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6796133
  • 上传时间:2019-09-0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05.7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614562.3

    申请日:

    20180614

    公开号:

    CN108770850A

    公开日:

    201811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37/42,A01N37/40,A01N25/02,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37/42,A01N37/40,A01N25/02,A01P3/00

    申请人:

    云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杨静,王云锋,刘林,朱有勇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沣源路452号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优先权:

    CN20181061456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刘奇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包括茉莉酸和水杨酸,所述茉莉酸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0.5:1~1.5:1。茉莉酸和水杨酸组合使用,可有效针对稻瘟菌不同营养型阶段的真菌,形成全方位防控。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实验验证,经上述组合物处理后的稻瘟病水稻,感染稻瘟病菌株120小时后的发病率可由60%降低至20%。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抑制水稻稻瘟病的方法安全、有效。本发明为半活体寄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绿色防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茉莉酸和水杨酸,所述茉莉酸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0.5:1~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茉莉酸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0.8:1~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醇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醇剂中,所述茉莉酸的含量为50~150μmol/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醇剂中,所述水杨酸的含量为50~150μmol/L。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组合物对水稻进行喷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的时期为水稻感染稻瘟病后的60~8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合物为醇剂时,所述醇剂的喷洒量为2~4L/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绿色防控是指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问题。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障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还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面源污染,有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而生物防治的技术有很多,如利用天敌、抗性、植物诱抗剂等有效防止病虫害。而利用植物诱导剂诱导植物对某种或者某些病原物从原来的易感转变为具有一定的抗性称之为植物诱导抗病性。而植物诱导剂又可以称之为激发子。常见的植物抗病激发子有水杨酸(SA)及其衍生物、氯异烟酸(INA)、苯并噻二唑类(BTH)以及寡糖类等化合物。能诱导SAR基因表达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R),并提高对病菌侵染的抗性。常见的SAR的信号分子主要有水杨酸(SA)及其类似物、茉莉酸(JA)及其衍生物和乙烯(ETH)等。茉莉酸作为一种化学植物诱导剂,具有由外源激发子诱导的植物抗病性(SAR)有以下四大特点和优点:一是系统性。即这种反应可以从诱导部位传遍全株,既可在诱导部位发生,也可以被传导到植物未经处理的其他组织或器官起作用,而且还可通过嫁接传递。二是持久性。SAR一经诱导,一般能持续几周至几个月,甚至在作物整个生长期起作用,作用时间长(持效期长)。三是广谱性。SAR虽然是被特定诱抗剂诱导的,但作用却是广谱的,对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多种病原物都起作用,其原因在于茉莉酸诱导引起了SAR基因的启动和表达,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和细胞学上的变化,进而抑制了病害的发生和扩展。四是安全性。即对人畜无毒、对环境安全:因为诱抗剂本身对病原物不产生毒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诱导植物体内在抗病潜力,因而对病原物没有选择压力,不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对环境也不产生副作用:这是许多杀菌剂所没有的优点,符合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稻瘟病菌属于半活体寄生真菌,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稻瘟病菌接种叶片后初始的16~20小时,侵染菌丝在表皮细胞内生长增殖,随后(20~36小时)侵染菌丝扩展至临近细胞,72小时病斑开始显现,72小时之前是稻瘟病菌的活体营养阶段,而72小时之后是稻瘟病菌的死体营养阶段。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预先喷施外源茉莉酸于植物上,以分析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虽然外源茉莉酸以这种方式处理植物能对病害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治效果却不是最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控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绿色安全,防控效果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包括茉莉酸和水杨酸,所述茉莉酸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0.5:1~1.5:1。

    优选的,所述茉莉酸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0.8:1~1.2:1。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醇剂。

    优选的,在所述醇剂中,所述茉莉酸的含量为50~150μmol/L。

    优选的,在所述醇剂中,所述水杨酸的含量为50~150μmol/L。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

