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38550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9 CN 103385508 B (21)申请号 201310338598.0 (22)申请日 2013.08.06 A23L 2/02(2006.01) A23L 1/29(2006.01) (73)专利权人 南京弘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 文枢东路2 号 A10 幢综合楼1 楼126 室 (72)发明人 段金廒 钱大玮 郭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杨海军 CN 102551165 A,2012.07.11, C。
2、N 1530036 A,2004.09.22, CN 101077114 A,2007.11.28, (54) 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及其 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 药保健饮料组合物, 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 成 : 生姜 10-100 份、 酸枣果肉 5-50 份、 大枣 5-50 份、 百合 2-20 份、 薏苡仁 2-20 份、 芡实 2-20 份、 枇杷叶 2-20 份、 苦荞麦 2-20 份、 麦冬 2-20 份、 枸 杞 2-20 份、 白菊花 1-10 份、 冬桑叶 2-20 份、 生山 楂 5-50 份、 焦山楂 2。
3、-20 份、 炒麦芽 2-20 份、 杏仁 1-10 份、 桂圆肉 5-50 份、 冬梨汁 20-200 份、 蜂蜜 20-200 份。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 中药保健饮料, 采用具有多重保健功效的天然传 统药食两用中药, 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制备得到, 在 解表散寒的同时又具润澡清肺、 止咳化痰、 温中止 呕、 健脾消食之功。且生产工艺易操作可行, 风味 清香圆润、 酸甜可口, 非常适合于我国西北乃至广 大华北地区饱受秋冬季寒冷干燥气候影响的人群 饮用, 老少咸宜。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茜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4、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385508 B CN 103385508 B 1/1 页 2 1. 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 原料制成 : 生姜 10-100 份、 酸枣果肉 5-50 份、 大枣 5-50 份、 百合 2-20 份、 薏苡仁 2-20 份、 芡实 2-20 份、 枇杷叶 2-20 份、 苦荞麦 2-20 份、 麦冬 2-20 份、 枸杞 2-20 份、 白菊花 1-10 份、 冬桑叶 2-20 份、 生山楂 5-50 份、 焦山楂 2-20 份、 炒麦芽 2-20 份、。
5、 杏仁 1-10 份、 桂圆肉 5-50 份、 冬梨汁 20-200 份、 蜂蜜 20-20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它 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生姜 30-80 份、 酸枣果肉 10-30 份、 大枣 10-30 份、 百合 5-15 份、 薏苡仁 5-15 份、 芡实 5-15 份、 枇杷叶 5-15 份、 苦荞麦 5-15 份、 麦冬 5-15 份、 枸杞 5-15 份、 白菊花 3-8 份、 冬桑叶 5-15 份、 生山楂 10-30 份、 焦山楂 5-15 份、 炒麦芽 5-15 份、 杏仁 3-8 份、 桂圆。
6、肉 10-30 份、 冬梨汁 50-150 份、 蜂蜜 50-15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它 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生姜 50 份、 酸枣果肉 20 份、 大枣 20 份、 百合 20 份、 薏苡仁 10 份、 芡实 10 份、 枇杷叶 10 份、 苦荞麦 10 份、 麦冬 10 份、 枸杞 10 份、 白菊花 5 份、 冬桑叶 10 份、 生山楂 20 份、 焦山楂 10 份、 炒麦芽 10 份、 杏仁 5 份、 桂圆肉 20 份、 冬梨汁 100 份、 蜂蜜 100 份。 4. 权利要求 1 3 任一项所述的具有。
7、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取权利要求 1 3 任一项所述重量份数的生姜, 清洗干净, 加 2-3 倍重量比的水粉 碎后压榨、 分离得到生姜汁及生姜残渣 ; (2) 取权利要求 1 3 任一项所述重量份数的酸枣果肉、 大枣、 百合、 薏苡仁、 芡实、 枇 杷叶、 苦荞麦、 麦冬、 枸杞、 白菊花、 冬桑叶、 生山楂、 焦山楂、 炒麦芽、 杏仁、 桂圆肉及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残渣混合均匀后, 加入6-12倍重量比的水煮3050min, 滤出汤汁后, 再分别加 58倍重量比的水煮两次, 每次30-50min, 滤出汤汁后, 将三次得到的滤汁。
