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术后粘连的防粘连材料。更详细地说,涉及 由具有蜂窝构造的生物可降解薄膜所形成的防粘连材料。本发明的 防粘连材料处理性优异,在所希望的期间内稳定,发挥良好的防粘 连效果。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产生的生理作用之一的组织粘连被定义为,由伴随着 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纤维母细胞所导致的胶原纤维产生引起的周围组 织与脏器等的异常结合。这种粘连以术后90%的几率发生,在引起 疼痛、生物体机能障碍等时,患者会伴有精神、肉体上的痛苦,成 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例如为了将粘连 形成降低到最小,使用了海藻酸钠水溶液、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等水 溶性防粘连材料。但是,这些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是水 溶性的,因此也会流到防粘连必要部位以外的部位,不仅仅不能留 在必要的部位,而且还有会引起正常部位发生粘连的危险。
因此,为了将损伤了的组织与其它组织分离,研究了将作为物理 屏障的硅、凡士林、聚四氟乙烯等材料作为防粘连材料。由于这些 材料是非生物体吸收性材料,因此作为屏障的作用虽然充分,但在 体内长期间留滞有引起免疫反应的危险、治愈后为了将它们取出需 要再次手术等,成为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开发了使用作为生物体吸收性材料的天然高分 子的防粘连材料。
具体地说,已知的有使用氧化纤维素的防粘连材料,但在使用由 氧化纤维素制成的海绵、织物时,纤维素细胞易通过空隙、进行移 动,因此有引起粘连的问题。为了将其防止,开发并使用了由透明 质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构成的防粘连材料。但是,由于这些物质吸 水性高,因此会与手术器具、患部以外的脏器的水分粘着,产生处 理困难的问题。
防粘连材料,优选纤维素细胞不会从一个组织流到其他组织的形 状、且是生物可降解的、操作性高的物质。
特开2000-197693号公报中公开了由乳酸和已内酯的共聚物形成 的多孔性防粘连材料。
特开2001-157574号公报中记载了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亲水性 的丙烯酰胺聚合物作为主要骨架,由添加了1~50%的同时具有疏水 性侧链为十二烷基、亲水性侧链为乳糖基或羧基的两亲性聚合物的 聚合物构成的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以及其制造方法。
然而,这里所使用的基材的聚合物是生物相容性高的聚合物,但 推测两亲性聚合物分解,生成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不能说该分解物 对生物体是一定安全的。如果可能,希望尽可能将此种两亲性聚合 物的使用量控制在最低。
像这样,使用以利用于生物体组织为目的、具有微细构造的薄膜 时,生物相容性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希望不仅仅是使用的 聚合物,用于形成微细构造的试剂、即两亲性聚合物等的表面活性 剂也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对生物体的安全性。所以,从确保安全性方 面考虑,也希望提高聚合物的含有量,控制表面活性剂的使用量。
目前,具有适度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处理性优异、在 所希望的期间稳定且良好地发挥防粘连效果的防粘连材料还不存 在,期盼着这种材料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们发现具有蜂窝构造的生物可降解薄膜是处理性优 异、在所希望的期间内稳定且良好地发挥防粘连效果的防粘连材 料。
另外,还发现通过将磷脂质作为表面活性剂配伍到生物可降解聚 合物中,然后在高湿度下进行铸造,作为细胞培养的基材也有用, 能够得到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并且该薄膜具有 防止手术部位等的粘连的效果,进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由具有蜂窝构造的、生物可降解的薄膜形成的防 粘连材料,涉及由蜂窝构造的平均空隙内径为20μm以下的生物可降 解的薄膜形成的防粘连材料。
