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39382.2 (22)申请日 2017.01.18 (71)申请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地址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 道138号 (72)发明人 宿树兰 段金廒 蔡红蝶 朱悦 郭盛 郭建明 钱大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杨海军 (51)Int.Cl. A61K 36/804(2006.01) A61P 3/10(2006.01) A61P 1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具有治疗糖尿病。
2、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 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 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它由丹参总 酚酸类1020份、 总丹参酮类2030份、 桑叶总 生物碱1525份、 桑叶总黄酮类1020份、 地黄 叶总苷2030份制成。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 括原料预处理、 水提醇沉、 乙醇提取、 阳离子交换 树脂纯化、 大孔树脂纯化、 浓缩、 干燥等步骤。 本 发明提供的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具有明显的降血 糖、 降血脂、 抗氧化、 改善血液循环等综合调节效 应, 有效部位组合间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起 到显著的保护肾损伤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8页 CN 106552088 A 2017.04.05 CN 106552088 A 1.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 其特征在于, 它由丹参、 桑叶和地 黄叶为原料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 其特征在于, 它 包括丹参总酚酸类、 总丹参酮类、 桑叶总生物碱、 桑叶总黄酮和地黄叶总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 其特征在于, 它 包括丹参总酚酸类1020份、 总丹参酮类2030份、 桑叶总生物碱1525份、 桑叶总黄酮类 1020份和地黄叶总苷2030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
4、项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以下步骤: (1)先取丹参, 粉碎成粗颗粒, 先采用812倍纯水煎煮提取, 获得水提取液, 浓缩, 浓缩 液中加入体积浓度95乙醇至乙醇浓度达6080, 过滤沉淀, 得乙醇上清液, 浓缩, 获 得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 取水提取后的丹参残渣, 采用70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上清 液减压浓缩, 得醇提物, 干燥, 得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 (2)取桑叶, 粉碎后用810倍纯水回流提取,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上清液减压浓缩, 浓 缩液中加入95乙醇至乙醇浓度达5080, 静置, 过滤取上清液, 浓。
5、缩后上阳离子交换 树脂, 先用PH为713的氨水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冻干得桑叶总生物碱有效部位; 取桑叶, 粉碎后, 用体积浓度5080乙醇回流提取, 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后上大孔树脂, 用6070乙醇洗脱, 浓缩洗脱液, 冻干得桑叶总黄酮有效部位; (3)取地黄叶粉碎后, 用6090乙醇回流提取, 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冻 干, 得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取步骤(1)制备得到的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1020份、 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20 30份, 步骤(2)制备得到的。
6、桑叶总生物碱有效部位1525份、 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10 20份和步骤(3)制备得到的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2030份混合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中丹参总酚酸百分含量为48; 丹参酮类成分百分含 量为46; 桑叶总生物碱百分含量为35; 桑叶总黄酮百分含量为68; 地黄 叶总苷百分含量为5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在制 备肾损伤保护作用及治疗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药物中应用。 8.一种药物制剂, 其特征在于, 将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
7、组合物有效部位和药学 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 颗粒剂、 胶囊剂、 丸剂、 口服液制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552088 A 2 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 始载 于 神农本草经 , 被列为上品, 其味苦, 性微寒, 归心、 肝经。 具有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养血 安神、 凉血消痈、 清心除烦等功效。。