8、混合, 经分离得 到混合汤汁 ; (3) 取权利要求 1 3 任一项所述重量份数的冬梨汁、 蜂蜜与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汁、 步骤 (2) 所得的混合汤汁混合, 搅拌均匀 ; (4) 灌装、 灭菌, 制得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保健饮料。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步骤 (2) 所述的混合汤汁制备方法为 : 取权利要求 1 3 任一项所述重量份数的酸枣 果肉、 大枣、 百合、 薏苡仁、 芡实、 枇杷叶、 苦荞麦、 麦冬、 枸杞、 白菊花、 冬桑叶、 生山楂、 焦山 楂、 炒麦芽、 杏仁、 桂圆肉及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残渣混合均匀后。
9、, 加入 10 倍重量比的水煮 40min, 滤出汤汁后, 再分别加 6 倍重量比的水煮两次, 每次 40min, 滤出汤汁后, 将三次得到 的滤汁混合, 经分离得到混合汤汁。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冬梨汁是取新鲜冬梨经压榨所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85508 B 2 1/5 页 3 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我国北方地区, 进入冬季, 由于气候寒冷、 干燥常。
10、可导致人们出现肺燥痰瘀、 皮 肤皴裂、 鼻咽干燥等诸多不适的 “冷燥” 症状, 属于中医 “燥邪” 范畴。当出现冷燥时, 如果盲 目服用一些抗生素, 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 还会产生耐药性, 使冷燥症状久治不愈。传统中 医也有采用中药来治疗和缓解冷燥, 但方剂繁多、 功效不一, 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日常 饮食中注重保健, 可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且安全可靠。 因此对于具有保健功能的饮 料需求越来越大。 由中草药原料与其他添加剂配制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越来越受到广大 人民的青睐, 成为近年来全球饮料。
11、消费市场的一大趋势。但目前市场可见的以中草药为主 要原料的保健饮料多为清热消暑类, 尚少见适用于我国广大北方地区, 尤其是西北地区由 于冬季气候寒冷、 干燥导致的冷燥症状, 具有养阴润肺、 暖胃祛寒功能的保健性健康饮品。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本发 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祛寒润燥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0004 技术方案 :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 0005 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组合物, 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生姜 10-100 份、 酸枣果肉 5-50 份、 大枣 5-50 。
12、份、 百合 2-20 份、 薏苡仁 2-20 份、 芡实 2-20 份、 枇杷叶2-20份、 苦荞麦2-20份、 麦冬2-20份、 枸杞2-20份、 白菊花1-10份、 冬桑叶2-20 份、 生山楂 5-50 份、 焦山楂 2-20 份、 炒麦芽 2-20 份、 杏仁 1-10 份、 桂圆肉 5-50 份、 冬梨汁 20-200 份、 蜂蜜 20-200 份。 0006 作为优选方案, 以上所述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组合物, 它由以下 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生姜 30-80 份、 酸枣果肉 10-30 份、 大枣 10-30 份、 百合 5-15 份、 薏苡 仁 5-15 份、 芡。
13、实 5-15 份、 枇杷叶 5-15 份、 苦荞麦 5-15 份、 麦冬 5-15 份、 枸杞 5-15 份、 白菊 花 3-8 份、 冬桑叶 5-15 份、 生山楂 10-30 份、 焦山楂 5-15 份、 炒麦芽 5-15 份、 杏仁 3-8 份、 桂圆肉 10-30 份、 冬梨汁 50-150 份、 蜂蜜 50-150 份。 0007 作为更优选方案, 以上所述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组合物, 它由下 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生姜 50 份、 酸枣果肉 20 份、 大枣 20 份、 百合 20 份、 薏苡仁 10 份、 芡实 10 份、 枇杷叶 10 份、 苦荞麦 10 份、 。