并且,涉及防粘连材料的制造方法,即,作为该防粘连材料的制 造方法,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有机溶剂溶液在相对湿度50~95% 的大气下在基板上进行铸造,在将该有机溶剂缓慢蒸发的同时、在 该铸造液的表面上结露,蒸发通过此结露而形成的微小水滴,由此 得到具有蜂窝构造的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薄膜,并将其使用。
本发明优选方式中,将具有蜂窝构造的生物可降解的薄膜作为物 理屏障,配置在手术部位及与其相邻组织之间,限制组织的连接, 由此减少术后粘连的形成。
作为用于制作本发明的生物可降解薄膜所使用的生物可降解聚 合物,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观点看,优选聚乳酸、聚乳酸-聚 乙醇酸共聚物、聚羟基丁酸、聚己内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 二酸丁二醇酯等生物可降解的脂肪族聚酯,聚碳酸丁二醇酯、聚碳 酸乙二醇酯等脂肪族聚碳酸酯等。其中,从获得容易、价格等观点 考虑,优选聚乳酸、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
为了简便、重现性好的制作蜂窝构造,优选在上述生物可降解聚 合物的基础上,使用两亲性聚合物。作为两亲性聚合物,考虑到作 为防粘连材料使用,优选无毒,可以使用聚乙二醇/聚丙二醇嵌段共 聚物;丙烯酰胺聚合物为主要骨架、同时具有疏水性侧链为十二烷 基、亲水性侧链为乳糖基或羧基的两亲性聚合物;或者以肝素、硫 酸葡聚糖、DNA和RNA的核酸等的阴离子性高分子与长链烷基铵盐 形成的离子复合物;明胶、胶原、白蛋白等水溶性蛋白质为亲水性 基团的两亲性聚合物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生物可降解的且具有两亲性的聚合物。这样的 聚合物例如可举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聚ε-己内酯-聚乙二 醇嵌段共聚物、聚苹果酸-聚苹果酸烷基酯嵌段共聚物等。
为了简便、重现性好的制作蜂窝构造,还可以在上述生物可降解 聚合物的基础上,将磷脂质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
磷脂质是构成生物体膜的物质,由于原本就在生物体内,因此生 物相容性高,在药物传送系统中也被利用,安全性也高。并且,在 本发明中,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的磷质脂可以容易地获得。
本发明中使用的磷脂质,无论是从动物组织中抽提出来的、还是 人工合成的,何种来源都可使用。作为磷脂质,希望使用选自磷脂 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及它们的衍生 物中的物质。优选为磷脂酰乙醇胺、更优选为L-α-二油酰磷脂酰乙 醇胺。
在制作本发明的蜂窝构造体时,由于在聚合物溶液上形成微小的 水滴粒子是必须的,因此作为使用的有机溶剂必须是非水溶性的。 作为例子可以举出氯仿、二氯甲烷等卤系有机溶剂,苯、甲苯、二 甲苯等芳香烃,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甲基异丁基酮等非水 溶性酮类,二硫化碳等。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 将这些溶剂组合成混合溶剂进行使用。
溶解在它们中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两亲性聚合物的总聚合物 的浓度为0.01~10wt%,更优选为0.05~5wt%。聚合物浓度低于 0.01wt%时,得到的薄膜力学强度不够,不优选。超过10wt%时,聚 合物的浓度过高,无法得到充分的蜂窝构造。另外,生物可降解聚 合物和两亲性聚合物的组成比为99∶1~50∶50(wt/wt)。两亲性聚合 物的组成在1以下,则无法得到均一的蜂窝构造;该组成在50以上 时,则得到的蜂窝构造体的稳定性、特别是力学稳定性不好,因此 不优选。
同样,溶解在上述溶剂中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磷脂质的总溶液 浓度为0.01~10wt%,优选为0.05~5wt%。聚合物的浓度低于 0.01wt%时,得到的薄膜的力学强度不够,不优选。超过10wt%时, 溶液浓度过高,无法得到充分的蜂窝构造。另外,生物可降解聚合 物与磷脂质的组成比为重量比1∶1~1000∶1(wt/wt)。相对于生物可 降解的聚合物,磷脂质在1/1000以下时,无法得到均一的蜂窝构造; 该重量比在1∶1以上时,没有作为膜的自身支撑性,成本也高、不经 济,因此不优选。
