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88340.X (22)申请日 2017.05.25 (73)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地址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幽并街 33号 (72)发明人 靖华 亢秀丽 王裕智 朱杏梅 马爱平 崔欢虎 郑彩平 连晋 田玮玮 刘水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代理人 申绍中 (51)Int.Cl. A01M 21/04(2006.01) A01M 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
2、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 遮挡装置 (57)摘要 一种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 遮挡装置, 其目的是除草剂漂移率低, 除草效果 好, 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 底座构件和遮 挡构件; 支架包括拉杆、 斜立杆、 双层垫板A和扶 手; 底座构件包括底座板、 双层垫板B及双层垫板 B调节槽、 地轮和地轮柄、 双层垫板C及双层垫板C 调节槽; 地轮有三个, 呈三角形分布于底座板下; 双层垫板B、 双层垫板C的上层位于底座板上, 下 层位于底座板下; 底座板、 双层垫板B、 双层垫板C 通过地轮柄及螺帽连接; 三个地轮柄均延伸于底 座板上。
3、一定距离; 遮挡构件包括挡板、 挡板调节 板、 挡板固定板、 挡板连接杆、 连接杆固定板和挡 板PE膜; 挡板调节板上有用于调节挡板向外、 向 内移动的多个螺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6776602 U 2017.12.22 CN 206776602 U 1.一种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 其特征是包括支架、 底座构件 和遮挡构件三部分; 支架包括拉杆、 斜立杆、 双层垫板A和扶手, 其中斜立杆、 扶手左右两侧 各一套; 底座构件包括底座板、 双层垫板B及双层垫板B调节槽、 地轮和地轮柄、 双层垫板C及 双层垫板C调节槽; 底座板由一长方形木板制成,。
4、 地轮有三个, 呈三角形分布于底座板下, 其 中两个位于底座板下后端, 一个位于底座板下前端; 双层垫板B、 双层垫板C的上层位于底座 板上, 下层位于底座板下; 底座板、 双层垫板B、 双层垫板C通过两端含螺纹的地轮柄及螺帽 连接于一体; 三个地轮柄均延伸于底座板上一定距离; 双层垫板A的上层位于底座板上, 下 层位于底座板下, 上、 下两层垫板通过螺栓与底座板固定, 斜立杆的下端焊接于双层垫板A 的上层, 斜立杆的上端与扶手焊接, 两个斜立杆的上中部通过拉杆连接; 在双层垫板B上开 有用于调节底座板下两个地轮间距的双层垫板B调节槽; 在双层垫板C上开有用于调节底座 板下前端地轮位置的双层垫。
5、板C调节槽; 遮挡构件包括挡板、 挡板调节板、 挡板固定板、 挡板 连接杆、 连接杆固定板和挡板PE膜; 遮挡构件有两套; 挡板中后端的底边缘通过螺栓与挡板 固定板连接, 两块挡板长方形的前中部通过挡板连接杆、 连接杆固定板和螺帽连接固定; 挡 板连接杆两端均带有一定距离的螺纹; 挡板调节板的一端与挡板固定板的中后部的底边缘 焊接, 挡板调节板通过螺栓与底座板固定, 挡板调节板上有用于调节挡板向外、 向内移动的 多个螺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 其特征是挡板 采用木板制成, 其前部为三角形, 中后部为长方形, 其长方形部分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PE 膜。。
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 其特征是挡 板调节板上有用于调节挡板向外、 向内移动的多个螺孔, 螺孔的间距为35-40 mm, 挡板调节 板与底座板通过装于螺孔中的螺栓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 其特征是底 板座由长方形木板制成, 长500-520mm, 宽260-270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 其特征是 挡板总长600mm, 宽550mm; 挡板PE膜长450mm, 宽650mm, 其底边紧靠地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7。
