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pdf(1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62203.7 (22)申请日 2016.05.20 (73)专利权人 晋中学院 地址 030619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华街 199号 (72)发明人 赵景涛 雷文平 吴晓雪 尚鹏旭 方烨 符鸿娟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4100 代理人 朱源 (51)Int.Cl. A23N 5/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桃初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 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
2、加工机器。 解决了目前核桃 脱皮机械脱皮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 型为新一代青核桃脱皮机, 是一种机械加工设 备。 机械结构紧凑, 操作简单, 单人即可完成操作 和移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结构, 逐个处理脱 皮设计, 保证青核桃脱皮率高, 核桃破壳率小; 本 实用新型采用220V电源, 电机功率1.5KW, 体积 小, 重量轻, 节能省电使用方便, 便于运输; 本实 用新型连续运作, 每小时可加工青核桃65Kg左 右。 适用于个体种植户和个体经销商使用。 抛离 机构采用槽轮、 凹槽凸轮、 下托盘和扭转弹簧等 零件的组合方式, 实现旋转-下移-扭转-复位的 一系列抛离分离动作。 权利要。
3、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1页 CN 205794748 U 2016.12.14 CN 205794748 U 1.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外部动力驱动且竖直设置的 主轴 (1) , 主轴 (1) 上由下而上依次固定有均呈水平设置的主动齿轮A (3) 、 主动锥齿轮 (26) 和主动齿轮B (25) ; 所述主动齿轮A (3) 通过啮合驱动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A (37) , 从动齿 轮A (37) 通过从动轴 (35) 驱动有位于从动齿轮A (37) 上方的主动拨盘 (34) ; 所述主动锥齿轮 (26) 驱动有一对转轴呈水平设置且对称分布在主动锥齿轮 (26。
4、) 两侧的从动锥齿轮 (16) , 所 述每个从动锥齿轮 (16) 都连接有一个曲柄 (15) ; 曲柄 (15) 的一端与从动锥齿轮 (16) 相连 接, 曲柄 (15) 的另一端通过机架转动支撑; 位于每个曲柄 (15) 中部下方的位置均通过机架 固设有一个上下开口的外套筒 (29) , 外套筒 (29) 内嵌套有内套筒 (31) , 内外套筒上下两端 之间相固定, 内套筒 (31) 侧壁上间隔设有开口, 环绕外套筒 (29) 内壁水平固定有多个刀具 弹簧 (30) , 刀具弹簧 (30) 的刀头穿过内套筒 (31) 上的开口进入内套筒 (31) ; 每个曲柄 (15) 中部下方均竖直固定。
5、连接有一个活塞 (28) , 所述活塞 (28) 的下端伸入内套筒 (31) 中且可在 内套筒 (31) 内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主动齿轮B (25) 通过啮合驱动有一对水平对称设置在主 动齿轮B (25) 两侧的从动齿轮B (18) ; 所述一对从动齿轮B (18) 以及一对曲柄 (15) 在水平面 的投影相互交错; 所述从动齿轮A (37) 和从动齿轮B (18) 均通过相应的与机架相连接的轴承 及轴承座支撑在相应位置; 还包括通过水平设置的摩擦轮轴 (23) 支撑设在主动齿轮B (25) 上表面且由主动齿轮B (25) 摩擦驱动的摩擦轮 (22) , 所述摩擦轮轴 (23) 的两端转动支撑。
6、在 机架上, 摩擦轮轴 (23) 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凸轮 (21) , 两个凸轮 (21) 分别 位于两个从动齿轮B (18) 的正上方, 从动齿轮B (18) 上开有正六边形的异形孔 (40) , 异形孔 (40) 内竖直活动套设有一个压杆, 所述凸轮 (21) 与压杆的上端之间通过转动设在压杆上端 的滚子 (19) 实现滚动摩擦连接, 压杆的下端呈半球壳结构且半球壳的开口朝下; 主轴 (1) 上 在位于外套筒 (29) 的下方与主动齿轮A (3) 上方之间的部分套设有通过机架支撑的套筒A (4) , 套筒A (4) 与机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进而可独立于主轴 (1) 转动; 套筒。