8、 用于胸痹心痛, 脘腹胁痛, 瘕瘕积聚, 热痹疼痛, 心烦不 眠, 月经不调, 痛经经闭, 疮疡肿痛。 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为 丹参酚酸类及丹参酮类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丹参酚酸类及丹参酮类成分具有抗动脉 粥样硬化、 改善内皮功能、 扩张血管、 抗氧化、 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 改善微循环、 降低心肌耗氧量、 免疫调节、 降血脂、 降血糖等多种药理活性, 另有研究表明其对肾脏具有 良好的保护作用。 0003 桑叶为桑科(Moraceae)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 其性寒、 味甘苦, 具有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清肝明目的功效。 药。
9、用历史悠久, 在 本草纲目 记载 “桑叶乃手足阳明 之药, 汁煎代茶, 能止消渴” 。 故, 中医常用桑叶来治疗消渴症。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 桑叶或桑 叶为主的处方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并取得满意效果。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 桑叶中 主要含生物碱类、 黄酮类、 植物甾醇类、 微量元素类、 维生素类、 氨基酸类等成分。 具有显著 的降血糖、 降血压、 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 其中以1-脱氧野尻霉素(1-DNJ)为代表 的生物碱类与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调节血糖的作用。 0004 地黄叶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叶。 始载 于唐代。
10、 食疗本草 , 地黄叶性微苦, 寒, 入肝经。 可解毒疗疮, 治恶疮、 手足癣。 目前, 地黄叶 还未收录于 中国药典 , 但已被收载于 北京市中药材标准 。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 地黄叶中 含环烯醚萜类及其苷类、 苯乙醇及其苷类、 萜类及其苷类、 黄酮类及其苷类以及挥发油等化 学成分, 其中属于苯乙醇苷类的毛蕊花糖苷含量远高于地黄根。 药理研究表明, 地黄叶具有 降低血糖、 改善肾功能、 抗菌、 解毒等作用, 另有报告显示地黄叶总苷具有滋阴补肾, 凉血活 血等功效, 被用于慢性肾炎轻症等多种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丹参、 桑叶、 地黄叶的有。
11、效部位组合物, 用 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其应用。 0006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 它由丹参、 桑叶和地黄叶为原 料制备得到。 0008 作为优选方案, 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 它包括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6552088 A 3 丹参总酚酸类、 总丹参酮类、 桑叶总生物碱、 桑叶总黄酮和地黄叶总苷。 0009 作为更加优选方案, 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 它 包括丹参总酚酸类1020。
12、份、 总丹参酮类2030份、 桑叶总生物碱1525份、 桑叶总黄酮类 1020份和地黄叶总苷2030份。 0010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 下步骤: 0011 (1)先取丹参, 粉碎成粗颗粒, 先采用812倍纯水煎煮提取, 获得水提取液, 浓缩, 浓缩液中加入体积浓度95乙醇至乙醇浓度达6080, 过滤沉淀, 得乙醇上清液, 浓 缩, 获得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 0012 取水提取后的丹参残渣, 采用70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 上清液减压浓缩, 得醇提物, 干燥, 得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 0013 (2)取桑叶, 粉碎后用。
13、810倍纯水回流提取,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上清液减压浓 缩, 浓缩液中加入95乙醇至乙醇浓度达5080, 静置, 过滤取上清液, 浓缩后上阳离 子交换树脂, 先用PH为713的氨水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冻干得桑叶总生物碱有效部 位; 0014 取桑叶, 粉碎后, 用体积浓度5080乙醇回流提取, 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 清液, 浓缩后上大孔树脂, 用6070乙醇洗脱, 浓缩洗脱液, 冻干得桑叶总黄酮有效部 位; 0015 (3)取地黄叶粉碎后, 用6090乙醇回流提取, 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 缩冻干, 得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 0016 作为优选方案, 以上所述的具有治。
14、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 法, 取步骤(1)制备得到的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1020份、 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2030 份, 步骤(2)制备得到的桑叶总生物碱有效部位1525份、 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1020份 和步骤(3)制备得到的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2030份混合制成。 0017 作为优选方案, 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 法, 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中丹参总酚酸百分含量为48; 丹参酮类成分百分含量为4 6; 桑叶总生物碱百分含量为35; 桑叶总黄酮百分含量为68; 地黄叶总苷 百分含量为510。 0018 作为更加优选方案, 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中, 。