本发明中,将该聚合物有机溶剂溶液在基板上进行铸造,调制蜂 窝构造体,作为该基板可以使用玻璃、金属、硅片等无机材料,聚 丙烯、聚乙烯、聚醚酮等耐有机溶剂优异的高分子,水、液体石蜡、 液状聚醚等液体。其中,基材使用水时,通过发挥该蜂窝构造体特 征性的自身支撑性,能够容易地将该构造体从基板中单独取出,因 此优选。
本发明中形成蜂窝构造的原理如下。在疏水性有机溶剂挥发时夺 走了潜热,铸造薄膜的表面温度下降,微小的水的液滴在聚合物溶 液表面凝集、附着。由于聚合物溶液中的亲水性部分的作用,水与 疏水性有机溶剂之间的表面张力减小,因此,水微粒子将凝集,成 为一块,变得稳定。伴随着溶剂的蒸发,成为六边形的液滴以最紧 密的填充形状排列,最后水挥发掉,聚合物以排列有规则蜂窝状的 形状残留下来。因此,作为调制该薄膜的环境,优选在相对湿度为 50~95%范围。在50%以下,则在铸造薄膜上的结露不充分;在95% 以上,难以控制环境,因此不优选。这样得到的蜂窝构造的空隙内 径的大小为0.1~20μm。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即可适合作为防粘连材 料进行使用。
这样制作的薄膜,表面具有蜂窝构造,在膜厚充分厚的情况下, 与基底相接触的背面成为孔不相贯通的、平滑的面。而当膜厚薄于 水滴的大小时,得到了孔相贯通的薄膜。
因此,根据使用目的,选择贯通或不贯通的薄膜。
如果从防粘连的观点看,为了防止脏器间的纤维素的流通,优选 使用孔不贯通的薄膜。另外,优选将具有蜂窝构造的面与患部相接 触,其原因在于,在患部产生的血液、组织液能够被吸收到蜂窝构 造的内部,可以防止向外部的渗出。
本发明的防粘连材料,从提高力学强度的观点考虑,也可以为层 压了2层以上蜂窝构造体薄膜的方式。作为层压的蜂窝构造体薄膜 的层数,从薄膜柔软性的观点看,优选2~15层,更优选2~10层。 由此,防粘连材料则能够综合具有构成各薄膜的聚合物所具有的力 学强度、组织粘合性、生物体吸收性等特性。
层压蜂窝构造体薄膜而形成的防粘连材料可以按下述方式制 造,即,用适当的溶剂将层压的蜂窝构造体薄膜润湿、然后层合, 或者层合各个蜂窝构造体薄膜、用适当溶剂润湿后,干燥。作为润 湿干燥薄膜的溶剂只要是不溶解蜂窝构造体薄膜来润湿的溶剂即 可,可以使用任何溶剂。例如优选使用水、氯化钠、氯化钙等的无 机盐类的水溶液。另外,可以添加乙醇、甲醇、丙醇等有机溶剂。
蜂窝构造体薄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柔软性的观点考虑, 优选在500μm以下,更优选在200μm以下。另外,从处理性的观点 考虑,优选1μm以上,更优选3μm以上。
本发明的防粘连材料特别优选用于防止外科手术时的粘连。用于 防止例如对肝脏、脾脏、胰脏、肾脏、子宫、卵巢等疾病的开腹手 术,阿基里斯腱、神经等的缝合手术等时,由于手术而伤害的生物 体组织表面的粘连。
本发明的防粘连材料的使用方法为将蜂窝构造体薄膜的开口部 贴敷于患部之后,吸收血液、组织液等的水分,固定在患部。由于 在开口部吸收血液、组织液等的水分,因此不需缝合在患部上。
而且,当患部的水分少、固定不充分时,将本发明的防粘连材料 贴敷于患部后,还可以从外部补充水分,促进该材料的固定。作为 从外部补充的水分,只要是对患部无害的水溶液即可,可以使用任 何溶液,但优选生理盐水或林格液。
并且,本发明的薄膜浸渍在水中的状态下不会发生凝胶化、溶 解,因此不会粘着在手术器具上,处理容易。
另外,本发明的防粘连材料能够进行例如乙醇灭菌、γ-射线灭 菌、电子线灭菌、环氧乙烷气灭菌等的灭菌处理,通过这些处理能 够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粘连材料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4中得到的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的电子显微镜照 片。
图3为实施例5中得到的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的电子显微镜照 片。
图4为实施例6中得到的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的光学显微镜照 片。
图5为实施例7中得到的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的光学显微镜照 片。
