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棘防沙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沙棘防沙系统.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638519.1 (22)申请日 2017.06.05 (73)专利权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地址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 号 (72)发明人 刘广全 土小宁 杨乔 周海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9 代理人 李蕊 李林合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E03B 3/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沙棘防沙系。
2、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棘防沙系统, 其包 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 岩棉层、 泥土层、 沙粒层和治沙层, 将根系埋于泥土层的若干沙 棘, 以及间隔设置在若干沙棘之间的固定架; 防 渗层的厚度为5-10cm; 岩棉层的材质为岩棉, 其 厚度为20-30cm; 泥土层的厚度为20-30cm; 沙粒 层的厚度为20-30cm; 治沙层的厚度为5-10cm。 本 实用新型可以为沙棘枝条提供支撑力, 增加沙棘 的抗风能力, 同时便于收集雨水和人工灌溉, 使 得人工灌溉的水资源直接进入泥土层和岩棉层, 有效减少灌溉量, 进而有效减少沙尘对生活的影 响, 层层推进绿化沙漠。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574114 U 2018.07.06 CN 207574114 U 1.一种沙棘防沙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1)、 岩棉层(2)、 泥土层(3)、 沙粒层(4)和治沙层(5), 将根系埋于所述泥土层(3)的若干沙棘(6), 以及间隔 设置在若干所述沙棘(6)之间的固定架(7); 所述防渗层(1)的厚度为5-10cm; 所述岩棉层 (2)的材质为岩棉, 其厚度为20-30cm; 所述泥土层(3)的厚度为20-30cm; 所述沙粒层(4)的 厚度为20-30cm; 所述治沙层(5)的厚度为5-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4、沙棘防沙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渗层(1)包括U型预埋件和 设置在所述U型预埋件内的防渗膜, 所述U型预埋件的空腔高度为40-60cm; 所述岩棉层(2) 和泥土层(3)均设置在所述U型预埋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棘防沙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治沙层(5)为蓄沙框, 所述蓄 沙框包括若干连接柱(501), 以及两端分别设置在不同连接柱(501)上的若干连接板(502); 所述连接柱(501)的高度和连接板(502)的高度相等并为5-10cm; 每个所述连接柱(501)上 均设置有若干内凹插孔(503); 每个所述连接柱(50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内凹插孔 (503)相匹配的圆。
5、柱插销(5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棘防沙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7)包括架体(701), 设置在所述架体(701)外壁上的若干L型存放架(702), 设置在所述架体(701)内的储水材料 (703), 设置在所述架体(701)底部的架头(704), 所述架头(704)上设置有若干个渗透孔 (711), 以及设置在所述架体(701)顶部的集水装置; 所述集水装置包括与架体(701)连接的喇叭状架顶(705), 所述喇叭状架顶(705)上设 置有集流面板(706), 所述集流面板(706)的中间位置下凹并设置有雨水入口(707), 所述集 流面板(706)上、 且雨水入口(7。
6、07)的正上方设置有防蒸发盖(708), 所述防蒸发盖(708)的 面积大于等于雨水入口(707)的面积并小于集流面板(706)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沙棘防沙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体(701)与架头(704)的连 接处设置有渗透板(709), 所述渗透板(709)上设置有若干流量控制孔(71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74114 U 2 一种沙棘防沙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沙棘防沙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沙棘防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由于气候异常和水资源的困乏, 以及草原的过度放牧, 使得我国的土壤沙 漠化情况越来越严。