15、丹参总酚酸含量4.5; 丹参酮类 成分含量4.34; 桑叶总生物碱含量5.91; 桑叶总黄酮含量1.61; 地黄叶总苷含 量5.0。 丹参总酚酸、 丹参酮类、 桑叶总黄酮和地黄叶总苷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桑叶总生物碱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测定。 0019 本发明组合物有效部位可与适当的药剂辅料制成各种临床药用制剂, 如片剂、 胶 囊剂、 丸剂、 颗粒剂、 缓释控释制剂、 口服液等。 0020 药理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具有显著的防治糖尿病肾病及防 治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作用。 0021 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灌胃给予高糖高脂加链脲霉素致糖尿病肾病模型 大鼠2周,。
16、 观察其对空腹血糖、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糖化血清 蛋白、 血清肌酐、 尿素氮、 大鼠胱抑素C、 血 2微球蛋白、 肾脏系数、 尿蛋白等指标的影响, 结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6552088 A 4 果发现该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糖尿病肾病大鼠空腹血糖明显下降, 与 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糖尿病肾病大鼠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 醇、 甘油三酯、 糖化血清蛋白、 血清肌酐、 尿素氮、 大鼠胱抑素C、 血 2微球蛋白、 肾脏系数、 尿 蛋白的含量明显下降, 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
17、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大鼠肾脏 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明显, 官腔内炎细胞浸润明显, 肾小球囊腔微扩张, 给药组病理状态接 近正常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可在体外显著调节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 E-cadherin, -SMA,FN,p-ERK,NOX1,NOX2,NOX4,TGF- ,TGF- RI,TGF- RII,Smad2,Smad3, Smad7蛋白的相对含量, 具有很好的防治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功效。 0022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具有以下优 点: 0023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 通过大量实验筛选药 物组。
18、成, 并通过优选方法制备最佳用量配比的得到有效部位, 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提供的 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具有很好的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空腹血糖功效, 并且能显著降低糖尿 病肾病大鼠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糖化血清蛋白、 血清肌酐、 尿素氮、 大鼠胱抑素C、 血 2微球蛋白、 肾脏系数和尿蛋白的含量, 可以多靶点、 多途径发挥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功效。 并且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也具有很好的防治肾小管上皮细胞纤 维化的功效。 实验过程中, 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安全性好。 0024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制备工艺 设计合理, 可操。
19、作性强, 制备得到的有效部位中, 活性成分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根据下述实施例,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然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实 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 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8 (1)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粗颗粒, 先采用10倍纯水煎 煮提取2次, 每次1.5h, 过滤或离心, 获得水提取液, 浓缩至一定体积, 加入9。
20、5乙醇至乙醇 浓度达80, 过滤沉淀, 得乙醇上清液, 浓缩, 获得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 0029 (2)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步骤(1)经水提取后的丹参残渣, 滤干, 再采用 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 每次1.5h,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上清液减压浓缩, 醇提物干燥, 得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 0030 (3)桑叶总生物碱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桑叶粉碎后用8倍纯水回流提取, 提取2 次, 每次1h2h,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 加入95乙醇至乙醇浓度达80, 4静 置24h, 过滤取上清液, 浓缩后将浓缩液以一定的流速缓慢加入已装好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中, 先用纯水冲。