7、76602 U 2 一种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已有电动喷雾器上使用的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 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进入本世纪以来, 我国种植业成本收益状况恶化、 比较效益持续下降, 导致我国农 业国际竞争力降低,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农田除草效果及农田除草成本 直接影响着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 为此, 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多种作物及其多种类 型 (苗前、 苗后) 的除草剂研究, 形成了较多除草剂产品; 与此同时, 也开展了较多机械化除 草产品的开发, 这些研究成果的大面积应用, 除草效果明显改。
8、善、 除草成本显著降低。 但由 于各种作物除草剂研发水平不同, 个别作物只有苗前而没有苗后除草剂 (如谷子等) , 个别 作物虽有苗后除草剂但喷施时间有严格要求 (如玉米等) ; 另外由于不同区域生态条件不 同, 草相结构不同, 较多除草剂除草范围有限, 因此, 在个别年份、 局部区域由于降雨干扰、 除草范围有限、 除草剂使用技术不当等其他原因, 往往出现错过喷施除草剂时间或喷施除 草剂但除草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造成农田杂草丛生的现象大面积发生, 直接影响着作物产 量。 各地为了解决这种状况, 一是沿用传统的锄头除草, 造成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大幅度提 高; 二是应用电动机械除草机, 该类型机具由。
9、于作业幅度 (或行间宽度) 固定, 无法满足各种 类型的行距作物, 且产品昂贵; 三是应用喷雾器配置的喷罩安装于喷头, 实施苗后行间除草 剂喷施, 这一措施由于喷罩遮挡面小, 往往造成除草剂的漂移, 对作物造成药害。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与已有电动喷雾器配套安 装使用的宽行距种植作物苗后行间喷施除草剂遮挡装置; 该装置可实施苗后宽行距作物的 行间除草, 除草剂漂移率低, 对作物安全, 除草效果好、 效率高, 生产及作业成本低, 适用于 不同大小类型的常规电动喷雾器。 0004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 底座构件和遮挡构件三部分; 由前及后依次是遮挡。
10、构件、 底 座构件和支架; 支架包括拉杆、 斜立杆、 双层垫板A和扶手, 其中斜立杆、 扶手左右两侧各一 套。 0005 底座构件包括底座板、 双层垫板B及双层垫板B调节槽、 地轮和地轮柄、 双层垫板C 及双层垫板C调节槽; 底座板由一长方形木板制成, 地轮有三个, 呈三角形分布于底座板下, 其中两个位于底座板下后端, 一个位于底座板下前端; 双层垫板B、 双层垫板C的上层位于底 座板上, 下层位于底座板下; 底座板、 双层垫板B、 双层垫板C通过两端含螺纹的地轮柄及螺 帽连接于一体; 三个地轮柄均延伸于底座板上一定距离, 便于卡定电动喷雾器药桶。 双层垫 板A的上层位于底座板上, 下层位于底。
11、座板下, 上、 下两层垫板通过螺栓与底座板固定, 斜立 杆的下端焊接于双层垫板A的上层, 斜立杆的上端与扶手焊接, 两个斜立杆的上中部通过拉 杆连接。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776602 U 3 0006 遮挡构件包括挡板、 挡板调节板、 挡板固定板、 挡板连接杆、 连接杆固定板和挡板 PE膜; 在双层垫板B上开有双层垫板B调节槽, 用于调节底座板下后端的两个地轮及两个地 轮柄的间距, 以适应不同电动喷雾器的宽窄; 在双层垫板C上开有双层垫板C调节槽, 主要用 于调节底座板下前端地轮及地轮柄的前后位置, 以适应不同电动喷雾器的长短。 遮挡构件 有两套; 挡板由木板制成, 其前。
