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6808215
  • 上传时间:2019-09-08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498.4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57924.6

    申请日:

    20110902

    公开号:

    CN102309331B

    公开日:

    201304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5/151

    主分类号:

    A61B5/151

    申请人:

    苏州乔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弘昌

    地址: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马运路260号

    优先权:

    CN201110257924A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明渡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包括外壳、滑套、针芯以及弹簧,特征是:外壳内壁上设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和第一斜面;滑套外壁上设导向筋、滑动槽和第二斜面;针芯侧部设导向翼,导向翼上设第三斜面;导向筋与第一导向槽配合形成轴向滑动连接,滑动槽与第二导向槽并列构成发射轨道;在发射前利用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交叉所形成凹部以及第三斜面贴靠于第二斜面来定位导向翼,从而对针芯提供可靠的定位支撑;在发射过程中,随着滑套相对外壳轴向滑动,第二斜面通过第三斜面推动针芯压缩弹簧,同时,第二斜面也通过第三斜面推动导向翼沿第一斜面爬升,直至越过第一斜面的最高点后导向翼落入所述发射轨道,从而保证针尖射击在采血部位的正中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包括外壳(1)、滑套(3)、针芯(4)以及弹簧(5);外壳(1)为筒体,滑套(3)设在筒体内,筒体的一端为开口端,滑套(3)的第一端从筒体的开口端伸出并限位于该开口端,滑套(3)的第二端位于筒体内;针芯(4)位于筒体内,针芯(4)的头部设有针尖(7),针芯(4)的尾部连接弹簧(5);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壁沿轴向设有第一导向槽(9)和第二导向槽(10),第一导向槽(9)与第二导向槽(10)在筒体内壁圆周方向相隔布置,第一导向槽(9)与第二导向槽(10)之间的筒体内壁上设有定位块(11),定位块(11)朝向筒体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斜面(12);所述滑套(3)为套筒结构,滑套(3)外壁沿轴向设有导向筋(13),滑套(3)从第二端开始沿轴向向第一端方向开设滑动槽(14),滑动槽(14)在径向贯穿滑套(3)的外壁和内壁,导向筋(13)与滑动槽(14)在滑套(3)外壁圆周方向相隔布置,滑套(3)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斜面(15);所述针芯(4)侧部设有导向翼(16),导向翼(16)朝针尖(7)指引方向的端面上设有第三斜面(17);所述滑套(3)上的导向筋(13)与筒体上的第一导向槽(9)配合,以此形成轴向滑动连接;滑套(3)上的滑动槽(14)与筒体上的第二导向槽(10)并列,以此构成引导导向翼(16)滑动的发射轨道;在发射前的装配状态下,滑套(3)上的第二斜面(15)方向与筒体上的第一斜面(12)方向交叉,针芯(4)上的导向翼(16)位于所述交叉的凹部中,其中导向翼(16)上的第三斜面(17)与滑套(3)上的第二斜面(15)平行,并且第三斜面(17)贴靠于第二斜面(15);在发射过程中,随着滑套(3)相对筒体轴向滑动,第二斜面(15)通过第三斜面(17)推动针芯(4)压缩弹簧(5),同时,第二斜面(15)也通过第三斜面(17)推动导向翼(16)沿第一斜面(12)爬升,直至越过第一斜面(12)的最高点后导向翼(16)落入所述发射轨道,此时在弹簧(5)的推动下,头部带针尖(7)的针芯(4)形成射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9)和第二导向槽(10)均由两个组成,其中第一导向槽(9)的中心线与第二导向槽(10)的中心线在筒体内壁圆周方向相隔九十度布置;所述第一斜面(12)由两个组成,两个第一斜面(12)在筒体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一斜面(12)的中点在筒体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所述导向筋(13)和滑动槽(14)均由两个组成,其中导向筋(13)的中心线与滑动槽(14)的中心线在滑套(3)外壁圆周方向相隔九十度布置;所述第二斜面(15)由两个组成,两个第二斜面(15)在滑套(3)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二斜面(15)的中点在滑套(3)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所述导向翼(16)由两个组成,两个导向翼(16)的中心线在针芯(4)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每个导向翼(16)上设有一个第三斜面(17),两个第三斜面(17)在针芯(4)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三斜面(17)的中点在针芯(4)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

