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801323
  • 上传时间:2019-09-08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00.7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170869.4

    申请日:

    20180131

    公开号:

    CN208063968U

    公开日:

    201811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029

    主分类号:

    A01G9/029

    申请人:

    青川县玲玲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马朝玲,刘波

    地址:

    61000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蒿溪回族乡炭河村一社

    优先权:

    CN201820170869U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玉兴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占地面积较小、成本较低且便于脆红李树苗移栽,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的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该育苗架,包括多个育苗盆,每个育苗盆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滑槽,右侧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滑槽,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每个育苗盆的后侧板的下端面上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有长度可调的伸缩杆,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育苗钵,所有的育苗盆可依次重叠起来呈竖直状,每个育苗盆就形成了封闭的空间,这样就不需要建设温室大棚,降低了经济成本,由于重叠放置从而有效的较少了占地面积,同时移栽时不会对脆红李育苗的根须造成任何损伤。适合在植物种植配件领域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育苗盆(1),多个育苗盆(1)从上到下依次重叠设置,每个育苗盆(1)包括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前侧板(104)、后侧板(105),所述左侧板(102)的下端、右侧板(103)的下端、前侧板(104)的下端、后侧板(105)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01)的上表面边缘处,所述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前侧板(104)、后侧板(105)共同围成一个敞口的腔体(106),所述左侧板(102)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滑槽(107),右侧板(103)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滑槽(108),所述底板(10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块(109)和第二滑块(110),所述第一滑块(109)的横截面大小与第一滑槽(107)的横截面尺寸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滑块(110)的横截面大小与第二滑槽(108)的横截面尺寸大小相同,当多个育苗盆(1)从上到下依次重叠设置时,上方的育苗盆(1)底部设置的第一滑块(109)位于下方的育苗盆(1)左侧板(102)上设置的第一滑槽(107)内,上方的育苗盆(1)底部设置的第二滑块(110)位于下方的育苗盆(1)右侧板(103)上设置的第二滑槽(108)内,所述每个育苗盆(1)的后侧板(105)的下端面上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有长度可调的伸缩杆(2),所述腔体(106)内设置有多个育苗钵(111),每个育苗钵(111)均为敞口的壳体且每个育苗钵(111)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腔体(106)内部空间的长度等于育苗钵(111)长度的整数倍,所述腔体(106)内部空间的宽度等于育苗钵(111)宽度的整数倍,每个育苗钵(111)的底部设置有滤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07)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112),第二滑槽(108)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的下端设置有滚轮(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钵(111)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的育苗盆(1)还包括盖板(114),所述盖板(114)的后端通过铰接结构与最上方的育苗盆(1)的后侧板(105)的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由上支撑杆(21)、下支撑杆(22)组成,所述上支撑杆(21)、下支撑杆(22)均为中空的筒体结构,所述下支撑杆(22)的外径与上支撑杆(21)的内径相匹配,下支撑杆(22)的上端能够插入上支撑杆(21)内,所述下支撑杆(22)的上端设置有自锁结构(24),所述自锁结构(24)包括螺杆(241),所述螺杆(241)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杆(22)的上端面,螺杆(241)的上端固定有螺母(242),螺杆(241)上套设有套筒(243),所述套筒(243)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杆(241)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套筒(243)上套设有胀筒(244),所述胀筒(244)的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变小,所述胀筒(244)的外径与上支撑杆(21)的内径相匹配且胀筒(244)与上支撑杆(21)的内壁之间摩擦配合,所述套筒(243)的外径小于胀筒(244)的下端内径且大于胀筒(244)的上端内径,所述套筒(243)的外表面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刮板(245),所述胀筒(244)的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凹槽(246),其中一个凹槽(246)贯穿整个胀筒(244)的侧壁,另外一个凹槽(246)从胀筒(244)的中部延伸至胀筒(244)的上端面,两个刮板(245)分别位于两个凹槽(246)内,当螺杆(241)转动时,套筒(243)沿螺杆(241)上下移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属于植物种植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脆红李是李树的其中一个品种。脆红李果实呈正圆形或近圆球形,果个较小,平均单果重15~25克,最大单果重40克。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或偶带片状红色。缝合线正,缝沟浅,果点黄色,较密,大小均匀。果粉厚,灰白色,肉质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2.7~13.27%,可溶性总糖10%,总酸0.56%,维C2.6毫克/100克,核小离核,可食率96.8%,晚熟(8月中旬)。目前,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方式主要有嫁接和幼苗移栽两种,现有的幼苗移栽大都是采用大棚式育苗,占地面积较大,保温成本较高,后期的移栽程序繁琐且移栽时容易伤到幼苗的根须,导致成活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占地面积较小、成本较低且便于脆红李树苗移栽,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的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该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包括多个育苗盆,多个育苗盆从上到下依次重叠设置,每个育苗盆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所述左侧板的下端、右侧板的下端、前侧板的下端、后侧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边缘处,所述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共同围成一个敞口的腔体,所述左侧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滑槽,右侧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横截面大小与第一滑槽的横截面尺寸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滑块的横截面大小与第二滑槽的横截面尺寸大小相同,当多个育苗盆从上到下依次重叠设置时,上方的育苗盆底部设置的第一滑块位于下方的育苗盆左侧板上设置的第一滑槽内,上方的育苗盆底部设置的第二滑块位于下方的育苗盆右侧板上设置的第二滑槽内,所述每个育苗盆的后侧板的下端面上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有长度可调的伸缩杆,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多个育苗钵,每个育苗钵均为敞口的壳体且每个育苗钵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腔体内部空间的长度等于育苗钵长度的整数倍,所述腔体内部空间的宽度等于育苗钵宽度的整数倍,每个育苗钵的底部设置有滤水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第二滑槽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