21、洗至中性, 去除部分杂质, 再用0.5mol/L的氨水以1.5ml/min的流速进行洗 脱, 然后用pH713的氨水洗脱, 收集PH710.5的洗脱液, 浓缩, 冻干得桑叶总生物碱 有效部位。 0031 (4)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桑叶粉碎, 用8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每次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106552088 A 5 45min, 两次提取液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至无醇味, 将浓缩液以2BV/h的流速 加入已装好的大孔树脂柱, 采用6070醇以3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 缩, 冻干得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 0032 (5)地黄总苷。
22、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地黄叶粉碎后, 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每次 1h, 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 冻干得地黄叶总苷类有效部位。 0033 取以上制备得到的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15份、 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25份、 桑叶 总生物碱有效部位20份、 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15份、 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25份组合得到。 经检测, 组合物中丹参总酚酸含量为6.75; 总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为5.42; 桑叶总生物碱 含量为7.88; 桑叶总黄酮含量为2.42; 地黄叶总苷含量为6.25。 0034 实施例2 0035 一种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
23、036 (1)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粗颗粒, 先采用8倍纯水煎 煮提取2次, 每次1.5h, 过滤或离心, 获得水提取液, 浓缩至一定体积, 加入95乙醇至醇浓 度达70, 过滤沉淀, 得乙醇上清液, 浓缩, 获得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 0037 (2)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经水提取后的丹参残渣, 滤干, 再采用80乙 醇加热回流提取, 2次, 每次1.5h,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上清液减压浓缩, 醇提物干燥, 得总丹 参酮类有效部位。 0038 (3)桑叶总生物碱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桑叶粉碎后用10倍纯水回流提取, 提取2 次, 每次1.5h, 过滤或离心,。
24、 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 加入95乙醇至醇浓度达60, 4静置 24h, 过滤取上清液, 浓缩后将浓缩液以一定的流速缓慢加入已装好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中, 先用纯水冲洗至中性, 去除部分杂质, 再用0.5mol/L的氨水以1.5ml/min的流速进行洗 脱, 用pH713的氨水洗脱, 收集PH710.5的洗脱液, 浓缩, 冻干得桑叶总生物碱有效 部位。 0039 (4)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桑叶粉碎, 用6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每次 45min, 两次提取液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至无醇味, 将浓缩液以2BV/h的流速 加入已装好的大孔树脂柱, 采用60乙醇以2ml/mi。
25、n的流速进行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冻 干得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 0040 (5)地黄总苷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地黄叶粉碎后, 用8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每次 2h, 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 冻干得地黄叶总苷类有效部位。 0041 取以上制备得到的丹参酚酸类有效部位10份、 丹参酮类有效部位30份、 桑叶生物 碱有效部位20份、 桑叶黄酮类有效部位10份、 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30份。 经检测, 丹参总酚 酸含量为4.5; 总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为6.51; 桑叶总生物碱含量为5.88; 桑叶总黄酮 含量为1.61; 地黄叶总苷含量为7.5。 0042 实施例3 0043 一种。
26、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44 (1)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粗颗粒, 先采用12倍纯水煎 煮提取2次, 每次1.5h, 过滤或离心, 获得水提取液, 浓缩至一定体积, 加入95乙醇至醇浓 度达80, 过滤沉淀, 得乙醇上清液, 浓缩, 获得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 0045 (2)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经水提取后的丹参残渣, 滤干, 再采用70乙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6552088 A 6 醇加热回流提取, 2次, 每次2h,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上清液减压浓缩, 醇提物干燥, 得总丹参 酮类有效部。
