发动机支架, 申请号(CN201520817820.X), 由前支撑角钢、 前固定矩形钢、 发动机固定前托板、 后支撑角钢、 发动机固定后托板、 后固定矩形钢组成, 前 支撑角钢、 后支撑角钢分别仅与车架焊接连接, 前后支撑角钢和与加强角钢焊接, 同时左右 各一个前固定矩形钢焊接固定在前支撑角钢上, 左右各一个后固定矩形钢焊接固定在后支 撑角钢上, 发动机固定前托板、 发动机固定后托板分别与前固定矩形钢、 后固定矩形钢焊接 连接, 发动机由发动机固定前托板和发动机固定后托板支撑。 但该种支架局。
7、限性明显, 灵活 性不够, 成本高, 并且与其他装置特别是田园管理机无法配合使用。 0004 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 成本低、 通用性强的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以解决现有技术结构 复杂、 成本高、 通用性不强、 灵活性欠缺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包括第一支座、 第二支座和调节支架; 所述第一 支座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支座中部设有凹槽和与所述凹槽匹配的第一螺栓; 所述第二支座 设有第二螺栓, 所述第二支座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第二支座另一端通。
8、过所述第二螺栓铰连 所述第一支座中部; 所述调节支架顶端与所述第二支座中部铰连。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二支座上端面两侧分别铰连有相互匹配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便于固定待支撑机构;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一双头液压缸, 所述双头液压缸 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中部, 所述双头液压缸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中部, 有 利于通过双头液压缸的运行实现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的位移从而实现对装置的紧固;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二支座上端面中部连接有一辅助支座, 有利于支撑所需固定的装 置;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698628 U 3 0011 优。
9、选的, 所述第二支座以所述第二螺栓为顶点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度至30度; 0012 优选的, 所述第二支座上端面对称设有若干备用螺孔, 便于稳固装置, 提升可靠 性; 0013 优选的, 所述调节支架侧面设有调节槽和压紧螺栓, 所述压紧螺栓与所述调节槽 相匹配, 有利于调节调节支架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二支座的旋转角度, 进而保障装置运行的 稳定性。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 采用与第一支座铰连的第二支座, 有利于调节装置安装角度, 提升装置灵活性; 0016 2、 采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有利于对装置实现定位和固定, 可靠性强; 0017 3、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 。
10、成本低, 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第二支座工作细节立体示意图。 0021 图中: 1.第一支座, 11.凹槽, 12.第一螺栓, 2.第二支座, 21.第二螺栓, 22.备用螺 孔, 3.调节支架, 4.调节槽, 5.压紧螺栓, 6, 第一挡板, 7.第二挡板, 8.双头液压缸, 9.辅助支 座, 10.待支撑机构, 101.传动带, 102.固定脚, 103.固定螺栓。 具体。
11、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所示, 一种田园管理机用多功能支撑座, 包括第一支座1、 第二支座2和调节 支架3; 第一支座1水平设置, 第一支座1中部设有凹槽11和与凹槽11匹配的第一螺栓12; 第 二支座2设有第二螺栓21, 第二支座2一端为自由端, 第二支座2另一端通过第二螺栓21铰连 第一支座1中部; 调节支架3顶端与第二支座2中部铰连。 第二支座2上端面对称设有若干备 用螺孔22, 便于稳固装置, 提升可靠性; 调节支架3侧面设有调节槽4和压紧螺栓5, 压紧螺栓 5与调节槽4相匹配, 有利于调节调节支架3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二支座2的旋转角度, 进而保 障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0023 如图2。
12、所示, 第二支座2上端面两侧分别铰连有相互匹配的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 7, 便于固定待支撑机构10; 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之间设有一双头液压缸8, 双头液压缸8 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挡板6中部, 双头液压缸8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挡板7中部, 有利于通过双 头液压缸8的运行实现第一档板6和第二档板7的位移从而实现对装置的紧固; 第二支座2上 端面中部连接有一辅助支座9, 有利于支撑所需固定的装置; 第二支座2以第二螺栓21为顶 点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度至30度。 0024 具体的, 在使用过程中, 待支撑机构10可以是水泵、 发电机组、 打药机等装置, 其两 侧连接有固定脚102, 固定脚102通过固。
13、定螺栓103连接第二支座2, 若尺寸各异, 可根据第二 支座2上的备用螺孔22调整位置进行固定, 而待支撑机构10的动力通过一传动带101传输, 待支撑机构10底部通过辅助支座9支撑, 其两侧通过双头液压缸8伸长/收缩带动第一挡板6 和第二挡板7转动从而实现稳固的固定, 第一支座1通过第一螺栓12连接在田园管理机的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698628 U 4 档盖上, 调节支架3则固定安装在田园管理机侧面, 整体实现稳固连接。 随着使用时间的累 积, 传动带101的长度会变化, 因此通过第二螺栓21调节第二支座2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 从 而实现对传动带101的松紧调节, 实。
14、现整体装置的可靠运行。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尽管参 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 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69862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698628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69862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