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及该构件的防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及该构件的防护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4940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0 CN 102349406 B *CN102349406B* (21)申请号 201110229087.6 (22)申请日 2011.08.11 A01G 1/00(2006.01) E02D 17/20(2006.01) (73)专利权人 贵州边坡生态防护研究所有限责 任公司 地址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云峰大道 97 号金泰大厦 11 楼 (72)发明人 晁建强 陈人福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吴无惧 CN 2846507 Y,2006.12.13,。
2、 第 1-5 页 . CN 2775137 Y,2006.04.26, 第 1-7 页 . CN 1685791 A,2005.10.26,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及该构件 的防护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边坡坡面防 护用植生构件及用该构件护理的方法, 植生构件 (1) 固定在喀斯特地区边坡上, 植生构件 (1) 由一 个或一个以上的空心柱 (2) 相互连接构成。本发 明将植生构件制作为网孔状, 该网孔有多个空心 柱相互连接构成, 这样在喷播人工土壤和种子时, 人工土壤和种子就可沉积在空心柱上和空心柱 内, 为人工土壤和种子提供了一个。
3、很好的附着平 台面, 以更好的保证植物生长时根系的展开, 为植 被的生长打好基础。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刘明强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349406 B CN 102349406 B *CN102349406B* 1/1 页 2 1. 一种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 植生构件 (1) 固定在喀斯特地区边坡上, 其特征在于 : 植生构件 (1) 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心柱 (2) 相互连接构成 ; 植生构件 (1。
4、) 为 塑料制品 ; 植生构件 (1) 的长度为 0.5-2m ; 单排植生构件 (1) 的宽度为 0.08-0.35m ; 在植生 构件 (1) 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能相互配合的锲口 (3)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 其特征在于 : 在空心柱 (2) 的底部设有加强筋 (4)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 其特征在于 : 植生构件 (1) 的高度为 0.08-0.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 其特征在于 : 空心柱 (2) 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圆形、 多边形或其组合。 5. 。
5、如权利要求 1-4 任意一项所述的植生构件在喀斯特地区边坡防护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它包括以下步骤完成植被的种植 a、 在种植前先清理需种植植被的边坡坡面 ; b、 在边坡岩石坡面上镶入挂接件 ; c、 将植生构件挂在挂接件上 ; d、 铺设、 固定金属网 ; e、 用机械或人工作业将人工土壤喷向植生构件 ; f、 用喷播机器将混合有植物种子的植物生长基质喷在人工土壤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植生构件在喀斯特地区边坡防护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挂接 件之间的距离为 0.3-1.0m。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植生构件在喀斯特地区边坡防护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
6、挂接件为钢钎或木锚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49406 B 2 1/3 页 3 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及该构件的防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及该构件的防护方法, 属于喀 斯特 (KST) 地区灌木护坡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 貌, 在中国的广西、 贵州、 云南等地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 近年来, 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和矿山开采, 导致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大量的裸露边坡, 产生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石边 坡, 短期内在其表面自然恢复植被覆盖几乎不可能实现 。
7、; 现有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多追求 强度功效, 大多采用砌石及喷混凝土等灰色防护, 这样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和谐。 随着人们对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加, 植被护坡工程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工 程建设当中, 现有的应用多采用爆破造林法, 此方法不适合喀斯特地貌, 或先在岩石边坡上 采用砌石对其固定并划分为小格制作植生构件, 然后在其划分的小格内植土栽培植被, 这 样的植被护坡工程技术虽有一定的绿化效果, 但还是无法满足生态的和谐统一性, 人为痕 迹太过明显。 本申请人在2009 年 5 月 8 日, 分别申请了两件专利号为2009203029557和 2009203029595, 名。