图6为实施例8中得到的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的光学显微镜照 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受其任 何限定。
实施例
实施例1
在聚乳酸(分子量100000)的氯仿溶液(5g/L)中以10∶1的比 例混合作为两亲性聚合物的化合物式1所示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重 量平均分子量:85,000),在玻璃基板上铸造,在室温、湿度70%的 条件下静置,缓慢挥发溶剂,由此调制蜂窝构造体。这样得到的构 造体的蜂窝构造的空隙内径的大小为5μm,膜厚为13μm。光学显微 镜照片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共聚物比75∶25,分子量100000) 的氯仿溶液(5g/L)中,以10∶1的比例混合作为两亲性聚合物的聚 丙烯酰胺共聚物,在玻璃基板上铸造,在室温、湿度70%的条件下 静置,缓慢挥发溶剂,由此调制蜂窝构造体。这样得到的构造体的 蜂窝构造的空隙内径的大小为5μm,膜厚为13μm。
所使用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m,n表示重复单位,m∶n=1∶4。)
比较例1
将聚乳酸(分子量100000)的氯仿溶液(100g/L)在玻璃基板 上铸造,在室温下静置,通过自然干燥除去溶剂,由此制成铸造薄 膜。
比较例2
将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共聚物比75∶25,分子量100000) 的氯仿溶液(100g/L)在玻璃基板上铸造,在室温下静置,通过自然 干燥除去溶剂,由此制成铸造薄膜。
实施例3
雄性SPF无毛大鼠(平均体重250g)通过腹腔注射进行麻醉后, 切开腹部,露出胃,其后在胃底部壁面外皮制造8mm左右的伤,贴 敷实施例1、2及比较例1、2分别得到的防粘连用材料(3cm见方), 每只大鼠贴一枚。贴敷了防粘连材料后,1周后进行剖检,肉眼观察 粘连状态,各大鼠的粘连状态如下述表1所示结果。
实施例1、2的蜂窝构造体薄膜浸渍在水中不会凝胶化、不会溶 解,由于薄膜柔软、向患部的贴敷也容易,处理性良好。没有明显 的炎症反应,可知通过本发明得到的防粘连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 好。比较例1、2的铸造薄膜缺乏柔软性,一旦产生皱褶、不能恢复 原状,向患部的贴敷困难,因此不能说操作性良好。
结果示于表1。
表1 防粘连材料的内容 粘连状态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1 比较例2 PLA/聚丙烯酰胺共聚物构成 的蜂窝构造体薄膜 PLGA/聚丙烯酰胺共聚物构成 的蜂窝构造体薄膜 PLA铸造薄膜 PLGA铸造薄膜 未发生粘连 未发生粘连 经由腹膜、肝脏、胃发 生了粘连 经由腹膜、肝脏、胃发 生了粘连
实施例4
在聚乳酸(分子量100000)的氯仿溶液(5g/L)中以10∶1的比 例混合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在玻璃基板上铸 造,在室温、湿度70%的条件下静置,缓慢挥发溶剂,由此调制具 有蜂窝构造的薄膜。这样得到的构造体中,构成蜂窝构造的各孔空 隙内径的大小为5μm,膜厚为13μm,是不贯通的膜。薄膜呈白浊。 聚乳酸薄膜如果用一般的铸造方法制作,则为无色透明的,但像本 发明这样具有蜂窝构造时,则由于光的散射,薄膜呈白浊。SEM照 片示于图2。
实施例5
在聚乳酸(分子量100000)的氯仿溶液(5g/L)中以200∶1的比 例混合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在玻璃基板上铸 造,在室温、湿度70%的条件下静置,缓慢挥发溶剂,由此调制具 有蜂窝构造的薄膜。这样得到的构造体中,构成蜂窝构造的各孔空 隙内径的大小为5μm,膜厚为13μm,是不贯通的膜。薄膜呈白浊。 由此判断与实施例4同样地生成了蜂窝构造。SEM照片示于图3。
实施例6
在聚乳酸(分子量100000)的氯仿溶液(5g/L)中以800∶1的比 例混合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在玻璃基板上铸 造,在室温、湿度70%的条件下静置,缓慢挥发溶剂,由此调制具 有蜂窝构造的薄膜。这样得到的构造体中,构成蜂窝构造的各孔空 隙内径的大小为5μm,膜厚为13μm,是不贯通的膜。薄膜呈白浊。 由此判断与实施例4同样地生成了蜂窝构造。光学显微照片示于图 4。
实施例7