7、重, 沙漠化常见的影响在于风沙, 沙尘暴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 防止 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促进沙漠绿化和水土保持是目前环境保护的两个重大课题。 沙棘 作为一种耐旱、 抗风沙, 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的落叶性灌木, 其根系通常分布在0-60cm 的沙土中, 十分适合用于沙漠绿化和保持水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沙棘防沙系统及设置方法可 以有效保持水土, 绿化沙漠, 防范风沙。 0004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提供一种沙棘防沙系统, 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 岩棉层、 泥土层、 沙 粒层。
8、和治沙层, 将根系埋于泥土层的若干沙棘, 以及间隔设置在若干沙棘之间的固定架; 防 渗层的厚度为5-10cm; 岩棉层的材质为岩棉, 其厚度为20-30cm; 泥土层的厚度为20-30cm; 沙粒层的厚度为20-30cm; 治沙层的厚度为5-10cm。 0006 进一步地, 防渗层包括U型预埋件和设置在所述U型预埋件内的防渗膜, U型预埋件 的空腔高度为40-60cm; 岩棉层和泥土层均设置在U型预埋件中。 0007 进一步地, 治沙层为蓄沙框, 蓄沙框包括若干连接柱, 以及两端分别设置在不同连 接柱上的若干连接板; 连接柱的高度和连接板的高度相等并为5-10cm; 每个连接柱上均设 置有若干。
9、内凹插孔; 每个连接柱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内凹插孔相匹配的圆柱插销。 0008 进一步地, 固定架包括架体, 设置在架体外壁上的若干L型存放架, 设置在架体内 的储水材料, 设置在架体底部的架头, 架头上设置有若干个渗透孔, 以及设置在架体顶部的 集水装置; 0009 集水装置包括与架体连接的喇叭状架顶, 喇叭状架顶上设置有集流面板, 集流面 板的中间位置下凹并设置有雨水入口, 集流面板上、 且雨水入口的正上方设置有防蒸发盖, 防蒸发盖的面积大于等于雨水入口的面积并小于集流面板的面积。 0010 进一步地, 架体与架头的连接处设置有渗透板, 渗透板上设置有若干流量控制孔。 0011 进一步地, 泥。
10、土层、 沙粒层之间设置有防冻膜。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 1、 本实用新型根据沙棘的生长条件和根系分布特点, 设计一套防沙系统, 本系统 可以使用机械批量设置, 且本系统能在沙漠化环境中为沙棘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保证沙 棘的存活率, 治沙层和沙粒层使得该生长环境所受外界干扰小, 便于长期使用; 防渗层、 岩 棉层和泥土层便于为沙棘储存水资源和营养物质, 减少养护人员的工作周期; 固定架可以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74114 U 3 为沙棘枝条提供支撑力, 增加沙棘的抗风能力, 同时便于收集雨水和人工灌溉, 使得人工灌 溉的水资源直接进入泥土层和岩棉层。
11、, 有效减少灌溉量, 进而有效减少沙尘对生活的影响, 层层推进绿化沙漠。 0014 2、 岩棉的设置使得沙棘的根系和水源渠道可以在地下连接, 便于沙棘根系的扩展 和吸收水资源。 0015 3、 连接柱和连接板的设置可以使得两者之间的结合不易分离, 同时便于控制蓄沙 框的尺寸大小, 因地制宜, 节约成本, 同时又能很好的蓄留沙粒, 避免泥土探头。 0016 4、 利用架头将架体插入沙土中, 使用L型存放架来存放沙棘的枝条, 避免沙棘的枝 条被风吹动, 提高沙棘的抗风能力, 同时本发明还可以收集雨水, 减少相关养护人员的工作 量。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
12、为蓄沙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其中: 1、 防渗层; 2、 岩棉层; 3、 泥土层; 4、 沙粒层; 5、 治沙层; 6、 沙棘; 7、 固定架; 501、 连接柱; 502、 连接板; 503、 内凹插孔; 504、 圆柱插销; 701、 架体; 702、 L型存放架; 703、 储 水材料; 704、 架头; 705、 喇叭状架顶; 706、 集流面板; 707、 雨水入口; 708、 防蒸发盖; 709、 渗 透板; 710、 流量控制孔; 711、 渗透孔。 具体实施方。
13、式 0023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 明, 但应该清楚, 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 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这些变化是显而易 见的, 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4 如图1所示, 该沙棘防沙系统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1、 岩棉层2、 泥土层 3、 沙粒层4和治沙层5, 将根系埋于泥土层3的若干沙棘6, 以及间隔设置在若干沙棘6之间的 固定架7; 防渗层1的厚度为5-10cm; 岩棉层2的材质为岩棉, 其厚度为20-30cm; 泥土层3的。