27、位。 0046 (3)桑叶总生物碱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桑叶粉碎后用10倍纯水回流提取, 提取2 次, 每次1.5h, 过滤或离心, 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 加入95乙醇至醇浓度达50, 4静置 24h, 过滤取上清液, 浓缩后将浓缩液以一定的流速缓慢加入已装好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柱 中, 先用纯水冲洗至中性, 去除部分杂质, 再用0.5mol/L的氨水以1.5ml/min的流速进行洗 脱, 用pH713的氨水洗脱, 收集PH710.5的洗脱液, 浓缩, 冻干得桑叶总生物碱有效 部位。 0047 (4)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取桑叶粉碎, 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每次 45min, 两次提。
28、取液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至无醇味, 将浓缩液以3BV/h的流速 加入已装好的大孔树脂柱, 采用70乙醇以3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 收集洗脱液, 浓缩, 冻 干得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 0048 (5)地黄总苷类有效部位的制备: 地黄叶粉碎后, 用60乙醇回流提取2次, 每次 1h, 过滤或离心, 取滤液或上清液, 浓缩, 冻干得地黄叶总苷类有效部位。 0049 取以上制备得到的丹参酚酸类有效部位20份、 丹参酮类有效部位20份、 桑叶生物 碱有效部位20份、 桑叶黄酮类有效部位20份、 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20份。 经检测, 丹参总酚 酸含量为9; 总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为4.。
29、34; 桑叶总生物碱含量为7.88; 桑叶总黄酮含 量为3.22; 地黄叶总苷含量为5。 0050 实施例4 0051 对照组合物1: 取实施例1方法制备得到的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15份、 总丹参酮 类有效部位25份、 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25份组合得到。 0052 对照组合物2: 丹参总酚酸类有效部位15份、 总丹参酮类有效部位25份、 桑叶总生 物碱有效部位20份、 桑叶总黄酮类有效部位15份组合得到。 0053 对照组合物3: 地黄叶总苷有效部位25份、 桑叶总生物碱有效部位20份、 桑叶总黄 酮类有效部位15份组合得到。 0054 实施例5 降血糖、 降血脂以及保护肾损伤实验 0055 。
30、1、 取SD大鼠, 体重(22020)g, 雄性屏障环境大鼠(SPF级), 适应性饲养5天, 实验 期间空白组10只大鼠一直喂养常规饲料, 其余大鼠一直喂养高糖高脂及0.5葡萄糖水, 3 周后, 按30mg/kg连续3天腹腔内注射STZ, 高糖高脂及葡萄糖水继续喂养4天后, 大鼠禁食不 禁水, 12h后尾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 以血糖值高于13.1mmol/L为造模成功。 模型成功率 为95.7。 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根据空腹血糖水平随机分为8组, 每组10只, 分别连续 15天灌胃黄葵胶囊(0.75g/kgd)、 厄贝沙坦(13.5mg/kgd)、 实施例1样品(0.5g/kgd)、 实施。
31、例2样品(0.5g/kgd)、 实施例3样品(0.5g/kgd)、 对照组合物1样品(0.5g/kgd)、 对照组合物2样品(0.5g/kgd)和对照组合物3样品(0.5g/kgd)。 给药期间, 正常组与模 型组大鼠灌胃相同剂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 实验期间动物饲养在室温2123、 相对 湿度60、 12h光照周期的SPF级屏障环境中。 给药完后, 将大鼠禁食不禁水置于代谢笼中, 收集24h尿液, 第24h时称大鼠体质量, 随后尾静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值, 最后腹主 动脉取血收集每只大鼠血清, 并迅速剥离大鼠左右肾组织称其质量, 随后迅速切取左肾部 分皮质部位于福尔马林中用于HE染。
32、色、 Masson染色、 PAS染色。 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检测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6552088 A 7 24h尿中蛋白的含量, 相应的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 醇、 甘油三酯、 糖化血清蛋白、 血清肌酐、 尿素氮、 大鼠胱抑素C、 血 2微球蛋白, 并计算肾脏 指数(肾脏指数(左肾质量+右肾质量)/(大鼠体质量*100)。 0056 1.对空腹血糖的影响 0057 通过尾静脉取血测定空白组、 模型组、 阳性药组及实施例1、 2、 3中的药物组合物给 药组大鼠的空腹血糖, 结果发现, 阳性药给药组及本发明实施例1、 2、 3样品给药组。
33、大鼠的空 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和对照组合物1、 对照组合物2和对照组合物3。 结果如表 1所示。 0058 表1药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0059 0060 2.对糖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0061 通过试剂盒测定空白组、 模型组、 阳性药组及实施例1、 2、 3中的药物组合物给药组 和对照组合物1至3的大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糖化 血清蛋白的含量, 结果发现, 阳性药给药组及实施例1、 2、 3中的药物组合物给药组大鼠血清 中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 型组(p0。
34、.01)和对照组合物1至3。 如表2所示。 0062 表2药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0063 0064 3.对肾功能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 0065 通过试剂盒测定空白组、 模型组、 阳性药组及实施例1、 2、 3中的药物组合物和对照 组合物1至3给药组大鼠血清中血清肌酐、 尿素氮、 大鼠胱抑素C、 血 2微球蛋白的含量, 用考 马斯亮蓝G-250法检测24h尿中蛋白的含量, 并计算肾脏指数(肾脏指数(左肾质量+右肾 质量)/(大鼠体质量*100)。 结果发现, 阳性药给药组及实施例1、 2、 3中的药物组合物给药 组大鼠血清肌酐、 尿素氮、 大鼠胱抑素C、 血 2微球蛋白、 。