    背景技术

    一次性使用的自动安全采血针是当今医用采用器具发展的主流趋势,多年来这类采血针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之中。中国专利CN201379576Y公告了一件名称为《一次性采血针》,专利号为200920096338.6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的针管内壁设有针体滑动的滑槽,滑槽前端有定位棱,针体一端连装有弹簧,针体另一端配装有伸缩帽,针体前端有楔形面,伸缩帽有斜端面与针体楔形面相对应,伸缩帽与针体安装时位于定位棱一侧,使用时伸缩帽压入推动针体移动至定位棱端时,针体旋转至棱的另一侧由弹簧弹出,使针尖从针管前端露出。上述“针体”当于本发明中的“针芯”。该方案的不足是:针芯定位和发射机构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针芯的定位不可靠,发射容易偏离正中心。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设计,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旨在改进设计针芯的定位和发射机构,解决针芯定位不可靠,发射容易偏离正中心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包括外壳、滑套、针芯以及弹簧。

    外壳为筒体状,滑套设在筒体内,筒体的一端为开口端,滑套的第一端从筒体的开口端伸出并限位于该开口端,滑套的第二端位于筒体内,针芯位于筒体内,针芯的头部设有针尖,针芯的尾部连接弹簧。

    所述筒体内壁沿轴向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在筒体内壁圆周方向相隔布置,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之间的筒体内壁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朝向筒体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斜面。

    所述滑套为套筒结构,滑套外壁沿轴向设有导向筋,滑套从第二端开始沿轴向向第一端方向开设滑动槽,滑动槽在径向贯穿滑套的外壁和内壁,导向筋与滑动槽在滑套外壁圆周方向相隔布置,滑套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二斜面。

    所述针芯侧部设有导向翼,导向翼朝针尖指引方向的端面上设有第三斜面。

    所述滑套上的导向筋与筒体上的第一导向槽配合,以此形成轴向滑动连接;滑套上的滑动槽与筒体上的第二导向槽并列,以此构成引导导向翼滑动的发射轨道;在发射前的装配状态下,滑套上的第二斜面方向与筒体上的第一斜面方向交叉,针芯上的导向翼位于所述交叉的凹部中,其中导向翼上的第三斜面与滑套上的第二斜面平行,并且第三斜面贴靠于第二斜面;在发射过程中,随着滑套相对筒体轴向滑动,第二斜面通过第三斜面推动针芯压缩弹簧,同时,第二斜面也通过第三斜面推动导向翼沿第一斜面爬升,直至越过第一斜面的最高点后导向翼落入所述发射轨道,此时在弹簧的推动下,头部带针尖的针芯形成射击。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为筒体状”可以是圆筒、方筒等截面形状。

    2.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套的第一端”和“滑套的第二端”分别指滑套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

    3.上述方案中,所述“筒体另一端”指筒体开口端的反向端。

    4.上述方案中,为了使滑套和针芯在外壳内的受力更好的保持平衡,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均由两个组成,其中第一导向槽的中心线与第二导向槽的中心线在筒体内壁圆周方向相隔九十度布置;所述第一斜面由两个组成,两个第一斜面在筒体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一斜面的中点在筒体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所述导向筋和滑动槽均由两个组成,其中导向筋的中心线与滑动槽的中心线在滑套外壁圆周方向相隔九十度布置;所述第二斜面由两个组成,两个第二斜面在滑套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二斜面的中点在滑套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所述导向翼由两个组成,两个导向翼的中心线在针芯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每个导向翼上设有一个第三斜面,两个第三斜面在针芯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三斜面的中点在针芯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

    本发明的原理和效果是:在发射前的装配状态下,利用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交叉所形成凹部以及第三斜面贴靠于第二斜面来定位导向翼,从而对针芯提供可靠的定位支撑;在发射过程中,随着滑套相对筒体轴向滑动,第二斜面通过第三斜面推动针芯压缩弹簧,同时,第二斜面也通过第三斜面推动导向翼沿第一斜面爬升,直至越过第一斜面的最高点后导向翼落入所述发射轨道,从而保证针尖射击在采血部位的正中心。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采血针实施例立体图;

    附图2为本发明采血针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附图3为本发明采血针实施例中的外壳立体图;

    附图4为图3外壳的内表面圆周方向展开图;

    附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附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附图7为本发明采血针实施例中的滑套立体图;

    附图8为本发明采血针实施例中的滑套主视图;

    附图9为图8的左视图;

    附图10为图8的俯视图;

    附图11为本发明采血针实施例中的针芯及保护杆立体图;

    附图12为本发明采血针实施例中的针芯及保护杆主视图;

    附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

    附图14为图12的俯视图;

    附图15为本发明采血针实施例中的针芯及弹簧主视图;

    附图16为本发明针芯定位及发射原理图(一);

    附图17为本发明针芯定位及发射原理图(二);

    附图18为本发明针芯定位及发射原理图(三);