14、厚 度为20-30cm; 沙粒层4的厚度为20-30cm; 治沙层5的厚度为5-10cm。 0025 防渗层1包括U型预埋件和设置在U型预埋件内的防渗膜, U型预埋件的空腔高度为 40-60cm; 岩棉层2和泥土层3均设置在U型预埋件中。 0026 如图2、 图3和图4所示, 治沙层5为蓄沙框, 蓄沙框包括若干连接柱501, 以及两端分 别设置在不同连接柱501上的若干连接板502; 连接柱501的高度和连接板502的高度相等并 为5-10cm; 每个连接柱501上均设置有若干内凹插孔503; 每个连接柱50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 内凹插孔503相匹配的圆柱插销504。 0027 如图5所示, 固。
15、定架7包括架体701, 设置在架体701外壁上的若干L型存放架702, 设 置在架体701内的储水材料703, 储水材料703可以采用海绵或岩棉, 设置在架体701底部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74114 U 4 架头704, 架头704上设置有若干个渗透孔711, 以及设置在架体701顶部的集水装置; 集水装 置包括与架体701连接的喇叭状架顶705, 喇叭状架顶705上设置有集流面板706, 集流面板 706的中间位置下凹并设置有雨水入口707, 集流面板706上、 且雨水入口707的正上方设置 有防蒸发盖708, 防蒸发盖708的面积大于等于雨水入口707的面积并小于。
16、集流面板706的面 积。 0028 为了控制所收集雨水的渗透速率, 避免收集的雨水快速流失, 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架体701与架头704的连接处设置有渗透板709, 渗透板709上设置有若干流量控制孔710。 0029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为了防止沙棘6冻伤, 泥土层3、 沙粒层4之间设置有防冻 膜, 避免泥土温度过低结冰。 0030 该沙棘防沙系统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S1、 使用机械刮取沙土形成65cm-100cm的槽体; 0032 S2、 将空腔高度为40-60cm的U型预埋件放入槽体内, 并在U型预埋件中铺设防渗 膜, 将固定架7和厚度为20-30cm的岩棉放入U型预。
17、埋件中; 0033 S3、 在岩棉上铺设厚度为20-30cm的泥土, 同时将沙棘6移栽至泥土中, 并在泥土上 铺设防冻膜; 0034 S4、 在防冻膜上铺设厚度为20-30cm的沙粒, 并在沙粒上设置高度为5-10cm的蓄沙 框; 0035 S5、 将沙棘6的枝条放置在L型存放架702上。 0036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过架头704的引导, 将架体701插入沙土中, 保证 架体701的稳定性, 并将沙棘6的枝条放入L型存放架702中, L型存放架702可以有效避免沙 棘6的枝条随风而动, 提高沙棘6的抗风能力; 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更换具有不同大小 流量控制孔710的渗透板709。
18、, 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因素综合控制所收集雨水的渗透 率, 提高所收集的雨水的灌溉效率。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喇叭状架顶705配合集流面板706, 可以有效汇集雨水资源, 防蒸发 盖708可以避免阳光从雨水入口707直射, 减少架体701内所收集的雨水的蒸发, 最大化保留 所收集的雨水量。 0038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治沙层5和沙粒层4使得本系统所受外界干扰小, 便于长 期使用; 防渗层1、 岩棉层2和泥土层3便于为沙棘6储存水资源和营养物质, 减少养护人员的 工作周期; 固定架7可以为沙棘6的枝条提供支撑力, 增加沙棘6的抗风能力, 同时便于收集 雨水和人工灌溉, 使得人工灌溉的水资源直接进入泥土层3和岩棉层2, 有效减少灌溉量; 本 系统可以使用机械批量设置, 且本系统能在沙漠化环境中为沙棘6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保 证沙棘6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沙尘对生活的影响, 层层推进绿化沙漠。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7411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574114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574114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574114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