    优选的,使用上述组合物对水稻进行喷洒。

    优选的,所述喷洒的时期为水稻感染稻瘟病后的60~84小时。

    优选的,当所述组合物为醇剂时,所述组合物的喷洒量为2~4L/亩。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包括茉莉酸和水杨酸,所述茉莉酸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0.5:1~1.5:1。所述茉莉酸的作用为杀死稻瘟病菌群体中的死体营养型真菌;所述水杨酸的作用为杀死稻瘟病菌群体中的活体营养型真菌。茉莉酸和水杨酸组合使用,可有效针对稻瘟菌不同营养型阶段的真菌,形成全方位防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抑制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实验验证,经上述组合物处理后的稻瘟病水稻,感染稻瘟病菌株120小时后的发病率可由60%降低至20%。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抑制水稻稻瘟病的方法安全、有效。本发明为半活体寄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绿色防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包括茉莉酸和水杨酸,所述茉莉酸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为0.5:1~1.5:1。所述茉莉酸和水杨酸的摩尔比优选为0.8:1~1.2:1,更优选为1:1。在本发明中,所述茉莉酸的作用为杀死稻瘟病菌群体中的死体营养型真菌;所述水杨酸的作用为杀死稻瘟病菌群体中的活体营养型真菌。茉莉酸和水杨酸组合使用,可有效针对稻瘟菌不同营养型阶段的真菌,形成全方位防控。

    在本发明中,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优选为甲醇溶液。本发明对所述甲醇溶液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本领域常规制备甲醇溶液的方法即可。

    在所述甲醇溶液中,所述茉莉酸的含量优选为50~150μmol/L,更优选为100μmol/L。所述水杨酸的含量优选为50~150μmol/L,更优选为100μmol/L。按本发明的方法配制得到的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安全、有效。本发明经实验验证,经上述组合物处理后的稻瘟病水稻,感染稻瘟病菌株120小时后的发病率可由60%降低至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组合物在抑制水稻稻瘟病中的应用。本发明在水稻感染稻瘟病后,优选使用上述组合物对患病水稻进行喷洒。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喷洒的时期为水稻感染稻瘟病后的60~84小时,更优选为72小时。所述组合物的喷洒量优选为2~4L/亩,更优选为3.5L/亩。

    在本发明中,任何涉及有关水稻育苗、稻瘟病菌株产孢、病害调查以及发病率统计的方法,均为本领域常规处理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包括80μmol/L的茉莉酸,120μmol/L的水杨酸和余量的甲醇。

    实施例2

    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包括120μmol/L的茉莉酸,80μmol/L的水杨酸和余量的甲醇。

    实施例3

    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包括100μmol/L的茉莉酸,100μmol/L的水杨酸和余量的甲醇。

    实施例4

    抑制效果实验:

    (1)采用实施例3的组合物处理稻瘟病菌株接种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感病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

    (2)于稻瘟病菌株接种水稻120小时时进行病害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受稻瘟菌侵染120小时后,不同处理组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率结果

    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外源茉莉酸提前喷雾处理水稻对稻瘟病防控效果不太理想及喷施农药等杀菌剂防治稻瘟病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污染的负面影响的弊端。最终达到为今后进行半活体寄生真菌病害防控提供最佳方法的目的。

    实施例5

    防效实验:

    (1)以2L/亩的量喷施实施例1所述组合物于水稻叶片,6h后再接种稻瘟病菌株。

    (2)于稻瘟病菌株接种水稻120小时时进行病害调查,稻瘟病发病率为48%,相较于不处理组60%的发病率低,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对稻瘟病具有一定防效。

    对比例1

    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80μmol/L的茉莉酸甲醇溶液。

    对比例2

    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120μmol/L的茉莉酸甲醇溶液。

    对比例3

    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100μmol/L的茉莉酸甲醇溶液。

    对比例4

    抑制效果实验:

    (1)采用对比例1~3所述茉莉酸甲醇溶液处理稻瘟病菌株接种72小时的感病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

    (2)于稻瘟病菌株接种水稻120小时时进行病害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表2:受稻瘟菌侵染120小时后,不同处理组水稻稻瘟病的发病率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抑制 水稻 稻瘟病 组合 及其 应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抑制水稻稻瘟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7961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