    附图19为本发明针芯定位及发射原理图(四)。

    以上附图中:1.外壳;2.端盖;3.滑套;4.针芯;5.弹簧;6.安全帽;7.针尖;8.保护杆;9.第一导向槽;10.第二导向槽;11.定位块;12.第一斜面;13.导向筋;14.滑动槽;15.第二斜面;16. 导向翼;17.第三斜面;18.出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

    如附图1、图2所示,该采血针由外壳1、端盖2、滑套3、针芯4、弹簧5、安全帽6和保护杆8组成。

    外壳1为筒体状,滑套3设在筒体内,并可沿筒体轴向滑动,筒体的一端为开口端,滑套3的第一端从筒体的开口端伸出并限位于该开口端,滑套3的第二端位于筒体内。针芯4位于筒体内,针芯4的头部设有针尖7,针尖7上套有保护杆8,针芯4的尾部连接弹簧5。保护杆8与针芯4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在装配状态下,安全帽6盖在筒体的开口端,安全帽6内部与保护杆8连接,端盖2盖在筒体后端。

    如图3~图6所示,外壳1筒体内壁沿轴向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槽9和两个第二导向槽10,其中第一导向槽9的中心线与第二导向槽10的中心线在筒体内壁圆周方向相隔九十度布置,使一对第一导向槽9与一对第二导向槽10在筒体内壁截面上呈十字交叉状。筒体内壁上设有两个定位块11,每个定位块均位于第一导向槽9与第二导向槽10之间,两个定位块11的中心在筒体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每个定位块11朝向筒体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第一斜面12,两个第一斜面12在筒体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一斜面12的中点在筒体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

    如图7~10所示,滑套3为套筒结构,滑套3外壁沿轴向设有两个导向筋13,滑套3从第二端开始沿轴向向第一端方向开设两个滑动槽14,每个滑动槽14在径向均贯穿滑套3的外壁和内壁。导向筋13的中心线与滑动槽14的中心线在滑套3外壁圆周方向相隔九十度布置,使一对导向筋13与一对滑动槽14在滑套3截面上呈十字交叉状。滑套3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两个第二斜面15,两个第二斜面15在滑套3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二斜面15的中点在滑套3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滑套3的第一端设有出针孔18。

    如图11~15所示,针芯4的头部设有针尖7,针尖7上套有保护杆8,针芯4的尾部连接弹簧5(见图15)。针芯4侧部设有两个导向翼16,两个导向翼16的中心线在针芯4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每个导向翼16朝针尖7指引方向的端面上设有一个第三斜面17,两个第三斜面17在针芯4圆周方向的旋向相同,而且两个第三斜面17的中点在针芯4圆周方向相隔一百八十度布置。

    在装配状态下,滑套3上的导向筋13与筒体上的第一导向槽9配合,以此形成轴向滑动连接。滑套3上的滑动槽14与筒体上的第二导向槽10并列,以此构成引导导向翼16滑动的发射轨道。

    图16表示滑套3、导向翼16和定位块11三者在装配前的分离状态;图17表示滑套3、导向翼16和定位块11三者在装配后至发射前的状态;图18表示滑套3、导向翼16和定位块11三者在发射前的过渡状态;图19表示滑套3、导向翼16和定位块11三者的发射状态。从图17中可以看出,在发射前的装配状态下,滑套3上的第二斜面15方向与筒体上的第一斜面12方向交叉,针芯4上的导向翼16位于所述交叉的凹部中,其中导向翼16上的第三斜面17与滑套3上的第二斜面15平行,并且第三斜面17贴靠于第二斜面15。使用采血针时,先要通过安全帽6将套在针尖7上的保护杆8拧掉,然后手持采血针并将伸出外壳1筒体开口端的滑套3第一端对准人体采血部位向下按压。从图18中可以看出,在发射过程中,随着滑套3相对筒体轴向滑动,第二斜面15通过第三斜面17推动针芯4压缩弹簧5,同时,第二斜面15也通过第三斜面17推动导向翼16沿第一斜面12爬升,直至越过第一斜面12的最高点后导向翼16落入所述发射轨道(见图19),此时在弹簧5的推动下,头部带针尖7的针芯4形成射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9、第二导向槽10、定位块11、第一斜面12、导向筋13、滑动槽14、第二斜面15、导向翼16以及第三斜面17的数量均为两个,但这些结构在数量上采用两个不是必须的,理论上至少一个即可。在数量上使用两个并且采用对称布置的设计一是为了使滑套和针芯在外壳内的受力更好的保持平衡,二是结构简单。只要尺寸和公差控制的好采用一个或三个或四个也是可行的。换句话说,在数量上使用两个并且采用对称布置的设计是最佳方案。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前压式 一次性 安全 采血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前压式一次性安全采血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0821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