7、A (4) 下部水平固 定有与主动拨盘 (34) 相配的从动槽轮 (5) , 套筒A (4) 上部通过机械关节连接有环绕套筒A (4) 等间距分布且呈水平的六个下托盘刀杆 (8) , 每个下托盘刀杆 (8) 的前端均通过扭转弹 簧 (9) 水平连接有一个下托盘刀头 (10) , 从动槽轮 (5) 和下托盘刀杆 (8) 之间还设有套设在 套筒A (4) 外且通过机架固定的凹槽凸轮 (6) ; 六个下托盘刀杆 (8) 各连接有一个连杆 (7) , 每 个连杆 (7) 的上端与下托盘刀杆 (8) 之间铰连接, 每个连杆 (7) 的下端限位于凹槽凸轮 (6) 的 凹槽内且可沿该凹槽运动; 凹槽凸轮 (。
8、6) 上对称固定有一对与下托盘刀头 (10) 相配合的挡 板 (32) ; 所述下托盘刀头 (10) 前端呈与压杆的半球壳结构相配合的半球壳结构且开口向 上; 所述从动槽轮 (5) 周圈等间距开有六个与主动拨盘 (34) 相配的凹槽, 所述主动拨盘 (34) 转动一周驱动从动槽轮 (5) 和下托盘刀头 (10) 共同转动60度; 下托盘刀杆 (8) 随从动槽轮 (5) 每转动60度之后总有两个下托盘刀头 (10) 的半球壳与两个压杆下端的半球壳相对并另 有两个下托盘刀头 (10) 的半球壳与外套筒 (29) 下端口相对应, 转动过程中剩余的两个下托 盘刀头 (10) 在连杆 (7) 的带动下向。
9、下移动触碰挡板 (32) 进而使扭转弹簧 (9) 带动这两个下 托盘刀头 (10) 发生侧向扭转后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包括压 杆刀杆 (14) 以及通过压缩弹簧 (13) 连接在压杆刀杆 (14) 下端的压杆刀头 (12) ; 压杆刀头 (12) 的下端呈半球壳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其特征在于, 下托盘刀头 (10)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5794748 U 2 前端的半球壳与压杆刀头 (12) 下端的半球壳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波纹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
10、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其特征在于, 主轴 (1) 上在位于主动齿轮A (3) 下方的位置水平固定有拨盘 (2) 。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在套 筒A (4) 上位于下托盘刀杆 (8) 及外套筒 (29) 之间位置处的定位盘 (11) , 所述定位盘 (11) 上 环绕其中心等间距开有六个孔, 所述六个孔与六个下托盘刀头 (10) 的半球壳在竖直方向上 一一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轴 (1) 在位于主动锥齿轮 (26) 上方的部分固定套设有套筒B (17) , 所述套筒B 。
11、(17) 通过键A (24) 与 主动齿轮B (25) 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 托盘刀头 (10) 靠近其前端半球壳结构的下方位置固设有一个与挡板 (32) 相配合的挡块 (41) 。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5794748 U 3 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桃初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背景技术 0002 核桃在我国广泛分布, 其产地主要包括华北、 东北、 西北及西南。 核桃因其富含多 种营养元素而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核桃既能生食也能加。