    进一步的是,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的是,所述育苗钵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是,位于最上方的育苗盆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通过铰接结构与最上方的育苗盆的后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伸缩杆由上支撑杆、下支撑杆组成,所述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均为中空的筒体结构,所述下支撑杆的外径与上支撑杆的内径相匹配,下支撑杆的上端能够插入上支撑杆内,所述下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杆的上端面,螺杆的上端固定有螺母,螺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杆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套筒上套设有胀筒,所述胀筒的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变小,所述胀筒的外径与上支撑杆的内径相匹配且胀筒与上支撑杆的内壁之间摩擦配合,所述套筒的外径小于胀筒的下端内径且大于胀筒的上端内径,所述套筒的外表面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刮板,所述胀筒的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凹槽,其中一个凹槽贯穿整个胀筒的侧壁,另外一个凹槽从胀筒的中部延伸至胀筒的上端面,两个刮板分别位于两个凹槽内,当螺杆转动时,套筒沿螺杆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在使用时,先将从下往上数的第二个育苗盆抽出,该第二个育苗盆抽出的过程如下,先将位于该育苗盆底部的伸缩杆调节其长度,使伸缩杆下端与地面接触,由于该育苗盆底部设置的第一滑块位于下方的育苗盆左侧板上设置的第一滑槽内,该育苗盆底部设置的第二滑块位于下方的育苗盆右侧板上设置的第二滑槽内,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将该育苗盆及其上方的所有的育苗盆抽出,抽出后由于伸缩杆的支撑作用,该育苗架并不会发生倾倒,依次类推将上方所有的育苗盆依次抽出,当所有的育苗盆抽出后呈阶梯状,之后再将栽种有脆红李的育苗钵全部放入育苗盆内,由于育苗盆内部空间的长度等于育苗钵长度的整数倍,育苗盆内部空间的宽度等于育苗钵宽度的整数倍,因此可以将多个育苗钵挨个紧凑的放在一起,在搬运时育苗钵不会发生倾倒,白天阳光充足时依次抽出育苗盆,让其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夜间温度较低时,将所有的育苗盆依次重叠起来呈竖直状,每个育苗盆就形成了封闭的空间,这样就不需要建设温室大棚,降低了经济成本,由于重叠放置从而有效的较少了占地面积,移栽时只需将可降解的育苗钵整体移入至果园的指定位置,这样不会对脆红李育苗的根须造成任何损伤,从而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盆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胀筒的一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胀筒的另一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育苗盆1、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前侧板104、后侧板105、腔体106、第一滑槽107、第二滑槽108、第一滑块109、育苗钵111、第一限位挡块112、第二限位挡块113、盖板114、伸缩杆2、上支撑杆21、下支撑杆22、自锁结构 24、螺杆241、螺母242、套筒243、胀筒244、刮板245、凹槽246、滚轮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6所示,该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包括多个育苗盆1,多个育苗盆1从上到下依次重叠设置,每个育苗盆1包括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前侧板104、后侧板,所述左侧板102的下端、右侧板103的下端、前侧板104的下端、后侧板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01的上表面边缘处,所述底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前侧板104、后侧板共同围成一个敞口的腔体106,所述左侧板102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滑槽107,右侧板 103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滑槽108,所述底板10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滑块109和第二滑块 110,所述第一滑块109的横截面大小与第一滑槽107的横截面尺寸大小相同,所述第二滑块 110的横截面大小与第二滑槽108的横截面尺寸大小相同,当多个育苗盆1从上到下依次重叠设置时,上方的育苗盆1底部设置的第一滑块109位于下方的育苗盆1左侧板102上设置的第一滑槽107内,上方的育苗盆1底部设置的第二滑块110位于下方的育苗盆1右侧板103 上设置的第二滑槽108内,所述每个育苗盆1的后侧板105的下端面上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有长度可调的伸缩杆2,所述腔体106内设置有多个育苗钵111,每个育苗钵111均为敞口的壳体且每个育苗钵111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腔体106内部空间的长度等于育苗钵111长度的整数倍,所述腔体106内部空间的宽度等于育苗钵111宽度的整数倍,每个育苗钵111 的底部设置有滤水孔。该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在使用时,先将从下往上数的第二个育苗盆1抽出,该第二个育苗盆1抽出的过程如下,先将位于该育苗盆1底部的伸缩杆2 调节其长度,使伸缩杆2下端与地面接触,由于该育苗盆1底部设置的第一滑块109位于下方的育苗盆1左侧板102上设置的第一滑槽107内,该育苗盆1底部设置的第二滑块110 位于下方的育苗盆1右侧板103上设置的第二滑槽108内,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将该育苗盆1 及其上方的所有的育苗盆1抽出,抽出后由于伸缩杆2的支撑作用,该育苗架并不会发生倾倒,依次类推将上方所有的育苗盆1依次抽出,当所有的育苗盆1抽出后呈阶梯状,之后再将栽种有脆红李的育苗钵111全部放入育苗盆1内,由于育苗盆1内部空间的长度等于育苗钵111长度的整数倍,育苗盆1内部空间的宽度等于育苗钵111宽度的整数倍,因此可以将多个育苗钵111挨个紧凑的放在一起,在搬运时育苗钵111不会发生倾倒,白天阳光充足时依次抽出育苗盆1,让其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夜间温度较低时,将所有的育苗盆1依次重叠起来呈竖直状,每个育苗盆1就形成了封闭的空间,这样就不需要建设温室大棚,降低了经济成本,由于重叠放置从而有效的较少了占地面积,移栽时只需将可降解的育苗钵111整体移入至果园的指定位置,这样不会对脆红李育苗的根须造成任何损伤,从而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

