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426104.2 (22)申请日 2018.03.27 (73)专利权人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030009 山西省太原市滨河东路78号 (72)发明人 王刚狮 王晨宇 贾泽凡 张法林 裴淑兰 杨玉芳 刘瑞霞 时宝凌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23 代理人 俞晓明 (51)Int.Cl. A01G 9/02(2018.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属。
2、于 盆栽设备领域, 包括上下端开口的盆体, 所述盆 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活底限位的环形挡台; 所述 活底易移栽花盆还包括用于将活底顶出的顶出 装置, 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通过弹簧连接的上顶板 和下顶板, 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固接有钢丝绳, 所述钢丝绳远离上顶板的一端与位于下顶板上 的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下顶板表面竖直向下开有 凹槽, 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升降 装置包括水平设在凹槽内的转轴、 固定套接在转 轴上的绕线轮、 固定套接在转轴上的圆台以及用 于转动转轴的手柄, 所述圆台靠近凹槽的端面上 设有多个卡柱。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顶出装置的 手柄, 即可将活底顶出盆体, 方便移栽。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8128963 U 2018.11.23 CN 208128963 U 1.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包括上下端开口的盆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盆体(1)的底部 设有用于对活底(2)限位的环形挡台(101), 所述活底(2)上设有若干个过水孔, 所述环形挡 台(101)具有与盆体(1)内腔相匹配的形状和大小; 所述活底易移栽花盆还包括用于将活底(2)顶出的顶出装置, 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通过 第一弹簧(3)连接的上顶板(4)和下顶板(5), 所述上顶板(4)的下表面固接有钢丝绳(6), 所 述钢丝绳(6)远离上顶板(4)的一端与位于下顶板(5)上的升降装。
4、置连接; 所述下顶板(5)表面竖直向下开有凹槽(7), 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凹槽(7)内, 所述升 降装置包括水平设在凹槽(7)内的转轴(801)、 固定套接在转轴(801)上的绕线轮(802)、 固 定套接在转轴(801)上的圆台(803)以及用于转动转轴(801)的手柄(804), 所述转轴(801) 的两端分别嵌入凹槽(7)的侧壁内, 所述钢丝绳(6)远离上顶板(4)的一端缠绕在绕线轮 (802)上, 所述手柄(804)连接杆的一端嵌入转轴(801)的端面内, 另一端穿过下顶板(5)的 侧壁延伸到下顶板(5)外; 所述凹槽(7)远离手柄(804)一端的内壁上水平开有圆形凹槽 (701),。
5、 所述圆台(803)与绕线轮(802)固接, 且靠近圆形凹槽(701)设置, 所述圆台(803)靠 近圆形凹槽(701)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卡柱(805), 多个所述卡柱(805)环形分布, 所述卡柱 (805)上套有第二弹簧(806), 所述第二弹簧(806)的两个端部向内指向第二弹簧(806)的圆 心, 所述圆台(803)与卡柱(805)配合将第二弹簧(806)限位在圆形凹槽(7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底易移栽花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盆体(1)、 上顶板(4)以及 下顶板(5)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所述上顶板(4)的直径与环形挡台(101)内环直径相匹配, 所 述下顶板(5)的直。
6、径大于盆体(1)底部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底易移栽花盆,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顶板(5)的外缘设有用 于截留散土的挡板(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底易移栽花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7)上设有盖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28963 U 2 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盆栽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盆栽植物越来越普遍, 但是传统的换盆移栽是把 盆里的植物及盆土挖出来, 然后重新栽种, 在这个过程中, 费时费力, 且植物根系受伤严重, 特别是一些植。
7、株较大或叶片脆弱的植物, 还会伤及枝叶。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CN201919396U)公开了一种立式倒土花盆, 在花盆 底部设有内切底口, 活底与该花盆内切底口的内壁活动连接, 该现有技术在使用时, 将活底 放入花盆内部, 放入土和花卉, 在换土移栽时, 将活底与土及花从花盆上口推出, 达到方便 换土的目的。 但是该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在将盆土连同花卉顶出时, 需要操作者一 手抓住花盆, 一手从花盆底部向上推动活底, 不方便操作; 2、 在将活底顶出的过程中, 盆中 的散土会从底部的开口处落下, 散土不仅会落在操作者的衣服上, 而且会弄脏地面。 实用新型内容 。
8、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旨在提供一种方便操作且不会使散土外落 的活底易移栽花盆,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包括上下端开口的盆体, 所述盆体的底部 设有用于对活底限位的环形挡台, 所述活底上设有若干个过水孔, 所述挡台具有与盆体内 腔相匹配的形状和大小; 所述活底易移栽花盆还包括用于将活底顶出的顶出装置, 所述顶 出装置包括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的上顶板和下顶板, 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固接有钢丝绳, 所 述钢丝绳远离上顶板的一端与位于下顶板上的升降装置连接; 所述下顶板表面竖直向下开 有凹槽, 所述升降装置设在所述凹槽内, 所述升。