12、工成多种产品, 如核桃油、 饮料、 中 老年人冲剂、 小食品等。 但是核桃无论是生食还是加工都需要将外部的青皮和里面的果壳 去除。 过去都是用人工方法, 费时费力; 现如今有专门的脱核桃皮的机器, 但是这些机器多 是用辊子通过摩擦来去除核桃的青皮以及果壳, 由于是将许多核桃放在一起进行去除作 业, 导致去皮效果很不理想; 加工完成后的核桃常常会残留一些果皮, 还需要人工清理, 造 成工作效率低下, 人力成本高。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去除核桃皮且去除效果良好的 核桃脱皮机械。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核桃脱皮机械脱皮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用于 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13、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包括 由外部动力驱动且竖直设置的主轴, 主轴上由下而上依次固定有均呈水平设置的主动齿轮 A、 主动锥齿轮和主动齿轮B; 所述主动齿轮A 通过啮合驱动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A, 从动 齿轮A通过从动轴驱动有位于从动齿轮A上方的主动拨盘; 所述主动锥齿轮驱动有一对转轴 呈水平设置且对称分布在主动锥齿轮两侧的从动锥齿轮, 所述每个从动锥齿轮都连接有一 个曲柄; 曲柄的一端与从动锥齿轮相连接, 曲柄的另一端通过机架转动支撑; 位于每个曲柄 中部下方的位置均通过机架固设有一个上下开口的外套筒, 外套筒内嵌套有内套筒, 内外 。
14、套筒上下两端之间相固定, 内套筒侧壁上间隔设有开口, 环绕外套筒内壁水平固定有多个 刀具弹簧, 刀具弹簧的刀头穿过内套筒上的开口进入内套筒; 每个曲柄中部下方均竖直固 定连接有一个活塞, 所述活塞的下端伸入内套筒中且可在内套筒内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主 动齿轮B通过啮合驱动有一对水平对称设置在主动齿轮B25两侧的从动齿轮B; 所述一对从 动齿轮B以及一对曲柄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交错; 所述从动齿轮A和从动齿轮B均通过相应 的与机架相连接的轴承及轴承座支撑在相应位置; 还包括通过水平设置的摩擦轮轴支撑设 在主动齿轮B上表面且由主动齿轮B摩擦驱动的摩擦轮, 所述摩擦轮轴的两端转动支撑在机 架上, 摩擦。
15、轮轴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凸轮, 两个凸轮分别位于两个从动齿 轮B的正上方, 从动齿轮B上开有正六边形的异形孔, 异形孔内竖直活动套设有一个压杆, 所 述凸轮与压杆的上端之间通过转动设在压杆上端的滚子实现滚动摩擦连接, 压杆的下端呈 半球壳结构且半球壳的开口朝下; 主轴上在位于外套筒的下方与主动齿轮A上方之间的部 分套设有通过机架支撑的套筒A, 套筒A与机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进而可独立于主轴转动; 套筒A下部水平固定有与主动拨盘相配的从动槽轮, 套筒A上部通过机械关节连接有环绕套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5794748 U 4 筒A等间距分布且呈水平的六个下托盘刀杆, 每。
16、个下托盘刀杆的前端均通过扭转弹簧水平 连接有一个下托盘刀头, 从动槽轮和下托盘刀杆之间还设有套设在套筒A外且通过机架固 定的凹槽凸轮; 六个下托盘刀杆各连接有一个连杆, 每个连杆的上端与下托盘刀杆之间铰 连接, 每个连杆的下端限位于凹槽凸轮的凹槽内且可沿该凹槽运动; 凹槽凸轮上对称固定 有一对与下托盘刀头相配合的挡板; 所述下托盘刀头前端呈与压杆的半球壳结构相配合的 半球壳结构且开口向上; 所述从动槽轮周圈等间距开有六个与主动拨盘相配的凹槽, 所述 主动拨盘转动一周驱动从动槽轮和下托盘刀头共同转动60度; 下托盘刀杆随从动槽轮每转 动60度之后总有两个下托盘刀头的半球壳与两个压杆下端的半球壳相。
17、对并另有两个下托 盘刀头的半球壳与外套筒下端口相对应, 转动过程中剩余的两个下托盘刀头在连杆的带动 下向下移动触碰挡板进而使扭转弹簧带动这两个下托盘刀头发生侧向扭转后复位。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压杆包括压杆刀杆以及通过压缩弹簧连接在压杆刀杆下端的压杆 刀头; 压杆刀头的下端呈半球壳结构。 0006 进一步的, 下托盘刀头前端的半球壳与压杆刀头下端的半球壳的内侧壁上均设有 波纹齿。 0007 进一步的, 主轴上在位于主动齿轮A下方的位置水平固定有拨盘。 0008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共分为切割破皮工序、 挤压扭转工序何分离抛皮工序三个工 序。 0009 (一) 切割破皮工序 0010 如图7。