    为了避免抽拉上方的育苗盆1时脱离滑槽,所述第一滑槽107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112,第二滑槽108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113。

    为了能够轻松省力的抽拉出育苗盆1,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滚轮3。

    为了不伤及幼苗根须,提高移栽成活率,所述育苗钵111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

    为了保障所有幼苗在夜间低温时不被冻伤,位于最上方的育苗盆1还包括盖板114,所述盖板114的后端通过铰接结构与最上方的育苗盆1的后侧板105的上端固定连接。

    为了保证脆红李育苗架整体的稳定性,每个育苗盆1的后侧板105的下端面上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有长度可调的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由上支撑杆21、下支撑杆22组成,所述上支撑杆21、下支撑杆22均为中空的筒体结构,所述下支撑杆22的外径与上支撑杆21的内径相匹配,下支撑杆22的上端能够插入上支撑杆21内,所述下支撑杆22的上端设置有自锁结构24,所述自锁结构24包括螺杆241,所述螺杆241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杆22的上端面,螺杆241的上端固定有螺母242,螺杆241上套设有套筒243,所述套筒243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杆241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套筒243上套设有胀筒244,所述胀筒244 的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变小,所述胀筒244的外径与上支撑杆21的内径相匹配且胀筒244与上支撑杆21的内壁之间摩擦配合,所述套筒243的外径小于胀筒244的下端内径且大于胀筒244的上端内径,所述套筒243的外表面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刮板245,所述胀筒244的侧壁上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凹槽246,其中一个凹槽246贯穿整个胀筒244的侧壁,另外一个凹槽246从胀筒244的中部延伸至胀筒244的上端面,两个刮板245分别位于两个凹槽246内,当螺杆241转动时,套筒243沿螺杆241上下移动。该伸缩杆在不使用时,可以松开自锁结构24将下支撑杆22整个插入上支撑杆21内,这样整个伸缩杆就变得非常短,便于运输存放,在需要使用伸缩杆时,拔出下支撑杆22与上支撑杆21至合适位置然后将拧紧自锁结构24,从而将下支撑杆22与上支撑杆21固定在一起,所述自锁结构24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下支撑杆22插入上支撑杆21后,转动下支撑杆22,由于螺杆241的下端与下支撑杆22固定在一起,下支撑杆22转动会带动螺杆241转动,螺杆241转动时会使得套筒243 沿螺杆241上下移动,由于胀筒244的外径与上支撑杆21的内径相匹配且胀筒244与上支撑杆21的内壁之间摩擦配合,当套筒243向上移动时,胀筒244由于摩擦力存在并不会向上移动,同时由于胀筒244的内径从下向上逐渐变小且套筒243的外径小于胀筒244的下端内径且大于胀筒244的上端内径,套筒243向上移动时会将胀筒244的上端撑开,使得胀筒244 与上支撑杆21的内壁之间胀紧,从而完成自锁过程,若要解锁,只需反向转动下支撑杆22 即可,整个过程操作非常简单。

    关 键  词:
    用于 李树 育苗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脆红李树苗的育苗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80132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