14、麦冬 10 份、 枸杞 10 份、 白菊花 5 份、 冬桑叶 10 份、 生山楂 20 份、 焦山楂 10 份、 炒麦芽 10 份、 杏仁 5 份、 桂圆肉 20 份、 冬梨汁 100 份、 蜂蜜 100 份。 0008 其中, 所述的冬梨汁是取新鲜冬梨果实经压榨所得的纯冬梨果汁。 说 明 书 CN 103385508 B 3 2/5 页 4 0009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0010 (1) 将上述配方量的生姜, 清洗干净后, 加 2-3 倍重量比的水进行适当粉碎后、 压 榨、 分离得到生姜汁及生姜残渣 ; 0011 (2) 将上述配方量的。
15、酸枣果肉、 大枣、 百合、 薏苡仁、 芡实、 枇杷叶、 苦荞麦、 麦冬、 枸 杞、 白菊花、 冬桑叶、 生山楂、 焦山楂、 炒麦芽、 杏仁、 桂圆肉及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残渣混合 均匀后, 加入6-12倍重量比的水煮3050min, 滤出汤汁后, 再分别加58倍重量比的水煮两 次, 每次 30-50 min, 滤出汤汁后, 将三次得到的滤汁混合, 经分离得到混合汤汁 ; 0012 (3) 将上述配方量的冬梨汁, 蜂蜜与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汁、 步骤 (2) 所得的混合 汤汁混合, 必要时加水, 搅拌均匀 ; 0013 (4) 灌装、 灭菌, 制得具祛寒润燥作用的保健饮料。 0014 其。
16、中, 步骤 (3) 中所述的冬梨汁制备方法, 是取新鲜冬梨果实, 清洗后, 加 2-3 倍重 量比的水进行榨汁, 过滤所得。 0015 作为优选方案, 以上所述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步骤 (2) 所述的混合汤汁制备方法为 : 取配方量的酸枣果肉、 大枣、 百合、 薏苡仁、 芡实、 枇杷叶、 苦荞 麦、 麦冬、 枸杞、 白菊花、 冬桑叶、 生山楂、 焦山楂、 炒麦芽、 杏仁、 桂圆肉及步骤 (1) 所得的生 姜残渣混合均匀后, 加入 10 倍重量比的水煮 40 min, 滤出汤汁后, 再分别加 6 倍重量比的 水煮两次, 每次 40 min, 滤出汤汁后, 将三次得到的滤汁。
17、混合, 经 250 目筛过滤, 得到混合汤 汁。 0016 本发明根据配方所用各种原料中活性组份的理化性质和其它杂质的理化性质, 通 过大量实验筛选制备工艺, 其中生姜采用直接压榨取汁的方法, 具有不经加热, 不会破坏其 活性成分, 杂质溶出率低, 且能保留其特有芳香风味等优点。 酸枣果肉、 大枣、 百合、 薏苡仁、 芡实、 枇杷叶、 苦荞麦、 麦冬、 枸杞、 白菊花、 冬桑叶、 生山楂、 焦山楂、 炒麦芽、 杏仁、 桂圆肉采 用加水煎煮方法, 可以保证活性成分最大程度溶出, 且不使用有机溶剂, 提取溶剂价廉易得 等优点。 0017 有益效果 :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 。
18、依据传统中药养生、 保健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得到, 以多种药食两用中药为主要原料 制成。 0018 其中,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新鲜根茎, 具有解表散 寒, 温中止呕, 化痰止咳之功 ; 酸枣果肉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 Chou 的成熟果肉, 具有生津止渴, 安神除烦之功效 ; 大枣为鼠李科 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 的成熟果实, 具有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之功效 ; 百合为百合 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
19、ifolium Thunb. 的干燥肉质鳞叶, 具有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之功 效 ;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的 干燥成熟种仁, 具有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除痹, 排脓, 解毒散结之功效 ;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 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 具有益肾固精, 补脾止泻, 除湿止带之功效 ; 枇 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的干燥叶, 具有清肺止咳, 降逆止呕之功 ; 苦荞麦为蓼科植物苦荞麦Fagopyrum 。
20、tataricum (L.) Gaertn. 的干燥种 子, 具有益气力、 续精神、 利耳目、 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 的干燥块根, 具有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之功 ; 枸杞子为茄科植 说 明 书 CN 103385508 B 4 3/5 页 5 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之功效。 白菊花 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 具有散风清热, 平肝明 目, 清热解毒之功 ; 冬桑叶为桑科植物。