12、部为三角形, 中后部为长方形, 其中后部挡板即长方形部分 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PE膜, 挡板中后部的底边缘通过螺栓与挡板固定板连接, 两块挡板长 方形的前中部通过挡板连接杆、 连接杆固定板和螺帽连接固定; 挡板连接杆两端均带有一 定距离的螺纹; 挡板调节板的一端与挡板固定板的中后部的底边缘焊接; 挡板调节板通过 螺栓与底座板固定, 其上有用于调节挡板向外、 向内移动的多个螺孔, 通常需要根据行距大 小确定向外或是向内移动。 0007 底板座由长方形木板制成, 长500-520mm, 宽260-270mm。 挡板调节板上有用于调节 挡板向外、 向内移动的多个螺孔, 螺孔的直径为8-10mm, 螺孔。
13、的间距为35-40 mm, 挡板调节 板与底座板通过螺孔中安装的螺栓固定, 通过移动该螺栓在不同螺孔中的位置相应联动调 节挡板向外、 向内移动。 两块挡板通过向外移或向内移位于底座板上的挡板调节板及与其 连接的挡板连接杆, 则可调节喷施除草剂的行距大小。 其行距可调节范围约260-650mm, 基 本可满足一般宽行距种植作物的需求。 0008 挡板前部为三角形, 便于掌握方向、 减轻装置重量; 挡板总长600mm, 宽或高550mm; 挡板PE膜长450mm, 宽或高650mm, 其底边紧靠地面 (超出挡板宽或高约100mm即地轮的高 度) , 以免造成除草剂的挡板下部漂移。 0009 两个位。
14、于底座板后端的地轮可通过双层垫板B调节槽调节两个地轮的间距, 位于 底座板前端的地轮可通过双层垫板C调节槽调节其在底座板的前后位置, 前、 后地轮的位置 调节相应联动调节三个地轮柄在底座板上位置, 以便卡定不同大小的电动喷雾器药桶。 两 个后地轮的调节距离约200-240mm, 前地轮与后地轮的调节距离约370-450mm, 基本可满足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不同类型大小的电动喷雾器需求。 0010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已有的常规电动喷雾器上, 与常规电动喷雾器配套使用。 电动 喷雾器包括药桶、 提柄、 喷管、 喷杆及喷头; 电动喷雾器药桶通过底座构件中底座板上呈现 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地轮柄卡定, 电动喷。
15、雾器喷杆一端与电动喷雾器喷头连接, 另一端与电 动喷雾器喷管连接, 电动喷雾器喷管的另一端与电动喷雾器药桶连接, 喷杆的前中部分通 过绑绳与遮挡构件中的挡板连接杆固定, 后中部分通过绑绳与电动喷雾器提柄固定。 推动 支架扶手, 地轮在作物行间滚动, 两块挡板将作物遮挡于挡板之外, 电动喷雾器喷头喷出的 药液喷洒于两块挡板之间的作物种植行间。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电动喷雾器安装、 拆卸简便, 保留电动喷雾器原有功能, 且其各构件 不变。 可与一定范围内大小 (宽200-240mm, 长370-450 mm) 的电动喷雾器配套使用; 可通过 调节两块挡板间的间距, 实现不同种植行距作物的苗后行间。
16、除草, 适用于260-650 mm的各 种行距作物, 如谷子、 大豆、 玉米、 油葵等宽行距作物; 通过挡板及挡板PE膜的遮挡, 在喷施 除草剂过程中漂移率低, 对作物安全, 除草效果显著; 作业过程一个人推上直立行走即可完 成喷药作业, 省力且作业效率高、 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776602 U 4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底座构件及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遮挡构件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电动喷雾器与底座板及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 拉杆, 2、 斜立杆, 3、 双层垫板A, 4、。
17、 螺栓A, 5、 扶手, 6、 底座板, 7、 双层垫板 B, 8、 双层垫板B 调节槽, 9、 地轮, 10、 地轮柄, 11、 螺帽A, 12、 双层垫板C, 13、 双层垫板C调节 槽, 14、 挡板, 15、 挡板调节板, 16、 挡板固定板, 17、 螺栓B, 18、 螺栓C, 19、 挡板连接杆, 20、 连 接杆固定板, 21、 螺帽B, 22、 挡板PE膜, 23、 螺栓D, 24、 电动喷雾器药桶, 25、 电动喷雾器提柄, 26、 电动喷雾器喷管, 27、 电动喷雾器喷杆, 28、 绑绳, 29、 电动喷雾器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底座板6由一个长方形木板制成, 地。