18、所示,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主轴1转动, 主轴1通过键B27, 将转矩传递给主 动锥齿轮26, 主动锥齿轮26通过啮合运动将转矩传递给从动锥齿轮16, 从动锥齿轮16再将 旋转运动传递给曲柄15, 曲柄15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并带动活塞28做直线往复运 动, 将绿皮核桃挤压进入内套筒31, 内套筒31中的刀具弹簧30将绿皮切破, 完成核桃的前期 处理。 0011 (二) 挤压扭转工序 0012 如图8所示,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主轴1转动, 主轴1通过键A24, 将转矩传递给主 动齿轮B 25, 主动齿轮2通过啮合运动将转矩传递给从动齿轮B 18, 从动齿轮B 18通过正六 边形的异形。
19、孔带动压杆刀杆14做旋转运动; 与此同时在主动齿轮B 25的带动下摩擦轮22旋 转, 摩擦轮22通过摩擦轮轴23带动凸轮21做旋转运动, 凸轮21将回转运动转变为往复直线 运动, 为降低凸轮21的磨损, 采用滚子19将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 此时旋转运动与往复 直线运动复合, 实现旋转挤压运动, 同时压杆刀头下端的半球壳结构中的波纹齿增大摩擦, 从而达到脱皮效果。 因核桃大小不一, 防止挤压力过大导致核桃被压碎, 故在压杆刀头12与 压杆刀杆14之间加入压缩弹簧13达到缓冲作用, 防止破壳现象发生。 0013 (三) 分离抛皮工序 0014 如图9所示,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主轴1转动, 主。
20、轴1通过键E38, 将转矩传递给主 动齿轮A 3, 主动齿轮A 3通过啮合传动, 将运动传递给从动齿轮A 37, 从动齿轮A 37通过键 D 36将运动传递给从动轴35, 从动轴35通过键C 33将旋转运动传递给主动拨盘34, 主动拨 盘34将运动传递给从动槽轮5, 主动拨盘34旋转一圈, 从动槽轮5转动60 ; 其中从动槽轮5与 套筒A 4过盈连接传递运动, 下托盘刀杆8与套筒A 4通过机械关节连接, 故从动槽轮5与下 托盘刀杆8同步运动。 凹槽凸轮6固定于机架上保持不动。 下托盘刀杆8随从动槽轮5间歇运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5794748 U 5 动, 当完成挤压扭转工序。
21、后, 下托盘刀杆8继续运动, 在凹槽凸轮6的作用下, 通过连杆7引导 下托盘刀杆8向下运动一定位移, 从而撞上挡板32, 使扭转弹簧9因受力发生弹性形变, 向侧 方向发生扭转, 从而将核桃与核桃皮抛离, 经过挡板32后, 弹性形变消失, 下托盘刀杆8恢复 原来位置, 进入切割破皮工序循环工作。 抛离后的核桃与绿皮在拨盘2的作用下滚离机箱, 完成分离。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6 1、 本实用新型为新一代青核桃脱皮机, 是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机械结构紧凑, 操作 简单, 单人即可完成操作和移动; 0017 2、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结构, 逐个处理脱皮设计, 保证青核桃脱皮率高。
22、, 核桃破壳 率小; 0018 3、 本机采用220V电源, 电机功率1.5KW, 体积小, 重量轻, 节能省电使用方便, 便于 运输; 0019 4、 设备连续运作, 每小时可加工青核桃65Kg左右。 适用于个体种植户和个体经销 商使用; 0020 5、 抛离机构, 采用槽轮, 凹槽凸轮, 下托盘和扭转弹簧等零件的组合方式, 实现旋 转-下移-扭转-复位的一系列抛离分离动作。 附图说明 0021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 为图1中 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
23、图。 0026 图6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切割破皮工序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挤压扭转工序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分离抛皮工序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0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由定位盘下方) 。 0031 图11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由凹槽凸轮下方) 。 0032 图12凹槽凸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3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 1-主轴, 2-拨盘, 3-主动齿轮A, 4-套筒A, 5-从动槽轮, 6-凹槽凸轮, 7-连杆, 8-下托 盘刀杆, 9-扭转弹簧, 10-下托盘刀头, 11-定位盘, 12-压杆刀头, 13-。