21、桑Morus alba L. 初霜后采收的干燥叶, 具有疏散风 热, 清肺润燥, 清肝明目之功 ; 生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 燥成熟果实, 具有消食健胃, 行气散瘀, 化浊降脂之功。 焦山楂为生山楂经炒制后的加工品, 其消食导滞作用增强 ; 炒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 燥并经炒制后的加工品, 具有行气消食, 健脾开胃, 回乳消胀之功 ;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 Prunus armeniaca L.var.ansu Maxim. 的干燥成熟种子, 具有降气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之 功 ; 桂圆肉。
22、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的假种皮, 具有补益心脾, 养血 安神之功 ; 冬梨汁为蔷薇科梨属冬梨Pyrus nivalis新鲜果实经压榨所得的果汁, 具有润 肺清燥、 止咳化痰、 养血生肌之功 ; 天然蜂蜜具有和营卫, 润脏腑, 通三焦, 调脾胃之功效。 将 以上具有多重保健功效的天然传统药食两用中药合用, 可达到在解表散寒的同时又具润澡 清肺、 止咳化痰、 温中止呕、 健脾消食之功。非常适合于我国广大北方尤其西北地区饱受秋 冬季寒冷干燥气候影响的人群饮用, 且老少咸宜。 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各组分的配比, 科学合 理 ; 并且整个制备工艺, 自动化程度及制。
23、备效率高, 能很好地保留原料中的有效成分, 不带 入任何杂质, 无毒副作用。 0019 此外, 方中选用生姜、 酸枣果肉、 大枣、 山楂、 杏仁、 桂圆肉、 冬梨汁等多味具有独特 风味的原料配合使用, 加之圆润甘甜的天然蜂蜜, 可使本发明所提供的保健饮料具有的清 香圆润、 酸甜爽口的独特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 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 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1 实施例 1 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
24、以下步骤 : 0022 (1) 将生姜 5 kg, 清洗干净后, 加 10 L 水适当粉碎后压榨、 3000 rpm 离心 10min, 分别得生姜汁及生姜残渣 ; 0023 (2) 将酸枣果肉 2 kg、 大枣 2 kg、 百合 2 kg、 薏苡仁 1 kg、 芡实 1 kg、 枇杷叶 1 kg、 苦荞麦 1 kg、 麦冬 1 kg、 枸杞子 1 kg、 白菊花 0.5 kg、 冬桑叶 1 kg、 生山楂 2 kg、 焦山楂 1 kg、 炒麦芽1 kg、 杏仁0.5 kg、 桂圆肉2 kg及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残渣混合均匀后, 加入200 L 水煮 40 min, 滤出汤汁后, 再分别加。
25、 120 L 水煮两次, 每次 30 min, 滤出汤汁后, 将三次得 到的滤汁混合, 3000 rpm 离心 10min, 得到混合汤汁 ; 0024 (3) 取新鲜冬梨, 经清洗后, 加 2.5 倍重量比的水进行榨汁, 过滤, 得冬梨汁 ; 0025 (4) 取步骤 (3) 所得的冬梨汁 10 kg、 蜂蜜 10 kg 与步骤 (1) 所得生姜汁、 步骤 (2) 所得混合汤汁混合, 搅拌均匀, 3000 rpm 离心 10min, 取上清液 ; 0026 (5) 灌装、 巴氏灭菌, 制得具祛寒润燥作用的保健饮料。 0027 实施例 2 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
26、下步骤 : 0028 (1) 将生姜100kg, 清洗干净后, 加25 L水进行匀浆、 压榨、 300目筛过滤, 分别得生 姜汁及生姜残渣 ; 说 明 书 CN 103385508 B 5 4/5 页 6 0029 (2) 将酸枣果肉 5 0kg、 大枣 5 0kg、 百合 20 kg、 薏苡仁 20 kg、 芡实 20 kg、 枇杷叶 20kg、 苦荞麦 20 kg、 麦冬 20kg、 枸杞子 20 kg、 白菊花 10kg、 冬桑叶 20kg、 生山楂 50 kg、 焦 山楂 20 kg、 炒麦芽 20 kg、 杏仁 10 kg、 桂圆肉 50 kg 及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残渣混合均匀。
27、 后, 加入 240 0L 水煮 35 min, 滤出汤汁后, 再分别加 150 0L 水煮两次, 每次 30 min, 滤出汤 汁后, 将三次得到的滤汁混合, 经 200 目筛过滤, 得到混合汤汁 0030 (3) 取新鲜冬梨, 经清洗后, 加 2.5 倍重量比的水进行榨汁, 过滤, 得冬梨汁 ; 0031 (4) 取步骤 (3) 所得的冬梨汁 200kg、 蜂蜜 200 kg 与步骤 (1) 所得生姜汁、 步骤 (2) 所得混合汤汁混合, 搅拌均匀, 经 300 目筛过滤 ; 0032 (5) 灌装、 巴氏灭菌, 制得具祛寒润燥作用的保健饮料。 0033 实施例 3 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