35、24h尿蛋白的含量及肾脏指数值均 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和对照组合物1至3。 如表3所示。 0066 表3药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6552088 A 8 0067 0068 4.对肾组织病理状态的影响 0069 给药结束后, 取各组大鼠肾组织进行HE染色、 PAS染色、 Masson染色, 光镜下所见正 常组大鼠肾小管及肾小球正常, 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 肾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 肾小 球囊腔扩张, 阳性药给药组及实施例1、 2、 3中的样品给药组大鼠肾脏结构接近正常组。 0070 实施例6 改善肾小管纤维化的功能实验和对高糖环。
36、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NADPH oxidase/ROS/ERK及TGF- /Smad信号通路调控实验 0071 1.实验细胞 0072 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由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细胞培养于内 含, 细胞培养于内含10的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 g/mL链霉素的DMEM高糖培养基 中, 放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 0073 2.药物 0074 阳性药DPI(NADPH氧化酶抑制剂), U0126(ERK抑制剂)和siRNA(NOX1, NOX2, NOX4抑 制剂)购自Calbiochem Corp.(La Jolla, CA)。 0075 3.细胞的分组。
37、与处理 0076 用96孔板铺板细胞, 用DMEM高糖培养基预处理, 37、 5CO2中培养6h, 使其处于 同步化状态。 每24h换液。 实验分为: 空白对照, 即不加入干预因素); 高糖处理组; 给药组分 别为DPI(10 M)、 siRNA(10 M)、 U0126(10 M)及实施例1、 2、 3样品(50 M)给药组和对照组1、 2、 3样品(50 M)。 0077 4.实验分析利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方法测定E-cadherin, -SMA,FN,p-ERK,NOX1, NOX2,NOX4,TGF- ,TGF- RI,TGF- RII,Smad2,Smad3,Smad7的相对含量。 0。
38、078 5.实验结果 0079 (1)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形态的影响 0080 各组HK-2细胞经干预48h后, 生物倒置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 正常组HK-2细胞呈现 明显的铺路石状态, 模型组细胞出现明显纤维化, 阳性药给药组及实施例1、 2、 3样品给药组 细胞与正常组接近。 0081 (2)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cadherin, -SMA,FN,p-ERK,NOX1,NOX2,NOX4蛋白表 达量的影响 0082 Western blotting测定高糖诱导的各组HK-2细胞中E-cadherin, -SMA,FN,p- ERK,NOX1,NOX2,NOX4蛋白的表达量, 以。
39、 -actin为内参, 实验重复3次。 结果如表4所示, 阳性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6552088 A 9 药及实施例1、 2、 3药物组合物给药组细胞中 -SMA,FN,p-ERK,NOX1,NOX2,NOX4蛋白的相对 表达量明显较模型组和对照组1、 2和3低, E-cadher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较模型组和对 照组1、 2和3高。 0083 表4各组对E-cadherin, -SMA,FN,p-ERK,NOX1,NOX2,NOX4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0084 0085 (3)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TGF- ,TGF- RI,TGF- RII,Smad2,Smad3,。
40、Smad7蛋白表 达量的影响 0086 Western blotting测定高糖诱导的各组HK-2细胞中TGF-,TGF- RI,TGF- RII, 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量, 以GADPH为内参, 实验重复3次。 结果如表5所示, 实施例 1、 2、 3药物组合物给药组细胞中TGF- ,TGF- RI,TGF- RII,Smad2,Smad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明显较模型组和对照组1、 2和3低, Smad7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较模型组和对照组1、 2和3 高。 0087 表5药物对E-cadherin, -SMA,FN,p-ERK,NOX1,NOX2,NOX4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0088 0089 0090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通过实验优选得到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以中药丹 参、 桑叶、 地黄叶为原料, 由丹参总酚酸类、 总丹参酮类、 桑叶总生物碱、 桑叶总黄酮、 地黄叶 总苷按照一定的重量比例配伍而成, 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显著的降血糖、 降血脂、 抗氧化、 改 善血液循环治疗效应, 有效部位间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起到良好的保护肾损伤、 改善肾 小管纤维化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可作为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短期或长期辅 助治疗剂的原料或产品。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655208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