24、压缩弹簧, 14-压杆刀 杆, 15-曲柄, 16-从动锥齿轮, 17-套筒B, 18-从动齿轮B, 19-滚子, 20-滚子销, 21-凸轮, 22- 摩擦轮, 23-摩擦轮轴, 24-键A, 25-主动齿轮B, 26-主动锥齿轮, 27-键B, 28-活塞, 29-外套 筒, 30-刀具弹簧, 31-内套筒, 32-挡板, 33-键C, 34-主动拨盘, 35-从动轴, 36-键D, 37-从动 齿轮A, 38-键E, 39-圆螺母, 40-异形孔, 41-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5794748 U 6 0035 一种用于青核桃脱皮的加工机器, 包括由外。
25、部动力驱动且竖直设置的主轴1, 主轴 1上由下而上依次固定有均呈水平设置的主动齿轮A 3、 主动锥齿轮26和主动齿轮B25; 所述 主动齿轮A 3通过啮合驱动有水平设置的从动齿轮A37, 从动齿轮A37通过从动轴35驱动有 位于从动齿轮A37上方的主动拨盘34; 所述主动锥齿轮26驱动有一对转轴呈水平设置且对 称分布在主动锥齿轮26两侧的从动锥齿轮16, 所述每个从动锥齿轮16都连接有一个曲柄 15; 曲柄15的一端与从动锥齿轮16相连接, 曲柄15的另一端通过机架转动支撑; 位于每个曲 柄15中部下方的位置均通过机架固设有一个上下开口的外套筒29, 外套筒29内嵌套有内套 筒31, 内外套筒。
26、上下两端之间相固定, 内套筒31侧壁上间隔设有开口, 环绕外套筒29内壁水 平固定有多个刀具弹簧30, 刀具弹簧30的刀头穿过内套筒31上的开口进入内套筒31; 每个 曲柄15中部下方均竖直固定连接有一个活塞28, 所述活塞28的下端伸入内套筒31中且可在 内套筒31内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主动齿轮B25通过啮合驱动有一对水平对称设置在主动齿 轮B25两侧的从动齿轮B18; 所述一对从动齿轮B18以及一对曲柄15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交 错; 所述从动齿轮A37和从动齿轮B18均通过相应的与机架相连接的轴承及轴承座支撑在相 应位置; 还包括通过水平设置的摩擦轮轴23支撑设在主动齿轮B25上表面且由主。
27、动齿轮B25 摩擦驱动的摩擦轮22, 所述摩擦轮轴23的两端转动支撑在机架上, 摩擦轮轴23靠近其两端 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凸轮21, 两个凸轮21分别位于两个从动齿轮B18的正上方, 从动齿 轮B18上开有正六边形的异形孔40, 异形孔40内竖直活动套设有一个压杆, 所述凸轮21与压 杆的上端之间通过转动设在压杆上端的滚子19实现滚动摩擦连接, 压杆的下端呈半球壳结 构且半球壳的开口朝下; 主轴1上在位于外套筒29的下方与主动齿轮A3上方之间的部分套 设有通过机架支撑的套筒A4, 套筒A4与机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进而可独立于主轴1转动; 套 筒A4下部水平固定有与主动拨盘34相配的从动槽轮5。
28、, 套筒A4上部通过机械关节连接有环 绕套筒A4等间距分布且呈水平的六个下托盘刀杆8, 每个下托盘刀杆8的前端均通过扭转弹 簧9水平连接有一个下托盘刀头10, 从动槽轮5和下托盘刀杆8之间还设有套设在套筒A4外 且通过机架固定的凹槽凸轮6; 六个下托盘刀杆8各连接有一个连杆7, 每个连杆7的上端与 下托盘刀杆8之间铰连接, 每个连杆7的下端限位于凹槽凸轮6的凹槽内且可沿该凹槽运动; 凹槽凸轮6上对称固定有一对与下托盘刀头10相配合的挡板32; 所述下托盘刀头10前端呈 与压杆的半球壳结构相配合的半球壳结构且开口向上; 所述从动槽轮5周圈等间距开有六 个与主动拨盘34相配的凹槽, 所述主动拨盘3。
29、4转动一周驱动从动槽轮5和下托盘刀头10共 同转动60度; 下托盘刀杆8随从动槽轮5每转动60度之后总有两个下托盘刀头10的半球壳与 两个压杆下端的半球壳相对并另有两个下托盘刀头10的半球壳与外套筒29下端口相对应, 转动过程中剩余的两个下托盘刀头10在连杆7的带动下向下移动触碰挡板32进而使扭转弹 簧9带动这两个下托盘刀头10发生侧向扭转后复位。 0036 所述滚子19通过滚子销20设置在连杆的顶端。 0037 所述压杆包括压杆刀杆14以及通过压缩弹簧13连接在压杆刀杆14下端的压杆刀 头12; 压杆刀头12的下端呈半球壳结构。 0038 下托盘刀头10前端的半球壳与压杆刀头12下端的半球壳。