8、称分别为 “一种设置在喀斯特地区边坡上的灌木护坡植生构件” 和 “设置 在喀斯特地区边坡上的边坡灌木护坡用 T 型植生板” 的专利, 该专利已经获得专利权, 上述 两件专利使用至今, 效果比较理想, 但在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植生板存在固定麻烦、 效率 低、 固定不够牢靠的问题, 若植生板发生垮塌, 其堆放在植生板上的人工土壤必会掉落, 无 人工土壤处必然很难再长出植被 ; 因此现有的植生构件存在成本高、 挂网困难、 速度慢的问 题, 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化高速高效的节奏和趋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可提高植生构件固定安装速度、 结构合理、 牢靠, 便于人工土壤。
9、吸附固定的喀斯特地区边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及该构件的防护方法, 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植生构件固定在喀斯特地区边坡坡面上, 植生构件由一个或 一个以上的空心柱相互连接构成。 0005 植生构件的长度为 0.5-2m。 0006 单个植生构件的宽度为 0.08-0.35m。 0007 在空心柱的底部设有加强筋。 0008 在植生构件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能相互配合的锲口。 0009 植生构件的高度为 0.08-0.15m。 0010 植生构件为塑料制品。 0011 空心柱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圆形、 多边形或其组合。 0012 空心柱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或矩形。 说 。
10、明 书 CN 102349406 B 3 2/3 页 4 0013 采用植生构件在喀斯特地区边坡护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完成植被的种植 0014 a、 在种植前先清理需种植植被的边坡坡面 ; 0015 b、 在边坡岩石坡面上镶入挂接件 ; 0016 c、 将植生构件放 (挂) 在挂接件上 ; 0017 d、 铺设、 固定金属网 ; 0018 e、 用机械或人工作业将人工土壤喷向植生构件 ; 0019 f、 用喷播机器将混合有植物种子的植物生长基质喷在人工土壤上方。 0020 挂接件之间的距离为 0.3-1.0m。 0021 所述的挂接件为钢钎或木锚杆。 0022 与现有技术比较, 本发明将植生构。
11、件制作为网孔状, 该网孔有多个空心柱相互连 接构成, 这样在喷播人工土壤和种子时, 人工土壤和种子就可沉积在空心柱上和空心柱内, 为人工土壤和种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附着平台面, 以更好的保证植物生长时根系的展开, 为植被的生长打好基础。 其固定方式为, 先在岩石壁上镶入挂接件, 网格状的植生构件直接 放 (挂) 在挂接件上即可完成固定, 这种固定方式相对现有的固定方式更加省时、 省力、 省成 本, 且这种固定方式更加牢靠, 不会存在垮塌现象, 在岩石壁上附着人工土壤的情况下, 必 可使植被再生。 植生构件的长度为0.5-2m ; 单个植生构件的宽度为0.08-0.35m, 植生构件 的高度为 0。
12、.08-0.15m、 此长度、 宽度和高度是经过长期现场工作总结和试验后得到的, 此长 度和宽度最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高度能很高的满足植被的生长。在植生构件宽度方向的两 端设有能相互配合的锲口, 锲口的设置可以方便本发明的组装, 即可根据植生地域坡度的 大小调整其个数, 坡度越陡、 其个数越多 ; 根据空心柱的材质、 大小等条件, 在空心柱的底部 选择性的加设加强筋, 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增加空心柱的承载力, 防止空心柱发生变形。 植生 构件为塑料制品, 采用塑料制品可方便制作, 且在短时间内不会老化, 避免老化而产生的垮 塌 ; 打入石壁的钢钎密度可根据岩石的种类来划分, 当岩石本身存在缝隙则镶。
13、入挂接件密 度低, 若岩石上缝隙较少, 则可将其密度提高, 这样植物的根系就可沿镶入挂接件的缝隙扎 根。同时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 绿化速度快、 造价低等优点, 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0023 附图说明 0024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2 为单排植生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实施例 : 如图所示, 本发明是用在喀斯特地区需人工种植灌木护坡上的植生构 件, 该植生构件 1 通过打入岩石壁上的挂接件放 (挂) 在喀斯特地区边坡上, 植生构件 1 由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心柱2相互连接构成, 空心柱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椭圆形、 圆形或多边 形, 优选六边形。
14、、 矩形或其组合 ; 植生构件 1 的截面形状为网格状 ; 其长度为 0.5-2m, 单个 植生构件 1 的宽度为 0.08-0.35m, 高度为 0.08-0.15m。为方便宽度方向的扩展在植生构件 1 宽度方向的两端设有能相互配合的锲口 3。为增加空心柱的承载力, 防止空心柱发生变 形, 在每个空心柱的底部可以设有加强筋 4 ; 植生构件 1 为塑料制品, 由注塑机一次性加工 而成。 0027 在具体施工时, 先清理护坡, 然后在清理后的坡面上镶入挂接件 ; 然后将植生构件 说 明 书 CN 102349406 B 4 3/3 页 5 1 的空心柱 2 套放 (挂) 在挂接件上, 然后铺设、 固定金属网即可完成固定, 用机械或人工作 业将喀斯特地区灌木护坡用人工土壤喷向植生构件 ; 用喷播机器将混合有植物种子的植物 生长基质喷在人工土壤上方。挂接件之间的距离为 0.3-1.0m, 具体根据边坡的岩石特性来 定 ; 挂接件多采用为钢钎, 在土夹石坡面或缝隙较多的松散坡面可采用木锚杆。 说 明 书 CN 102349406 B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49406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