9、降装置包括水平设在凹槽内的转轴、 固定套 接在转轴上的绕线轮、 固定套接在转轴上的圆台以及用于转动转轴的手柄, 所述转轴的两 端分别嵌入凹槽的侧壁内所述钢丝绳远离上顶板的一端缠绕在绕线轮上, 所述手柄的连接 杆的一端嵌入转轴的端面内, 另一端穿过下顶板延伸到下顶板外, 所述凹槽远离手柄一侧 的内壁上水平开有圆形凹槽, 所述圆台与绕线轮固接, 且靠近圆形凹槽设置, 所述圆台靠近 凹槽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卡柱, 多个所述卡柱环形分布, 所述卡柱上套有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 弹簧的两个端部向内指向第二弹簧的圆心, 所述圆台与卡柱配合将第二弹簧限位在圆形凹 槽内。 0006 优选地, 所述盆体、 上顶板以及。
10、下顶板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所述上顶板的直径与环 形挡台内环直径相匹配, 所述下顶板的直径大于盆体底部的口径, 这样在进行移栽的时候, 可以使上顶板穿过环形挡台, 将盆体放置在下挡板上。 0007 更优选地, 所述下挡板的外缘设有用于截留散土的挡板, 防止散土落到地上, 弄脏 地面。 0008 优选地, 所述凹槽上设有盖板, 防止散土落入凹槽内, 影响升降装置的使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28963 U 3 000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实用 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底顶出装置, 包括通过弹簧连接的上顶板和下顶板, 顶板的下。
11、表面固接 有钢丝绳, 所述钢丝绳远离上顶板的一端与位于下顶板上的绕线轮连接, 在进行移栽的时, 转动手柄, 钢丝绳放松, 弹簧在回弹力作用下慢慢回复, 从而带动上顶板向上移动, 进而带 动盆土和花卉顶出, 操作方便; 2、 下顶板的直径大于盆体底部的口径, 且下挡板的外缘设有 用于截留散土的挡板, 防止散土落到地上, 弄脏地面。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底易移栽花盆的主视剖视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底易移栽花盆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图2中下顶板的俯视剖视图; 0013 图4为图3中绕线轮、 圆台、 卡柱以及第二弹簧的结构图; 0014 。
12、图5为图4中第二弹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但应当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中描述下顶板结构时, 以手柄所在侧 为前端, 远离手柄一侧为后端。 0016 如图1-5所示, 一种活底易移栽花盆, 包括上下端开口的盆体1, 所述盆体1为倒圆 台结构, 所述盆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活底2限位的圆环形挡台101, 所述活底2上开有若干 个过水孔, 所述圆环形挡台101具有与盆体1内腔相匹配的大小。 0017 所述活底易移栽花盆还包括用于将活底2顶出的顶出装置, 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通 过第一弹簧3连接的上。
13、顶板4和下顶板5, 所述上顶板4和下顶板5均为圆板, 所述上顶板4的 直径与圆环形挡台101的内环直径相匹配, 所述下顶板5的直径大于盆体1底部的口径, 这样 在进行移栽的时候, 可以使上顶板4穿过圆环形挡台101, 从而将盆体1放置在下顶板5上, 所 述下顶板5的外缘还设有挡板501, 防止散土落到地上, 弄脏地面, 所述上顶板4的下表面固 接有钢丝绳6。 0018 所述下顶板5表面竖直向下开有凹槽7, 所述凹槽7上设有盖板, 防止散土落入凹槽 7内, 所述凹槽7内设有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水平设在凹槽7内的转轴801、 固定套接 在转轴801上的绕线轮802、 固定套接在转轴801上。
14、的圆台803以及用于转动转轴801的手柄 804, 所述转轴801的前后端分别嵌入凹槽7的侧壁内, 所述钢丝绳6远离上顶板4的一端缠绕 在绕线轮802上, 所述手柄804的连接杆的一端嵌入转轴801的前端面, 另一端穿过下顶板5 的前侧壁延伸到下顶板5外; 所述凹槽7后侧壁上水平向后开有圆形凹槽701, 所述圆台803 与绕线轮802固接, 且圆台803设在绕线轮802的后侧, 所述圆台803的后端面上设有三个卡 柱805, 三个所述卡柱805环形分布, 所述卡柱805上套有第二弹簧806, 所述第二弹簧806的 两个端部向内指向第二弹簧806的圆心, 所述圆台803与卡柱805配合将第二弹簧。
15、806限位在 圆形凹槽701内。 0019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是: 在使用顶出装置前, 顺时针转动手柄804, 钢丝绳6缠绕 在绕线轮802上, 上顶板4在钢丝绳6的带动下下压第一弹簧3, 当上顶板4下压到合适位置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28963 U 4 后, 由于第二弹簧806与圆形凹槽701之间摩擦力而将钢丝绳6锁紧在该位置上, 然后将顶出 装置放在平面上, 然后将盆体1放在顶出装置的下顶板5上, 此时上顶板4穿过圆环形挡台 101, 位于活底2的下方, 此时逆时针转动手柄804, 上顶板4在第一弹簧3回弹力的作用下缓 慢向上移动, 从而将盆土和花卉顶出, 完成移栽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中的锁紧结构 为现有技术, 与手摇器的锁紧结构类似。 0020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但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 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28963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8128963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8128963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8128963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