30、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波纹 齿。 0039 主轴1上在位于主动齿轮A下方的位置水平固定有拨盘2。 0040 还包括固定在套筒A4上位于下托盘刀杆8及外套筒29之间位置处的定位盘11, 所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5794748 U 7 述定位盘11上环绕其中心等间距开有六个孔, 所述六个孔与六个下托盘刀头10的半球壳在 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 0041 定位盘11上所开的孔用于引导经外套筒29脱皮后出来的核桃准确落入下托盘刀 头10的半球壳内。 0042 所述主轴1在位于主动锥齿轮26上方的部分固定套设有套筒B17, 所述套筒B17通 过键A与主动齿轮B25固定连接。 0043 主轴1上。
31、在位于主动齿轮A3下方的位置固定有用于对主动齿轮A3定位的圆螺母 39。 0044 如图2为压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压杆下端的半球壳结构与下托盘刀头的半球壳 结构共同挤压核桃时, 压缩弹簧13可以起到实时调整挤压力的作用, 防止核桃被压碎。 图3 可见套筒A4与下托盘刀杆8之间是采用机械关节相连接的。 图4中下托盘刀头10通过扭转弹 簧9与下托盘刀杆8相连接, 下托盘刀头10在转动过程中被连杆7向下拉动, 挡块41与挡板31 触碰, 使得扭转弹簧9扭转并使下托盘刀头10发生侧向转动, 将其中已经去皮的核桃倒出。 图5可以看出连杆的下端通过一个滚子结构在凹槽凸轮6的凹槽内运动, 凹槽凸轮的凹槽为。
32、 凸轮结构, 使得连杆7在运动中周期性的起伏, 进而周期性的拉动下托盘刀杆8向下位移一 定距离; 图6可见从动齿轮B上所开的六边形的异形孔40。 图10为下托盘刀头10、 从动槽轮5 以及主动拨盘3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可见从动槽轮5上等间距分布的六个凹槽以及等 间距分布的六个下托盘刀杆8、 下托盘刀头10, 主动拨盘34与凹槽相配合, 主动拨盘34转动 一周间歇带动从动槽轮5转动60度。 图11为从动槽轮5以及主动拨盘3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凹槽凸轮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连杆7的下端被凹槽限位, 运动中如果靠近凹槽中心, 连杆7上端就会向下拉动下托盘刀杆8进而实现核桃的抛离。 图。
33、13中可以看出对称固定在凹 槽凸轮6上的一对档杆32, 档杆32通过触碰挡块41实现核桃的抛离, 但是也不会阻挡下托盘 刀杆8的运动, 下托盘刀杆8抛离核桃之后就会在扭转弹簧9的作用下复位。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5794748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1 页 9 CN 205794748 U 9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11 页 10 CN 205794748 U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11 页 11 CN 205794748 U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11 页 12 CN 205794748 U 12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11 页 13 CN 205794748 U 13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11 页 14 CN 205794748 U 14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11 页 15 CN 205794748 U 15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8/11 页 16 CN 205794748 U 16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9/11 页 17 CN 205794748 U 17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10/11 页 18 CN 205794748 U 18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11/11 页 19 CN 205794748 U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