18、轮9有三个, 呈三角形分布于底座板6下, 其中 两个位于底座板6下后端, 一个位于底座板6下前端; 双层垫板B7、 双层垫板C12的上层位于 底座板6上, 下层位于底座板6下, 底座板6、 双层垫板B7、 双层垫板C12通过地轮柄10 (含螺 纹) 连接于一体, 并通过螺帽A11的下螺帽 (位于底座板下) 和上螺帽 (位于底座板上) 与底座 板6固定, 三个地轮柄10均延伸于底座板6上一定距离, 便于卡定电动喷雾器药桶24。 双层垫 板A3的上层位于底座板6上, 下层位于底座板6下, 上、 下两层垫板通过螺栓A4与底座板6固 定, 斜立杆2的下端焊接于双层垫板A3的上层, 斜立杆2的上端与扶手。
19、5焊接, 两个斜立杆2的 上中部通过拉杆1连接。 挡板14由一块木板制成, 其前端为三角形, 中后端为长方形, 其中后 端挡板14即长方形部分通过螺栓D23固定有挡板PE膜22, 挡板14中后端的底边缘通过螺栓 C18与挡板固定板16连接, 挡板固定板16的中后部与挡板调节板15的一端焊接, 两块挡板14 长方形的前中部通过挡板连接杆19 (两端均带有一定距离的螺纹) 、 连接杆固定板20和螺帽 B21连接固定; 挡板调节板的一端与挡板固定板的中后部的底边缘焊接, 挡板调节板15通过 螺栓B17与底座板6固定, 其上有用于调节挡板向外、 向内移动的多个螺孔 (根据行距大小确 定向外或是向内移动。
20、) 。 遮挡构件通过其挡板调节板15与底座构件的底座板6固定, 支架通 过其斜立杆2焊接于双层垫板A3上, 双层垫板A3与底座构件的底座板6固定。 0018 挡板间距的调节以便适应不同作物的种植行距根据作物种植行距, 打开挡板调节 板15的螺栓B17和松动挡板连接杆19的螺帽B21, 当喷施作物行距较大时, 两块挡板14向外 移动即两块挡板14间距加大, 当喷施作物行距较小时, 两块挡板14向内移动即两块挡板14 间距减小, 当两块挡板14移动至与作物种植行距相同或相近时, 紧固挡板调节板15的螺栓 B17和挡板连接杆19的螺帽B21。 0019 安装调试: 包括挡板14的间距 (以便适应不同。
21、作物的种植行距) 和地轮9位置调节 (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大小的电动喷雾器) 。 地轮位置调节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大小的电动喷雾 器根据电动喷雾器的大小, 通过分别调整前、 后地轮9在双层垫板C调节槽13、 双层垫板B 调 节槽8的位置, 相应联动调节前、 后地轮柄10位置。 电动喷雾器若宽则后地轮9向外移, 反之, 则向内移; 电动喷雾器长则前移前地轮9, 反之, 则后移。 当挡板的间距和地轮位置调节完成 后, 将电动喷雾器置于三个地轮延伸柄9间卡定, 并将电动喷雾器喷杆27与电动喷雾器提柄 25、 挡板连接杆19用绑绳28固定, 即可进入田间作业。 0020 作业: 打开电动喷雾器开关, 推动支架。
22、扶手5, 两块挡板14将作物遮挡于挡板14之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776602 U 5 外, 电动喷雾器喷头29喷出的药液喷洒于两块挡板14之间的作物种植行间, 实现作物行间 的除草。 作业过程中根据行间杂草量、 装置移动或人力行走速度确定电动喷雾器开关的档 位, 当杂草量大、 装置移动或人力行走速度快时可开启电动喷雾器开关的高档位; 当杂草量 小、 装置移动或人力行走速度慢时可开启电动喷雾器开关的低档位; 杂草量、 装置移动或人 力行走速度与除草剂喷施剂量应灵活掌握。 0021 拆卸: 当作业完成后, 解开电动喷雾器喷杆27与电动喷雾器提柄25、 挡板连接杆19 固定的绑绳28, 将电动喷雾器从三个地轮柄9间提出即可完成电动喷雾器的拆卸。 电动喷雾 器原有功能且其各构件不变, 仍可用于其他作业类型除草剂的喷施。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776602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6776602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6776602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