28、中药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34 (1) 将生姜 50 kg, 清洗干净后, 加 200L 水进行匀浆、 压榨、 3000 rpm 离心 10min, 分别得生姜汁及生姜残渣 ; 0035 (2) 将酸枣果肉 20 kg、 大枣 20 kg、 百合 20 kg、 薏苡仁 10 kg、 芡实 10kg、 枇杷叶 10kg、 苦荞麦 10 kg、 麦冬 10 kg、 枸杞子 10 kg、 白菊花 5 kg、 冬桑叶 10kg、 生山楂 20 kg、 焦 山楂 10 kg、 炒麦芽 10 kg、 杏仁 5 kg、 桂圆肉 20 kg 及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残渣混合均匀 后, 。
29、加入 1500 L 水煮 45 min, 滤出汤汁后, 再分别加 800L 水煮两次, 每次 45 min, 滤出汤汁 后, 将三次得到的滤汁混合, 经 200 目筛过滤, 得到混合汤汁 0036 (3) 取新鲜冬梨, 经清洗后, 加 2.5 倍重量比的水进行榨汁, 过滤, 得冬梨汁 ; 0037 (4) 取步骤 (3) 所得的冬梨汁 100 kg、 蜂蜜 100 kg 与步骤 (1) 所得生姜汁、 步骤 (2) 所得混合汤汁混合, 搅拌均匀, 经 300 目筛过滤 ; 0038 (5) 灌装、 巴氏灭菌, 制得具祛寒润燥作用的保健饮料。 0039 实施例 4 一种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
30、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40 (1) 将生姜 80 kg, 清洗干净后, 加 25 0L 水进行匀浆、 压榨、 3000 rpm 离心 10min, 分别得生姜汁及生姜残渣 ; 0041 (2) 将酸枣果肉 30 kg、 大枣 30 kg、 百合 15 kg、 薏苡仁 15 kg、 芡实 15 kg、 枇杷叶 15kg、 苦荞麦 15 kg、 麦冬 15 kg、 枸杞子 15 kg、 白菊花 8 kg、 冬桑叶 15 kg、 生山楂 30 kg、 焦山楂 15 kg、 炒麦芽 15 kg、 杏仁 8 kg、 桂圆肉 30 kg 及步骤 (1) 所得的生姜残渣混合均匀 后, 加入 。
31、2000 L 水煮 45 min, 滤出汤汁后, 再分别加 1000L 水煮两次, 每次 45 min, 滤出汤 汁后, 将三次得到的滤汁混合, 经 200 目筛过滤, 得到混合汤汁 0042 (3) 取新鲜冬梨, 经清洗后, 加 2.5 倍重量比的水进行榨汁, 过滤, 得冬梨汁 ; 0043 (4) 取步骤 (3) 所得的冬梨汁 150 kg、 蜂蜜 150 kg 与步骤 (1) 所得生姜汁、 步骤 (2) 所得混合汤汁混合, 搅拌均匀, 经 300 目筛过滤 ; 0044 (5) 灌装、 巴氏灭菌, 制得具祛寒润燥作用的保健饮料。 0045 实施例 5 本发明实施例饮用效果调查 : 004。
32、6 (1) 调查方式 : 0047 饮用人群 : 普通人群 0048 饮用时间 : 20 天 0049 饮用人数 : 50 人 0050 饮用方法 : 每人每天 500 mL 说 明 书 CN 103385508 B 6 5/5 页 7 0051 指标 : 饮用后明显感觉肺燥痰瘀、 鼻咽干燥、 皮肤皴裂、 症状消失, 且口感清香 圆润记为显效 ; 饮用后感觉肺燥痰瘀、 鼻咽干燥、 皮肤皴裂症状缓解, 且口感清香圆润则记 为有效。饮用后无明显舒适感则记为无效。 0052 (2) 调查结果 0053 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实验结果表明, 实施例3所有受调查者均感觉本发明提供 的保健饮料口感清香圆。
33、润, 且肺燥痰瘀、 鼻咽干燥、 皮肤皴裂症状消失或得到缓解, 总有效 率达 100% ; 实施例 1 和 2 和 4 均有 98% 的受调查者感觉本发明所提供的保健饮料口感清香 圆润, 且肺燥痰瘀、 鼻咽干燥、 皮肤皴裂症状消失或得到缓解, 只有 2% 的受调查者饮用后无 明显增加舒适感。 0054 表 1 各实施例饮用效果调查表 0055 组别 / 效果 显效率 (人数)有效率 (人数)无效率 (人数) 实施例 144%(22)54%(27)2%(1) 实施例 242%(21)56%(28)2%(1) 实施例 346%(23)54%(27)0 实施例 442%(21)56%(28)2%(1) 0056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祛寒润燥作用的中药保健饮料确实具有清香圆润的 口感, 同时又具有解表散寒、 润澡清肺、 止咳化痰、 温中止呕、 健脾消食之功。尤其适合于我 国广大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饱受秋冬季寒冷干燥气候影响的人群饮用, 且老少咸宜。且所 有原料均来自药食两用天然植物, 无毒副作用。 005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385508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