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分子量101000)的氯仿溶液(5g/L) 中以10∶1的比例混合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在玻 璃基板上铸造,在室温、湿度70%的条件下静置,缓慢挥发溶剂, 由此调制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这样得到的构造体中,构成蜂窝构 造的各孔空隙内径的大小为3μm,膜厚为10μm,是不贯通的膜。薄 膜呈白浊。聚乳酸薄膜如果用一般的铸造方法制作,则为无色透明 的,但像本发明这样具有蜂窝构造时,则由于光的散射,薄膜呈白 浊。光学显微照片示于图5。
实施例8
在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分子量101000)的氯仿溶液(5g/L) 中以200∶1的比例混合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在玻 璃基板上铸造,在室温、湿度70%的条件下静置,缓慢挥发溶剂, 由此调制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这样得到的构造体中,构成蜂窝构 造的各孔空隙内径的大小为5μm,膜厚为10μm,是不贯通的膜。薄 膜呈白浊。由此判断与实施例7同样地生成了蜂窝构造。光学显微 照片示于图6。
比较例3
将聚乳酸(分子量100000)的氯仿溶液(5g/L)以与实施例4 相同的方法试作具有蜂窝构造的薄膜。但是,没有形成蜂窝构造, 制成了不均一的薄膜。
比较例4
将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的氯仿溶液(5g/L)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 方法试作蜂窝构造体。但是,没有制成膜,也没有自身支撑性。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防生物体粘连的效果,使用大鼠的腹腔内粘连 模型进行实验。
腹腔内粘连模型是将大鼠在腹腔内给予戊巴比妥钠(30mg/kg戊 巴比妥钠注射液、大日本制药(株))麻醉后,背部固定,剃掉腹 部的毛,之后用消毒用乙醇进行消毒,再用聚乙烯吡咯酮碘消毒液 将手术区域消毒,之后沿腹部正中线切开3~4cm,露出盲肠。在露 出的盲肠的一定面积(1~2cm2)上,用灭过菌的纱布摩擦直至出现 点状出血。将盲肠放回到腹腔后,贴敷防粘连材料,对切开部分的 肌肉层进行连续缝合,皮肤缝合4~5针。用聚乙烯吡咯酮碘消毒液 对创伤部进行消毒后,放回笼子中。
术后7天,将戊巴比妥钠麻醉下的大鼠开腹,肉眼观察腹腔内的 粘连程度,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等级分类
等级0(得分0):未粘连的状态。
等级1(得分1):微小的、可轻易分离的粘连。
等级2(得分2):在小范围内、可耐住轻度牵引的轻微粘连。
等级3(得分3):可见很牢固的粘连或至少2处以上发生粘连 的状态。
等级4(得分4):3处以上发生粘连。
实施例和比较例如下所示。
实施例9
使用实施例5得到的薄膜确认了生物体的防粘连效果。
比较例5
与上述腹腔内粘连模型的操作相同,未使用防粘连材料进行了缝合。
比较例6
使用Sepra薄膜(透明质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厚度约55μm, 科研制药(株))实施腹腔内粘连模型。
各动物的腹腔内粘连程度按照等级分类进行评分,结果以平均值 ±标准偏差(mean±S.E.)进行表示,示于表2。
比较例5(无薄膜)的平均粘连得分为3.0±0.3。与此相对,实 施例7的平均粘连得分为1.6±0.5,与比较例5相比较粘连得分减 少。同样与比较例6(Sepra薄膜)的粘连得分(1.8±0.7)相比较, 粘连得分也减少。
本发明的防粘连材料与不使用防粘连材料时相比较,具有明显的 效果。另外,与目前实际中应用的比较例6的Sepra薄膜相比,也具 有防粘连效果,而且由于没有比较例6薄膜那样的粘着性,因此处 理容易。
表2
腹腔内粘连模型评价结果 药物 动物编号 得分 实 施 例 9 蜂窝薄膜 PLA∶PE=200∶1 301 302 303 304 305 0 2 1 3 2 平均值± 标准偏差 1.6 0.5 比 较 例 5 对照组 (无薄膜) 101 102 103 104 105 4 2 3 3 3 平均值± 标准偏差 3.0 0.3 比 较 例 6 阳性对照组 (Sepra薄膜) 201 202 203 204 205 1 4 1 3 0 平均值± 标准偏差 1.8 0.7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具有蜂窝构造的生物可降解的薄膜可作为防粘连材料 适用于生物体。